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钢铁工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论文钢铁工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论文废水、废渣和废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对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较大的破坏效果。
在工业生产中必须加强科技建设和三废治理管理,减少经济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钢铁工业中,三废的排放控制经常达不到要求,与《新环境保护法》中的排放标准具有较大的差距,文章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钢铁工业的绿色转型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一、钢铁行业环境污染现状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
2013年钢铁行业的SO2、NOx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200万t,54.3万t和60.1万t,其中SO2排放量占到工业源总排放量的10.5%,仅次于火电行业的排放量。
而烧结工序则是这些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其排放的SO2、NOx和颗粒物等废气污染物分别占到了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70%,40%和35%以上,也因此成为钢铁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最重要环节。
“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工业行业中,钢铁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占比大幅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效,给环境带来了正效应;但是,SO2、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占比却大幅上升,给环境带来了负效应。
因此,在肯定并进一步治理钢铁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必须注意到钢铁工业企业在废气治理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
二、实现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的具体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工作的重点,因此,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条例,并在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中,对社会中的工厂生产情况施行了监督管理。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钢铁行业必须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环保意识,环境与企业并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我国的很多地区以及企业进行了盲目的生产,只为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没有注重环境的保护工作。
没有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生产工作,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渣和废气等工业废物的治理装置,在节省企业环境投资建设的同时造成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造成了社会大众生活环境的污染。
冶金工业论文六篇冶金工业论文范文1网络是现代社会良好的资源平台。
在冶金行业,由国际钢铁协会发起成立的钢铁高校网站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专业网站。
该网站涵盖的学问面较广,主要使用对象为在校师生和企业员工。
在网站上,可以使用钢铁生产的全部原理,包括基本学问、冶金工艺、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等。
然而网站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这些学问的应用,而是一系列敏捷的、涉及炼钢生产的像嬉戏般的模拟。
这对于年轻高校生们来说,很具有吸引力。
我校冶金工程专业自2021年开头对国际钢协举办的网络炼钢大赛赐予了高度关注。
经过两年时间对该赛事进行深化调研和初步探究之后,于2021年参与了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武汉科技高校协办的"2021全国网络虚拟炼钢大赛培训班',事后就培训的相关内容结合钢铁生产的基础学问和计算机操作技巧,进展成特地的一门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到我校的"共性化教育'实践环节,同时每年筛选出成果优异的同学参与全国炼钢大赛。
2021年3~4月,还曾帮助河北省冶金学会承办了河北省首届网络模拟炼钢大赛,获集体三等奖。
通过这两届"网络炼钢大赛'的开展,老师们发觉同学参与大赛,有助于其将高校四年所学的学问尤其是专业学问融会贯穿。
例如,在网上模拟转炉炼钢工艺时,同学必需首先对炼钢的工艺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熟知钢铁料和造渣材料的加入时间与方式、氧枪的操掌握度(何时开头吹氧、纯吹氧时间、氧流的大小)等各个学问点,并将这些学问点有机结合到一起,运用到冶炼过程中,最终炼得符合规格要求的钢种。
事实上,网络模拟炼钢的过程,可以使同学真正体验到当"炉长'的感觉,并有助于其建立炼钢工艺的全局观。
通过胜利地冶炼一炉钢水,不仅使同学将整个钢铁生产串联起来,了解各生产工艺的原理、特点和操作,还极大地满意了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加深了同学与本行业的情感。
最终,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了解到,他们在进入企业参与工作轮岗时,在许多岗位上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于网络炼钢培训使其对工艺的各个环节有了较深刻的熟悉,也熟知了相应岗位上的操作。
摘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处在主要地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工业体系。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钢铁的需求愈加强劲,从而拉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但鉴于我国的国情及其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于钢铁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
本文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一些表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对影响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木因素进行优势和劣势的国际比较来衡量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水平。
