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测时间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
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
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课本、钟表、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
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
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
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二)进行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 1mm=10-3m;1μm=10-6m; 1nm=10-9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 —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
2、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3、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误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测速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测速度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3.用最小刻度是0.1 mm的尺子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结果正确的是 ( )
A.0.5 mm B.0.52 mm C.0.518 mm D.0.51。
软件测试人员预估测试时间的计算方法
软件测试人员预估测试时间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
1. 百分比估算法: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测试工作量依赖于软件的规模和开发工作量。
首先估算开发工作量,例如使用LOC或FP方法,然后根据以往项目测试花费时间的经验总结,按一定比例得出测试时间。
例如,预留开发时间的50%给测试工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2. WBS估算法:WBS全称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内容分解。
这种方法将复杂的工作内容分解成足够的颗粒度,对这些细粒度的内容逐一估算,继而累加得出整体结果。
3. 三分之一估算法:如果对需求还没搞清楚来龙去脉,或者领导很着急马上就要测试时间,可以简单粗暴的使用三分之一估算法,即开发周期的三分之一,再适量增加减少20%,这个开发时间包括前端和后端。
4. 详细分析法:这种方法要求列出大致的功能点,并写出测试点,估算测试点执行的时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测试任务涉及的范围、业务风险程度、与开发的提测时间和质量等因素。
排期不要定得太紧张,要预留一些时间。
请注意,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必要时也可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估算。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解读)(原卷版)1、时间的估测: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运用估测法计算的问题称为估测题必须要注意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1世纪、1年、1月、1天、1h、1min、1s是怎样的时间。
2、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人用日晷、沙漏等计时;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钟表来计时,常用的钟表有: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式停表、电子式停表等;1h=60min=3600s(1h=60min)。
3、长度的估测:(1)正确的认识1m、1dm、1cm有多长;(2)常见的物体长度有:①手臂长74cm;②某同学身高160cm;③手指宽1.5cm;④教室课桌高78cm;⑤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mm;⑥教室门的宽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书长26.7cm;⑧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mm。
4、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三角板、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1m=10dm=100cm;(3)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求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科版8年级物理知识点一、长度及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µm;1µm=103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s)”。
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µs。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微观世界的运动(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用刻度尺测长度,用停表测时间,掌握不同工具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比较实验测量的数据,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掌握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长度的测量。
2.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停表读数。
思维导图本讲知识点梳理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 km=103 m 1 dm=10-1 m1 cm=10-2 m 1 mm=10-3 m1 μm=10-6 m 1 nm=10-9 m1m=10dm=100cm=103mm=106um=109nm注意点:1、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的正确步骤是:数值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进行换算后,准确程度不能改变,如 10 cm = 0.1m的写法是错误的,应写成 10 cm = 0.10m。
例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5×105 nm= 2.5×10-2cm= 2.5×10-4m= 2.5×10-7km。
(2)5.23×105km= 5.23×109dm= 5.23×1014μm= 5.23×1017nm。
练习题1、8.1×10-8 m= 8.1×10-5mm= 8.1×10-2μm。
2、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A.cmB.kmC.mD.mm2、长度的测量工具(1)常用的测量工具: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
序号基本量名称数值单位估测、估算时用到的规律及其功能1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 kg衡量其它物体大致质量,还可以求出重力。
2 一个苹果的质量200g衡量其它物体大致质量,还可以求出重力。
3 一个鸡蛋的质量50g衡量其它物体大致质量,还可以求出重力。
4 一支新的铅笔长度10—20cm 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5 一张纸的厚度70~80μm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6 洗衣机实际功率300W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7 一张桌子的高度70~80 cm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8 电视机实际功率1lOW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9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 1.2m/s用S=vt估算路程、时间。
