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2014高考语文作文点津课件:个性化作文——个性化的说理
- 格式:ppt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33
八优秀作文的个性化说理----5b154b06-7157-11ec-921d-7cb59b590d7d八优秀作文的个性化说理VIII&期间;优秀作文的个性化推理七、优秀作文的个性化描写一、个性化描述的含义和要求描写,就是运用艺术的语言,把所选择的人物、事件、景象具体地、形象地、生动地描绘、刻画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更深刻的感染。
其作用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一是景物的再现;二是人物形象以及心理的突现;三是人物环境的渲染。
个性化描写,是描写的最高境界。
主要表现为:1.描述对象具有个性和鲜明的特征。
这是就描写的内容来讲的。
对象本身个性鲜明,只要能做到对称性描写(把对象特点写具体,符合对象特点)就可以了。
比如春风的和煦、猴子的灵敏等等,本身特点如此,只要用词准确,切合实际,就是成功的描写。
2.描述对象本身没有人格特征。
作者通过涂抹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没有个性的东西具有个性,充满灵性。
这种描写,要靠作者的“融情”与“寓意”。
比如,平静的河水,你心情好的时候写它,会把河水写活,那是多情的充满生机的河水;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写它,会把河水写死,那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沉寂的死水。
河水本身没有什么变化,完全是你的心境使然。
这样写出来的自然,有人称之为“人化的自然”。
3.描述语言独特、独特。
这主要取决于作者的语言功力。
同样写一种事物,人们常用的词是准确的,但就是回避不用,而用一新词来刻画,这叫咬文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闹”、“绿”就是典范。
用现代汉语写作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他气呼呼地走了”,是常见的描写,一位同学偏不这样写,而是说:“他硬硬地走了。
”“硬硬”人们看起来有些不妥当,但与人物联系起来又觉得很传神,这个词把人物生气时的整个状态都概括了。
以上三条是分而言之,其实很难截然分开来。
描写的要求,笼统地说就是三个词:具体、生动、形象。
很多情况下,要相机行事、相宜适当。
2014各省市高考作文“个性”比拼暨“立意”解读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约占语文总分的40%。
2014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作文题目一公布,就引来各地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对作文题进行评析。
以下精选了4篇文章,供15年考生阅读参考。
评析一: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精彩纷呈。
各省市作文题的主旋律都非常明确,就是非常强调思维的辩证品质,要求能闪现出人生的智慧,更加强调学生自己对人生的内在反思,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
这里,笔者对各省市作文的“特点”与“最佳立意”进行分类点评,希望能对“明年花胜今年红”起点益处。
一、最具“人气指数”的题目――四川卷、安徽卷【四川卷】“人,只有在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现在很流行。
“站起来”这三个字是一个很形象的肢体动作,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献礼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主题曲就叫“站起来”。
虽然网上有很多关于“站起来”这个身体动作的吐槽,但无损这个题目的优秀品质。
因为,“躺着”,你只能看天空,而“站着”却可以看身边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
对这个题目的思考,应该取其引申义――人,精神上要独立,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活中的每一天命运都会在各个角落里期待着,每一天都很容易发生些什么事。
――赫尔曼?黑塞一个人过于孤独并不好,它如同总是在人群中一样不明智。
―享利?贝斯【安徽卷】电视剧横行的年代,安徽卷当然赚足眼球。
对于“剧本修改权利”的争论,双方都流露了本位主义,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与立场看问题,缺乏灵活性,思维僵化。
因此本题最佳立意应落在:“生活中,分析问题应当多一份灵活,少一点僵化。
”二、最有“生活味”的题目――北京卷、湖北卷【北京卷】成天看电视,北京人的生活那才叫生活。
“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
北京卷所列出的这些规矩“老”吗?我看一点也不老,放在任何时候也不过时。
所以考生不要纠结于“老规矩”这三个字,紧紧抓住“个性可展露,美德不可丢”去构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