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楷槭的人工培育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槭树栽培管理技术邹莉L i n y e y u a n y i槭树由于其在秋季具有较为鲜艳的色彩,并且树冠整洁,被广泛应用在公园以及小区之中,不仅能够作为园林造景,还可以当做行道树,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对于槭树种植与管理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阐述槭树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的栽种与管理技术。
一、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学特征落叶阔叶大乔木,树高12~18m,树形直立向上,树冠椭圆形或圆形,冠幅达10m;树皮粗糙,深灰色,有鳞片或皱纹;单叶对生,掌状3~5裂,叶长10cm,叶表面亮绿色,叶背泛白,早春新生叶片正面呈微红色,之后变成绿色,直至深绿色,春夏季绿色,秋季气温低于15℃时开始陆续变色,呈现绿色、黄色、红色的多色共存,色彩丰富,深秋叶片全部变为宝石红色,变色一致且持久。
单性花,先花后叶,花朵黄绿色,稠密簇生,花期3~4月,槭树只有雄性,无翅果产生。
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轻度盐碱,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为佳。
二、槭树种植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在进行槭树种植时,其品种的选择是其重要的要点之一,因此种植人员在对于槭树的品种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保障槭树的纯度在99%,以及发芽率能够保持在85%之上,并且其种子中的含水量在13%之下。
2、种子处理种植人员在将槭树种子的品种确定之后,还需要对于种子进行处理。
第一,需要对于购买的种子进行筛选,保障种子的合格程度。
第二,在进行槭树栽培时,要进行晒种,并且要在固定的距离,进行药剂的喷洒,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槭树的根部出现腐烂,或者出现全蚀病的概率,保障槭树的生长情况。
3、播种一般采用开沟条播法,沟深2~3cm,嫁接苗一般宽窄行播种,播后覆土厚度2cm左右,再用作物秸秆或塑料薄膜覆盖。
播种量一般10~15kg/亩。
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低温稳定在12℃时,一般采用条播直接播入田土中,每亩播种量10~l5kg为宜,行距25~30cm,覆土2~3cm稍加镇压。
4种槭树实生苗的生长特性及繁育策略-林业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槭树科槭属(AcerL.)植物中,大多数种类都具有多彩的叶色和美丽的叶形,是世界观赏植物中最着名的观叶植物类群之一,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我国槭树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槭属植物有149种,占世界槭树种类的1/2,是世界槭属的地理起源中心及现代分布中心[1-3]。
近年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槭树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4],而槭树苗木人工繁育是其资源开发应用的关键。
我们对紫花槭(A.pseudo-sieboldia-num)、白牛槭(A.manshruricum)、茶条槭(A.gin-nala)、色木槭(A.mono)4种槭树实生苗进行8年繁育试验,同时观测了幼苗的生长特性,以期为槭属植物苗木繁育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本实验自2006~2013年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科研苗木实验基地进行,基地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175m,雨量集中在7、8月份,年均降水量619mm,无霜期140~160d;土壤为农用黑壤土,pH值6.94~7.74,土壤肥力均一。
1.2实验材料2006年购置紫花槭、白牛槭、茶条槭、色木槭4种槭树当年种子。
1.3实验方法通过种子预处理、播种、移栽、修剪等过程,观测分析苗木生长发育特点与其园林应用苗木培育措施。
1.3.1育苗。
在我们以往研究基础上,选择相应种子预处理最佳方法[2-5]:其中紫花槭和色木槭种子采取室外层积法,白牛槭种子采取低温变温加二次冷冻法,茶条槭种子采取春播前1~2个月低温处理法,于2007年5月5日播种。
1.3.2观测指标。
种子出苗指标:出苗始期、出苗期、出苗率、苗势强弱等。
植株生长指标:株高(地表至茎顶高度)、当年萌生侧枝数(一级侧枝)、最长萌生枝长度及其净生长量、地径(距地面1~2cm处主干直径)、叶况、落叶情况等性;观测从育苗当年至第7年,生长期内每月一次,随机测量20株,计算其平均值。
漆树种植技术要点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林木,产品有生漆、漆油、漆蜡和木材等。
其中生漆是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资,其经济价值极高。
因此,栽培漆树是一条可行的致富门路。
现将漆树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菌木繁育繁育苗木的方法有种子育苗和埋根育苗,以埋根育苗为佳。
1.种子育苗:选土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圃地。
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因为漆树种子外表被有一层坚硬的蜡质,透气透水性差,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萌发。
处理方法有:①碱处理法:将种子放入纯碱或洗衣粉溶液中(比例为1:20),用力搓洗,直至种子变为黄白色或手捏感觉不再光滑时,用水淘洗干净后,再用冷水浸泡24小时,然后保湿,在5 ℃的低温条件下贮藏20天后即可播种。
