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案范本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声音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学生对自然界声音的感知和欣赏。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声音的描绘和表达。
教学准备:1.课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2.相关教学图片和视频3.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板书课题《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是什么?二、课文朗读与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领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声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不同角色的声音。
三、课文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声音?它们分别是什么声音?3.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声音有哪些特点?四、课文欣赏与表达1.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声音。
2.学生分享自己在欣赏声音时的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自己听到的声音。
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声音,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2.各组展示,其他学生猜猜是哪种声音。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世界上最响的。
3.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篇关于“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欣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声音有了深刻的感知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教师与学生互动对话:谁能来试试朗读这段?你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与情感。
小学三年级《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优质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借助批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变开始的道理,并善于从生活中去感受.发现美.3.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 绘声绘色讲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_)1.(板书: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二.初读整体感知(_)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课堂小结(5)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四.布置作业(5)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2.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 学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3. 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绘声绘色讲故事.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7)1. 指名认读生字.2. 朗读课文.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28)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4.都是小结: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认识:与美的事物不协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⑴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⑵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⑶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⑷自愿者讲给全班听.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三.作业设计(_)1.比一比,再组词.唤( ) 两( ) 冻( )焕( ) 俩( ) 栋( )2.照样子,改写句子.例:我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手被我不小心划破了.⑴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和妈妈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三年级>优质教学设计范文二教学目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借助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和批注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懂得要创造出更多的美,就应该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进步来影响别人.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1_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引入新课孩子们,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人们个个穿着整洁美观,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帮.说来也怪,这样高素养.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条小蓝裙有关,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3.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批注感悟1.默读课文,结合编者的批注,思考:课文写小蓝裙引发了几次〝不协调〞的现象?用〝〞分别画出来.面对这些不协调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把想法批注在旁边.2.学生交流汇报.出示画出的句子:①原来小女孩的脸和上衣是脏的,与小蓝裙不协调.②家里乱糟糟的,与穿着小蓝裙的漂亮女儿不协调.③第二天,爸爸看到杂草丛生的庭院与家里的整洁很不协调.④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房子如此干净整洁,觉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对劲.(1)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的句子,抓住〝脏小蓝裙〞.〝乱糟糟漂亮女儿〞.〝杂草丛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洁〞等的对比,理解〝不协调〞的含义.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句子.(2)面对这些不协调,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学生交流批注,老师相机指导读相关段落如.3.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月后,一条整齐清洁的街道就出现在这个城镇上.〞为什么一条小蓝裙会改变一条街道?(抓住每一次由不协调到协调再引发新的不协调的变化,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4.猜一猜,这个小镇还会有哪些变化?(可从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思考)小结:多让人惊喜的变化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的一个共识:每个人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就能创造出更多的美.四.复述课文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五.作业完成练习小学三年级>优质教学设计范文三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 自主学习课文,积累好词好句.3. 学习课文,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2. 说说小蓝裙带来的变化.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新词.2. 领情课文脉络,初知课文.3.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三.再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五.课堂小结1.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录音范读.出示提示,指导学生分段.(第一段:老师亲自做了一件小蓝裙送给最努力的小女孩;第二部分: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令人高兴的变化.)3.课文讲了一见什么事?学习生字:读生字,重点指导.抽读生字卡,给生字组词.4.指定小组分段朗读课文.小女孩得到了小蓝裙说明了什么?你能理解什么是〝贡献〞吗?5.老师在学期结束时,亲手做了一条小蓝裙给了一个对班级贡献的小女孩.下面会发生什么?下节课我们去了解.读课题.质疑课题.6.听录音.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学习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 8自然段.)7.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口述课文大意.学习生字.8.小女孩对班级的贡献最多.〝贡献〞就是为集体做的事情,为班级着想.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2.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 自主积累好词佳句.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讲读第二部分三.拓展,深化主题四.总结五.听写生字.新词.1.抽读词语卡片.扩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3.听写生字读词语卡片.扩词.4.分段朗读课文.自主学习3 8自然段.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5.自由发言.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板书设计:9.小蓝裙的故事小女孩梳洗漂亮极了变化母女收拾屋子焕然一新勤劳的双手能改变一切爸爸整理庭院整洁亮丽人们整理街道整齐清洁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免费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比。
