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小班健康活动设计《小脚的朋友》教案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和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脚的用处。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脚部的安全。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画有各种动物脚的图片。
2. 各种鞋子、袜子。
3. 音乐磁带《小脚之歌》。
4. 绳子、圈。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脚,知道脚的用处。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脚部的安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各种动物的脚,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引发幼儿对脚的关注。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做《小脚之歌》舞蹈,让幼儿感受脚的重要性。
(2)游戏“脚的特征”:教师出示各种鞋子、袜子,让幼儿辨认,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脚,找出不同之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情境表演: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角色,体验脚的重要性。
3. 结束部分: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脚的重要性,并注意保护脚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脚的朋友”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绘画区、手工区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制作关于脚的工艺品。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脚的兴趣。
在游戏和情境表演环节,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脚的特征。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脚的保护意识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在活动延伸方面,幼儿在家庭作业中能够向家人介绍脚的重要性,但在区域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制作关于脚的工艺品表现出抵触情绪。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活动准备:1. 图片和故事书关于脚的受伤情况。
2. 创可贴、药膏等医疗用品的模型。
3. 绘画纸和彩色笔或蜡笔。
幼儿园小班《小脚的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和小伙伴的脚,知道脚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脚的部位:脚掌、脚趾、脚跟等。
2. 了解脚的用途:行走、跑步、跳跃等。
3. 观察和描述脚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4. 创作脚丫画,展示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脚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准备颜料、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3. 准备一些关于脚的幼儿故事或儿歌,用于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的脚,了解脚的部位和用途。
2. 展示关于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脚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3. 讲解和演示脚丫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创作。
4.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脚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价幼儿的脚丫画作品,了解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喜爱程度和收获。
六、教学活动: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围成圈,一起做脚部运动,如抖脚、踩脚、转圈等,让幼儿活动脚部,准备进入正式活动。
2. 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关于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脚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3. 实践活动:邀请幼儿用自己的脚丫在画纸上创作,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故事,引导幼儿发挥创意。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脚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创作法: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创作脚丫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互动法: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分享,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八、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准备一些关于脚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脚的用处。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爱护脚部。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
2. 培养幼儿爱护脚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注意脚部的安全。
2.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脚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一些关于脚部游戏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引导幼儿说出脚的用处。
2. 基本内容:a.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幼儿讲解脚的用处。
b. 教师通过实例,让幼儿了解脚部受伤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脚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脚的用处。
3. 拓展内容: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脚部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脚的认识。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脚部比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知道要爱护自己的脚部。
5.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脚的认识和爱护脚部的意识。
2. 关注幼儿在脚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收集幼儿在脚部绘画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脚部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增强家校合作。
2. 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分享教育幼儿爱护脚部的经验和方法。
3. 开展脚部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幼儿和家长的脚部保健意识。
八、教学资源:1. 脚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脚部游戏道具。
3. 绘画材料。
4. 相关脚部保健资料。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小班健康教育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保护脚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保护脚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1.PPT课件:《小脚的朋友》2.脚模型3.贴纸4.音乐:《快乐的小脚》四、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脚有什么作用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认识脚的基本构造师:请大家看看这个脚模型,它有什么特点呢?幼:脚模型有五个脚趾,脚底板,脚跟……师:对了,我们的脚也有这些部分。
那你们知道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吗?幼1:脚趾可以抓地,让我们站稳。
幼2:脚底板可以承受我们的体重。
幼3:脚跟可以支撑我们的身体……3.了解脚的功能师:我们的脚有哪些功能呢?幼1:脚可以走路。
幼2:脚可以跑步。
幼3:脚可以跳跃……师:没错,我们的脚有很多功能,它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
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脚。
4.游戏活动:《快乐的小脚》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快乐的小脚》。
