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义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三类义类词23组(只记类词即可,不必记例句) (一)表社会状态的词: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安定,太平,与“乱”相对。
例:所至称治,民有去思。
(2023·全国甲卷)(《隆平集·儒学行义》)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例: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3.兴:兴起,建立,与“衰”“亡”相反。
例: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史记·孝文本纪》)4.盛:旺盛,兴盛。
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5.亡:灭亡。
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二)表年景丰收的词:熟、稔、穰、登、岁。
1.熟:成熟,丰收。
例:五谷熟而民人育。
(《孟子·滕文公上》)2.稔:庄稼成熟。
例: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归去来兮辞并序》)3.穰:丰收,丰年。
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4.登:庄稼成熟。
例: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同“逼”,威胁)(《孟子·滕文公上》) 5.岁:年成,收成。
例: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年景、收成不好的词:荒、凶、俭、饥。
1.荒:年成不好,歉收。
例: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
(丰穰:丰收)(《后汉书·鲍昱传》) 2.凶:饥荒。
凶年:粮食歉收的年份。
例: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齐桓晋文之事》)3.俭:歉收。
例:年丰多积,岁俭出赈。
(《资治通鉴》)4.饥:歉收。
例: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四)与政事相关的词:按、案、劾、劝、课、论、听。
1.按:审查,核实。
例: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
(2020·全国Ⅱ卷)(《宋史·王安中传》)2.案:同“按”,审察,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3.劾:检举,揭发。
例: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
关于义的议论文800字左右范文赏析古人云义字当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义的议论文800字,希望你会喜欢!关于义的议论文800字:一失足成千古恨人们都说,舍生取义者,君子也;舍义取生者,小人也。
可在我看来,有时为了长远的利益,舍生而取义,未免是可取的,舍义而取生,不一定不可. 西楚霸王项羽是人们所公认的“义士”了,潇洒威武,大气豪迈。
可就是这一个“义”字,蒙蔽了他的双眼,不辨是非黑白,错失了杀死刘邦的机会。
而在最后生死关头也就为了这一个"义“字,不肯渡江,乌江自刎,留下了千古遗恨。
关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被称作是”义绝“之人,却也因”义“字而战败,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见,舍生取义者,虽为君子,却非真君子,有些情况下也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会选择,该舍义时便舍义,该舍生时便舍生,是毫不会犹豫的。
他们的双眼是清亮的,他们会洞察局势的变换,他们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
能屈能伸,敢于放下与舍弃,才是真正的豪爽与大气。
而不是如项王、云长一般,一味的追求那所谓的义,不懂得取舍的道理,而失了江山,误了大事。
越王勾践应该算是真正的君子了。
在国家灭亡之后,放下了”义士“所追求的情操与原则,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时时不忘复国之大计。
若干年之后,一举反击,打得对方毫无还击之力,他便成功了.此所谓真君子也。
再仔细想想,汉王刘邦也算得是真君子了。
虽说为了达到目的而舍弃了”义“而遭人唾弃,可他终究是成就了一番霸业,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书写了一曲神话。
在我看来,人们所说的能屈能伸之士,莫过于此了吧! 可在某些人看来,舍义者是可耻的,是不够称是君子的。
其实不然。
在某些关键时刻,为了长久的打算,舍义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与人生的挑战。
其实,这些舍义者,并不是真正的“舍义”,他们只不过是将义放在以后来实现了。
而“义”,却也是永存于他们的心中的。
只是他们敢于暂时舍弃。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大的勇气者与胜利者。
人生的意义议论文人生的意义议论文(精选3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生的意义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的意义议论文篇1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被时间所裹挟着向前,为了生活而忙碌的我们会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于是我不禁要问,人为什么要这么忙碌,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为了金钱么,为了权势么,那在你经过忙碌一生得来钱与势之后会怎样,你难道会每天捧着一大把的金钱去喊我成功了么,你用一辈子的努力换来了金钱,可是那又怎样,别告诉我你要把你的金钱留给你的子孙,我会笑你傻,你真傻一辈子的辛苦只是为了你的儿子或者孙子生活的更好,也许你的儿子不争气,你一辈子的金钱会在他的手中全部丧失,你的儿子再向你要钱的时候你已经老了,没有任何行动能力了,你怎么办,你没有教会他怎样生活,只是留给他一些金钱,所以我笑你傻。
这是第一种人。
还有一种人是忙碌的大半辈子,这半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只是为了多攒一些钱留给以后的自己花,可是半辈子之后却用努力换来了一身的疾病。
你得花钱去治吧,半辈子的钱花光了,可是病却没有好转起来,这时怎么办,第二种人我笑你愚蠢。
那么你们可能会问我,你怎样对待生活,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
古代的李白看见官场的黑暗腐朽之后便请求归老还乡,他想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不想把自己也卷进权势的洪流,他放弃了权势与金钱。