语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学教案设计语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学教案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积累词句的能力。
2、阅读《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学生对声音的认识。
3、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学习怎样把字写整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师生共议。
二、认读词语,积累词语1、抄一抄:顽皮寒流幽雅奇迹欣赏……2、选词造句三、写字练习。
四、巩固练习:比一比,组成词。
招()玩()竖()便()医()召()顽()坚()硬()区()五、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说说你听到过的最响的声音,谈谈你听过后的感受。
二、导入新课《世界上最响的声音》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自读课文1、分组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2、检查学习情况A.认识词语:大叫大嚷喧闹噪音震天建议鼓手敲锣打鼓意志聚集激动焦急轻声细语B.理解词语C.让学生交流记子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说说你读国课文后感想。
四、畅所欲言噪音的危害很大,你知道它有哪些危害吗?我们能做些什么?第三课时一、读背古诗二、根据插图的内容理解古诗的意思。
三、根据故事描绘的内容,标出诗中描写声音的词语,读一读,说一说自己所想象的声音。
四、重点学习词语:锦城丝管桂花五、完成语文天地的“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语,填一填。
六、让学生自学领悟“金钥匙“的内容:怎样在横线上把字写好,让学生当场抄写一段话,看谁能用“金钥匙“的方法写好一段话。
教学后记:这次“语文天地”中安排的两个积累练习,题型很活,有一定难度,学生开始做时,大部分摸不着边,没理解题意就瞎猜瞎填。
错误率很高。
在分析了原因后,我丛“理解题意”入手,让学生重新考虑,学生在弄清题意后再做这两题,效果好多了。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它所探讨的主题十分引人入胜:究竟什么样的声音才算是最响的声音?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最响的声音”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字面上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声音最大、最吵闹的声音”,但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定义。
比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常规生活中人们听到的最响的声音是什么,例如雷鸣、火车轨道的噪音等;另一方面,则可以探究更加具体的科学数据,例如单位分贝下的声音强度等。
接下来,教案提出了“未知声音”这个新的策略点。
这个策略点非常巧妙地扩展了讨论的范围,使得学生们可以触及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声音。
通过搜集不同的声音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声音波长的大小、频率的高低以及绕射和反射的影响等。
接下来,这篇教案又引入了“听觉游戏”这一趣味性的环节。
这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播放不同的声音来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辨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活跃地参与进来,还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对声音的好奇心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篇教案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它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实践环节却显得有些单薄;同时,教案所给出的参考声音种类略显单一,过于偏向于自然环境和交通隆隆之中的嘈杂声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们更有机会去亲自体验和掌握声音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引入更多元化的声音资源,让学生们可以感知到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声音,进而启发他们对声音本质的深入思考。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这篇小学语文教案十分值得推荐。
它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声音,同时也能够通过声音来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以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湘教版《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学设计湘教版《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讲在噼里啪啦城,喧闹王子过生日的时候想听到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可他却意外地得到了“安静”这个礼物。
后来,噼里啪啦城里不再噼里啪啦响了。
故事可读性强,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受到心灵的洗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会用“……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说话。
3、领悟安静的环境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并受到心灵的洗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1、领悟安静的环境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
2、用“听到了”说话。
【教学难点】: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引导、点拨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辨析多音字“数”。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清条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听到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噼里啪啦城”去听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吧!老师板书: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①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做个标记。
②边读边思考,这座城市为什么叫“噼里啪啦城”?又是怎样变得“安静”的?三、再读课文,梳清条理1、听课文朗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导分段第一部分(第1至第3自然段):王子想听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的叫喊声。
第二部分(第4至第12自然段):小男孩和所有的人都想听听这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而谁也没发出声音。
教案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优选教案引言《世界上最响的声音》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对抗,缅怀了一个勇敢而坚毅的灵魂。
这篇文章适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引导孩子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三年级语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的优选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词与重点词;3.能够自己捕捉到文中的情感语言,并根据朗读要求朗读韵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自然资源;2.鼓励学生勇敢、坚毅、奋发向上的个性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2. 掌握并朗读本文的词汇和韵文;3. 引导学生对本文对应的情感进行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师生互动,发散学生思维。
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教育线上的画面呈现大自然中的不同声音。
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声音让学生回忆起之前见过的某种动植物或者景物,从而引导他们形成对声音来源的具体印象。
老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这些声音的名称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重要性。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大自然的复杂性和奇妙性质的概念。
2. 阅读与理解阅读课文《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重点词汇和生词(如“虫鸣、雨蛙、远处、徘徊、凝望”等)。
让学生自主地根据上下文推断出生词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语境理解生词。
学生需要理解文中的中心思想,学会解释文章的概括性标题,并学会组织汇总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3. 语言运用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参考教师的建议,朗读一些韵文,并根据要求朗读文章。
在读完后,让学生具体列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喜欢的,并给出理由。
4. 讨论和拓展让学生在群体中互相讨论,并寻找其他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话题。
例如,如果你从城市到乡村,或者你从寒冷的地方到温暖的地方,你会发现哪些不同点?怎么保护大自然呢?让学生可以自由构思内容来完成与大自然相关的小型朗诵,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只有几条语句的诗歌,描述他们眼中的大自然。
桂阳蓉峰完小课时教案电教课
第节总序第节课题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备课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
教学目的与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重点难点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程序个人随笔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探究释疑
1、“噼里啪啦城”是怎样吵闹的?
