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收入主要项目
- 格式:xl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财政收支分类科目一、财政收支分类科目的概述财政收支分类科目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分类,以便于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
我国的财政收支分类科目体系是在不断完善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
二、财政收入分类科目1.税收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种。
这些税种是我国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的重要手段。
2.非税收入类包括国有资产利益转让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等各种非税性质的收入。
这些收入来源比较多样化,但总体来说对国家财政影响较小。
三、财政支出分类科目1.一般公共服务类包括教育事业支出、科技事业支出、文化事业支出等各项公共服务性支出。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经济发展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农业农村支出、工业支出等各项经济建设性支出。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
3.社会保障和民生类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各项民生性支出。
这些支出主要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权益,提高社会公平和福利水平。
四、财政收入分类科目的细分1.税收类(1)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两种。
(2)消费税:包括烟草消费税、酒类消费税、汽车消费税等多种类型。
(3)企业所得税:包括居民企业所得税和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两种。
(4)个人所得税: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多种类型。
2.非税收入类(1)国有资产利益转让收入:包括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房屋租赁收入等多种类型。
(2)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公路通行费、水资源费、环保费等多种类型。
(3)罚款:包括交通违法罚款、环境违法罚款等多种类型。
五、财政支出分类科目的细分1.一般公共服务类(1)教育事业支出:包括基础教育支出、职业教育支出、高等教育支出等多项内容。
(2)科技事业支出:包括科研经费支出、技术改造支出等多项内容。
财政收入分析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
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中国税收收入按照征税对象可以分为五类税,即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各种不同形式收益的。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
一、按财政收入管理权限进行分析2006年至2012年国家财政收入统计表表1 指标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财政收入(亿元)117,253.52 103,874.43 83,101.51 68,518.30 61,330.35 51,321.78 38,760.20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12.9 25 21.3 11.7 19.5 32.4 22.5 中央财政收入(亿元)56,175.23 51,327.32 42,488.47 35,915.71 32,680.56 27,749.16 20,456.62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61,078.29 52,547.11 40,613.04 32,602.59 28,649.79 23,572.62 18,303.58 中央财政收入比重(%)47.9 49.4 51.1 52.4 53.3 54.1 52.8 地方财政收入比重(%)52.1 50.6 48.9 47.6 46.7 45.9 47.2图2从图2不难看出,我国的财政收入从06年开始,一直到12年,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根据表1统计结果,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达到七年间的最大值,达到32.4%,其次是11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25%,为七年间增长速度第二。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用途是
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支付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费用: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用途是用于支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支出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
2. 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我国财政收入还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业扶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支出。
这些支出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3. 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建设: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
这些支出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4.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扶持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这些支出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国财政收入被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这些支出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
6. 健全法治和社会管理体系: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
这些支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提升社会管理的效能。
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被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支出。
这些支出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和一体化发展。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我国财政收入的用途还包括财政补贴、债务偿还、公共事业支出等。
总体而言,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预算收入包括哪些内容预算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能获得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预算收入是预算编制的基础,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
预算收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收入项目。
下面将详细介绍预算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了各种税种的税收,如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次,预算收入还包括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各种收入,包括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利息收入、罚款收入等。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此外,预算收入还包括国际收支收入。
国际收支收入是指国家与外国之间进行经济往来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了国际贸易收入、国际投资收入、国际援助收入等。
国际收支收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另外,预算收入还包括财政拨款收入。
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政府向各级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各种拨款收入,包括了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等。
财政拨款收入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手段之一。
最后,预算收入还包括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各种其他形式的收入,包括了政府收费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土地收入、资源税收入等。
其他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的来说,预算收入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收入项目,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只有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预算收入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制定财政预算,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财政部各位代表:受国务院委托,向大会报告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在此基础上,中央和地方预算完成情况较好,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新进展。
全国财政收入68476.88亿元,比2008年(下同)增加7146.53亿元,增长11.7%。
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5896.14亿元,地方本级收入32580.74亿元。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
全国财政支出75873.64亿元,增加13280.98亿元,增长21.2%。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279.84亿元,地方本级支出60593.8亿元。
地方财政结转下年支出2608.24亿元。
全国财政收支相抵,差额9500亿元。
中央财政收入35896.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加3215.58亿元,增长9.8%。
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505亿元,中央财政使用的收入36401.14亿元。
中央财政支出43901.1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1%,增加8512.58亿元,增长24.1%。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5279.84亿元,增长14.5%;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621.3亿元,增长29.8%。
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7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一、税收收入1. 增值税2023年增值税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增值税作为我国主要税收种类之一,其收入规模一直占据着国家税收收入的重要部分。
2023年预计增值税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税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经济发展的稳步提升。
2. 企业所得税2023年企业所得税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预算收入的增长将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密切影响。
预计2023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3. 个人所得税2023年个人所得税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预算收入也将持续增长。
2023年将进一步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确保其预算收入的稳步增长。
4. 关税2023年关税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关税作为对外贸易的一种税收形式,其预算收入的增长将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预计2023年,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稳定,关税预算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2023年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国有企业是国家资本的重要载体,其利润分配的预算收入将直接影响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规模。
预计2023年,国有企业将保持稳健经营,利润分配预算收入将保持增长。
2.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算收入的增长将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直接影响。
预计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三、财政性资金1. 利息2023年财政性资金中利息的预算收入为XXX亿元,同比增长X。
国家债务规模的增加和债券的发行将直接影响财政性资金中利息的预算收入。
预计2023年,财政性资金中利息的预算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是财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算内容涉及到国家财政的各项收入来源和具体科目的具体规定。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主要包括一些重要的科目和规定,以确保财政收入的准确核算和使用。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包括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收入。
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预计从各种渠道吸收的全部资金,主要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国债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在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了各类税收,如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
非税收入则指政府从其他渠道吸收的收入,如国有资产的管理收入、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
国债收入是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政府性基金收入则指政府从政府性基金中获得的收入,用于特定用途。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还包括了政府的财政专项基金收入。
财政专项基金是指政府为特定用途设立的基金,来源于政府决算、税收或其他收入,主要用于特定项目或领域的支出。
财政专项基金收入是政府在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支持特定领域的发展和支出,如教育基金、环保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
这些财政专项基金收入需要根据政府相关政策和规定核算,确保专项基金的使用符合规定,并用于达到特定目的。
在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还包括了政府的其他财政收入。
其他财政收入是指除了财政预算收入和财政专项基金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来源多样且金额较小。
其他财政收入包括了除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罚款、赔偿收入、外援资金等。
这些其他财政收入虽然金额较小,但也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核算准则进行核算,确保政府收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是财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到政府各级收入的来源和规定。
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准确核算和记录,可以确保政府收入的合理使用和维护财政健康。
财政基本拨款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也需要与其他财务信息相互协调和核对,确保财政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本质上主要是来自社会的剩余产品,剩余产品越多,政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收入。
社会剩余产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越高,剩余产品越多,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更多。
二、财政收入概述1. 财政收入的含义政府收入是预算年度内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地筹措到的归国家支配的资金,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
2. 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为便于分析,有必要按一定的标准对财政收入加以分类。
政府收入分类是将各类政府收入按其性质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明细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总量、结构及来源情况。
(1)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这是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为标准划分的财政收入类型。
收入依据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一般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共收费和其他收入等形式。
(2) 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的具体来源进行分类,有助于充分认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对财政收入规模及构成的决定作用,以及财政收入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按财政收入来源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一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分为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二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和其他部门收入等;同时也可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等。
三是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结构,分为各区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
(3)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个部分。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M中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
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
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
从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