并相应地简要提出了一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希望我国尽快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本文前言部分主要说明钢铁产品、钢铁工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性,并且列出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钢铁行业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接着在第三部分接着利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从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着手分析判断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找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最后在第四部分提出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钢铁工业体系国际竞争力Abstract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 foundation industry of economy, it acts 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y the lasting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ou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develops quickly, a mature industry system has been built up.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China, our country has a strong demand of iron and steel. This demand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el industry greatl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el industr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drops behind more than that in great power in the field of steel.Mainl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ichael E.Porter, this paper mak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y some indicators scal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by some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then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Finally it gives some advice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briefly.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specif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eel products and the steel industry, specially for China today, and listed out som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about the steel industry research.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industry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estimated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ichael E.Porter, and at the same time find ou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 Finally, the fourth part give some advice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Keywords: Steel Industry syste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目录1 前言 (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2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 (2)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3)2.3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 (4)3 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 (4)3.1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介绍 (4)3.2 中国钢铁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5)3.2.1 生产要素 (5)3.2.2 需求条件 (7)3.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8)3.2.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9)3.2.5 政府作用 (10)4 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0)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 (11)4.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1)4.3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11)4.3.1 企业应在WTO规则下细化列入保障措施的品种。
钢铁材料论文引言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可塑性使其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钢铁材料的特性、制造工艺和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钢铁特性机械性能钢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包括强度、韧性和硬度等。
其高强度使其能够承受大的荷载,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项目中。
韧性使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抗疲劳能力。
而硬度则使其能够抵抗磨损和变形。
可塑性钢铁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热加工和冷加工等工艺得到各种形状的产品。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复杂形状的零件,而冷轧工艺则可以得到细致的薄板材料。
钢铁的可塑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形状和尺寸的需求。
耐腐蚀性通过合金化和镀层等方法,钢铁可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特殊钢铁,广泛应用于化工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钢铁的耐腐蚀性使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使用。
钢铁制造工艺炼铁炼铁是从铁矿石中提取铁的核心工艺。
它包括矿石的矿石炼制、熔融和铸造等步骤。
在矿石炼制过程中,铁矿石经过碳还原反应得到铁和炉渣。
随后,通过熔融和铸造,铁水被浇铸成不同形状的铁坯。
钢铁冶炼钢铁冶炼是通过炼铁和炉外精炼来提高钢铁的纯度和性能。
炼铁过程中,控制炉料的成分和温度可以调整钢铁的成分和质量。
炉外精炼则通过加入合金元素和进行真空处理等方法来进一步改善钢铁的性能。
钢铁加工钢铁加工是将铸造或锻造的钢铁材料通过切削、冲压、焊接等工艺进行成型和加工。
切削工艺包括铣削、车削和钻削等,可以得到具有精确尺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
冲压工艺可以通过模具对薄板进行冲压,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零件和外壳。
焊接工艺可以将多个钢铁零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钢铁应用领域建筑业钢铁在建筑业中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和地下工程等。
其高强度和韧性使其能够承受大的荷载和抗震性能,保证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此外,钢铁还可以用于建筑的外墙、屋顶和门窗等部件。
钢铁行业概述钢铁行业论述一、行业概述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发展。