②机械处理法:把漆籽放入石碾中碾除蜡质,筛去蜡粉后将种子放入温水或混有草木灰的水中,用力搓洗,除去种子表面蜡衣,再把脱蜡后的种子装入竹筐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洗1次,10 天后约有5%的漆籽裂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通过上述2种方法处理后的漆树种子不仅发芽快,而且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2.埋根育苗:在原栽漆树周围,挖取部分根茎,或在起苗移栽时,取部分直径在5mm以上的须根备用。
将所取根条截成15cm长,并按粗细分级,分别埋插在苗圃中,埋插后稍按压即可。
二、栽培方法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培,栽培方法与栽果树一样。
栽好后要浇足定根水,施好定根肥,并用秸秆覆盖树盘,以利保墒,提高成活率。
为提高生漆产量和质量,一般多采用林粮间作、林菜间作、林药间作等栽培方式,最忌草荒,要及时除草。
一般每667平方米栽60??80株。
一年四季均可移栽,但以春栽、秋栽的效果最好。
三、防治虫害为害漆树的害虫有多种,最主要的有漆树大黄叶甲、银杏大蚕蛾、缀叶丛螟等食叶害虫和天牛类蛀干害虫。
食叶害虫的幼虫一般在每年5??7月对漆树轮番为害,大发生年份可将叶片食光,影响漆树生长或造成枝条甚至整株枯死。
天牛类蛀干害虫主要为害衰弱树和成年漆树。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槭树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我国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
在近年来,随着国
家对林业产业的重视以及槭树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加,槭树繁育技术研究也得到了广泛
关注。
本文将介绍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槭树种子繁育是目前国内主要的繁育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槭树种子,进行处理和储存,可以获得一定数量和品质的槭树种苗。
种子繁育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操作,但存在一些
问题,如种子的发芽率不稳定、槭树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差等。
无性繁殖是槭树繁育的另一种主要方法。
无性繁殖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手段,直接复制槭树种植体,以获得与母体相同的槭树幼苗。
无性繁殖的优点是可以保留优良品
种的遗传特性,提高繁殖效率,但也存在易感病虫害、耗费人力物力等问题。
分子标记技术在槭树繁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对槭树品种进行
鉴定和筛选,加快繁育进程,并提高槭树品种的遗传稳定性。
利用RAPD、SSR等分子标记
技术,可以对槭树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为品种选择和杂交育种提供
科学依据。
生物技术在槭树繁育中也有重要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槭树进行基因转化,使其具备耐逆性、抗病虫害性等新的性状。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已获得了多个抗虫槭树品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种子繁育、无性繁殖、分子标记和生物技术
等方法在槭树繁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槭树繁育技术将进
一步提高,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多种野生槭树大苗归圃装箱培育技术探究槭树是著名的秋色叶树种,适宜在园林绿地中观赏,城市绿化中可作庭荫树、行道树、片林栽植。
为了提高绿化成活率,通常采用春季挖冻土的办法,这种方法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不便于管理,同时又受季节时间的限制,成本较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进行了多种野生槭树大苗归圃装箱培育试验并得到了初步成效。
标签:五年野生槭树;归圃;装箱培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化认识的提高,国家对绿化的重视和投入,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已是一项重要的可获得很大经济利益的产业,发展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同时也是我县国有林场苗圃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在深化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野生槭树大苗归圃装箱培育市场前景广阔,非常具有开发潜力。
1、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为本溪县连山关林场苗圃,该苗圃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东经123度44分,北纬57度10分,海拔278米,气候冷凉,年降水量800-900mm,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与野生槭树大苗的生长条件相关不大,根据我们对槭树生态习性的调查与研究,完全可以进行归圃试验。
2、试验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五年生野生槭树:主要有假色槭、拧筋槭、元宝槭、鸡爪槭等。
木箱:规格为600*700*800单位为毫米。
营养基质:阔叶林下山皮土:腐熟有机肥:园土:粗沙=5:2:2:1。
