湖州市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 格式:docx
- 大小:96.12 KB
- 文档页数:2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22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湖州自 2002 年开始废弃矿山治理试点,探索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行、多元化投入,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到 2020年底全面完成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任务,实现废弃矿山生态治理“清零”。
废弃矿山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回归绿水青山湖州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前,急需治理的废弃矿山有 400 余座。
湖州废弃矿山治理起步于 21 世纪初期。
当时,在“长三角”的辐射和拉动下,作为“长三角” 14 个城市中的一员,湖州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但是,很多座遗留下来的露天和凹陷的废弃矿山影响城市形象。
这些废弃矿山主要分布在湖州中心城市周边、杭宁高速、104 国道、318 国道,以及当时在建的申苏浙皖高速、拟建的申嘉湖高速和东西苕溪航道两侧,既妨碍交通建设,也有碍观瞻,同时,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严重,存在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土地破坏严重。
“九五”期间,湖州三大骨干工程(环太湖大堤建设工程、东西苕溪防洪工程和杭嘉湖北排工程)上马,同时要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历史和人文古迹景区。
2002 年,湖州市在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的同时提出开展废弃矿山治理。
湖州开始试点,废弃矿山治理从市区的南浔区洋东矿区、吴兴区保永矿区、鹿山矿区、长兴县三狮矿区、李家巷矿区以及安吉县的毛坞堂矿区等六地具备治理施工条件的地方开始了。
2003 年 9月,湖州市政府决定编制废弃矿山治理专项规划。
2004 年 8 月《湖州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2003—2012》获批并实施。
德清县、长兴、安吉县也编制完成废弃矿山治理专项规划。
《湖州市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2003—2012)》是针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出台的一个专项规划,标志着湖州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由此进入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段,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具有深刻地影响和指导意义。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2.22•【字号】湖政发[2005]81号•【施行日期】2005.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05]81号)为了深化矿山企业综合整治成果,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推进生态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湖州市生态建设规划》、《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矿山企业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现就创建绿色矿山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一)具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二)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三同时”验收。
(三)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
(四)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六)具有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七)具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八)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两年内没有被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九)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一)资源利用集约化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
湖州市强势推进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作者:朱仲华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第2期湖州市国土资源局朱仲华湖州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建筑石料生产基地,工矿废弃地资源十分丰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全市可综合利用的工矿废弃地资源约8.57万亩。
去年以来,湖州市坚持生态优先导向,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强势推进国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走出一条“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矿地资源综合利用路子。
截至目前,累计利用废弃矿地垦造耕地2 26万亩,实施生态治理复绿造林项日280个,矿区治理复绿1.5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2万余亩,在推进市域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耕地保护水平、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主要做法1.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湖州市以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为抓手,编制废弃矿山治理专项规划,分步实施废弃矿山复垦利用工作,探索出四种复垦利用模式。
一是生态复绿型,主要采取“边坡适当处理、单纯边坡绿化”的方法。
如安吉余村关闭石灰石开采区,进行生态复绿治理,发展绿色经济,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27677元,约是10年前的5倍;长兴县对交通要道两侧的李家巷鑫茂矿一上海石灰石矿边坡开展治理工程,仅种植苗木就达63400棵,绿化面积360亩,整体环境面貌一新。
二是开发利用型,主要采取“边坡生态复绿、宕底土地复耕”的方法。
如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西塞山矿区复垦废弃矿地1200余亩,形成连片的耕地;吴兴区埭溪镇阳山坞区块通过综合开发,取得建设用地面积4125亩,项目实施不到3年已有20余家企业入驻。
三是景观再造型,主要采取“同步设计、造绿添景、互为结合”的方法,如长兴槐坎劳武石矿通过治理建成“金钉子”剖面地质遗址公同,湖州潜山石矿通过治理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生态公同。
四是土地整理型,直接对矿山整体平整,既可以改善生产环境,又能新增建设用地。
如德清砂村闭坑矿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一共平整矿地5780亩,形成建设用地3500亩,目前已移交德清开发区进行招商,既增加了用地空间,又减少了耕地占用,降低了征迁成本。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湖政发〔2017〕2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关于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6月28日关于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浙土资发﹝2016﹞10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当前需抓紧落实的26件重大事项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43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扎实开展“四新”主题实践,从紧从严依法规范管理矿产资源,严厉打击偷挖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全市矿山复绿,扎实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确保我市矿山生态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二、对象范围全市范围内的废弃矿山、生产矿山和其他裸露山体(涉矿工程施工过程中等形成的裸露山体,下同),重点是“两路两侧”(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主要航道两侧)可视裸露矿山及非法盗采盗挖点。
三、目标任务(一)废弃矿山全市废弃矿山总数为155处,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吴兴区12处,南浔区2处,德清县45处,长兴县51处,安吉县37处,湖州开发区8处。
重点治理56处,其中吴兴区8处,德清县18处,长兴县22处,安吉县3处,湖州开发区5处。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矿山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发文字号】湖政办发[2011]138号【发布部门】湖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0.14【实施日期】2011.10.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矿山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湖政办发〔2011〕13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湖州市矿山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方案要求切实抓好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湖州市矿山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深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范全市矿山企业开采加工秩序,加大矿山整治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全面实现2011年整治目标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奋斗目标,按照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要求,坚持“停小留大、停劣留优、以留补停”工作思路,落实“规范、巩固、深化、提升”整治要求,稳步推进“减点、减量、集聚、生态”工作进程,全面实现矿产资源有序、有度开发和利用。
