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查刊常见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医学类:《山东医药》、《时珍国医国药》、《护士进修》、《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工作委员会主办(月刊)ISSN:1671-1572 CN:11-4612/G8邮发代号:82-465 中文核心期刊(2008)《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6-7116 CN:44-1404/G8 邮发代号:46-23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7-3612 CN:11-3785/G8 邮发代号:80-32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0-520X CN:42-1105/G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6-2076 CN:37-1013/G8 邮发代号:44991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新闻爱好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半月刊)ISSN:1003-1286 CN:41-1025/G2 邮发代号:36-94中文核心期刊(200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主办(月刊)ISSN:1001-9154 CN:51-1097/G8 邮发代号:62-10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4-325X CN:23-1331/G2 邮发代号:14-16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月刊)ISSN:1000-677X CN:11-1295/G8邮发代号:2-43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商业时代》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被权威学术类机构认定为“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本文编者:360期刊网网址:/yiyao/392.htm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简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杂志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收录情况《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并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优秀期刊”。
办刊宗旨本刊创刊于1995年10月,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提高中医方剂学、发展实验方剂学提供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园地。
主要栏目设置:工艺与制剂、化学与分析、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综述、基层园地、消息等栏目,交流方剂的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制剂学、质量分析、配伍研究、临床研究、学术专论以及方剂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结果与最新进展。
读者对象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发展历程本刊从创刊时的双月刊,小16开本,48页,不断扩版。
1998年第4期起增加至64页,2001年改为大16开本,2002年又增加至72页,2006年起将改为月刊,72页,2009年第12期增加至120页,2010年7月正式改为半月刊,240页。
本刊每月5日及20日出版,自办发行,免收订户邮寄费。
本刊主编为:姜廷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社长为:蔡仲德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语言:中文类别:出版,医学期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编辑单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创刊时间:1995出版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N11-3495/R国际刊号:ISSN1005-9903邮发代号:2-417定价:每期25元,全年600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投稿须知:本刊主要报道我国中药炮制、制剂、化学、药理、中药理论、临床、不良反应、本草等各专业领域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栏目包括专论、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临床、技术交流、学术探讨、药事管理、经验交流、信息等。
尊敬的老师:一两年之内有需要评职称发表论文的老师,诚心的邀请您加我的QQ:837883411 ;可经常关注一下我的空间和微博了解一下当前的动态.为以后发表论文做铺垫.经常有关于论文的信息更新和转让的文章。
因为目前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的期刊大部分的版面都已经排到明年出刊了,只有一少部分期刊能安排加急.敬请各位老师早做准备。
温馨提示:【老师发论文的要自认自己的文章质量较高,抄袭很少,时间不急的,可先尝试自投杂志社,费用会低一些。
(相对录用率低很多,时间偏慢)由于核心杂志版面比较紧张,评副高,正高,博士的老师提前半年到八个月在核心杂志上做准备。
评中级的老师,在省级国家级上发论文的老师提前一到两个月做准备。
知网收录检索一般比样刊晚2-3月属正常】英语4、6级卷子,教材;计算机卷子、教材等,各个系老师的著作、教材等都可以出。
各类期刊征稿或代写代发。
有新增加EI期刊有需要的老师可以联系我!CSSCI期刊:1、《江西社会科学》要求本科院校的副高或是博士2、《湖南社会科学》CSSCI湖南,双月刊,要求本科院校博士或副高,讲师有课题也可!3、《云南社会科学》双月刊,云南,要求本科的博士或副高4、《山东社会科学》CSSCI山东,月刊,要求副高4、《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四川,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5、《甘肃社会科学》主办:甘肃社会科学院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双月6、《求索》湖南长沙,月刊,CSSCI要求副高7、《湖北社会科学》武汉,月刊CSSCI,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8、《探索》双月刊出版地:重庆市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主办:河北经贸大学出版:河北省石家庄市双月10、《社会科学家》主办: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家》编辑委员会桂林市月刊11、《经济纵横》吉林长春 