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人雇员受伤发包人也应担责
- 格式:docx
- 大小:11.19 KB
- 文档页数:1
发包人和承包人的连带赔偿责任第九十四条发包人和承包人的连带赔偿责任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解读】本条规定的是发包人和承包人的连带赔偿责任。
理解本条,先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什么叫“个人承包经营”?个人承包经营这种形式发轫于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公社和生产队的落后形式就被淘汰了。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大概会记得,80年代初包产包干到户之后,作者路遥在书中用旁白感慨:“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象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
”再到后面,为了提高国企活力,逐渐出现了国企把自己的一部分车间、班组、分支机构等业务部门承包给个人,由个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个人只要按期提交承包金即可——这就是个人承包经营最初的样子。
当然,时代变了,本条的“个人承包经营”也早就不仅仅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特殊现象了,从现在的实践中来看,个人承包经营大概包括两种:第一种是“承包下来经营”,即企业将自己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工作业务外包给个人经营,通过承包协议约定好双方权利义务,例如“某酒店老板将自己的酒店外包给张三经营两年,每年向张三收两万块承包金”。
第二种是“承揽下来做工”,即企业将自己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工作业务外包给个人,并要求个人完成工作成果后交付,自己则支付支付劳务费作为合同对价——大约就是一种承揽合同,例如“某公司把某层房子的装修外包给某包工头做”。
个人承包经营的时候,由于自然人是没有用工主体资格,所以是不能招用劳动者的,如果违法招用劳动者并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就要按照本条的规定承担责任。
第二,什么叫“给劳动者造成损害”?一般来讲,这种损害应该是一种侵权损害,大概包括两种:一种是人身损害,典型的比如工伤;另一种是财产损害,典型的比如拖欠工资。
发包方和承包方合同中的工伤条款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伤保险责任: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方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方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承包方没有用人单位资格,发包方需要承担工人的工伤保险责任。
2. 工伤事故处理: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承包方应立即报告发包方,并协助发包方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同时,承包方应积极配合受伤工人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3. 工伤赔偿: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工伤赔偿的具体标准和程序。
一般来说,发包方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对受伤工人进行及时、足额的赔偿。
承包方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合同中应约定承包方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提供安全培训、配备安全设施等。
发包方有权对承包方的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5. 争议解决:合同中应约定工伤事故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双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和平、公正的方式解决争议。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个可能的示例条款,具体内容可能因实际情况而异。
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协商和约定。
同时,建议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的意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承包合同工人受伤谁负责承包合同工人受伤谁负责甲方(委托方):姓名/名称:___________地址/注册地:___________联系人/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乙方(承包方):姓名/名称:___________地址/注册地:___________联系人/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为了明确双方在工程承包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达成以下协议:第一条双方基本信息1. 甲方为_____公司/个人,地址为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联系人为___________,联系电话为___________;2. 乙方为_____公司/个人,地址为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联系人为___________,联系电话为___________;第二条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向乙方提供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技术方案、施工标准及其他必要资料,并按时支付工程款项;(2)对乙方在工程承包过程中的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协调解决相关问题;(3)对因甲方原因引起的工人受伤事件,应负主要责任,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1)按照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技术方案、施工标准进行施工;(2)在工程承包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人安全;(3)在工人受伤事件发生时,应主动报告甲方,协助甲方处理;(4)若因乙方原因发生工人受伤事件,则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及赔偿责任。
3. 工人受伤的赔偿方式(1)若因甲方原因导致工人受伤,甲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金额应在事件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2)若因乙方原因导致工人受伤,乙方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赔偿金额应在事件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雇工受伤,承包人和发包人如何承担责任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当雇工在工作期间不幸遭受人身损害,则发包人和分包人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等情况,则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此,我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雇工受伤,承包人和发包人该怎么承担责任,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雇工受伤,承包人和发包人如何承担责任
雇工在雇用过程中受伤,承包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发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如下规定: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综合上述,我整理有关雇工受伤,承包人和发包人该怎么承担责任的相关内容。