10 骑自行车的速度4m/s用S=vt估算路程、时间。
11 中学生重力500N记住中学生质量,利用G=mg算出重力。
12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大姆指的宽1cm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13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 1.60m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14 一层楼高度3m衡量其它物体大致长度,可估算面积、体积15 室温25℃衡量其它环境温度16 洗澡水的温度40℃衡量其它环境温度17 人体正常体温37℃可以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状况。
18 汽车速度60~120Km/h用S=vt估算路程、时间。
19 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可用密度公式估算人的体积或质量、重力。
20 油、干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用密度公式估算物体的体积或质量、重力。
21 石头、金属等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用密度公式估算物体的体积或质量、重力。
22 普通电灯工作电流0.3A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23 电视机工作电流0.5A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24 洗衣机工作电流 1.5A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25 电饭锅工作电流4A记住电流,可用P=UI估算出实际功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一、时间的估测1.下面各事件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钟的是()A.人的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脉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2.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A.0.5s B.2s C.3s D.5s3.下列时间段与1min最接近的是()A.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 B.成年人吃一顿饭的时间 C.步行80?m所用的时间 D.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4.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A.人的脉搏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人的生长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7.小黄测得自己每分种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秒.8.小宇平时测出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75次.在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中,小宇由于没有带手表,为了测出本班选手小慧的演讲时间,他采用了数脉搏的方式来估测.结果在小慧同学演讲时,小宇测出自己的脉搏共跳动225次,则小慧同学演讲的时间大约是 min.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日 B.小时 C.分 D.秒2.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3.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A.钟 B.表 C.停表 D.闹钟4.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A.5圈 B.60圈 C.100圈 D.3600圈5.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我们称为()A.一夜 B.一月 C.一天 D.一星期6.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7.根据图,不用测算而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A.长度 B.速度 C.质量 D.时间间隔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B. C. D.9.由甲地开往乙地的火车分“特快、直快、普快”三种形式,假设列车在任意两个车站之间运行时平均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其中直达“特快”列车(即当中一站不停)共耗时8小时,同样在两地间运行的“直快”列车由于要停靠3个大型车站和4个中型车站,将耗时9小时02分,已知列车停靠大型车站的时间比中型车站多2分钟,比小型车站多5分钟,那么在途中比“直快”还要多停靠2个中型车站和7个小型车站的“普快”列车在甲乙两地间的运行时间为()A.9小时43分 B.9小时53分 C.10小时13分 D.10小时23分10.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完成一次摆动的相等的原理制成的.11.小刚从广州到深圳,乘座上午10时30分的汽车从广州准时出发,到深圳是上午12时42分,那么他所用的时间是 h= min.12.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分别读出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三、长度的估测1.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A.2nm B.2mm C.2cm D.2dm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3.下列记录结果中,用厘米做单位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4.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A.10cm B.20cm C.30cm D.40cm5.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6.你身体上最接近l5m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D.头发丝的直径7.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A.5nm B.5cm C.5dm D.5m8. 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um D.2dm9.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10. 2005年5月22日,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登山队队员成功登上了珠峰的顶峰.据权威科学家预测,此次测量结果将高于以前所知的珠峰高度8848.13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11.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 .12.一位同学用刻度尺测得初中物理第二册课本的长度是25.79 (补上单位).四、长度的测量1.测得一块木板的长度为1.985m,可知测量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A.1dm B.1cm C.1mm D.1m2.一个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物理书的长度,以下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2.58dm B.25.82cm C.0.258m D.258mm3.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能用于测量长度的是()A.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游标卡尺 D.石英钟4.小明和小聪使用同一刻度尺,分别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两位同学的操作均规范,小明得到的结果是1.86dm,小聪的测量结果不可能是()A.0.l86m B.0.187m C.18.61cm D.18.5cm5.某同学用分度值是mm的刻度尺对某一物体长度测量了四次,其中测量记录错误的是()A.13.62cm B.13.61cm C.13.63cm D.13.90cm6.