CSSCI要求副高和二本院校以上12、《财经问题研究》大连,月刊CSSCI,要求副高和二本院校以上13、《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北京,月刊,要求本科副高或博士能代写发14、《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长沙,双月刊,要求本科副高或博士15、《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社会科学院主办,月刊,要求本科副高或博士16、《江淮论坛》双月刊,安徽,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17、《学习与实践》月刊,湖北,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18、《经济体制改革》双月刊,四川,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19、《统计与决策》湖北,半月刊cssci,硕讲起发能代写发20、《理论与改革》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CSSCI21、《学习与探索》CSSCI双月,黑龙江22、《中国大学教育》月刊,北京23、《中国青年研究》主办单位:中国青年研究中心月刊24、《科学管理研究》主管: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软件科学研究会,双月刊25、《科技进步与对策》主办: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出版:湖北省武汉市,半月26、《东北师大学报》主办:河北经贸大学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双月刊27、《江汉考古》主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季刊28、《图书与情报》主办:甘肃省图书馆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双月刊29、《西北师大学报》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双月30、《理论学刊》主办: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月刊31、《理论探索》主办: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行政学院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双月32、《经济问题探索》主办: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财贸学院出版地:云南省昆明市,月刊33、《齐鲁学刊》双月刊,安徽,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34、《学术论坛》月刊,广西,要求本科博士或副高经济方面的包过35、《小说评论》陕西,双月刊,要求本科副高或博士36、《人大复印全文转载》3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38、《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出版地:贵州39、《编辑之友》月刊,山西,山西出版集团主办40、《中国教育学刊》月刊,北京市,中国教育学学会主办41、《学术交流》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月刊42、《系统工程》主办: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月刊4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CSSCI扩展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月刊教育类:1、《教育探索》黑龙江,月刊 cssci扩展要求副高2、《职教论坛》南昌,旬刊,要求副高带课题3、《教学与管理》,太原,旬刊,太原师范学院主办4、《中国成人教育》济南,半月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5、《教育与职业》北京旬刊要求副高宏观教育6、《黑龙江高教研究》月刊,cssci扩展要求本科院校7、《当代教育科学》半月刊,只接代写发8、《语文建设》半月刊,北京,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9、《中国远程教育》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0、《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是系列刊,北大核心里有4本是核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刊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ExperimentalTraditionalMedicalFormulae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开本:16开 ISSN1005-9903 CN11-3495/R 邮发代号18-234 创刊年:1995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信息: 本刊创刊于1995年10月,本着提高为主,发行量:2000。
临床、综述、基层园地、消息等栏目,交流方剂的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制剂学、质量分析、配伍研究、临床研究、学术专论以及方剂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结果与最新进展。
本刊从创刊时的双月刊,小16开本,48页,不断扩版。
1998年第4期起增加至64页,2001年改为大16开本,2002年又增加至72页,2006年起将改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2009年第12期增加至120页。
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提高中医方剂学、发展实验方剂学提供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园地。
同时,也必将有助于中成药的提高和中药新药的开发。
学术是没有国界的。
方剂学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早已传播到国外。
方剂的实验研究,也在一些国家有了基础和成就。
本刊同样愿为国外、境外的同道提供学术交流的方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荣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是2008年北大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本文编者:360期刊网网址:/yiyao/392.html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简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杂志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收录情况《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并被评为“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优秀期刊”。
办刊宗旨本刊创刊于1995年10月,本着提高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提高中医方剂学、发展实验方剂学提供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园地。