钢铁行业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熔炼等工艺生产出各种钢材的过程。
二、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主要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
其中,炼铁和炼钢是最为核心的环节,需要经过高温熔炼、除渣除气、脱硫脱磷等工艺过程。
三、产品类型钢铁产品种类繁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建筑用钢、机械用钢、汽车用钢、管线用钢、不锈钢等。
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因此不同类型的钢铁企业也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优势。
四、市场供需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钢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钢铁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一直存在。
此外,国际贸易争端和环保政策也对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了影响。
五、行业竞争钢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有众多大小不一的钢铁企业,国际上也有很多大型钢铁企业。
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各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改进。
六、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钢铁行业也在不断推动技术革新。
目前,钢铁行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还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七、政策法规政府对钢铁行业的监管和政策也直接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钢铁产能的无序扩张,同时也可能会加大对环保的监管力度,推动钢铁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将有助于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钢铁冶金技术发展史姓名:杨帅班级:姓名:杨帅班级:1010级建筑工程技术一班级建筑工程技术一班 系部:材料与工程系系部:材料与工程系我虽然不是钢铁冶金专业的学生,但是通过选修本课程,不仅使我自己加深了对钢铁冶金技术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对钢铁冶金认识的空白,同时,使我对中国钢铁冶金技术发展史有了更具体的了解与认识。
冶金是研究如何经济地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冶金工业的发展是伴随人类活动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可归结为:石器→青铜器→铁器→工业化石器→青铜器→铁器→工业化((钢铁) →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多种新材料多种新材料)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钢铁的发展要远早于其他国家。
中国古代炼钢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是以块炼铁为原料,采用渗碳技术使其成钢。
二是以生铁为原料,采取脱碳技术使其成钢。
钢。
二是以生铁为原料,采取脱碳技术使其成钢。
早期出现的大量钢制品主要是用第一种方法炼成,就是把块炼铁直接放在炽热的木炭上加热,渗碳木炭上加热,渗碳((在高温下活性碳原子渗入铁的表面在高温下活性碳原子渗入铁的表面 , , ,使含碳量增加使含碳量增加使含碳量增加 ) ) ),再经,再经反复锻打而成。
反复加热煅打的次数越多,钢件越硬,由十次,三十次,五十次增至近百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
这就是百炼成钢工艺的起源。
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铁矿石中的脉石成分)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铁矿石中的脉石成分),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的尺寸 ,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古代人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打的次数越多,古代人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打的次数越多,钢件越硬,钢件越硬,但是这种锤炼技术却一直延续下来了。
延续下来了。
在掌握冶炼块炼铁后不久,又学会了生铁冶铸,是把炼炉加高,强化地鼓风,使竖炉里的氧化还原反应更充分,使竖炉里的氧化还原反应更充分,炼炉的温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153605 企业研究论文关于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途径探讨钢铁行业作为我国工业企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环保事业的不断开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与节能减排工作,炼铁工序的节能减排一直是钢铁行业实现绿色环保政策的重要途径[1]。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不断的降低炼铁工序的能耗,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开展。
一、钢铁企业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产业,需要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要原那么,实现各生产工序能耗的下降,从而减少排放。
但是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高:虽然我国对于能源型产业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来提高工业的节能减排力度,而钢铁企业作为能源密集型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与支持资金,才能够保障节能减排的实现。
②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较少:国家在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方面仍存在开发效率低、普及率低的特点,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技术的资金补助、风险分担的支持力度较低,与兴旺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③钢铁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度不高:虽然不少企业都认识到技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有不少企业仍采取传统的炼铁工序,没有投入新技术和设备,这可能是由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投入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本钱投入[2]。
二、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一〕加工技术钢铁企业需要使用先进的加工工艺,淘汰传统的加工设备,通过引进新型节能型生产?O备,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的排放量,同时需要引入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加强企业管理通过强化自身的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定期检查或抽查单位资源浪费情况与排放量,加强对炼铁工序生产管理,由企业领导选择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管理,并加强炼铁技术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与技能培训,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节能减排教育工作,从而提高炼铁工作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有助于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1980年~2022年钢铁产量有什么变化写一篇小论文