2.2、试验方法2.2.1、苗木的选择选择冠形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良好的五年生野生槭树。
2.2.2、栽植于2003年4月17日开始进行栽植,栽植前先挖好深20cm、宽70-80cm的坑槽,将准备好的木箱依次摆放在坑槽内,行距为200cm,将箱底放入厚约15cm 配比好的培养基质,10cm腐熟有机肥,再覆一层表土后即可将苗木放入木箱中央,将树干扶正,覆土时先将表土覆满根坨与木箱壁之间踩实,再覆土与木箱上沿平齐踩实,最后覆一层表土,使其高于苗木原土痕2cm,栽植时要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苗”。
2.2.3、整形修剪初步整形于移栽后进行,选择好骨干枝后,在骨干枝以下的侧枝全部剪掉,清除枯枝、病虫枝、机械损伤枝。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建群树种,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其木材质地坚实,耐用耐腐,是一种理想的造纸、家具、建筑材料和木制品原料。
槭树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喜欢栽培于庭院、公园和林荫道中。
由于槭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因此其繁育技术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对槭树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为槭树的良种选育、栽培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槭树的生物学特性、良种选育、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槭树的生物学特性槭树属于壳斗科,共有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中国分布有槭树的有20多种,其中以枫树为代表的大叶槭属为主要的栽培品种。
槭树喜阳,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较广。
槭树树形优美,叶片色彩丰富,因而成为了庭院绿化和园林美化的首选树种。
槭树树干多圆柱形,树皮厚而光滑,呈灰色或深棕色。
叶片对生,通常为掌状复叶,叶片辐射状排列,每片叶有三至五个小叶组成。
槭树的花期较早,开花期较短,花朵为簇生花序,花色一般为黄白色。
果期较早,果实为匣果,翅果或坚果。
二、槭树的良种选育槭树的良种选育是槭树繁育技术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通过对槭树遗传资源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已经发现了不少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适应性较强的槭树资源。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手段,加快了槭树的育种速度和效果,为槭树的良种选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槭树的良种选育过程中,主要针对木材品质、生长速度、抗逆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优良种的筛选和选育。
通过对比和分析多个槭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和性状,可以选育出更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槭树品种,提高槭树的木材产量和品质。
对于槭树的抗逆性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槭树对抗病虫害和环境变化的反应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各类生长环境的槭树品种。
三、槭树的栽培管理槭树的栽培管理是影响槭树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槭树的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抗逆性。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使得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槭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无性繁殖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槭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在槭树繁育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内已经发现了包括对虫害抗性、生长速度、木材品质等多个性状具有显著差异的槭树种质资源。
研究人员通过对这些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为槭树的无性繁殖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无性繁殖技术是槭树繁育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插条扦插、压条扦插和播种繁殖等方法。
目前,针对不同槭树品种和生态环境的需求,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对无性繁殖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工作。
在插条扦插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控制插条的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和光照条件,提高了无性繁殖的成活率和生根率。