主要栏目设置:工艺与制剂、化学与分析、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综述、基层园地、消息等栏目,交流方剂的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制剂学、质量分析、配伍研究、临床研究、学术专论以及方剂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结果与最新进展。
读者对象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中西医药,尤其是方剂教学、科研、医疗、生产的高、中级工作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学生等。
发展历程本刊从创刊时的双月刊,小16开本,48页,不断扩版。
1998年第4期起增加至64页,2001年改为大16开本,2002年又增加至72页,2006年起将改为月刊,72页,2009年第12期增加至120页,2010年7月正式改为半月刊,240页。
本刊每月5日及20日出版,自办发行,免收订户邮寄费。
本刊主编为:姜廷良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社长为:蔡仲德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语言:中文类别:出版,医学期刊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编辑单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创刊时间:1995出版周期:半月刊国内刊号:CN11-3495/R国际刊号:ISSN1005-9903邮发代号:2-417定价:每期25元,全年600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投稿须知:本刊主要报道我国中药炮制、制剂、化学、药理、中药理论、临床、不良反应、本草等各专业领域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栏目包括专论、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临床、技术交流、学术探讨、药事管理、经验交流、信息等。
免收审稿费的国内医药学期刊免收审稿费的国内医药学期刊注:请区别审稿费和版面费。
杂志社可能会根据需要再次启动收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核心《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不收审稿费,作者还有一定稿费可拿《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
审稿周期不超过两个月,也有稿费可拿《检验医学》双核心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中文的核心免审稿费的《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免收审稿费《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工作作风严谨,审稿快。
网站直接投稿。
《儿科临床杂志》审稿严谨,审稿较慢。
《中国实验诊断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中国药房》科技核心,周刊,稿件量大,中稿相对比较容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双核心,半月刊,稿件要求不太高,比较好中。
《环球中医药》科技核心,稿件要求质量不高,审稿周期短,可以一试。
《科学技术与工程》双核心,旬刊,稿件要求低,审稿周期短,审稿费可以在录用以后和版面费一起寄,权当免审稿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核心库期刊,审稿周期短,版面费400/版。
《中国医学伦理学》科技核心期刊,无需单位推荐信。
《肿瘤防治研究》本刊免收审稿费。
由于《肿瘤防治研究》为OA期刊,按照国际惯例,对确认刊载的稿件收取一定费用。
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两册。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中国中药杂志》双核心,本刊免收稿件处理费。
《中草药》双核心,本刊不收论文审稿费。
《江苏中医药》科技核心,本刊不收审稿费。
《辽宁中医杂志》科技核心,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收审稿费。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郝希山院士任主编《河北医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审稿流程
中国实验方剂学审稿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提交稿件:作者将文章提交到特定的期刊或专业网站,等待审稿人员的审查。
2. 初审:编辑部负责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和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内部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将会给作者拒稿信。
3. 分派审稿人:初审通过的稿件,编辑部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审。
一般要求至少两位审稿人共同评审,匿名评审原则。
4. 审稿:审稿人按照期刊的要求和审稿标准,对稿件进行仔细阅读和评价。
审稿人应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文章的论据、实验方法、数据分析、语言表述等方面。
针对问题,审稿人也可以提出修改、退稿或接受的建议。
5. 编辑决定:基于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编辑部决定文章的接受、修改或拒绝。
如果接受,通知作者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定稿。
如果要求修改,作者需要按照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审核。
如果拒稿,则给出详细的拒稿理由。
6. 发表:文章修订完成后,编辑部对文章进行最终审查,确认无误后正式发表。
中医方剂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方剂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期.李健.卢朋.唐仕欢.申丹.陈建新.杨洪军.[2].《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痿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0期.李健.卢朋.张瑞贤.信富荣.陈建新.唐仕欢.杨洪军.[4].计算技术对中医方剂知识的挖掘.《科技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5期.任廷革.刘晓峰.张帆.孙燕.汤尔群.[6].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3年3期.蒋永光.李力.李认书.李慧琴.陈波.[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水肿方剂用药规律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0期.孙敬昌.王燕平.[9].以紫葛解肌汤为例探讨中医方剂英译的方法与技巧.《西部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1期.胡艳.徐海女.张斌.[10].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治疗遗精方剂组方规律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6期.