李明用同一刻度尺对一物体测量了四次,结果记录如下:l.58cm、1.57cm、1.59cm、1.60cm,物体的真实长度更接近下列哪个数据()A.1.58cm B.1.59cm C.1.585cm D.1.60cm7.小宇为测手掌的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A.量程1m,分度值1cm B.量程1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cm D.量程30cm,分度值1mm8.一个同学测量一圆形金属板的直径,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为1.41cm、1.43cm、141cm,则金属板的直径是()A.1.41cm B.1.43cm C.1.42cm D.1.426cm9.小明用同一刻度尺测量一枝铅笔的长度,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2.43cm、12.45cm、12.44cm,以下哪一值更接近真实值()A.12.4cm B.12cm C.12.44cm D.12.45cm10.在下列横线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字:①2012年6月4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钻的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中,刘翔跑出世界纪录12.87 ;②小张同学的身高是1.65 ;③如图中铅笔的长度是cm.11.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1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一个甲型H1N1约为9×10-8m= nm.13.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L/10.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①____ __;②___ ___;③____ __.五、刻度尺的使用1.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2mm B.1.712dm C.0.01712km D.0.1712m3.200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是8844.43m.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A.1m B.1dm C.1cm D.1mm4.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5.测量你的身高时,最好选用()A.分度值是毫米的直尺 B.分度值是厘米的3m软尺 C.分度值是为毫米的2m直尺 D.分度值是为毫米的2m卷尺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A.1.25cm B.3.25cm C.0.225mm D.2.25cm7.如图是小明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在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A.2.80cm B.3.00cm C.5.80cm D.6.20cm7.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8.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9.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 cm.10.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mm,铅笔的长度为___ cm.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 cm.。
课题:数学活动:估测时间
班级姓名成绩
【教学目标】:(1)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的作用。
.
(2)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培养并发展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熟悉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情景创设】
在不同环境下,人对同样的一秒钟的感觉有多大的差异呢?本节课就做这样的实验,然后从统计学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估测时间
【探索新知】
全班同学分为两人一组做同一个试验:分别在安静和吵闹的环境中,估计1秒钟的时间。
1、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人估计1秒钟的时间,另一人看着秒表记下实际时间。
然后,把全
班同学的数据汇总起来,计算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并将这些数据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2、在吵闹的环境中,一人估计1秒钟的时间,另一人看着秒表记下实际时间。
然后,把全
班同学的数据汇总起来,计算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并将这些数据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3、讨论: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是否一致?频数分布直方图各有什么特点?
【例题讲解】
填写活动评价表。
活动评价表:
1.处理数据时,我们不但要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还需要了解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
3.一般来说,一组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离散程度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布置作业】内:P55第5、6题。
【反馈练习】
一、填空题 1、已知数据a
1,a
2
,a
3
,的方差是2,那么2a
1
,2a
2
,2a
3
的标准差
(精确到0.1)是 _________ 。
2、一组数据库,1,3,2,5,x的平均差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标准差是______。
3、已知数据1,2,3,4,5的方差为2,则11,12,13,14,15的方差为_________ ,
标准差为_______ 。
4、数据x
1,x
2
,x
3
,x
4
的平均数为X,标准差为5,那么各个数据与X之差的平方和为
__________。
5、已知一组数据x
1,x
2
,x
3
,x
4
,x
5
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3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
-2,
3x
2-2,3x
3
-2,3x
4
-2,3x
5
-2的平均数是________,方差是________。
6、一组数据中若最小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7、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2=1
20[(x
1
-30)2+(x
2
-30)]2+。
+(x
n
-30)2]中,数字20
和3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A、众数、中位数 B、方差、标准差
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
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
8、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入为15,那
么所求出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A、3.5 B、3 C、0.5 D、-3
9、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以直接求出()。
A、平均数与标准差
B、方差和平均数
C、方差和众数
D、标准差和方差
三、解答题(计15分)
10、从A、B牌的两种火柴中各随机抽取10盒,检查每盒的根数,数据如下:(单位:根)A、99,98,96,95,101,102,103,100,100,96;
B、104,103,102,104,100,99,95,97,97,99。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及方差。
(2)哪种牌子的火柴每盒的根数更接近于100根?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