由此可见,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更多问题,专业法律学习服务。
承包商员工工伤谁负责
承包商员工工伤由多方共同负责。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保障制度的要求,主要责任应该由以下几方面来承担:
首先,承包商本身应当对员工的工伤负有主要责任。
承包商作为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和劳动合同约定,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承包商应当落实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和佩戴。
承包商应当对员工的用工合同进行登记备案,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以便在发生工伤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医疗和赔偿。
其次,建设单位也应当对承包商员工的工伤负有一定责任。
建设单位作为雇主,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性。
建设单位应当与承包商签订明确的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
一旦发生承包商员工工伤,建设单位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并配合承包商对工伤员工提供相应的医疗和赔偿。
此外,劳动监管部门也应当对承包商员工的工伤负有监督责任。
劳动监管部门应当对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劳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处罚和纠正。
同时,劳动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工伤事件的原因和责任,并依法处理违法违规者。
总之,承包商员工的工伤责任应当由承包商、建设单位和劳动监管部门等多方面共同承担。
只有各方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
职责来履行,才能更好地保护员工的权益和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发包人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的判法在很多项目执行过程中,发包人和分包人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分包人与雇主之间也存在劳动关系。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分包人的行为导致雇主遭受损失,法院会考虑将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一同判定为连带责任承担人,弥补雇主的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确定连带责任承担的判定标准方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合同关系: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之间的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应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如果分包人在承包合同中承诺对雇主负有责任或者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分包人需保证雇主的利益,法院可能会根据合同的内容判定连带责任。
2. 过失行为:如果雇主在执行合同过程中遭受损失是由于分包人的过失行为所致,如分包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工作,导致雇主无法正常履行合同义务,法院可能认定分包人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
3. 救济原则:连带责任一般是作为救济方案,针对雇主受到的损失,法院会根据救济原则判决相应的赔偿。
在考虑连带责任的适用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如分包人的过错程度、雇主的损失程度等,进行合理的赔偿判决。
4. 公平责任分担:连带责任判定也会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责任分担,即根据各方在违约行为中的过错程度和损失情况,依法进行责任分配。
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判断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各方的违约程度,并综合考虑他们对于损失的责任分担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连带责任的判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具体分析和判定。
总之,发包人、分包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在发生纠纷时,法院会根据合同关系、过失行为、救济原则和公平原则等因素,综合判定各方的连带责任承担程度,以保障合同的执行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承包方工伤发包方责任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导致的身体伤害。
在承包方和发包方的关系中,工伤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包方和发包方在工伤责任上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承包方在工伤责任上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承包方作为直接雇佣劳动者的单位,应当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
如果因为承包方的过失或者违法行为导致员工发生工伤,承包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包括支付医疗费、康复费、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等。
其次,发包方在工伤责任上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发包方作为项目的委托方,对于承包方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安全负有监督责任。
如果发包方在监督管理上存在疏漏,或者未能尽到合理的监督管理义务,导致员工发生工伤,发包方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发生工伤后,发包方应当积极配合承包方进行调查处理,并为受害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赔偿。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的工伤责任划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
但无论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最重要的。
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对承包方和发包方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总的来说,承包方和发包方在工伤责任上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江苏省劳动者受伤 - 发包方与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总(劳动者受伤――发包方与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21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2021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21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江苏省实施办法》已于2021年1月24日经省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人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21】12号)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保障监察、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2021年11月17日由审判委员会第51次会议讨论通过第十七条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职工在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就业,在工作中发生伤亡事故申请工伤认定的,由职工受到伤害时为之工作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工程转包工人受伤发包单位也要担责工程转包工人受伤了,怎么办?发包单位要担责嘛?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以供参考。