张藜莉.季旭明.于华荣.付先军.周扬.于华芸.二、中医方剂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医方剂数据挖掘模式和算法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周忠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2006(学位年度)[2].中医方剂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高治国.软件工程东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3].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方—药知识发现研究——以中风病为例.作者:吴磊.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情报学中国医科大学2012(学位年度)[4].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治郁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赵锦华.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5].《中医方剂大辞典》治泄方剂方药的证治规律.作者:李如双.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6].中医方剂英译标准化的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赵霞.中医医史文献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7].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方剂分析技术研究.作者:孟红梅.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南京理工大学2009(学位年度)[8].中医方剂信息的分类研究.作者:顾铮.软件工程东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9].中医活血化瘀方数据库及其数据挖掘.被引次数:9作者:戴水平.中医方剂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10].中医方剂翻译中的“象思维”——以《红楼梦》中医方剂英译为例. 作者:黄瑛.翻译西南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方剂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scriptionpatternsformigrainepa tientsinTaiwan:Apopulationbasedstudy.Chang,Y.Y.Tsai,i,J.N.Yeh,C.H.Lin,S.K.《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143[2]MiningtheprescriptionsymptomregularityofTCMforHIV/AIDSbasedonc omplexnetwork. XiaopingZhangJianWangBiyanLiangHaixunQiYufengZhaoJamingLuLiranXuXinDe ngXiuhuiLiLiWangXinghuaTanYuxiangMaoGuoliangZhangJunwenWangXiaodongLi YuguangWang2014[3]Usefulnessoftraditionallydefinedherbalpropertiesfordistinguish ingprescription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nonprescriptionrecipe s..UngCYLiHKongCYWangJFChenYZ《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071[4]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scriptionpatternofpatientswith primarydysmenorrheainTaiwan:Alargescalecrosssectionalsurvey.Pan,J.C.Tsai,i,J.N.Fang,R.C.Yeh,C.H.《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142[5]Databa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itsapplicationtostudies ofmechanismandtoprescriptionvalidation..Chen,XZhou,HLiu,YBWang,JFLi,HUng,CYHan,LYCao,ZWChen,YZ 《BritishJournalofPharmacology》,被SCI收录SCI.20068[6]AnalysisoftheindicationsofempiricalprescriptioninTCMbasedonass ociationrules. YangZhiMinYuanJiaMinHuangChunhuaHuangLiYangXiaoBoWengHeng2011[7]AnalysisoftheindicationsofempiricalprescriptioninTCMbasedonass ociation. YangZhiMinYuanJiaMinHuangChunhuaHuangLiYangXiaoBoWengHeng2011[8]AnalysisoftheindicationsofempiricalprescriptioninTCMbasedonass ociationrules.ZhiMin,YangJiaMin,YuanChunhua,HuangLi,HuangXiaoBo,YangHeng,Weng2011[9]AnalysisoftheindicationsofempiricalprescriptioninTCMbasedonass ociationrules.ZhiMin,YangJiaMin,YuanChunhua,HuangLi,HuangXiaoBo,YangHeng,Weng2011[10]DataMiningandOptimizeTCMPrescriptionCompatibilityBasedonWDSPL S.ZhuoWangBinNieRiyueYu2014四、中医方剂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医方剂分析系统框架设计及实现.朱彦.高博.崔蒙,2014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2]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王晓天.王承华.袁红梅,2013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噎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张秀芳.孙兴亮.刘超,2015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4]利用中医方剂促进职业健康.潘明伟.谭夏优,2011中华预防医学会2011年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5]中医方剂功效及适应证候信息的智能处理方法.任廷革.高全泉.刘晓峰.张帆.孙燕.肖永华,2007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6]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产后中风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李洁.刘洪坤.侯丽.黄海量.韩涛,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7]时间医学与中医方剂的择时而用.黄晓红.刘晓君,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8]统计学在中医方剂研究中的应用.何佳,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9]实景再现病例库在中医方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王欣.郭炜.刘西建,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10]中医方剂辅助教学系统.周进刚.施诚,2005第十届全国医药信息学大会。