近四十年来,全球钢铁产量从1980年的一千亿吨上升到2022年超过六千一百
亿吨,引发了众多关注。
由于钢铁产业的重要性,它是发达经济体竞争的核心,
因此变化的同时也反映出各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从1980年到1990年,由于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投资,全球钢铁产
量从一千亿吨的水平不断增长,超过一千三百一十亿吨。
在此期间,各国经济增
长明显加快,增加了钢铁的使用,进而促进全球钢铁产量的增加。
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和世界各国贸易额和国际投资不断扩大,全球钢铁产量快速增长,2000年至2020年,全球钢铁产量上升到历史新高,
超过五千四百四十五亿吨,这是由于75%源自亚洲的钢铁产量持续增长所致。
从
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大量国家和地区有助于推动钢铁行业不断发展。
就投入而言,伴随着新技术的引入,生产和技术能力也日趋提高,从而提高了
钢铁生产效率,并带来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
钢铁行业以及钢铁使用行业的
催化技术同样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将进一步促进全球钢铁产量的持续增长。
根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钢铁产量将达到6111.6亿吨,高于前几年的增速,充分体现出全球钢铁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趋势。
在未来,随着金融省的释放,技
术的进一步改进并增加钢铁消费,钢铁行业产量走势将继续保持稳定和增长。
回顾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40多年间,全球钢铁产量呈现出非常强
劲的上升趋势,体现了各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巨大投入和坚定支持,并促使全球钢铁行业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钢铁冶金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炼钢-连铸优化排程的基础研究关键词:炼钢工艺连铸优化排程工件成组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摘要:炼钢-连铸优化排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东北大学唐立新、北京科技大学李铁克,国外的Conway、Numao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炼钢-连铸排程是NP完全问题,由于其计算的时间复杂性很高,解空间很大,针对该模型文献中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算法的计算速度无法满足进度控制的要求。
炼钢-连铸排程问题的三约束模型含三维决策空间:任务委派,冶炼次序和冶炼时间。
当工艺路径复杂,连浇炉数多,各铸机的钢种不同时,前两个维度的组合数十分庞大。
本文提出一种维度变换方法,将任务委派和冶炼次序维度变换为承接外包的序列点和宜于外包的炉次,缩小了可行解的空间。
文中确立了日程评价指标。
连铸是一个工件成组问题(job grouping),因此连续性是首要的评价指标。
转炉是瓶颈,因此转炉负载的比例性是文中确立的第二个评价指标。
设备节奏性和工件节奏性是日程鲁棒性的支撑条件。
三个评价指标用于确立最优解。
本研究为基础研究,为B厂进度控制系统调试和改进算法提供了标杆(benchmark)。
该进度控制系统已经在B厂投入运行。
正文内容炼钢-连铸优化排程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东北大学唐立新、北京科技大学李铁克,国外的Conway、Numao等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炼钢-连铸排程是NP完全问题,由于其计算的时间复杂性很高,解空间很大,针对该模型文献中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等算法的计算速度无法满足进度控制的要求。
炼钢-连铸排程问题的三约束模型含三维决策空间:任务委派,冶炼次序和冶炼时间。
当工艺路径复杂,连浇炉数多,各铸机的钢种不同时,前两个维度的组合数十分庞大。
本文提出一种维度变换方法,将任务委派和冶炼次序维度变换为承接外包的序列点和宜于外包的炉次,缩小了可行解的空间。
文中确立了日程评价指标。
连铸是一个工件成组问题(job grouping),因此连续性是首要的评价指标。
钢铁冶金概论钢铁工业是基础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其他制造业提供最重要的原材料,也为建筑业及民用品生产提供基础材料。
可以说,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间接反映了其国民经济发达的程度。
钢铁工业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工业,其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
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还必须有重型机械的制造业为其服务,此外,钢铁企业的建设除了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还需要工程的设计部门、设备制造商和建筑安装公司的大力协作。
可见,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钢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基本流程如下。
选矿--烧结--炼铁--炼钢--铸坯--轧钢烧结机:将矿粉制成球团矿炼铁高炉:将球团矿熔炼成铁水转炉:对铁水进行脱碳脱硫脱磷,并加入适当的微量元素成为钢水钢坯连铸机:将钢水经过铸造成型为坯料轧机:将坯料轧制成需要的钢材首先是在矿山要对铁矿山和煤炭进行采选,将精选炼焦煤或配矿、混匀,再分别在焦化厂和烧结厂炼焦和烧结,获得符合高炉炼铁质量要求的焦炭和烧结矿,球团厂可直接建在矿山,也可建在钢铁厂,它的任务是将细粒精矿粉造球、干燥、经高温焙烧后得到球团矿。
高炉是炼铁的主要设备,使用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少量溶剂,产品为铁水,高炉煤气和高炉渣。
铁水送炼钢厂炼钢;高炉煤气主要用来烧热风炉,同时供炼钢厂和轧钢厂使用;高炉渣经水捽后送水泥厂生产水泥。
炼钢,目前主要有两条工艺路线,即转炉炼钢流程和电弧炉炼钢流程。
通常将“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称为长流程,而将“废钢-电弧炉-精炼-连铸”称为短流程。
短流程无需庞杂的铁前系统和高炉炼铁,因而,工艺简单,投资低、建设周期短。
但短流程生产规模相对小,生产品种范围相对较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受废钢和直接还原铁供应的限制,目前,大多数短流程钢铁企业也开始建高炉和相应的铁前系统,电弧炉采用废钢+铁水热装技术吹氧熔炼钢水,降低了电耗,缩短了冶炼周期,提高了钢水品质,扩大了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
炼钢厂的最终产品是连铸坯。
钢贸行业市场分析论文
一、引言
钢铁是工业生产中基础材料之一,钢贸行业一直是重要的产业。
本文通过对钢
贸行业市场的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当前钢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分析
1. 全球钢贸市场
全球钢贸市场受国际经济形势、国际政治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呈现多变态势。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增长疲软,环保政策趋严,钢贸行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 2. 中国钢铁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钢贸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需求疲软,钢贸行业面临供需矛盾加剧、产能过剩等问题。
三、市场竞争分析
1. 行业竞争格局