(1)演读第1-5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演读
②指名演读
(2)交流、汇报怎样吵闹
(3)教师表演里城里的人们是如何吵闹的
(4)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噼里啪啦城”异常喧闹的
场面
1、喧闹王子是怎样闹得最厉害的?
(1)投影示句:
“我想让世界……最响的声音”
(2)指导读句
3、人们对喧闹王子的主意有何反应?
(1)齐读第5自然段
(2)练习说话
全世界都被这个想法激动起来了。
把激动起来了。
“激动”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激动”一词说一句话。
(3)自己高喊时能不能同时听到别人的喊声?
①学生演练
②学生汇报演练结果
③引导:要想能同进听到别人的喊声,自己应该小点声
4、喧闹王子,有没有收到设想已久的生日礼物?为什么?
(1)学生齐读课第10-12三个自然段
(2)朗读汇报
5、喧闹王子得到了什么意外的礼物?
板书设计
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最响的声音——————到处一片寂静
大自然的声音
小鸟歌唱流水潺潺微风低语
美妙
教学反思。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领悟到没有噪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会用“……听到了……听到了……”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
领悟没有噪音的生活是美好的。
教学方法:
通过充分的多种形式的读书,体会噪音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课中生字、词,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搜集有关危害环境的行为,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3.质疑:
课文中喧闹王子认为“最响的声音”是什么?喧闹王子为什么这么喜欢大叫大喊呢?王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意外地得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个最吵闹的城市为什么会变得安静
了。
二、理解规则、获得启示
朗读感悟,探究释疑
1.“噼里啪啦城”是怎样吵闹的?
(1)齐读第1-5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
(2)交流、汇报如何吵闹。
(居民总是大叫大嚷,关门的声音是全世界最响的;警察吹哨子是全世界最刺耳的;鸭子也是全世界叫得最响的。
)
(3)教师表演城里的人们是如何吵闹的。
(4)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噼里啪啦城”异常喧闹的场面。
2.喧闹王子是怎样闹得最厉害的?
(1)出示课件:
“我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叫喊,使我能听到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
(2)指导读句。
声音要大,要突出表现的喧闹王子的与众不同。
3.人们对喧闹王子的主意有何反应?
(1)女生齐读第5自然段。
(2)练习说话。
全世界都被这个想法激动起来了。
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激动起来了。
“激动”是什么意思?谁能用“激动”一词说一句话。
(指名说)
(3)自己高喊时能不能同时听到别人的喊声?
①学生演练。
指一名学生高喊“啊”?其他学生同时一齐喊“啊”。
②学生汇报演练结果。
③引导:要想能同时听到别人的喊声,自己应该小点声喊或者不喊。
不仅是“噼里啪啦城”里的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产生了同一种想法:自己不做声,去听别人的喊声。
4.喧闹王子有没有收到设想已久的生日礼物?为什么?
(1)男生齐读课文第10-12三个自然段。
(2)朗读汇报。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搜寻着那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可是什么也没有听到,到处是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想听到别人的喊声,谁也没有发出声音。
)
5.喧闹王子得到了什么意外的礼物?
(1)全班齐读第13自然段。
(2)指导交流。
(喧闹王子第一次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意外地得到了“安静”这个礼物。
)(3)出示课件:
“王子第一次听到了小鸟的歌唱,听到了微风在树叶间的低语,听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
①教师指导理解。
(这个句子具体从三个方面写王子听到的声音,连续运用三个“听到了”,采用了排比的句式。
)
②学生练习说句。
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
6.“噼里啪啦城“现在的景况如何?
(1)全班同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生汇报。
(说话轻言细语,关门声音最轻,哨子吹得最柔和,鸭子变得最文静。
)
(3)对比轻声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休会“噼里啪啦城”现在生活的美好。
三、练笔
1.创设情境写作练笔
在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呢?请围绕“声音”这个内容,写一篇作文,想像、记实都可以。
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点评修改确立规则
3.噪音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的行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四、总结
砰砰城里的响声就是生活中的噪音,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是文明行为,没有了噪音,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所以,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要……?在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要……?
五、练习
1.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二()两()三()三()五()
四()八()五()六()七()八()
2. 造句。
……听到了……听到了……听到了……
六、作业
1.将这个童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想想如何解决。
七、板式设计:
14、世界上最响的声音
礼物
最响的声音到处一片寂静
大自然的声音
小鸟歌唱流水潺潺微风低语
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