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次考核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257.97 KB
- 文档页数:1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2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2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开始。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2.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制。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3.俄罗斯在经济转轨中出现的失误主要是没有一个总体规划。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4.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里程碑是产油国拿起石油武器进行斗争。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5.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重大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在于实行泰罗制。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6.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于发展战略武器。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7.发达本钱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较快发展的缘故原由在于奉行凯恩斯主义。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8. 90年代,XXX力争成为世界上一支有重大影响的力量,具体措施为实施“XXX政策”。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含义是积极开发多边外交活动,与所有国家发展全面合作。
A.错误B.正确满分:2分正确答案:A10.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1.XXX构造独特的合作方式表现为按照少数效率多数的原则决策。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2.在中美两国就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坚持的原则是美国应停止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80年代中期苏联实施的对外战略是既面向东方、又面向西方的“双头鹰”战略。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4.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
A.错误B.正确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5.经过十多年的政治制度转轨,XXX成员国和东欧国家已初步确立了以民主制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答案你的得分:100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4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
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C.建立国际新秩序D.和平与发展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主要发生在()。
A.欧洲B.社会主义国家之间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D.亚非拉地区3.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东方国家的发展D.发达国家的发展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前提是()。
A.各国平等裁军B.不干涉内政C.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D.保持强大的国防实力5.提出以美、欧、日三极主导建立“新秩序”的是()。
A.田中角荣B.中曾根C.桥本龙太郎D.海部俊树6.请下载后使用,否则出错责任自负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
A.《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B.《世界第三理论》绿皮书C.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D.不结盟理论7.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
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C.安全问题D.裁军问题8.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9.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原则是()。
A.分权与制衡B.政党轮流执政C.司法独立D.议会制度10.被称为“议会之母”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11.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是()。
A.总统由全体公民选举选举人团而产生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C.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D.总统由选举委员会任命12.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的政治主张。
他们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所谓“第三条道路”。
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4、第四种权力新闻媒体是近代国际社会大众政治的产物。
在当代西方,在法理上,新闻媒体独立于三权之外。
通过对其他三种权力监督和制约,实现其他三种权力的有效使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有哪些调整?针对二战后出现的科技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等新情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调整。
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弹性和改革能力1、在经济政策上,力争宏观调控制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
2、在所有制上,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3、在分配制度上,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4、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5、在经济关系上,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有哪些?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也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更强调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
主要特征:第一,垄断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法治管理网中的企业自主决策。
第三,在市场机制发达的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机制。
3、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状况发生哪些重大变化?答: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2、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政党政治中间化3、行政权力膨胀成为普遍趋势(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5、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6、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4、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有哪些?P187第一,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
第三‘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第四,是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从国内原因来看,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有()。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没有搞好是东欧剧变的关键原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没有搞好是导致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3 分)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固有的本质属性。
主权原则包括()。
国家安全权国家政治权国家经济发展权国家平等权(3 分)国际合作的特点有()。
国际合作的全球化国际合作的普遍性国际合作的民主性与互动性国际合作的日益稳定性超越意识形态性(3 分)西欧国家政治体制主要有()等几种形式。
邦联制联邦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3 分)1957年3月和1965年4月,欧洲6国共同签署了(),标志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布鲁塞尔条约》《欧洲单一文件》(3 分)战后西欧共有24个国家,其中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有()。
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3 分)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振兴()作为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三大支柱。
经济科技军事安全促进民主(3 分)国际经济竞争的表现包括()。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国际市场的争夺货币汇率价格战战略资源的争夺科学技术的竞争(3 分)美国选举制度有两种()。
间接选举直接预选差额选举正式选举(3 分)以下那些组织是属于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秘鲁的“光辉道路”美国“三K党”孔塔多拉集团红色旅(3 分)战后国际组织发展的特点()。
国际组织的数量爆炸性地增长国际组织成员的普遍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权威性大大加强国际组织的活动范围普及国际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组织向多层次发展国际组织间的相互协调日益加强(3 分)联合国专门机构具有多种不同特点()。
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联合国具有法律关系具有很强的合作性(3 分)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国际政府组织国际教会组织国际民间团体和个人组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3 分)国际政治旧秩序的表现:()。
2018年秋季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第2次作业一、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5分,共50分)1、未来影响欧盟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包括(ACD)。
A美欧关系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欧盟内部的角力D民族分离主义的恶性膨胀和蔓延E极右势力的上升2、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有(BCDE)。