钢贸行业内竞争激烈,企业逐利性强。
大型钢铁企业具有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实力,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较大的挑战。
### 2. 产品/服务分析市场需求不断细化,要求企业提供更多样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钢贸企业需不断创新以应对市场竞争。
四、市场趋势展望
1. 技术创新驱动
随着科技进步,钢贸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 2. 绿色环保发展环保政策愈发重视,钢贸企业将积极推进绿色生产,降低环
境影响,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结论
通过对钢贸行业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市场面临着挑战,但也有着发展机遇。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关注环保发展,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钢贸行业市场的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近些年,我国钢铁冶金工业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钢铁冶金新技术论文篇一钢铁冶金余热利用分析【摘要】近些年,我国钢铁冶金工业迅猛发展,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而钢铁行业是高能耗行业,也是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但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损失。
所以,我们要加快技术研究,充分利用余热,节约资源。
【关键词】钢铁冶金余热利用分析前言目前,我国钢铁重点企业的吨钢可比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高9% ,约59 kg t,有人估计就目前世界水平而言,我国的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15 %。
所以,必须把冶金企业可能的节能空间进行正确的评估和计算给企业提供节能的目标和方向。
文章从我国钢铁冶金行业的余热利用现状入手,结合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寻找解决这一困扰钢铁冶金行业发展以及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问题的出路。
一、我国钢铁冶金行业余热利用现状分析1、高温余热利用较好,中低温余热利用率较低在过去的“十一五”,我国钢铁冶金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大幅降低,特别是在钢铁冶金行业高温余热利用方面。
但在中低温余热利用率较低,各企业一般只回收利用了烟气温度较高的部分,如用它来预热助燃空气,而通过空气预热器后约400~500℃的中温烟气则大部分企业没有加以利用,至于温度更低的如300℃以下的低温烟气更谈不上充分利用。
而钢铁冶金行业本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而炼铁系统能耗占钢铁工业总能耗高达69%,其中烧结工序能耗占据10%,是仅次于炼铁的第二大耗能工序,但是烧结工序中只有50%左右的热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其余的热量都被烧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所带走,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钢铁冶金余热利用设备陈旧,各企业之间利用水平发展悬殊我国钢铁冶炼行业还不够成熟,余热利用设备十分陈旧,这对资源回收利用造成很大的影响。
钢铁企业环保问题相关论文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是重能耗重污染企业,随着它的日益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随之增加和提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钢铁企业环保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钢铁企业环保论文篇1浅谈钢铁企业环保综合治理分析摘要:结合工作实际和钢铁业的大背景,阐述了我国钢铁企业在当下的环保现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环保的有力措施,最后简述了我国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未来发展方向。
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管理措施;发展方向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是重能耗重污染企业,随着它的日益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随之增加和提高。
这就促使着钢铁等诸多传统“三高”行业中的绿色调控力度也在增加。
比如说钢铁企业不得不通过技术改造、环保搬迁、上马新设备等手段达到各项监管要求。
但在烧结脱硫、二恶英减排等一些列“绿色”调控的压力下,企业的环保成本正不断加大。
如何才能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各项开支,增加企业自身利润的提升,这队钢铁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钢铁企业环保治理工作现状在我国,钢铁企业是以治理“三废”为内容,以达标排放为目标,以综合治理为手段,即是以烟尘治理、污水治理、废渣治理与利用、排放达标与厂区绿化为内涵。
但在实际生产中,我们知道,虽然一小部分尾矿砂和一部分炉渣、尘泥已经能够回收利用,但研发它们的再循环利用技术仍然要继续深入。
据权威资料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在钢铁产量为5.5亿-6亿吨/年,能耗3.5亿-4亿吨标煤/年,仅钢渣和高炉炉渣余热(放散蒸汽)折合标煤约2000万吨/年。
我国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回收率只有仅达25.8%,大量低品质余热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按余热资源的品质统计,高温余热回收率为44.4%;中温余热回收率为30.2%。
就笔者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分析,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各自的环境保护方面基本上存在着这样的三个差距:以时间为节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政策逐步重视钢铁企业环境保护,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局部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个就是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第二个从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第三个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转变,并开始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钢铁冶金的新发展论文一:冶金的发展历史大约在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我国就在冶金的行业中发展了生铁冶炼技术,大约是在春秋时候,冶金技术就产生了两种工艺方法。
并且这两种方法的发展时期比较平稳和长久,各自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着各自重要的作用。
从江苏六合县程桥东周最开始发现的块状铁的痕迹,并且它是块状铁的第一个重大发现,也标志着块状铁的产生的开端。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在逐渐的完善,那时候就标志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崛起。
从唐代到明代,钢铁技术的发展时期在逐渐成长。
这一转变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变,钢铁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心中主要的行业。