组织培养技术在槭树繁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槭树种子的无性繁殖、胚芽发育和组织再生等过程的控制。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条件,成功地实现了对槭树种子和幼苗的组织培养繁殖。
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用于槭树的基因转化和遗传改良研究,为槭树的快速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遗传标记和基因分析方法,对于槭树繁育中的基因定位和优良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对不同槭树品种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为优良品种的选育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分子标记技术还可以用于槭树的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研究,为揭示槭树的关键性状和抗逆性基因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在种质资源研究、无性繁殖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槭树无性繁殖技术的成本高、组织培养技术的稳定性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范围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槭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进和优化槭树的繁殖技术,提高槭树的遗传改良和育种效率,促进槭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青杄成活种植技术研究作者:叶双勇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5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苗龄,不同造林坡段,以及结合现有座水覆膜等技术,对提高山地青杄造林成活率的技术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试验,山地造林在同一个地点的阴阳坡道位置植株,阴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阳坡造林成活率仅为75.8%,阳坡造林成活率比阴坡要高出16.3%。
说明水分的作用在成活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座水覆膜是山地抗旱造林的方法,它可以缓解水分蒸发造成的根部营养的散失,采用座水覆膜处理的植株在阴坡和阳坡的成活率分别为96.7%和84.2%,比未采用座水覆膜的植株成活率分别高出9.2%和16.7%。
选择适龄的苗龄对山地造林的成活率影响深远。
不同苗龄的苗木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以及保湿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时也对阳光的吸收也有所不同。
同样的抚育管理的情况下,2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8.8%,3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2.5%,4a苗龄的成活率平均为80.6%。
【关键词】青杄;座水覆膜;苗龄;坡地;成活率青杄即青扦。
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又名华北云杉,松科云杉属,常绿针叶树种,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山东等地区。
常绿乔木,高达50m,胸径1.3m,树冠圆锥形,一年生小枝淡黄绿、淡黄或淡黄灰色,无毛,罕疏生短毛,以后变为灰色、暗灰色。
由于青杄树姿美观胜于红皮云杉,树冠茂密翠绿,已成为北方地区“四旁”绿化、园林绿化、庭院绿化树种的骄骄者,成为园林绿化重要树种。
[1]从青杄的地理分布来看,它是喜温遮阳,清凉湿润的气候和酸性土壤条件有利生长的树种。
[2]尤其在潮湿的高山,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气候寒冷,土壤肥沃的情况下生长旺盛,是一个典型的耐荫寒,喜肥品种。
尤其是幼苗阶段,青杄特别喜荫,在强照条件下基本上不自然再生,即使在全光日照的苗圃也很困难。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照度要求是逐步增多。
播种育苗实施要点(槭树类)一、苗圃地选择播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
盐碱地和积水地不能做苗圃地。
根据圃地规划情况,选择育苗区为大棚区前空地(今年种花生区)。
二、整地做床1、深翻用旋耕机,秋季翻地深度在25-30cm,春季再翻深度在20cm。
2、施肥适量施入有机肥(腐熟的猪圈粪或鸡粪1.5kg/m2或磷酸二铵6kg/亩)。
3、消毒喷洒杀菌剂(多菌灵6g/m2或3%的硫酸亚铁溶液4kg/m2)和杀虫剂(敌克松5kg/亩或敌百威3kg/亩混土)。
注:消毒七日后播种4、做床做床规格,床宽1.1m,床高10-15cm,床长依情况而定,步道宽40cm,床面要整平压实(适度)。
三、种子处理根据种子数量,为积累播种经验,以种子总量的75%用于秋播,剩余春播。
1、茶条槭秋播:40℃温水浸泡后,早晚各换水一次,浸泡2d,用0.5%高锰酸钾消毒2-3h,清洗,当年10月中、下旬直接秋播,每天适当浇水至封冻,盖遮荫网,上覆土(或草)厚10cm过冬。
春播:对照,自然低温保存、常规消毒和浸种催芽的种子沙藏层积法,2月中旬,用40℃温水浸泡种子2d,0.3%高猛酸钾浸泡2-3h,每天换一次水,捞出控干,混沙入窖,低温0~10℃层积堆藏,4月中旬前后根据播期升温催芽;2、青楷槭秋播:同(茶条槭)春播:沙藏层积法,温水1昼夜,0.3%高猛酸钾浸泡2-3h,混2倍河沙,投入冻地窖埋藏,翌年播种前2-3d检查萌动率,不足1/3,可白日晒种、翻动、喷水,夜间温度0-10℃,促进种子裂口率达到播种要求;室内催芽处理,温水1昼夜,0.3%高猛酸钾浸泡2-3h,混入1-2倍河沙,保持温度0-5℃,每周翻动1次,持续16周;四、播种播种时间:秋播在10月中下旬,春播在4月上、中旬。