中药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药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药学实验实训示范中心开设中药学综合创新实验初探.《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5期.张群英.赵宏苏.宣自华.金传山.[2].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的诱导与调控.《黑龙江高教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7期.邵波.陈大忠.王英新.[3].民国时期中药辞典的编纂及其对中药学发展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9期.李楠.万芳.[4].《方剂学》《中药学》与《药征》带给中医教育的反思.《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8期.张亚莉.姚丛.[5].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中药学类专业教师教学发展的探索.《江苏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0期.张丽.朱亮.唐于平.陈诜.卞雅琼.李玥.[6].细胞中药学初探之寒者热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1期.张宁.王征.王征帆.刘竹兰.刘建利.[7].中医中药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屈清慧.[8].从中药学术语探讨中药学教学方法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5期.王映雪.[9].论临床中药学及其学科界定.《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15期.王安香.[10].生药学(中药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乔雪.叶敏.二、中药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计算中药学”在中药药性及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作者:龙伟.生药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1(学位年度)[2].中药学在线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于清华.软件工程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3].近代西方药学的传入及对中药学的影响.作者:吴立坤.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4].多维校正在中药及蛋白质复杂体系中应用分析研究.作者:翟敏.分析化学湖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5].微流控芯片用于中药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分离和提取的研究.作者:高小凤.中药学广东药学院2014(学位年度)[6].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酚类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吴婷妮.中药学安徽医科大学2012(学位年度)[7].中药临床分类客观化初步研究.作者:王鹰.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8].姜黄素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陈巍峰.化学·有机化学兰州大学2006(学位年度)[9].基于代谢组学的民族药灯盏细辛、沙棘有效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生姓名:王张指导教师:张艺(研究员)学科专业:中药学研究方向:药物化学二OO九年四月.作者:王张.中药学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10].甘肃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田方.植物学西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相关中药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harmacokineticpropertiesofisradipineaftersingledoseandmultipl edoseoraladministrationinChinesevolunteers:Arandomized,openlabel,para llelgroupphaseIstudy.Wang,Y.Jin,Z.Wang,Z.Jiang,X.Wang,L.《BiomedicalChromatography》,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2[2]Rapididentificationandcomparativeanalysisofthechemicalconstitu entsandmetabolitesofPhellodendriamurensiscortexandZhibaidihuangpillby 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withquadrupoleTOFMS. HuiyuWangHuiSunAihuaZhangYuanLiLihongWangHuiShiXiannaLiDizouXijunWang 《Journalofseparationscien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4[3]Afast,sensitive,andhighthroughputmethodforthesimultaneousquant itationofthreeellagitanninsfromEuphorbiaepekinensisRadixinratplasmaby ultraHPLCMS/MS.Hou,P.Zeng,Y.Ma,B.Wang,X.Liu,Z.Li,L.Qu,K.Bi,K.Chen,X.《Journalofseparationscien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4]Bibliometricsevaluationofresearchperformanceinpharmacology/pha rmacy:Chinarelativetotenrepresentativecountries.Ding,Z.Q.Ge,J.P.Wu,X.M.Zheng,X.N.