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学案政治生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5
必修2 第4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复习目标1.一个关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2.两个体系: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体系。
3.两大意义:依法行政的意义、接受监督的意义。
4.三种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复习要点1.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常考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常考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2.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常考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政府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是什么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为什么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要性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意义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对政府: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社会: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怎么样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1)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温馨提示:如何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需要从政府和公民两个角度考虑。
政府角度主要是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公民角度主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合法渠道参与民主决策。
拓展升华正确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和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政府温馨提示:依法行政的“政”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依法执政的“政”主要指国家政权,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行对国家政权的控制。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最新考纲:1.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2.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二、构建知识体系三、问题探究探究一以来,国务院已分9批审议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618项,持续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5年来,政府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并要求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根据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实施“三张清单”的意义。
[提示] 有利于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探究二无保护状态下的公共利益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
6月5日下午,贵州省普安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兴仁县人民××院诉兴仁县××局怠于履行法定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
法庭当庭宣判,确认被告兴仁县××局的违法行为,并责令××局依法履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职责。
材料中的监督属于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什么形式的监督?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提示] ①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中的司法机关的监督。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局怠于履行法定职责,系行政不作为,系懒政、怠政,是失职、渎职行为,也是一种腐政,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探究三某市通过加大民生保障支出,简政放权,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及建立决策民意征集制度等措施,树立了权威政府的形象。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是如何打造权威政府的。
[提示] 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高三政治复习巩固课学案(015)《必修Ⅱ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课前预习案】【预习内容】自主完成潍坊一轮材料P71-72【考点梳理】部分。
预习要求:1.请同学们阅读政治生活第四课P43-48及综合探究P49-51,至少读一遍。
2.先用蓝笔默写一轮材料【考点梳理】部分,不会的内容再看书,然后用红笔默写!(可写关键词)3.对于预习中不明确的问题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问题反馈】【重点巩固】请同学们重点记忆下列问题,并尝试默写。
课堂上老师要再进行检查落实。
1. 政府依法行政(1)是什么:(2)为什么:(政府的性质、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依法行政的意义)2.科学民主决策(1)为什么:(注意加上“民主决策的意义”)(2)怎么做:3.对政府权力的监督(1)为什么:(必要性、意义)(2)怎么做:4.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课堂导学案】【宏观展示】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熟练掌握并运用表格内的高考考点。
课程标准高考考点考情播报(山东07-10年)试题题型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政府权力的行使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了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的要求07年29题⑹主观正确认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府权力的监督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的权威的来源和树立【知识整合】总结归纳:我国政府应如何行使权力?【知识联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和联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区别内涵不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地位不同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体不同全体人民群众,范围最广联系注:表中其他空参见“2011年潍坊一轮”材料P73【误区辨析】1.政府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是一回事。
一、考点解读1、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2、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5、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6、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二、考点讲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政府依(2)政府依法行政的实质从根本上说,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表现,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A.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性: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法行政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政府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可以促进各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c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
d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e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补充: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社会事务;以德治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范畴不同。
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范畴,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范畴,属于政治文明。
③依靠手段不同。
以德治国主要依靠道德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依法治国以法律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2)联系: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山东省邹城市实验中学边德礼邮编:273500【热点解读】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写进宪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办事的统一。
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是我国国体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地位使其成为依法治国的领导者。
宪法和法律是党和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民主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贯彻这一方略,党要依法执政,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活动;立法机关要依法立法,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公民要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角度分析】1.经济生活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和宏观调控只有具备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的维护。
而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复习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的重要性和形式,了解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
课程内容1.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性–保障人民权益–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行为–促进政府的透明和公正2.政府受人民监督的形式–舆论监督–选举监督–法律监督–公民参与监督3.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举报不法行为–参与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通过新媒体表达诉求4.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自身知识和能力–善于利用法律法规–借助媒体力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教学活动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活动2:政府受人民监督的形式老师为学生介绍政府受人民监督的形式,包括舆论监督、选举监督、法律监督和公民参与监督。
然后,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形式,进行研究并制作小组展示。
活动3:监督的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法或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活动4: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例如政府部门、市民、媒体等,模拟一个真实的监督场景,通过互动来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
课堂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性和方法的文章,字数不少于1200字。
文中需要包含对政府受监督的形式和途径的描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本节课程通过讲解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性和形式,以及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了解到政府受监督是维护人民权益和促进政府公正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小组交流中深入思考和探讨,提高了他们对监督的认识和能力。
作业的要求鼓励学生通过撰写文章来总结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学案第一课时: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教学要求】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学习懂得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基础知识预习与巩固】一、政府依法行政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和. 规定。
2、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的原则。
3、具体要求:行政、行政、正当、便民、诚实守信、统一。
4、意义⑴有利于保障的权利和自由;⑵有利于加强,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⑶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水平;⑷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5、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途径⑴加强工作,提高质量,以严格规范行为;⑵加强建设,促进执法、执法和执法,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⑶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致、合理、科学、顺畅、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1、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的环节:、、等。
2、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决策、决策。