播种方法:条播,行距25cm,每床4垄,播种深度为2cm。
播种量:茶条槭千粒重(不带翅)19.8g,(带翅)25g,最佳播种密度为180株/m2,出芽率30%,则播种密度为600粒/m2,实际播种可800粒/ m2(20g/m2),播种量为13.34kg/亩。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一种重要的优良林木,常被用作园林绿化和林业经济作物。
目前,我国的槭树繁育技术已取得许多进展,包括品种选育、遗传育种、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和快速繁殖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进展情况。
一、品种选育品种选育是槭树繁育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进行了若干年的槭树品种选育研究,以改善槭树的性状和性能。
云南、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已选育出不少适应性强、生长快、丰产优质的槭树新品种。
常见的品种选育方法有家系选择和交配育种。
家系选择是指选择种子来源相同的亲本进行选育。
交配育种是指选用不同亲本进行组合和交配,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
家系选择和交配育种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遗传育种遗传育种是利用槭树遗传变异的原理,通过内部杂交或外部杂交,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强、优良性状明显的品种。
目前,我国槭树遗传育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通过采用遗传链接分析、QTL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与相关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从而选育出优良的槭树新品种。
三、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通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外植体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等方式,快速繁殖优良植株。
在槭树组织培养方面,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等方法,已成功培育出大量的槭树种苗,为槭树良种繁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分析DNA序列、PCR扩增等手段,对槭树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和分析。
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可实现快速鉴定、筛选和鉴定优良槭树新品种及其遗传背景。
随着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在槭树繁育技术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五、快速繁殖快速繁殖是指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如愈伤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微繁技术等,进行快速的植株繁殖。
在槭树繁殖技术中,采用微繁技术可实现槭树快速繁殖,也可缩短槭树的繁殖周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槭树快速繁殖时,需要注意受体植物的选择、培养条件的控制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等。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我国常见的乔木植物之一,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槭树种植业的发展,对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加强。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种质资源是植物品种改良和种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槭树繁育技术研究中,收集、筛选和利用槭树种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境内分布着丰富的槭树资源,具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
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加强了对槭树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收集,从原生态林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多个途径获取了大量的槭树种质资源。
这些资源既包括了品种资源,也包括了槭树的野生种群资源。
在利用槭树种质资源方面,有研究人员利用遗传标记技术对槭树进行了分类鉴定,发现槭树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品种之间,而不同地理分布的槭树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这为槭树品种的优异杂交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二、槭树的繁殖技术种植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繁殖技术。
其实,槭树的繁殖技术非常多样化,包括了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枝条分株等多种方法。
其中,种子繁殖是最基本、最常用、最经济、最有效的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可以使育苗快、成活率高、适应性强。
