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七章植物生产与营养第四节配方施肥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4.50 MB
- 文档页数:68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有机肥料种类与合理施用》教案设计教学重点:◆有机肥料的概念及作用。
◆主要有机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
教学难点:◆有机肥料的积制。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有机肥料是一种完全肥料,它对土壤和作物有多种良好作用:(一)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二)改善土壤结构(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四)刺激植物生长发育(五)维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二、主要类型有机肥料与施用(一)粪尿肥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粪等。
1.人粪尿成分: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氨基酸等;灰分主要是硅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等。
人尿中有机物少,含尿素较多,还含有少量的尿酸、马尿酸;还含有无机盐,以食盐较多,其次是磷酸盐、铵盐和微量元素等。
贮存:在我国南方常将人粪尿制成水粪贮存,采用加盖粪缸或三格化粪池等方式。
我国北方则采用人粪拌土堆积,或用堆肥、厩肥、草炭制成土粪、或单独积存人尿,也可用干细土垫厕所保存人粪尿中养分。
施用:人粪尿适用于多种土壤和作物。
人粪尿主要用作追肥,但菜田可作基肥,南方习惯泼浇水粪,北方习惯随水灌施,效果均好。
人尿也可浸种。
2.畜禽粪尿(1)牛粪粪质细密,含水量高,通气性差,故腐熟缓慢,肥效迟缓,发酵温度低,俗称“冷性肥料”。
一般作底肥施用。
(2)猪粪养分含量较丰富,质地较细,氨化细菌多,易分解,肥效快但柔和,后劲足,俗称“温性肥料”。
适宜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
(3)马粪粪中纤维素含量高,粪质粗、疏松多孔,水分易蒸发,含水量少,腐熟快,堆积过程中,发热量大,俗称“热性肥料”。
可作为高温堆肥和温床的酿热物,并对改良质地黏重土壤有良好效果。
(4)羊粪质地细密干燥,肥分浓厚,为热性肥料,羊粪适用于各种土壤。
(5)禽粪鸡、鸭、鹅等家禽的排泄物和海鸟粪统称禽粪。
由于它们属杂食性动物,饮水少,故禽粪有机质含量高,水分少。
禽粪中氮素以尿酸为主,分解过程也易产生高温,属热性肥料。
配方施肥方案引言施肥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最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依靠农民的经验和感觉,存在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方施肥方案应运而生。
什么是配方施肥方案?配方施肥方案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求量和土壤的养分状况,通过科学计算和配比,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它可以精确控制每种养分的供给量,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配方施肥方案通常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等内容。
设计施肥方案的关键要素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配方施肥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农作物需求量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量是不同的。
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必须明确目标作物的需求量,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2. 土壤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养分含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进行土壤的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3. 养分平衡和控制施肥时需要考虑不同养分之间的比例和平衡。
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有的农作物对氮素需求较高,而对磷、钾需求较低,有的则相反。
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需要根据目标作物的需求合理控制养分的比例,保持养分平衡。
4. 施肥技术和方式选择合适的施肥技术和方式也是设计有效施肥方案的重要环节。
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基施、追施、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则包括全量施肥、分次施肥等。
根据目标作物的特点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施肥技术和方式,有助于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如何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制定配方施肥方案需要依据目标作物的特性和实际情况,下面是一些制定方案的基本步骤:1. 调查研究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标作物的生长特点、需求量和适宜的养分供应时机。
2. 土壤检测和分析进行土壤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状况,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3. 计算养分供应量根据目标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养分状况,计算出养分的供应量。
第一章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细胞、组织部分一、名词解释1.细胞: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纹孔:5.胞间连丝:6.细胞质:7.细胞器:8.染色质:9.无丝分裂:10.有丝分裂:11.减数分裂:12.组织:13.分生组织:14.成熟组织:15.细胞分化:16.机械组组:17.输导组织:18.分泌组织:19.复合组织:20.维管束:21.木质部:22.韧皮部:二、填空题1.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和三类。
2.农业生产是由生产、生产和生产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3.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生产是的生产,是进行其他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4. 细胞是植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和两大类型,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后者可分为、和三部分。
5.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叫。
在细胞分裂中期浓缩成棒状体,其主要成分是,简称。
6. 与细胞需水量有关,并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产物。
的成分主要是糖类、水、有机酸、单宁、生物碱等,所以细胞具有酸、甜、涩、苦等味道。
7.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和。
8.植物细胞器中属于显微结构的是、和,属亚显微结构的是、、、、、和,具双层膜的有和,单层膜的有、、、、和。
9.细胞核由、和构成,核膜是 ___层膜,膜上有许多小孔,称为。
10.质体主要由和组成,层膜。
按其所含色素及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质体中最小的一种。
11. 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由生物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有运输代谢产物的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由和组成,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并参与细胞壁的合成,的功能是消化作用。
12.成熟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和三层,其中次生壁可发生、、和。
13.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