《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 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5]HPLCdeterminationofvitexin4′oglucosideinMouseplasmaandtissues afteroralandintravenousadministration.Chen,Y.Xu,Q.Zhang,W.Li,R.Wang,Y.Xue,H.Yin,J.Lu,D.Ying,X.Kang,T.《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6]NewpolyestersfromTalaromycesflavus. JunWeiHeZhenQiangMuHaoGaoGuoDongChenQinZhaoDanHuJingZuSunXiaoXiaLiYan LiXingZhongLiuXinShengYao《Tetrahedr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29[7]MechanismofactionofSalvianolicAcidBbymodulebasednetworkanalysi s.Ren,Z.Wang,X.Wang,S.Zhai,C.He,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8]AUFLCMS/MSmethodforsimultaneousquantitationofspinosin,mangifer inandferulicacidinratplasma:Applicationtoacomparativepharmacokinetics tudyinnormalandinsomnicrats.He,B.Li,Q.Jia,Y.Zhao,L.Xiao,F.Lv,C.Xu,H.Chen,X.Bi,K.《Journalofmassspectrometry:JM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0[9]ScreeningoutPotentialCardioToxicComponentsofChineseHerbRadixAc onitiLateralisinRatDosedPlasma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E lectrosprayIonizationQuadrupole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 Zhang,J.M.Fu,C.M.Hu,Y.C.Li,Y.Qing,S.h.Gao,F.《AnalyticalLet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9/12[10]Effectandsustainabilityofpharmacyoutreachservicesinelderlyadu lts:A5yearexperienceinHongKong.Lee,w,S.Chung,N.K.H.Chan,P.K.H.Luk,F.K.M.Yin,P.T.Kong,K.W.Y.S o,w,Y.T.Kwan,C.H.Y.Lee,E.H.Y.《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被SCI收录SCI.201312四、中药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药学教学改革模式探讨.王君明.崔瑛.贾玉梅.冯志毅,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2]《中药学》教学应重视中药处方用名.姜楠.姜开运.李杨.刘立萍.任艳玲,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3]构建知识框架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陈晓阳.李晟.秦莉花.黄宽.刘登义.彭为.叶丽枝,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4]继承创新发展临床中药学云南中医学院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建设简介.包·照日格图.庄馨瑛,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5]对《临床中药学》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建议.陈晓阳.李晟.秦莉花.黄宽.扈自然.陈广.叶丽枝,2013‘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6]基于文献可视化的我国中药学领域研究热点分析.张巍巍,2013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一届五四科学讨论会[7]基于PBL的海外留学生中药学教学模式.王君明.崔瑛.贾玉梅,2013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8]浅谈“发现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刘敏.吴承峰.赵波,2013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9]中药学案例教学方法运用初探.刘仁慧.许利平.赵宇昊.李世增,2012首都医科大学2012年教育学术年会[10]中药学名词术语分类体系研究.蔡永敏.崔瑛.王洪久.孙大鹏,2010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专题分会场。
医学类:《山东医药》、《时珍国医国药》、《护士进修》、《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感谢qq309341602核心期刊投递专家供稿,不清楚地方尽管加她qq咨询《兰台世界》兰台世界杂志社主办(半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 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6-7744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54/G2 邮发代号:8-292《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期刊荣誉: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2-8390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57/F邮发代号:82-490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主办(双月刊)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SA 科学文摘(英)(2004)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5)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4-5694国内统一刊号CN:50-1050/TN 邮发代号:78-77《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财贸学院主办(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1)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6-2912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006/F 邮发代号:64-18《经济导刊》由中信出版社主办(月刊) 中文核心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1004-8669 CN:11-3053/F n 邮发代号: 82-609《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旬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1-7518国内统一刊号CN: 