请大家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有一个队长。
队长要带领自己的队员完成各种任务,看哪个队伍的小脚最厉害!(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也知道了保护脚的重要性。
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脚呢?幼1:我们要穿合适的鞋子。
幼2:我们要保持脚部的清洁和卫生。
师: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我们的脚。
五、活动延伸1.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自己的脚,了解脚的特点和功能。
2.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完成一些关于脚的绘画或手工作品,增强幼儿对脚的认识。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对脚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表现出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3.在活动延伸环节,我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导致家长可能无法很好地协助幼儿完成家庭活动。
小班教案:小班社会《小脚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不同的动物(小脚、鱼、蜜蜂、青蛙)以及它们的特征,并能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
2.能够描述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例如食物链、互相利用等。
3.能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丰富自身的社交经验。
二、课前准备1.准备一本与小脚及其朋友们相关的绘本,例如《小脚》、《蜜蜜蜂》等。
2.准备实物或图片,以便介绍动物的特征。
3.准备一些相关的素材,例如食物链图表和关于它的讲解。
三、教学内容1. 导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一段小视频或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感受小脚和它的朋友们。
2. 学习动物及其特征学生对动物的认知是本次教学的重点,教师应重点介绍小脚及其朋友们的肢体特征和习性,并依照对它们的认知,让学生逐步认识其它的动物,例如小脚的朋友鱼、蜜蜂、青蛙等。
火车喜欢吃。
3. 认识动物的相互关系1.让学生了解动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例如食物链、互相使用等。
2.让学生看一看食物链图表,并希望他们能把阴阳食物链的关系都介绍一下,以便让他们了解不同动物之间关系之间有何区别,并理解有些动物是互相利用。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课堂活动中让他们运用自己对动物之间关系的认知进行辩论或分享。
4. 课堂活动1.有趣而互动的环节,例如鬼马小白鼠、公主和青蛙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内形成团队,扮演不同动物,来分析不同角色之间的特殊关系;2.比较不同动物主角:教师可以班内一分为二,让每个小组合作,用数字或图表比较两种不同动物的一个特征,并准备展示结果。
比如,不同动物的耳朵、眼睛、颜色等。
3.分享和相互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分享每个人喜爱的动物及其它动物(或物类)间的关系,并让孩子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友情共享。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到家中动物园的附近,看看有什么新的动物,照相或画图记录,分享他们的新发现的动物及其情况;2.让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例如野生动物救护站,了解和保护动物;3.组织学生分享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在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游玩的经历,让他们分享他们对动物的情感和认知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脚的用处和保护脚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穿鞋袜的能力,学会爱护脚部。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己的脚部有自信和满足的情感,培养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脚的用处和保护脚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自己穿鞋袜的能力,学会爱护脚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自己穿鞋袜的能力,学会爱护脚部。
2. 引导幼儿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脚部的故事书籍,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准备一双鞋袜,作为示范和实操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引导幼儿说出脚的用处。
2. 教学讲解:通过故事书籍,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幼儿了解脚的用处和保护脚的重要性。
3. 实操环节:教师示范如何穿鞋袜,让幼儿自己尝试穿鞋袜,并引导幼儿学会爱护脚部。
5. 教学反思:针对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自己穿鞋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设置关于脚部的主题墙,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脚的用处和保护脚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操环节。
2. 幼儿自己穿鞋袜的能力,观察幼儿在实操环节中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穿鞋袜的动作。
3. 幼儿对脚部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对脚的用处和保护脚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脚部知识的应用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建议。
2. 观察幼儿在课后活动中是否能够主动保护自己的脚部,如不在尖锐物品上行走,不随意触摸脚部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教案名称:小班《小脚的朋友》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故事《小脚的朋友》的主要内容。
2.通过故事理解友善与互助的重要性。
3.学习认识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
教学准备:1.幼儿园语言启蒙教具和图片。
2.故事《小脚的朋友》的图书或幻灯片。
3.大班教师的协助。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交流,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过关于小脚的故事?”2.引导幼儿讲述小脚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3.介绍今天将要学习《小脚的朋友》这个故事,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好奇。
步骤二:讲故事(15分钟)1.给幼儿展示《小脚的朋友》的图书或者使用幻灯片,通过图片与语言讲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展示故事中小脚与不同动物之间的互动和友善,以及故事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念。
3.将故事互动地讲述给幼儿,在适当的地方停顿,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
步骤三:识字课和认知(10分钟)1.利用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图片,通过指认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2.让幼儿描述不同动物的特点,如:猴子的尾巴长,小猪的尾巴短等。
3.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对不同动物的认识,可以使用语言启蒙教具或图片进行辅助。
步骤四:情感教育(10分钟)2.借助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他人和与他人友好相处。
3.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讲述自己与他人互助的事情,加强对友善和互助的理解。
步骤五:操作活动(15分钟)1.分角色扮演小脚和不同的动物,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体验友善和互助的感受。
2.给幼儿分发纸和彩笔,让他们自由绘制小脚和不同动物的形象,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师生共同创作“我们友善互助”的小海报,让幼儿将友善和互助的理念写在海报上,加深对友善和互助的记忆。
步骤六:总结反思(5分钟)1.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目标。
2.引导幼儿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3.提醒幼儿将友善和互助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加强与同伴之间的友善互助。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脚的各种朋友,如小鸟、小鱼、小猫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脚的朋友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内容:1. 小脚的朋友:小鸟、小鱼、小猫、小狗等。