但由于种子繁殖需要长达数年的生长期,苗木的品质不易保证。
因此,目前,只有大规模育苗场等少数单位进行槭树种子繁殖。
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是利用植物的可再生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种苗。
其优点是苗木品质高、树冠形态美观、花期早、果实大,适应性强。
但其缺点是技术要求较高,成功率也较低。
枝条分株是一种简单易用、成功率高的繁殖技术,但其繁殖量有限。
在槭树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不同的繁殖方法应结合不同的品种和地段特点,灵活运用,以提高苗木的品质和繁殖效益。
三、新品种选育新品种选育是植物繁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槭树繁殖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我国,槭树的品种繁多,但优质品种还需进一步选育。
新品种选育的前提是对品种的杂交研究。
槭树怎么栽种?槭树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槭树怎么栽种?槭树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槭树的栽培技术一、圃地选择和处理槭树育苗应选择微酸、湿润、透水性好,灌溉条件良好的砂壤土。
播前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kg、NPK三元复合肥50kg。
为防止苗木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每亩需用硫酸亚铁8~10kg、辛硫磷颗粒剂2kg,和细土拌匀,撒在地表,然后进行深耕、耙细、平整作畦,要求畦宽1米,畦埂宽30厘米,畦长20~30米。
二、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及方法槭树种子没有休眠性,既可进行秋播也可进行春播,现主要介绍春播。
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4月中旬为宜。
播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拌匀,放在3~5℃的条件下进行一个月的低温沙藏处理。
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发现有发芽的种子,要及时进行播种。
播种时先在畦内灌足底水,等水渗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种量200粒左右。
播种后要覆0.5厘米的细土,为保墒提高地温,使种子出芽早、出芽整齐,可覆盖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风,中午温度超过30℃要适当遮荫。
一般播种后15~20天左右出齐苗。
三、苗期管理和长势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长较慢,抗性差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锄草时及时趟土,尽量多培一些土,防止出现倒伏现象。
当苗长到5厘米高时进行定苗,一般在灌透水后进行,按10~15厘米株间距去弱、病及小苗,保持苗木的健壮整齐,缺苗的地方选择雨天进行带土球移植补苗。
6月初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每亩15kg,7月中旬再每亩追施尿素10~15kg,后期适当控水。
若发现刺蛾等害虫时,可喷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进行防治。
当年苗高可达1~1.5米,第二年春天可进行分植。
栽培造林1、林地选择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阳坡或半阳坡缓坡林荒地和坡耕地。
2、整地整地直接影响造林苗木所需的光、温、水、肥、气条件,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关键。
元宝枫适应性强,既可营造片状、块状纯林,也可与侧柏、白皮松、油松、华北落叶松等多种树种混植。
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槭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类树种,其叶子形态优美,树冠整齐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同时,槭树的木材也是重要的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造纸等领域,因此槭树的繁育技术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我国槭树繁育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槭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槭树的种质资源收集是槭树繁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
我国槭树种类繁多,包括了榆叶槭、红枫、枫香等多个品种,因此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槭树种质资源库,收录了国内外1000余份槭树种质资源,包括了树种的形态性状、生理特性、遗传背景等多方面信息。
同时,为确保槭树遗传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受破坏,建议对槭树种质资源进行长期保护和更新工作。
二、槭树种子贮藏与繁殖槭树的种子贮藏与其繁殖技术密切相关。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槭树的种子经过成熟期后会掉落到地面,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萌发能力。
因此,在进行槭树种质资源收集后,需要对其所获得的种籽进行分类、筛选、清洗并干燥,以保证种子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不会失去其萌发能力。