从此李白的生活居无定所,四处游山玩水,饮酒作诗,好不逍遥快活,他傻么,不,恰恰相反他很聪明,他知道如果自己也被卷进权势纷争的话,他会失去很多,善良,自由自在的生活会离他远去,即使最后得到了权势又怎样,失去的终究失去了,就像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复还。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停下你手中的工作,好好想一想,你忙碌一生后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忙碌一生后你将失去什么。
人生短暂,光阴似箭啊。
利与义议论文范文利与义议论文范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 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下面给大家分享利与义议论文,一起来看看吧!朋友的种类可以分为义友和利友,这两种朋友乃人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朋友群,或者说生活圈,彼次共同构建出人生精彩的篇章,绘制出人生精彩的画卷。
义友和利友是人生的必须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人生存生活所必要的。
义友与利友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无可厚非,也没必要回避其存在,是一种生活中所必备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活的“圈子”,“圈子”里的成员主要以朋友为主,而所谓的朋友又可主要分为义友和利友两种。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需获得自身以外的帮助与支持,为了彼此间的利益需求,这些人共同建构出一定的圈子,相互帮助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此乃利友;为了共同的志趣、爱好、理想彼此走到一起的人,称之为义友。
利友之间以利益需求为纽带,失去了利益的支撑,彼此间的关系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样的关系经不起时间的洗礼,更是无法经得起考验;而义友之间,不存在利益的瓜葛,彼此之间名利意识淡泊,是一种比较单纯的* ,彼此间的往来不为利益所驱使,却能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与考验。
人为了工作、生活、爱好、理想、志趣和利益必须与社会成员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构建出“朋友圈”,朋友之间到底属于那种类别的朋友,每个人各自心中都会有定位。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地,要想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或者某种利益的诉求,就必须借助外在的力量,结识、结交并团结一定范围内人,并与之发生密切的联系,为的是达到日后或相当长的时间内合作共赢之目的,这类朋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利友。
利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或者说相同、相近的利益关联,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的平衡或利益的满足,营结而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利友之间始终以利益为前提,利益是维系彼此关系的联接点或核心,一旦失去利益的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一切皆会烟消云散,失去了利益的制衡,利友之间的关系就会因之消逝。
有情有义的霸气句子1. 情义无价,贵在坚持,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将与你并肩。
2. 人生路漫漫,有情有义,方能走得更远。
3. 情义是心灵的港湾,无论风雨如何肆虐,都能找到避风的温暖。
4. 我选择有情有义,因为我坚信这世上,唯有情义最能打动人心。
5. 有情有义,是人生的信仰,是我坚守的底线。
6. 无情无义,如同行尸走肉,我选择有情有义,活出真我。
7. 就算全世界都背离了我,只要情义在,我就无所畏惧。
8. 有情有义的人生,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难,也能笑对人生。
9. 我用有情有义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的色彩,让世界因我而精彩。
10. 有情有义的人,不惧风雨,不怕困难,始终勇往直前。
11. 人生在世,有情有义,方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12. 我以有情有义为荣,以无情无义为耻,这是我人生的座右铭。
13. 有情有义的人生,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夜空。
14.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将坚守有情有义的原则,不悔初心。
15. 有情有义的人生,就像一首激昂的歌曲,让人热血沸腾。
16. 我的人生信条是有情有义,我将用它来书写我的精彩篇章。
17. 有情有义的人,就像一颗永不凋零的宝石,熠熠生辉。
18.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我都将保持有情有义的信念。
19. 有情有义的人生,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永远充满激情和活力。
20. 我选择有情有义的人生,因为我坚信这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21. 有情有义的人,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22. 我将以有情有义的态度面对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
23. 有情有义的人生,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24. 我将用我的有情有义去感染世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25. 有情有义的人,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路。
26. 我将以有情有义的态度去爱和关怀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美好。
27. 有情有义的人生,就像一首激昂的歌曲,让人充满力量和勇气。
28. 我将以有情有义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罪论关于罪的教义在《基督教要义》的第一卷中,加尔文论述了对作为创造者的上帝的认识,到了第二卷,他的论述则转向了对拯救者的上帝的认识。