二:冶金发展的现况进入20世纪,钢铁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必不可缺少的产能之一,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干行业。
各类大型企业离不开钢铁行业。
在2021年份,我国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有色金属的钢铁企业(含黄金、稀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95亿人民币,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八,完成国家资产投资6609亿人民币,增长了百分之十九点八,与此同时,冶金工业在节能减排、拉动就业人群等方面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钢铁企业中,存在着对高端产品的不集中,对低端产品重视的问题。
钢铁企业严重亏损,进而导致钢铁企业裁员的措施。
这些都是我国对高端产品的不够高度重视而过于重视地段产品的导致后果。
不过钢铁企业是每个国家必不缺少的的哟重要行业,钢铁十年一起、十年一落的行业,再不就的将来钢铁企业肯定会重振雄风,和i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利润,再加上我国现在钢铁企业技术的完善和调整,钢铁行业会是我国将来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三:钢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这是主要的分类方法,我国合金钢法人分类一般在看重于其性能。
根据钢材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类1)结构钢:结构钢,顾名思义,是在锻造机械结构时使用的钢种,一般用于机械的零件和各种轴承等;2)工具钢:是用来加工何种道具,就有耐磨的特性。
例如:钢铁玻璃刀、量具等。
(2)按化学成份分类按钢的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中国钢铁历史论文中国的钢铁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代。
中国古代的冶炼工艺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钢铁业也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掌握了高温炼铁和钢铁冶炼的技术,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铁铸钢业生产国之一。
在中国的钢铁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古老的冶炼工艺和著名的钢铁企业。
从古代的煅铁炼钢到近现代的高炉冶炼,中国的钢铁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宋代,中国的钢铁业达到了顶峰,徐州的钢铁制造业更是成为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钢铁产地。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冶炼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钢铁业的发展。
随着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中国的钢铁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钢铁技术和设备,并着手建设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中国的钢铁业在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发展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也达到了40%以上。
中国的钢铁业发展史是中国经济史和工业史中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世界钢铁产业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钢铁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变革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钢铁生产国之一,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的钢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钢铁业一定能够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不断壮大和发展。
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钢铁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的去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推动钢铁企业的技术革新。
同时,中国的钢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加大了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力度。
通过推进钢铁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技术更新和实施绿色制造,中国的钢铁业的环保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钢铁生产领域。
钢铁行业论文钢铁冶金论文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实证研究【摘要】在对Myers和Majuf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沪市深市具有代表性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内外融资顺序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在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内部的现金流赤字并不能引起内部融资额的变化,也就是说,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依赖的是外部融资,而非内源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融资顺序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一、引言融资是一个企业经营中的基本问题,企业为了正常运行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这些资金分为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相应地,企业的融资也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
由于企业的融资行为是其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融资顺序是企业融资行为的重要特征,所以,研究融资顺序可以更深层次地揭示企业融资政策的有关问题。
钢铁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行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行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过度负债的不合理资本结构越来越成其为深化改革的障碍,并因此成为钢铁行业公司改制上市和发展股票市场最根本的政策动因,在上述背景下,研究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对于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股份改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部分具有代表型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进行实证分析,以便获得相关的实证证据,更好地了解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并为我国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决策和政府部门制订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回顾优序融资理论从资本结构的“MM理论”发展而来。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经典论文,提出了被称为“MM定理”的资本结构理论:在没有税收、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个人和企业贷款利率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钢铁行业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着,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面临钢铁产量过高、供过于求,遭受外来同类产品的竞争和挤压等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只要论述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市场类型、特点,进而分析厂商如何确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关键词:钢铁工业供过于求宏观调控