A保障个人权利原则 B主权在民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代议制原则E法治原则3、日本不能客观对待自身在二战中的侵略罪行,其民族文化历史因素是(DE)。
A日本具有原生的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B日本民族奉行力量崇拜、“丛林法则”C日本是一个善于思辩的理性民族D罪感文化使日本认为认罪将受到严重的责罚E耻感文化使日本很难实现源于自身的忏悔与反思4、美国社会民族发展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ABCE)。
A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B美国直接移植了欧洲的资本主义C美国国内相对较为和平D美国认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E美国经历过南北战争5、二战后,欧洲分裂为(A)地理名词上的“东欧”与“西欧”。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环境6、1991年12月,俄罗斯联邦等11个国家宣告正式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它是(C)。
A权力有限的中央政权机关B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C超国家的政治经济实体D国家的一种形式7、反映冷战后南北关系新变化的有(B)。
A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趋于一致B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新问题C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D区域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已经取代全球性南北关系E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的回流8、尽管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甚至是矛盾冲突,但(C)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A南南合作 B南北合作 C全球合作 D地区合作9、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与争论中,美国学者乔舒亚·库珀于2004年提出了“北京共识”,并认为(A)是“北京共识”的首要原则。
A创新 B稳定 C自主 D和平10、目前,(BD)仍然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次作业第 1 大题多项选择题1.战后美国通过有关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在国际金融上的霸主地位。
这些协定是(B、C)。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B《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巴特尔法案》2 . (3分) 当前全球化的重要特性是(A、B、C、D、E )。
A.市场经济全球化B生产活动的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E.金融全球化F.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3 . (3分) 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通过各种手段确立和加强了其经济霸主地位,这些手段有(A、B、C、D、E、F)。
A.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B.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扶植的政策D.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和其他落后地区实行“第四点计划” E.建立“经济安全网” F.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4 . (3分)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大体涉及了三个发展阶段(A、B、C)。
A.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B.多极化方向发展和美、日、欧三足鼎立C.三大经济组织并立与多种经济力量的发展.D.美、苏两极经济发展5 . (3分) 二战后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有(A、B、C、D)。
A.现代宇宙学的发展B.粒子物理学的发展C.生命科学的革命D.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6 . (3分) 现代技术革命以(B、C、D)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
A.生命科学B.原子能C.空间技术D.电子计算机7 . (3分) 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点是(A、B、C)。
A.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B.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C.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化D.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8 . (3分) 从国际法角度,作为世界政治基本行为体的国家应具有的四大要素是(A、C、D、E)。
A.固定的领土B.传统的文化C.定居的居民D.健全的政权组织E.完整的主权9 . (3分) 战后70年代,在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是指(A、B、C)A.新加坡B.香港、台湾C.韩国D.菲律宾10 . (3分) 在国家力量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第4-6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三权分立是美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
2、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
3、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4、西欧作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易北河和奥德—尼斯河以西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共24个。
5、日本采取三权分立原则,把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交给国会、内阁、法院掌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新大西洋主义”1989年12月4日,布什总统在布鲁塞尔北约特别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大西洋主义”的设想。
其核心内容就是按美国的战略设想,将欧洲现存的三个组织机构——北约、欧安会和欧共体改造成建设欧洲新秩序的三大支柱。
2、“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工业为基础,联合其他的西欧国家的煤钢企业,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行业联合体,对煤钢进行统一管理,这个设想被称为“舒曼计划”。
3、日本的1955年体制1955年形成的以自民,社会两党对抗为基本内容的战后日本政治体制。
4、超越遏制战略布什政府在1989年以后,针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实行“改革”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种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影响,促使苏联削减军事力量,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范围内的地区冲突,最终使苏联国内政治“多元化”,实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和私有化。
该战略具有浓厚的“和平演变”色彩和突出的进攻性。
与以往美国所推行的“遏制战略”相比,目标更高;空间更广;手段更多。
成为促进苏东剧变的重要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是怎样演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美国的全球扩张;(2.5分)(2)尼克松主义的提出和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2.5分)(3)里根的“重振国威”;(2.5分)(4)布什的“超越遏制”。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2
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选项【A】:对
选项【B】:错
正确选项:A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
正确选项:B
发展问题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选项【A】:错误
选项【B】:正确
正确选项:A
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叶利钦。
选项【A】:对
选项【B】:错
正确选项:B
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和平共处。
选项【A】:对
选项【B】:错
正确选项:B
80年代中期、中国适时地调整了外交政策、改变了反对帝、修、反的方针。
选项【A】:对
选项【B】:错。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阶段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战后初期美国全球战略中针对不发达国家的战略措施是:( C 。
A。
马歇尔计划B.北约建立C.第四点计划D。
杜鲁门主义2。
战后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西方的封锁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B 。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B。
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沙条约组织D.莫洛托夫计划3.战后的国际货币领域内的机制是( C 。
A.世界银行B。
联合国贸发会议C。
布雷顿森林体系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 B 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成立。
A. 莫洛托夫计划B. 经互会C。
布拉格之春D。
中苏友好关系5。
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每年的( A 为“世界环境日”。
A. 6月5日B. 7月3日C. 5月6日D. 5月16日6.( D 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冷战”开始的标志,也确立了对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态度和政策。
A.马歇尔计划B。
北约建立C.第四点计划D。
杜鲁门主义7。
战后初期,苏联等国家针对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成立了( A ,以反对美国的称霸计划,争取世界和平。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B。
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沙条约组织D。
莫洛托夫计划8.1969年3月,中国同苏联在( A 地区发生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A。
珍宝岛B.内蒙古C.蒙古D。
西藏9.美国总统中提出要“扩军抗苏、重振国威”和“战略防御计划"的总统为( D 。
A.杜鲁门B。
艾森豪威尔C。
卡特D。
里根10.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最终标志是( B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B. 苏联的解体C. 美国实施星球大战计划D. 日本开展多边自主外交11.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 提出其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A.列宁B.邓小平C.毛泽东D。
恩格斯12。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最早是由( B 提出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