36-1078/G4邮发代号:44-77《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月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671-8615 国内统一刊号CN:11-4828/N 邮发代号:82-842《计算机科学》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主管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月刊)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国际统一刊号ISSN: 1002-137X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075/TP 邮发代号:78-6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月刊)ISSN:1671-8402CN:35-1248/C邮发代号:34-33 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百种重点期刊《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主办(月刊)ISSN:1000-176X CN:21-1096/F 邮发代号8-11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编辑之友》山西出版集团主办(月刊) ISSN:1003-6687 CN:14-1066/G2 邮发代号:22-6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 —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8)《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社主办,半月刊。
产后身痛治疗的中医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苗久旺;贾彦敏;于宜平;谷风;张钦德【摘要】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治疗产后身痛中医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产后身痛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产后身痛治疗的文献,设定纳入标准并提取符合标准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并分析其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度新方剂.结果:从242条文献中筛选出产后身痛治疗方剂202个,涉及中药205味;频次≥11的药物45个,支持度个数为52的药物组合58个,关联规则(支持度个数52,置信度≥0.9)18条;新方核心组合25个,候选方剂6个.结论:产后身痛治疗方剂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以补血补气药为主,常配伍发散风寒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549-552)【关键词】产后身痛;组方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作者】苗久旺;贾彦敏;于宜平;谷风;张钦德【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清远中医院,广东清远511500;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7产后身痛为产妇在产褥期或产后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肿胀者,又称“产后遍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产后风”等[1]。
西医认为,产后身痛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常采用抗感染药、抗炎药、激素、调节免疫药等对症治疗,但常因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类风湿因子、血沉及关节X线片检查均属正常,而无法合理选择治疗方案[2]。
中医认为,产后身痛与产妇耗血伤气而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以及产后营卫失调、感受外邪、气血运行受阻等有关,多以经方为基础加减后“辨证论治”。
XU E S HU TA N TA O学术探讨中药材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吕静程璞孔明摘要: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疗效。
随着中药材市场不断壮大,中药材质量检验成为中药材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中药材的检验也表现出一定的关注。
在分析目前中药材质量检验中存在检验标准及含量标准不完善、检验专业人员欠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促使中药市场向规范化发展,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材;检测;存在问题;对策中医是我国的瑰宝,中药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自古就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作,无论是从历史考据上,还是从中医角度上,这些都给后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药材的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医学和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近年来对中药材的质量把关已引起社会的全面关注。
目前,中药材的质量检验也在蓬勃发展,人们对中药材检验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就我国的中药材市场状况而言,不乏有以利益至上的不法分子,以次充好,以及单纯地追逐品相,而采用了一些不恰当的处理方法,这些都会影响市场上中药材的质量,致使有问题的中药材流入到市场,给病人身体的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中药材检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中药材质量检验的准确性,使中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需要。
一、中药材检验存在的问题中药材检验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中药材的质量,现就常见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药材的检验标准不完善我国已经有权威性的国家药品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并且也在不断进行修订,表明国家对药品的质量很关注。