2. 小脚的朋友的特点:小鸟会飞,小鱼会游,小猫会跳,小狗会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脚的各种朋友。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脚的朋友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认识小脚的朋友。
2.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3. 讨论法: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五、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包括小鸟、小鱼、小猫、小狗等。
2. 道具:准备一些小动物的道具,如小鸟的翅膀、小鱼的尾巴等。
3.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展示小脚的朋友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小脚丫》引发幼儿对小脚的关注,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
2. 认识小脚的朋友: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3. 描述小脚的朋友: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4.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体验它们的特点。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七、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小脚,并描述他们的特点。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幼儿对小脚的朋友的认知和描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小动物的特点。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角色扮演。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回家后观察和描述小脚的特点的作业完成情况。
十、教学拓展: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脚的朋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小脚,知道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保护小脚。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脚的基本结构:脚趾、脚掌、脚跟等。
2. 了解脚的功能:行走、跑步、跳跃等。
3. 学会保护小脚的方法:穿合适的鞋子、避免碰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小脚。
2. 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脚的功能,并能在生活中运用保护脚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玩具脚丫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提问:“你们知道脚有哪些部分吗?脚有什么功能呢?”2. 教学环节一:认识脚的基本结构a. 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脚的各个部分,如脚趾、脚掌、脚跟等。
b. 讲解脚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教学环节二:了解脚的功能a. 播放视频,展示脚是如何行走、跑步、跳跃的。
b. 引导幼儿讨论:脚为什么能行走、跑步、跳跃呢?4. 教学环节三:学会保护小脚a. 讲述一个关于保护小脚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保护脚的重要性。
b. 讲解如何正确保护小脚,如穿合适的鞋子、避免碰撞等。
5. 教学环节四:动手实践a. 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小脚丫。
b. 引导幼儿用剪刀剪下自己绘制的小脚丫,并粘贴在另一张画纸上。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视频等。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保护小脚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保护教育。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有关脚的主题墙饰,引导幼儿关注脚的保护。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蚂蚁和大西瓜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蚂蚱跳呀跳教案四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一活动目标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2、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一块垫子,围坐在地上。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一、幼儿倾听故事。
1、教师讲故事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
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
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
“啊嚏、啊嚏!”好冷啊!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小脚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呀。
他急急忙忙赶回家,轻轻地穿上袜子,套上鞋子,又和自己的好朋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2、提问(1)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2)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3)小脚丫丫离开了它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二、找小脚、认小脚。
1、教师:我们的小脚在哪里?2、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3.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4、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报纸。
5、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三、给小脚找好朋友1.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2.学习穿袜子、鞋子。
3.现在小脚又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了。
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辨认袜底,分清鞋子的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蓝和小黄二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学习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2、绘本《小蓝和小黄》准备幼儿人手1本。
活动过程: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通过撕纸出现“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两位新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脚的朋友
活动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2、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块垫子,围坐在地上。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倾听故事。
1、教师讲故事
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
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
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
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
“啊嚏、啊嚏!”好冷啊!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小脚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呀。
他急急忙忙赶回家,轻轻地穿上袜子,套上鞋子,又和自己的好朋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2、提问
(1)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
(2)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
(3)小脚丫丫离开了它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二、找小脚、认小脚。
1、教师:我们的小脚在哪里?
2、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
3.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
4、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报纸。
5、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
三、给小脚找好朋友
1.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2.学习穿袜子、鞋子。
3.现在小脚又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了。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辨认袜底,分清鞋子的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