同时,在育苗过程中,由于槭树种子的萌发能力对贮藏条件较为敏感,因此应对作物在育苗过程中环境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各要素进行科学的调节和管理,以保证育苗成功率和育苗质量。
三、槭树组织培养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培养技术成为了槭树繁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体外无菌培养的手段,将槭树茎尖、芽、幼苗、子叶等组织器官继代培养,形成“无性系”,并对所形成的各生理类型的无性系进行评价和筛选,是一种快速高效的育种技术手段。
目前,我国的槭树组织培养技术与火炬计划结合,采用生物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抗病能力的育种品种。
四、槭树基因工程技术近年来,槭树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植物基因来实现功能改善的技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槭树的育种中,成功培育出抗病性、耐旱性的新品种。
浅谈青楷槭的人工培育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青楷槭的生物学特性、种子预处理、土壤预处理、育苗参数、播种作业及生长期管理等。
青楷槭树形优美,丰满素雅,是庭院、园林珍贵美丽的绿化树种,一年四季具备观赏性。
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多年来尚未得到人们的认识,未被开发利用。
随着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它将会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青楷槭;特征特性;播种技术;应用青楷槭,又名青楷子。
树皮光滑,树干枝条呈绿色,树形优美,丰满素雅,是庭院、园林珍贵美丽的绿化树种,适宜混栽于其他高大乔木之下,一年四季具备观赏性。
当前,绿化美化环境,加块生态城镇建设,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生态城镇建设,在增加植物多样性方面,要求我们不仅要引进外地的一些好的植物品种,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当地的乡土种类,为生态城镇建设服务。
实践证明,多数乡土种类因最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栽植后生长良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生态城镇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青楷槭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多年来尚未得到人们的认识,未被开发利用。
随着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它将会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青楷槭是槭树科乔木,国内产于我国河北、山东及东北地区。
国外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等各山区都有青楷槭的分布。
青楷槭树皮灰绿色光滑,具有南国竹枝的韵味,叶大(长10-16cm宽7-9cm)而美,秋季落叶前变成金黄色,让人赏心悦目,翅果成串缀于枝头,近熟时金黄色,微风吹过,枝果摇动,别有风致,是集赏干、赏枝、赏叶、赏果、赏荫于一体的树种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形态特征及特性落叶小乔木,高10-15米,树皮光滑,灰绿色,有黑色条纹,当年幼枝暗红褐色或紫绿色,渐变灰绿色。
多年生枝黄绿色或灰绿色。
单叶对生,叶大,宽卵形,叶片长10-16cm,先端3浅裂,无毛,3裂片大小近相等。
浅谈青楷槭的人工培育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楷槭的生物学特性、种子预处理、土壤预处理、育苗参数、播种作业及生长期管理等。
青楷槭树形优美,丰满素雅,是庭院、园林珍贵美丽的绿化树种,一年四季具备观赏性。
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多年来尚未得到人们的认识,未被开发利用。
随着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它将会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青楷槭;特征特性;播种技术;应用
青楷槭,又名青楷子。
树皮光滑,树干枝条呈绿色,树形优美,丰满素雅,是庭院、园林珍贵美丽的绿化树种,适宜混栽于其他高大乔木之下,一年四季具备观赏性。
当前,绿化美化环境,加块生态城镇建设,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生态城镇建设,在增加植物多样性方面,要求我们不仅要引进外地的一些好的植物品种,还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当地的乡土种类,为生态城镇建设服务。
实践证明,多数乡土种类因最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栽植后生长良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生态城镇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青楷槭作为极具观赏价值的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多年来尚未得到人们的认识,未被开发利用。
随着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它将会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并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青楷槭是槭树科乔木,国内产于我国河北、山东及东北地区。