中药是我国的特色,有着独特的特点,中药材种类很多,单单有记载的就有一万多种,同一种中药材也还有很多不同的差别,如,生长区域、生长年限等,同一种中药材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比如醋炙、酒炙等,以及炮制方法的规范与否等等,在流通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方剂学》实验课在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与方法探讨关于《《方剂学》实验课在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与方法探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剂学》实验课在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与方法探讨作者:未知【摘要】文章梳理了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现状以及各高校《方剂学》增设实验课的基本状况,阐述中药学《方剂学》实验课的必要性,认为《方剂学》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验操作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中药学专业学生对方剂的理解记忆,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探讨了《方剂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方剂学;实验课;中药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中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生产、分析、鉴定、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等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药研究、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检验与监督管理、中药销售经营等工作。
《方剂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专业知识的桥梁,其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运用规律,并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及配伍规律,熟悉方剂的配伍技巧,培养学生分析方剂的能力,能辨别每一类方剂的功效特点,从而较好的将方剂学知识运用到《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及今后新药研究和中成药生产、销售中。
[1]一、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现状《方剂学》教材主要采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该课程设置54学时,教学方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讲述方剂的起源和发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等内容;各论部分主要内容为根据治法分类的方剂,其中每一类方剂概述中重点阐述定义、主治证、分类、使用注意,每一方剂重点阐述组成、功用、主治、方解(包括配伍特点)、临床运用、类方比较。
这样的教学方法缺少了学生主动参与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感觉《方剂学》课程枯燥乏味,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1. 题目中系列研究用罗马字母ⅠⅡ表示,不用中文一,二表示;尽量删去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余字段。
2. 英文目录中及参考文献中表示3个作者以上的“等”统一用正体et al 表示。
3. 常用错别字:其它---其他;机理---机制;粘性---黏性;标准品—对照品;我们,我院—作者,医院全
称;报导---报道;重量—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PH/ pH 值—pH ;紫外可见—紫外-可见;HPLC 色谱图---HPLC 图;相对标准偏差RSD---RSD ;均值±标准差(s ±x )---s ±x ;正交实验—正交试验,方法学中的各项均为“试验”;含量、浓度----质量分数(m:m ),体积分数(V:V );质量浓度(m:V );摩尔浓度(mol ·L -1)。
(右侧为正确写法)
4. 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基金编号不加No ,不写具体项目名称;作者信息中用逗号隔开,句末均不
用句号。
电话号码最好用半线。
5. 植物来源中俄植物名后的拉丁名可不用括号,第一次出现用全称,第二次出现属名可用缩写点,省略
定名人,英文摘要同。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不用“~”,用“-”。
7. 前言中要说明实验目的和意义,要有前人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的新颖性所在。
删去“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等罗嗦字句。
正文构架一般分为目的(引言);材料(或仪器与试药);方法;结果;讨论五个部分,删去多余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讨论中的“实验”。
8. 编辑加工时注意:HPLC 图,MS 图,红外图,均无纵坐标,横坐标为t /min 或V /cm -1;刻度值保留到个位
即可,小数点后删去;一个样品及相关的对照品阴性用一个HPLC 图表示,用ABC 表示不同样品,123表示不同的色谱峰,图注标注后均加句号。
图注宜统一至于图题之上;图的纵坐标注意量和单位之间用“/”分开;图题、横纵坐标量、表题及栏题正文均用中文表示,不用英文。
质量标准类研究删去TLC 图。
以上问题需在退修时或编辑加工时处理完毕。
9. 表题删去“***表”中的“表”字;表中单列数字相同要提出来用表注表示;表中的数字注意千分位空
格;表的数据要对齐,一般左齐,其他加减号、等于号纵向对齐;文中及表中的化合物英文名首字母均用小写;因素水平表中的ABCD 均用斜体。
10. 图表表达的内容和数据不能重复,二者选其一即可。
少于9个数据不用表,可用文字叙述。
表的顺序
要分清主次,主谓分明。
加样回收率统一为:称样量,样品中含量,加入量,测得量,回收率,平均值,RSD 。
如加入量相同则提出为表注。
11. 标准方程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大部分用斜体X ,Y 表示,少数用A ,C 表示;r ,R 2要区别开,注意
均斜体表示。
12. 收费同时要收取版权转让协议,很重要。
13. ***百分率应为***率,不用百分,例:累积释药百分率---累积释药率。
14. 公式中**率(%)=a/b*100%错误;**率=a/b*100%正确;**率/%=a/b*100正确。
15. +,-,×,÷,·,~,=,/,上下标,标点符号,单字均不转行;单句不转页;小标题的背题问题,表上不能
空一行。
16. 数字之间,英文字母之间,中英文混排均用逗号隔开。
17. 参考文献格式要标准化。
英文杂志名要缩写,要用原语种,文献中注意植物拉丁名要斜体。
18. 英文中:in vitro ,in vivo 均斜体,取代基位置的o ,p ,m ,取代基N,P ,O,S 等;α,β,γ均斜体。
TCM
首次出现不能缩写。
复方英文写法统一为Liuwei Dihuangwan 。
19. 按照“2.2.3”方法不用引号,用黑体;参考文献[3]应为参考文献[3]方法。
20. 参考文献中**学报(**版)应为**学报:**版。
21. 耦合常数J 斜体,bp (沸点),mp (熔点)不用缩写点。
质谱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100,不用amu 。
22. 0.123~0.456 mg 内/之间/范围内均删除“内/之间/范围内”。
23. 时间(年,月,日,时刻,分秒等)、空间(北京到上海)的起止用一字线“—”表示;表示物理量的
数字范围用“~”,英文中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