正文:中国的钢铁工业历经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有了巨大的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钢铁工业的钢产量增加速度加快、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但是,钢铁工业也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产业,是能源、资源能耗、污染物排放的大户。
目前,钢铁工业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钢铁行业水耗占全国工业水耗的9%左右;而且,我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水耗指标大大高于国外的先进水平。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因此,面临着种种来自内部及外界的压力,钢铁工业投资成本也逐步加大。
1、近年我国钢铁工业化迅速发展状况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我国产量一直保持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2002年实现钢产量1.8亿
吨,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万吨,2004年全国共产钢27279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创记录的25185万吨与29723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
再钢材品种和质量方面,已经逐步形成能冶铁包括高温合金、精密合金再内的1000多个钢材品种,轧制和加工包括板、带、管、型、线等各种形状的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钢铁企业之间一些内部原因,导致钢铁产量迅速增加,产量质量含金又低,国内钢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摘自
>>
2、行业的市场类型
我国钢铁行业企业数目十分之庞大,但主要是有国家国有企业控股大部分,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只要有上海宝钢、辽宁鞍钢等,这些厂的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同类产品,而小管厂只要是民营钢铁厂,只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产品都比较相似,竞争手段单一,只要面向民用建筑、一般社会用户,一般采用贸易商代理的销售方式。
中国钢铁市场是竞争与垄断并存的市场,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式发展的政策,所以相对可以说,中国的国有企业垄断了钢铁市场;同时,现在国家扩大了市场,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出现了竞争的局面。
3、钢铁行业的特点
(1)效益创新高。
2007年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预计将增加1440亿元,同比增长57%左右。
(2)需求旺盛,出口拉动供需平衡。
2007年是国内外钢铁市场“双旺盛”的一年,是钢铁产量继续高增长和市场价格不断上升均创历史新高的一年,是我国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和导致进口铁矿价格高增长和海运费高增长的一年,是我国钢铁行业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提高品种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成绩显著的特点的一年。
(3)价格上涨。
2007年12月上旬,国际钢材市场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2.5%;国内市场平均价格上涨38.9%,螺纹钢平均4537元/吨,创历史最高;中板平均价格5376
元/吨,也创历史最高,但是冷轧薄板0.5毫米厚的平均价格5539
元一吨,低于历史最高。
(4)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
前10个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有上年同期639.26千克标煤降到624.43千克标煤,节能2.32%,钢产量增长15%,总能耗增长11.1%。
(5)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造船板、汽车板、桥梁板、工程板机械用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板、水电站用水轮机蜗壳厚板、石油储缸用高强耐蚀钢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用
X80管线钢板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用百米钢轨等高技术含量附值产品批量投放市场或增加市场占有率。
(6)原材料成本上涨。
进口铁矿增加,海运费成倍上涨,2007年11月份进口铁矿平均到岸价高达112.77美元/吨,比2006年11月份的69.04美元/吨,升高了3.73美元/吨,涨价63.34%,按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每吨进口铁矿到岸价上升了328元,由此引发国内铁矿大幅涨价,唐山地区精矿由年初的700元左右上升到1450元左右,进口矿到岸价上升了328元,使钢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推高了生铁、钢坯、钢材价格的上涨。
《摘自>>
4、厂商确定产量和价格
(1)厂商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据西方经济学理论,供给函数的影响因素有:厂商的目标、商品本身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政府的政策及厂商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
(2)当前钢铁市场受工业生产增长(包括钢铁产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贸出口增长、国际市场行情(钢铁产品及原料价格、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变化、主要产钢国产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无论是钢铁企业或钢铁直接用户企业,及钢铁流通商,都应及时掌握、分析新情况,紧紧把握市场供求脉搏,避免判断
失误。
应吸取2006年钢铁市场价格和钢铁企业出厂价格大起大落,库存忽高忽低,对市场前景的心理预期受不准确信息干扰过多,销售政策和采购政策不稳等等的教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拓展核心竞争力上,多从供应链的发展上去考虑问题,经营决策。
《摘自
>>
5、家的宏观调控
目前,钢铁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生产者盲目扩大生产,严重浪费钢铁资源,这就需要国家实施有效的方针政策,引导钢铁行业良好发展。
6、结语
综上,钢铁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钢铁工业,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
在21世纪初,如何把钢铁工业搞好,如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承载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更孕育着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