国外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等各山区都有青楷槭的分布。
青楷槭树皮灰绿色光滑,具有南国竹枝的韵味,叶大(长10-16cm宽7-9cm)而美,秋季落叶前变成金黄色,让人赏心悦目,翅果成串缀于枝头,近熟时金黄色,微风吹过,枝果摇动,别有风致,是集赏干、赏枝、赏叶、赏果、赏荫于一体的树种之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形态特征及特性
落叶小乔木,高10-15米,树皮光滑,灰绿色,有黑色条纹,当年幼枝暗红褐色或紫绿色,渐变灰绿色。
多年生枝黄绿色或灰绿色。
单叶对生,叶大,宽卵形,叶片长10-16cm,先端3浅裂,无毛,3裂片大小近相等。
叶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重锯齿。
总状花序,花近绿色。
坚果,两翅夹角成钝角。
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喜全光与强光,较耐阴。
耐严寒,不耐干旱,不耐贫瘠。
植株单生或丛生。
结实丰、歉年不规则交替现象明显。
具小花10-20枚,翅果黄褐色,两翅张开或钝角或近于水平,果梗细长,花期5月,果熟期9月。
喜阴,喜湿润地带,不耐干旱。
2.种子采集
9月果实成熟后剪下果枝,采集果实,晒3-4天,搓去果翅,去除果枝,果梗等杂质,剔去秕粒,得纯净种子。
采种时要掌握好时间,采早种子未成熟,采晚种子一碰即四处飞落,不易收集,一般翅果变黄将转为褐色时采集为佳。
3.1冬季埋藏预处理法
9月至土壤结冻前进行。
温水浸种1昼夜,种水体积比1∶10,捞出种子控干,再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4h,捞出种子充分控干,混入2倍种子体积的河沙,保持种沙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60%,投入冬季不冻窖中埋藏。
翌年春播前2-3d从窖中取出种沙混合物,检查种子萌动率。
如果种子萌动量不足可发芽种子的1/3,可于白日晒种、翻动、喷水,夜间保持种沙温度在0-10℃,促进种子裂口率达到播种要求。
3.2室内催芽预处理法
春播前17周开始。
种子检斤、验种、留样种后,温水浸种1昼夜,种子与水体积比1∶10,捞出种子控干,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消毒4h,捞出种子充分控干,混入1-2倍种子体积的河沙,保持种沙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50%~60%,控制种沙温度0~5℃,每周翻动1次,持续16周。
播前1周检查种子种胚萌动状态:种胚由绿色完全转变为黄白色种子占可发芽种子的90%以上,且种子裂口率达到可发芽种子的1/3为正常,继续处理直至播种;倘种子萌动状态落后,白日需将种沙摊晾日光下,晒种、翻动、喷水,夜间保持种沙温度在0~10℃,促进种子裂口率达到可发芽种子的1/3,进行播种。
种子处理一般采用混沙埋藏越冬的方法进行处理。
具休方法是在播种的前一年秋季,根据需处理种子的数量,按种沙比1:2的比例混入湿沙,搅拌均匀,在室外挖深50cm,宽50cm的埋藏沟,长度视处理种子数量而定,将种沙混合物放入埋藏沟内,堆至与土面齐平,踩实,上面覆土10cm,并做好标记。
春季播种前15日将种沙混合物取出,置于温室内摧芽,注意保温、保湿,每天翻动,种子1/3裂咀时即可播种。
4.播种育苗和土壤处理
选土质肥沃,湿润的地块。
垅作、床作均可,新播为节省土地,多采用床作,床距地面高10-15cm,宽1.1cm,长10-20米,播种量30g/米,播后覆土厚1cm,镇压保墒,浇透水。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播种,每667m2播种量10-20kg,播后覆土2.0cm。
播种前一年秋翻地25-30cm,翌年春旋耕、碎土,捡除多年生杂草宿根,每667m2育苗地施基肥磷酸二铵6kg。
做垄,用克百威3%颗粒剂3kg 混细土拌入垄顶层6cm厚土中,毒杀蛴螬等地下害虫与线虫;每667m2育苗地使用五氯硝基苯40%粉剂1kg+福美双50%可湿粉1kg,拌入垄顶层3cm厚土中,防除猝倒病。
5.播种作业
5.1播种量
小兴安岭林区种源为每垄每延米80g;长白山林区种源为每垄每延米40g。
根据种沙混合物体积总量、处理种子的检斤质量与设计播种量,确定单位播种面积需要播下的种沙混合物体积。
5.3播种样式
顺垄撒播,播幅5cm,位居垄顶中央,使用垄土覆盖,镇压。
5.4垄面土壤化学除草处理
春季播种后首次灌水前,每667平方米育苗地施用施田补33%乳油100mL 加水60kg,做垄面封闭处理。
6.播后及苗木生长期管理
6.1出苗期猝倒病防除
从出苗开始至出苗结束后2周,每周喷施1次甲基托布津70%可湿粉5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液30kg。
6.2防除春季霜冻危害
霜冻到来时覆盖与灌水是有效防霜害手段。
霜冻后立刻灌水,也可减轻危害损失。
6.3苗期化学除草
幼苗在出苗结束后6周,每667m2育苗地可喷拿捕净20%乳油60mL加水30kg,处理垄上杂草。
6.4间苗移栽
幼苗出全后5-周,适宜间苗移栽。
每延长米留苗35-40株,多余数量可进行移栽,随间随栽,壮苗成活率85%以上。
6.5水肥管理
青楷槭幼苗高生长量对水肥管理反应敏感,充足的水肥供应当年苗高可超过60cm。
苗木10月中旬苗木调查产量、质量后,可原垄露地越冬,也可10月下旬掘苗,留主根长18cm,临时原垄假植,11月上旬入假植场或窖藏越冬。
7.田间管理
与其它阔叶树苗木的田间管理略同。
及时松土,除草,缺水时喷灌浇水。
青楷槭的叶片较大,苗木密度不宜过大,要注意及时间苗,当年苗200-250株/为宜。
8.大苗培育和园林应用
选土质肥沃,湿润,能排能灌的地块作大苗培育的基地,株距30-35cm,移植的当年要及时铲趟,促进苗木生长,移植的第二年以后要注意防除杂草。
一般以景观树配置为好,即可丛植,也可群植。
即可单植,也可与其它树种搭配栽植。
丛植可将多株植株集中栽植在一起,以尽快达到形成景观特色的目的。
群植可栽植成小面积纯林,更能显示出其秀美的风姿。
单植由于初植时苗木尚小,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彰显特色,但当植株长大后,一树独秀,效果颇佳。
与其它树种搭配栽植,即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又能与其它树种一起相映生辉,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