日前,一建设公司将工程承包给包工头,包工头雇佣张某在工作时受伤。
那么,作为工程发包方的建设公司,是否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人社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建设公司作为发包人,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日前,我市一家建设公司承包了一处市政工程,并将其中人行道浇灌工程的劳务工作转包给包工头李某,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
李某为依约完成工程,雇佣了张某等十余位农民工,并租用了一台浇灌泵车,操作人员为王某。
张某配合泵车进行施工作业时,因王某违规在高压线下进行操作,泵车上臂不慎触及高压电线,致使抱着泵车管施工的张某被电流击中受伤。
事故发生后,张某申请工伤赔偿,而建设公司认为,伤者张某与其无劳动关系,也不存在劳务关系,张某是包工头李某所雇佣的农民工,是李某发放工资,并由李某进行管理,因此,张某是李某的人,不是公司的人,与公司无劳动关系。
除此,建设公司已与包工头李某签订了劳务合同,将这块工程分包了出去,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王某违规操作,建设公司在事故发生后,主动将伤者送医救治,已尽到义务。
所以,建设公司认为应由李某或泵车操作人员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建设公司与劳动者是否具有劳动关系?建设公司是否应予免责?劳动者受伤是第三人操作失误造成的,那么建设公司是否应予免责?昨天,笔者采访了市人社部门。
相关人士表示,建设公司作为发包人,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使用劳动者的承包人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由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发包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也就是说,建设公司将工程承包给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自然人李某,建设公司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人社局工伤保险处工作人员说,“劳动法规作为公法,对工伤认定的行政确认主要视其是否具备构成工伤的要素。
而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是私法规范的内容,与公法属于两个不同范畴。
发包人与分包人对雇佣人员的伤亡赔偿责任分担在建筑工程和其他相关行业中,伤害和意外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发包人和分包人必须明确其在雇佣员工时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赔偿责任。
事实上,发包人和分包人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在雇佣员工时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赔偿责任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当发包人和分包人同意共同承担责任时,他们将对员工造成的意外事故和伤害承担联合赔偿责任。
同时,如果没有明确规定责任分配,法院通常会判定发包人或分包人为主要责任承担人。
在发包人和分包人之间,如果没有达成共同承担责任的协议,责任通常按照雇佣合同中的规定进行。
因此,在雇佣员工之前,发包人和分包人需要考虑以下重要问题:雇佣合同的责任规定:在签署雇佣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员工伤害和意外事故的赔偿责任。
发包人和分包人应该考虑将一些责任交给员工的保险公司,以减少自己承担的责任。
安全计划:发包人和分包人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安全计划,以确保员工在工作时尽可能避免纠纷和意外事故。
如果员工遵循了这个计划,将有助于发包人和分包人减少责任。
保险计划:发包人和分包人应该考虑为员工购买保险,以为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
教育培训:发包人和分包人应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以让员工了解如何避免事故和减少伤害。
总体来说,发包人和分包人在雇佣员工时应该认真考虑风险因素,并在员工的保险、安全计划和培训等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员工造成的意外伤害,合同上的保险公司应该承担责任。
发包人和分包人也应该对维护员工安全和健康感到有责任,在雇佣员工和制定安全计划时加倍警惕。
最重要的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员工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从而为员工和整个公司的未来都创造良好的前景。
在建筑工程中,发包人和分包人是最负责任的人员之一。
他们需要确保在建筑过程中,工人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并尽最大的努力确保工人们的安全。
因此,发包人和分包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并将它们融入到雇佣合同中,以确保员工得到适当的保护。
承包人雇员受伤发包人也应担责案情
2007年,被告李爱国、许华银、钟华利(以下简称三被告)采取自购建筑材料雇请农民工施工的方式合伙建造一栋6层住宅。
同年10月,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后需粉刷房屋外墙,三被告将粉刷外墙需搭建外架的工程承包给陈明清施工,并明确由三被告提供钢管及配件,陈明清负责搭建,按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5元结算施
工费用给陈明清。
双方约定后,陈明清为完成搭建外架工程自行雇请了程明华等人施工,并按70元一天与雇请人员结算工资,因三被告未一次性提供钢管及配件给陈明清搭建外架,陈明清即按照施工的进度进行搭建外架。
2008年2月9日,陈明清为赶工期自行通知程明华,两人一同到工地进行搭建外架,两人在搭建钢管时不慎从高处摔下
而受伤。
事后,程明华在萍乡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59天,用去医疗费49310.66元,陈明清也入院治疗,程明华及
陈明清在住院期间,三被告直接向医院支付了程明华医疗费6000元及陈明清医疗费1000元,同时还支付了现金5000元给陈明清。
2008年8月13日,程明华与三被告因赔偿问题协商不成诉至法院。
(文中人物系化名)(首席记者刘太金整理)
断案
三被告在合伙建设房屋时,未将所建房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进行承建,而是采取自行购买建筑
材料雇请农民工进行施工,该行为与建筑法的规定相违背。
三被告雇请农民工施工后即与所雇请的农民工形成
了雇佣关系,对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损害,依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陈明清在承包三被告的搭建工程后,为了完成外架搭建工程,雇请程明华参与工程的建设并由其按每天70元支付工资给程明华,陈明清与程明华也是一种雇佣关系,陈明清作为外架工程的承包人对程明华在施工中的
安全负有责任,陈明清在冰冻消融期间就安排程明华进行外架搭建,在施工中又未采取安全措施,造成程明华
摔伤的后果,被告对此负有相应的责任。
程明华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自身安全,对损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责任。
2009年7月,法院判决,三被告承担原告程明华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损害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