其中是营养细胞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为叙述方便,人为地把它分为五个时期,即、、、、。
是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细胞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
14.在细胞的无丝分裂中开始部位是,有丝分裂的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植物生产与环境》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钾肥是()A、硫酸钾B、碳酸钾C、氯化钾D、草木灰正确答案:C2、下列地面覆盖措施中,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是()A、秸秆覆盖B、化学覆盖C、沙田覆盖D、地膜覆盖正确答案:A3、植物细胞有氧呼吸释放大量化学能的阶段是()A、第四阶段B、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D、第一阶段正确答案:B4、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是()A、多积肥,积好肥B、改土治水C、施有机肥D、植树造林正确答案:B5、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植物是()。
A、向日葵B、高粱C、小麦D、甘蔗正确答案:C6、叶面积系数是反映植物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研究,各种植物的最大叶面积系数一般不超过()A、5B、4C、3D、6正确答案:A7、某土壤田间持水量为20%,容重1.2/m3,现测知土壤含水量为10%,要把0.5m深土层的含水量提高到田间持水量,则每亩应灌水量为()A、40tB、20m3C、80tD、60m3正确答案:A8、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下列关于植物根冠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素缺乏时,植物根冠比增加B、光照减弱常使根冠比增加C、低温可使根冠比增加D、土壤水分缺乏时,植物根冠比增加正确答案:B9、在进行徒手切片时,刀片切割的方向是()A、由左前方向右后方B、由后向前C、由前向后D、由右前方向左后方正确答案:A10、一般植物的生长速率表现为()A、冬季夜晚快B、夏季白天快C、夏天夜晚快D、冬季白天慢正确答案:C11、影响堆肥腐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通气条件B、湿度C、温度D、碳、氮比例正确答案:D12、为使马铃薯高产块大,最好在生长中期将温度控制在()℃。
A、10--15B、30-40C、15--23D、25--30正确答案:C13、有些植物茎、叶出现紫红色是缺乏()A、SB、NC、PD、K正确答案:C14、对于过粘的土壤,应采取的措施是()A、施化肥B、掺砂C、掺塘泥D、掺石灰正确答案:B15、植物因为能进行(),所以可以为地球制造数量巨大的有机物。
《植物生产与环境》重点名词解释1.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纹孔: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所形成的许多较薄区域。
3.胞间连丝:连接两个纹孔的丝状细胞质。
4.细胞器:是指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功能的小单位。
5.减数分裂:是指植物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6.细胞分化:是指由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过伸长生长,时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逐渐变为成熟组织的过程。
7.组织:是指在植物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8.器官: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开区分的部分。
9.凯氏带: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的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有部分木化和栓化增厚,形成带状的现象。
10.合轴分枝:枝条比较弯曲,顶芽生长一段时间后由近的腋芽代替生长,并依次发展的分枝方式。
11.分蘖:是指禾本科植物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的特殊分枝方式。
12.年轮:在植物的次生木质部中能够看到一圈圈的同心圆环,把这些同心圆环称之为。
13.叶序:是指叶在茎上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式。
14.气孔:是指由两个肾形或半月形(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核它们之间裂生的细胞间隙。
15.器官变态:是指由于长期适应环境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并成为遗传特性的现象。
16.花:是指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17.心皮:是指组成雌蕊一个或几个变态的叶。
18.无限花序:花轴在开花期能继续延长,花由下向上开或由边缘向中央开的花序。
19.花粉败育:花粉粒并未经过正常的发育,不具务生殖功能的现象。
20.植物开花:当花粉粒和胚囊成熟后或其中之一成熟,花被展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
21.传粉:植物开花后,花药破裂,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过程。
22.受精作用:是指雌雄配子(精卵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
23.双受精:到达胚囊的花粉管,管的顶端膨大破裂,管内的精子和内容物散出。
第四节配方施肥技术一、配方施肥概述(一)概念配方施肥也称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理论和先进测试手段,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其相应的施肥技术,为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户提供科学施肥指导和服务的一种技术系统。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实行配方施肥既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获得增产,又能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增产节肥、增收节支的施肥技术。
一般增产率达15%~20%,高的达30%以上,由于配方施肥运用土壤测试技术,检测土壤养分以及进行肥料效应的田间试验,使这项施肥技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配方施肥的环节配方施肥包括配方和施肥两个程序。
1.配方即施肥推荐和肥料配制根据土壤供肥状况和田间试验数据,参照已有的施肥经验,合理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种类和数量。
如土壤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肥料或作物对某种微量元素反应敏感,还要有针对性地适量施用这种微量元素肥料。
配方施肥还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农家肥以保持地力的稳定与提高。
2.施肥就是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用量,根据土壤、作物特性,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比例,施用追肥的次数、时期、用量和施肥技术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
二、施肥量的确定确定经济合理的施肥量是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在生产实践中,土壤肥料工作者进行配方施肥施肥量的确定,常见的有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养分平衡法和肥料效应函数法等。
现以养分平衡法为例介绍配方施肥施肥量的确定方法。
(一)依据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构成,土壤和肥料两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用需肥量和土壤供肥量之差,计算施肥量,公式如下:(二)有关参数的确定1. 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1)目标产量的确定目标产量通常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
就是利用该地块前三年平均单产的年递增率为基础进行确定。
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三年平均单产一般粮食作物递增率为10%~15%,露地蔬菜为20%,设施蔬菜可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