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习题·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明确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
”这说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任务就是追求生活的智慧③人人总结生活后都可成为哲学家④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哲学回归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C。
生活世界是哲学一劳永逸的源泉,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也说明哲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回归生活,①④正确。
②③观点明显错误,排除。
2.从古到今,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科学之科学④正确的学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②正确。
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正确的学说”均错误,③④排除。
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解析:选C。
A中“科学”、B中“自然科学”都是对哲学的错误理解,不选;C符合题意;D说法片面。
4.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坚定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一说法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解析:选D。
“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属于世界观范畴,“采取了加强的措施”属于方法论范畴,所以材料中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项正确;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A认为世界观决定实践结果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2013·福建卷·34题)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2.(2013·天津卷·7题)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
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2013·重庆卷·12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安倍晋三的言沦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1 / 3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4.(2013·福建卷·35题)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A. 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2012年(2011广东卷)5.“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2013年高考政治总复习 选择题百题精炼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师版)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3届第次月考试题.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山西大学附中2013届高三试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体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山西大学附中2013届高三试题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试题 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 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北京石景山区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D.客观与主观相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答案】B 【解析】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团购”、“雷人”、等热词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本题选B项。
A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应是主观与观相符合,错误应排除。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 C.①②③⑤⑥⑦ D.⑤⑧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3届高三试题 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相互区别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B.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C.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D.气者,理之所依也 (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10月联考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答案】C 【解析】“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综合提升【复习点睛】本单元围绕哲学基本理论,要把握好如下内容: 一个概念:即哲学的概念。
两个作用:一是一般性哲学的作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一系列区别: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各个基本形态间的区别、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思维和存在的本原和同一性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成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等。
克服“拍脑袋”决策,杜绝“短命建筑”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③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解答本题,要正确区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这两个问题,①②属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命题;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A2.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拍脑袋”决策,主要是由于错误的政绩观造成的,因此,要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关键是要引导各级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B.思维促进存在的发展C.思维阻碍存在的发展D.错误的思维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解析:材料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A不符合题意。
正确的思维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维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故B、C错误,D正确。
答案:D名言引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题型特点】名言引文类选择题一般以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等为背景,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
这类选择题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题干列举一段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第二,题干列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让学生分析题肢中哪些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符合题干观点;第三,题干列举一段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四个题肢也是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让学生分析哪些题肢与题干中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民间俗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相一致。
时代精神的精华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作一棵大树,那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这棵大树上相继而生的丰硕果实。
据此完成1~2题。
1.上述材料说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C.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解析:材料讲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A项正确。
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观点错误。
答案:A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重点、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有所不同,但就其精神实质来说(A.都来源于毛泽东思想B.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C.都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案D.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解析:注意把握“就其精神实质来说”这一要求。
答案:B3.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④是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和倡导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无论谁提出的都不能作为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的原因,故④不选。
答案:A4.(2016·海南三亚一中期末有位哲人讲道:“我们所从事的哲学理论研究不是可以马上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它更多地通过间接的方式,时时刻刻影响人们生活和观念。
”这说明(A.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解析:哲学理论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影响人们的认识,改造世界,A项符合题意。
M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M1 美好生活的向导 33.M1、O1、O3[2013·广东卷]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解析] C 材料中党的十八C项符合题意。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项表述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项表述错误。
、P2[2013·江苏卷] 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C 本题以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为视角[2013·日照模拟] “神舟九号”载人升空入驻“天宫一号”、“北斗”导航2012年的中国航天亮点纷呈、璀璨夺目。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这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依据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题干强调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体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C项。
[2013·杭州模拟] 当前,经济建设中要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准确判断形势,精心管理通胀预期,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是在处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解析]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宏观调控,这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①符合题意。
准确判断形势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入选。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1苏南四市调研)2011年11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哲学日”。
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因为它是(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正因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C项符合题意;哲学不是一门综合科学,A项不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B、D两项说法错误。
2.“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 )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是什么。
材料体现的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A项说法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总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项说法错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C项表述不全面;D项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3.2012年高考将要到来,每年高考前后,一些学生及家长用敬神、拜佛的迷信方式,祈祷神灵保佑自己或子女金榜题名。
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①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世界观④迷信思想是人脑凭空产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错误的世界观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是因为错误的世界观的指导,③说法错误;不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物质的反映,不是人脑凭空产生的,④说法错误。
4.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和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恩格斯的话主要强调了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A项合题意;B、C、D三项错误表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排除。
5.(2011烟台测试)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
这告诉我们( )A.辩证唯物主义是学科专业知识的来源B.辩证唯物主义是世界观,学科专业知识是方法论C.辩证唯物主义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D.辩证唯物主义是具体科学的基础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材料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C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项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说法错误。
6.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这说明(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哲学革命是法国革命的导火索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思想家们的哲学思想宣传,引发了法国大革命,这说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项符合题意;A项涉及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反映,而材料涉及真正的哲学对社会的反作用,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夸大了哲学的作用,说法错误。
7.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各种哲学思想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正给人智慧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才真正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是因为它们(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精神。
审题时要抓住“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
因为真正的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所以才是精华,①②③的观点都是其原因,选A项;哲学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但哲学具有阶级性,并非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④错误。
8.(2011哈尔滨九中模拟)东晋时期的诗人、画家,心灵极为丰富、敏感,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咏叹生与死的无常。
这说明( )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思维再现存在D.存在决定思维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说明存在决定思维,D项符合题意;思维离不开存在,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法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能动的反映,因而绝不仅仅是再现,C项错误。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2011年6月2日,天宇上演日偏食,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亚洲东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等地公众共同欣赏了这出天象大戏。
据此回答9~10题:9.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解析:C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日食是自然现象,古人认为其象征不吉利,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对于这次日偏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
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对日偏食时间等的精确预报,说明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体现了D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不可能统一,A项错误且不符合题意;B、C两项不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符合题意。
11.(2011佛山一模)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解析:C 本题考查对哲学上的“两个对子”的理解。
“形谢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两个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沧海桑田”反映了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属于辩证法观点;“断章取义”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这两个观点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指鹿为马”体现了意识错误地反映物质;“乐极生悲”反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盲人摸象”反映只看到局部,没有从全局出发看问题;“削足适履”反映了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2.(2011汕头二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
此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析:A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该观点认为命运决定个人的幸福,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3.(2011广州一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
这一观点属于( )①形而上学②主观唯心主义③辩证法④客观唯心主义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C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形态、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
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属于辩证法,③④符合题意。
14.(2011盐城调研)“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与“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两种观点分别属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解析:D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第一种观点将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种观点坚持了劳动的观点,同时又承认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 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5.(2011泉州一中检测)哲学史上有著名的“离坚白”之辩。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
“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
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
该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C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
题中观点以主观感受来判断“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割裂“白”和“坚”的关系,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6.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
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
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
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D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认识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哲学史上第一次出现了(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解析: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