我国政府也正在推进决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合作探究】探究一:结合教材第43页《探究与共享》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上述两市政府作出决定的理由正当吗?谈谈你的看法。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3、什么是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途径有哪些?5、政府依法行政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二:依法治国就是政府依法行政吗?探究三: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吗?探究四: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那么政府是立法机关吗?探究五:如何理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典型例题】典例1、我国坚持依法行政,从严行政,是因为()①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②只要严格依法行政,就能做好工作③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④依法行政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典例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治生活复习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行政的意义和要求:2、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5、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6、我国政府权威的树立。
【预习案】一、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1、政府要依法行政:我国实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1)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________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__ ______和________规定。
2、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根本原因+必要性+意义)(1)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是由决定的。
(2)必要性:是贯彻方略、提高____ ____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___ _____的原则。
(3)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____ ____和_____ ___;②有利于加强,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_____ ___;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_____ ___和______ __,提高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___ _____建设。
3、如何坚持依法行政?(1)从根本上讲,要坚持,坚持的宗旨和的基本原则。
(2)要审慎行使权力,决策、决策、决策。
(3)要求:必须为、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着力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
①原因: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___ _____、、等环节。
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②具体表现: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____ ____、和。
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和系统,提高决策的________ ;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__ ______、_____ ___;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程序正当,,责任明确。
(4) 减少决策失误的措施: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_____ ___和_____ ___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和。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考点解读: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1)含义: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政府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重要性(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政府依法行政还要求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要求:(1)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
(2)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科学性;(3)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4)政府决策应尊重民意。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1)为什么政府要接受监督?(原因+意义)①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
③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
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
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载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⑤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来说:A.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B.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C.才能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
D.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对人民群众来说:E.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F.才能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2)如何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A.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B.建立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政府内部的监督:上级机关、审计部门、监察部门、法制部门。
C.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实施阳光工程,做到政务信息公开。
4、政府的权威(综合探究)(1)含义: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有无权威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性质决定(3)我国政府权威的表现:书本P49(4)区分有无权威政府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5)影响政府权威树立的因素:书本P50(6)政府树立权威的要求:书本P50-51。
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结:人民政府这一主体相关知识点整合1.国体、本质――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基本原则2.我国政府的职能(四个)、作用(便民利民)3.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4.我国政府接受人民监督(为什么、怎么办)5.我国政府权威的体现和树立权威的要求6.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命题规律: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1)国家性质决定、政府性质、宗旨、原则决定;(2)是履行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3)是坚持依法行政的需要(具体意义);(4)是自觉接受监督的需要(具体意义);(5)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
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1)积极履行政府职能(一定具体到某一职能的具体内容——如何履行某种职能);(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如何对贯彻原则3点;(3)坚持依法行政,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4)自觉接受监督;(5)树立政府权威,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二、易错易混:1、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加强立法工作。
政府属于立法机关。
2、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
3、政府必须加强依法执政。
4、依法治国就是政府依法行政5、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
7.政府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8.属于行政监督体系的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有人民政协的监督、人大的监督、司法机关监督和党的监督。
9.监察、法制、审计及预防腐败局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三、典型例题:1.北京市某区政府把所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为每个网格配备若个工作人员。
构建了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络)、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了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措举有助于①增强政府的科学执政意识②提升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能力③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力④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近期,“染色馒头”、“瘦肉精火腿肠”等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要有效防范此类现象发生,从漫画《交叉地带》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A.政府要直接参与食品生产和管理B.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政府权威C.政府要清正廉洁,防止行政执法腐败D.要完善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3、在我国,政府要在接受人大、政协和司法机关监督的同时,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政府注重接受人民监督①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②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③有利于保证政府清正廉洁,杜绝腐败行为④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和公信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公布本部门预算。
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A.民主和法制B.监察和审计C.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D.简化政府办事程序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
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目前,我国已经根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选择适当选项完成下图①监察监督②人大监督③政协监督④审计监督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这些规定旨在①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③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④扩大公民的法定检举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近日,我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在法院开庭。
被告当庭表示将撤回某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因为该项目对环境有潜在危险。
这说明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③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司法监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四、巩固练习:1.近日,我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在法院开庭。
被告当庭表示将撤回某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因为该项目对环境有潜在危险。
这说明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③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司法监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10年12月7日,山东首个省级大型网络问政平台——齐鲁民声正式开通。
该网站由省政府纠风办和大众网联合主办,网友可以通过此平台咨询政策、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
材料包含的监督形式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监督②人民政协的监督③社会舆论监督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3.结合上题材料说明重视网络媒体搞好监督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③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④公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 2011年1月11日闭幕的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指出: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着力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下列名言与该要求不符的是( )A.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道德经》)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C.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D.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5.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作出有关决策之前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如进行公示或者开听证会等,但是有不少民众对此存有疑虑,认为自己常常被“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