然而,在展开救赎这个重大的问题之前,他首先讨论了人类罪性的本质与广度。
这样安排有一个重要原因。
他在注释《以赛亚书》53:6时这样说:除非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是无可救药的,否则我们无法知道自己多么需要基督带来的补救,也无法带着对基督炽热的爱来到他面前…要了然基督真正的滋味,我们必须认真检讨自己,每个人都知道他自己是有罪的,直到基督出来为他辩护。
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先知在这里将所有人包括在内。
如果基督不来帮忙整个人类都会灭亡。
我们极其败坏perversity和疏离alienation,因为只有认清我们的本来面目,才能完全体会到拯救的益处。
通常人们认为加尔文是一位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的作者。
加尔文著作中的许多段落都可以证明这个立场。
例如,他形容人是"五尺的虫子"five-foot worm,还有更极端的说法,他说人还不如"虫子、虱子、跳蚤和有害生物"之类《基督教要义》1.5.4.。
如果不看上下文,这些说法容易将加尔文描绘成--用心理学术语说--一个对自己感到极度嫌恶的厌世者。
但是,这样的看法不符合加尔文对人类在科学、医学、文学、艺术和其他学科所获成就的赞美。
"我们看到某种探寻真理的欲望深深地生长在人的本性中",而且这一欲望只能来自于上帝的普遍恩典。
主赐给人性"许多礼物",即使人性堕落和败坏了《基督教要义》2.2.15.。
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上帝在人身上的形象虽然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但是还没有--也不能--被完全抹去。
而且,尽管人性被赋予了许多美德和优秀的禀赋,然而,"在上帝的审判面前对称义来说,它们一文不值"。
按照人自然的禀赋来说,在与"下面的事情"有关时,人性是有创造力、洞察力的,能够获得瞩目的成绩;然而,在与"上面的事情"有关时,人性是败坏的、无能的,无法向着拯救迈出哪怕最小的一步。
《贞观政要》卷五·论忠义关于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论忠义原文冯立,武德中为东宫率,甚被隐太子亲遇。
太子之死也,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杀屯营将军敬君弘。
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
”遂解兵遁于野。
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昨者出兵来战,大杀伤吾兵,将何以逃死?”立饮泣而对曰:“立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战之日,无所顾惮。
”因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授左屯卫中郎将。
立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免,终当以死奉答。
”未几,突厥至便桥,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所向皆披靡,太宗闻而嘉叹之。
时有齐王元吉府左车骑谢叔方率府兵与立合军拒战,及杀敬君弘、中郎将吕衡,王师不振,秦府护军尉尉迟敬德乃持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泣,拜辞而遁。
明日出首,太宗曰:“义士也。
”命释之,授右翊卫郎将。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
”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
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閤下,思廉泣拜而去。
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贞观二年,将葬故息隐王建成、海陵王元吉,尚书右丞魏征与黄门侍郎王珪请预陪送。
上表曰:“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龙楼,垂将一纪。
前宫结衅宗社,得罪人神,臣等不能死亡,甘从夷戮,负其罪戾,置录周行,徒竭生涯,将何上报?陛下德光四海,道冠前王,陟冈有感,追怀棠棣,明社稷之大义,申骨肉之深恩,卜葬二王,远期有日。
正义论知识点总结一、正义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1、公平正义: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正义的主要追求是公平和平等。
公平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权利享有、社会地位等方面,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地给予相对公正的待遇。
平等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到不公正对待。
2、法律正义:正义是法律的核心原则之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是公正合理的。
在法律领域,正义的追求表现为对法制的尊重和遵守,对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要求。
3、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指对社会的资源、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分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公正解决。
社会正义的实践包括对贫困、失业、歧视、不公正待遇等问题的关注和帮助,以及对社会政策的公正评价和改革。
4、政治正义:政治正义是指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追求,对政治制度的公平和公正的要求。
政治正义的实践包括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对民主制度和法治的坚定支持,以及对政治腐败和不当行为的打击和改革。
5、道德正义:道德正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公正和正义的要求。
在道德层面,正义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实践,对不义行为和欺诈行为的批判和抵制。
二、正义的社会意义1、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正义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础,只有当社会的资源、权利和机会得到公平分配,才能有效地避免社会的冲突和不公正的现象。