二、整治对象这次全市矿山整治专项行动的对象是:全市从事建筑石料加工的矿山企业;无矿山的有照、无照建筑石料加工机组。
三、整治内容(一)全面开展无矿山加工机组整治。
一是取缔无照加工机组。
限期自行拆除,在规定时间内未自行拆除的,依法查处取缔。
二是责令停止无矿山加工机组的经营行为。
对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但未经环评审批或虽有环评审批但实际与环评内容不符合的,一律停止建筑石料的生产加工,并依照有关法律。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2022)的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7.20•【字号】湖政发〔2018〕18号•【施行日期】2018.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2022)的通知湖政发〔2018〕1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现将《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2022)》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2.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表3.2018年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实施计划湖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7月20日湖州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2018-202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四次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一超两高”奋斗目标为指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市,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生态环保大会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以当好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地、模范生和美丽中国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更高水平推进美丽湖州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相匹配的良好生态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湖州市绿色矿业发展探索20 年(1999—2019 年)大事记(一)作者:龚西征张杰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第12期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龚西征张杰1999 年1999 年,湖州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地区性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工作试点市,开展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
5 月27 日,全国第一个地区性地市级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湖州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1999—2015 年)》,经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批准实施。
湖州市规划首次提出了“ 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全新理念,《湖州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1999—2015 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6 月9 日—11 日,全国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现场会在湖州市召开。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蒋承菘作重要讲话,要求高度重视规划,通过制定并实施规划推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工作。
与会代表考察了湖州市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矿山。
湖州市人民政府介绍了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做法和经验,会议全面部署全国开展省、市、县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6 月12 日,全省保护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规划工作会议在湖州市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姜承菘、浙江省副省长叶荣宝作重要讲话。
湖州市人民政府介绍了矿产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编制做法和经验。
会议提出了全省两年内全部完成省、市、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以及加快培育和构建矿业权市场两大工作。
2000 年8 月29 日,全省矿产资源规划工作会议在嵊州市召开,湖州市安吉县、长兴县政府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2001 年7 月2 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湖州市普通建筑用砂、石采矿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 7月3 日印发了《湖州市普通建筑用砂、石采矿权出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标志着湖州全市范围内无偿、无期限使用矿产资源历史的结束,有偿、有期限使用矿产资源的开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有了一整套可操作的、规范的制度和办法,湖州市地矿行政管理进入了新阶段。
管理强化提升治理水平——湖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验收实践作者:朱仲华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第5期湖州市国土资源局朱仲华近年来,湖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积极探索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新路径,始终坚持资源开采与生态治理同步,特别是2014年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来,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强化管理,走出一条因矿制宜、分类治理、矿地复垦相结合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截至目前,完成治理废弃(关闭)矿山304座,累计复绿15000余亩,复垦耕地24000余亩,形成可建设用地22000余亩,在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综合利用矿地、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生态环境恢复、安全隐患消除,还是资源保护、矿地利用,都需要多学科、多部门配合,稍有不当,就可能事与愿违。
因此,矿山治理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实施,治理成效方可长久。
矿山生态环境验收管理工作贯穿整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始终,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成败。
结合湖州实践,从方案、施工、验收等环节全过程管理角度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验收管理的方式方法作些探讨。
一、因矿制宜,制定有效方案好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是治理工作成功的前提。
方案要因矿制宜、因区域制宜,融合当地生态、人文环境,科学设计。
要按照不同区位条件,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不是种种植物,而是试图再造、引导或加速植被自然演化过程。
治理策略并不是要种植品种繁多的植物,而是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植物群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逐步演替,使其逐渐恢复到与周边相近的生态系统。
对每一工程设计方案,根据矿山特点,结合矿山区域土壤、植被条件,从边坡安全、生态环境恢复、矿地利用等方面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经济性,从源头上把好治理关。
比如针对位于杭宁高速公路的西南侧、高铁湖州站前主干大道南侧的中宝山废弃矿区,采用“削坡降坡减缓、挡墙支护及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方法,实施后达到预期效果,坡面稳定,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初步融人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湖州市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在湖州创建生态市的过程中,位于市北郊的仁皇山得到了修复:2001 年,湖州市关停了仁皇山上所有的开矿点;2003 年5 月,仁皇山成为湖州首批实施的矿山治理工程之一;一年之后,矿区实现复绿面积56000 平方米,景观改造面积11000 平方米,复垦土地面积达170 余亩。
昔日面目狰狞、乱石成堆的矿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亮丽的矿山公园。
平日里,湖州市民将之作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工程技术
生态修复之前,需要消除采矿活动所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隐患,进行削坡、护坡工程;复绿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建设和景观改造工作。
最关键的环节则是对裸露岩面进行边坡复绿工作,首先得人工喷土,给草木提供生存的环境,最终要通过后期养护,让植物能够自然生长。
在经过削坡等治理之后,山坡上已经铺上了一层黑色的大网,用小钉子钉得严严实实;接着,工人们用喷浆设备往大网上喷撒由大兴安岭黑土、本地土、草纤维和动物积肥组成的基材,再喷上以客土为主的含种子的土,几个月以后,小草和灌木才能破土而出。
采用“客土喷播”的复绿方式,考虑到灌木对边坡的复绿能起到更长效的作
用,喷洒的种子已经从“以草为主”转向“草灌结合型”。
下一步,技术部门将花
费更多精力加大灌木的比重和提高本土植物的比重,研究适合各种岩石边坡特点的多种岩面绿化技术。
经过1 至2 年的复绿和养护过程,也只能初步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而树木的成长则需要更长的周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