2、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正义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当社会的制度和政策趋向于公平和公正,才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增强公民的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正义是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源泉,只有当人们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有信心,才能有效地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4、保障个体的权利和利益:正义是个体权利和利益的保障和实现的保证,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在社会中得到公平对待和正当保护,才能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仁与义的区别论孔子之“仁”与“义”内容提要:“仁”是整部《论语》的核心观念,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义”则为后来的孟子发展成为儒家的一个主要观念,几乎可以和仁并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种情况的真是写照。
但是在孔子那里,义与仁并不是并列的。
大体上来说,仁是义的基础,仁是内容义是形式。
仁,是孔子思想中一个总括性的概念,义、智、勇等各种德行科目则由其所出为其所用。
应该注意的是:一,孔子将君子人格划分为圣人、仁人、君子三个等级的时候,说:君子“修己以敬”,仁人“修己以安人”,圣人“修己以安百姓”。
他也多次提到并未见过圣人与仁人,并说自己“若圣与仁,吾岂敢也”,现世但见“有恒者”。
虽然在整部《论语》中对“仁”并没有明确的描述性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和弟子们的对话中推出仁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曰:“爱人”;一曰:“忠恕”。
而“义”之概念在《论语》中则大多和别的德行科目一起论及,可见“义”是一种道德自律;二,“仁”在孔子那里是一个不动的概念,是自古便规定的概念,而“义”则是一个变动的,因时而异的概念。
但义之概念无论在何时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义是仁的表现,必须符合仁的要求;三,仁是孔子的目的,而义是孔子达到仁这个目的的手段。
关键词:仁,义,内容,形式,道德自律儒家之经典众多,其中首推“四书”,然儒学之基础在于《论语》是不必争议的。
《论语》中,除了“之乎者也”这类动词外,出现最多的便是仁了,达到106次,仁是《论语》核心亦无须多论。
仁,为孔学之第一要义。
然则何谓“仁”,《论语》论及仁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正面描述的给仁下了定义的地方却少之又少。
孔子在回答弟子关于仁的问题是常常有两种情况。
一,针对弟子的问题回答。
比如司马牛问仁,孔子嫌他多嘴,就说“仁者,其言也讱”(《颜渊》•3);二,表面回答仁,其实讲的是其他范畴。
如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谓仁”(《颜渊》•1),就是讲礼,强调个人和礼的关系;仲弓问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2),就是讲恕,强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即使同一个人问仁他的回答也不同,樊迟三次问仁,他说了三个答案:“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22),“爱人”(《颜渊》•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义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烈焰,温暖了绵远的文明情思,那就是“义”。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
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生命对于每个人固然重要,但义对于某些人更为重要,甚至比生命都重要的多,便是他们……
随着时代的更替,义的意义也有所变化,古时的义,是为朋友两肋插刀。
而现在的义,没有那么过激,但是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都是在别人难时,及时出头,帮人家一把。
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黑道教父杜月笙的一生,可谓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降生在一间破草屋,父母双亡,以一个败家子的形象登上历史的舞台,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不堪一击的小瘪三居然会靠自己对“义”字的追求,成为上海青帮的老大,成为上海唯一能横扫华、英、法三界的大亨人物。
他的成功,与“义”字脱不了干系。
当他拜在大亨黄金荣手下赚第一笔钱时,他想到的是以前帮过自己的兄弟,豪不保留的分给了他们。
当他师父黄的死对头法租界巡捕沈杏山落水后,是他不计前嫌的收留了他。
当黄金荣冲冠为红颜,惹怒军阀遭绑时,是他只身一人前去为师父求情,打通各路障碍救出黄金荣。
当江北大亨顾竹轩的上海系园子被洋人强行收购后,他不顾自己的利益,坚决绑顾与洋人打官司,最后官司打到英国本土政府,才将此事解
决,他为朋友义不容迟的形象,传遍了大上海。
当上海“一二八”事件爆发后,他果断决定创建“上海抗敌后援会”,将各路商人结合起来,为前线抗日捐了大量物质、钱财,为日后日方妥协出了很大的力气。
当汪伪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直接联系人高宗武回国参加反日时,他冒着与伪政府做对的后果,为一个义字,帮助高逃往的香港,后来他本人也因多次遭到伪政府暗杀而逃亡香港。
杜月笙,一生中为“义”字,帮助了无数的人,这也是他手下人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原因,而且为蒋介石抗日提供的很大的帮助。
当他势力正汪时,为朋友、抗日拿钱一拿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使自己的家底越来越薄,最后临终时只给家里十多口人留下10万美元。
但是他的大义凛然,铸就了他无与匹敌的社会地位的形象。
流星划破了漫长漫长的银河,露出杜月笙的脸。
舍财而取义的勇气----永恒不变......
一个名字----杜月笙,横亘在天地间,那是一个英雄,一个有足够的勇气去舍财而取义的英雄。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总有散去的那一刻。
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铭流青史。
子曾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没有厚实的家底,没有令人惊叹的形象,但你有义,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杜月笙一样,以“义”行事,奏出你人生最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