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语文4月联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11.05 KB
- 文档页数:15
2019-2020学年西宁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紧箍咒张中杰侯家村人都知道,村长老侯是个保守派,儿子小侯是个激进派。
老婆病故时儿子小侯才五岁,老侯怕后妈背后虐待小侯,便发誓不娶。
但打小由于派别不同,天天针尖对麦芒,日子过得叮叮咣咣居无宁日。
小侯打小调皮捣蛋,扒豁子捅漏子,老侯跟在后面赔不是陪笑脸“擦屁股”,几乎是家常便饭。
但老侯不舍得动小侯一指头,也从无怨言。
老侯喜欢《西游记》。
尤其羡慕唐僧,因为玄奘有观音送的紧箍咒,能把齐天大圣治得服服贴贴。
老侯是党员,当过几年民办老师,便对儿子小侯说:“老辈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反过来也一样。
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小侯反唇相讥:“都什么年代了,国家提倡民主自由呢?你收回这招吧!”“孝顺孝顺,不顺则不孝。
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宝贝蛋,出了事可就是坑爹!你得顺着爹,听我上课,念念紧箍咒!管保你小子这辈子平平安安!”村里有个造纸厂经营不善快垮了,小侯挺身而出要承包。
老侯招数使尽挡不住,便板下脸来给小侯立规:“每季度回家上紧箍咒课一次!”。
小侯笑而应允。
上课内容:以人为本,不坑百姓;诚信立身,利国利民;不准浪费,节约成本……小侯耳朵快听出茧子了。
一天,小侯正与客户谈业务,被老侯揪着耳朵拎回家“开小灶”。
“胆大包天,坑乡亲的事也敢干?”小侯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邻居张大娘家去卖麦秸秆少了二十斤,给老侯听到了,亲自去过秤,发现秤中有“猫腻”。
小侯自知理亏,在屁股上挨了几脚后,动拿着钱给亏斤两的村民挨家挨户补偿,还在老侯严厉的目光监督下一一道歉。
树立了诚信,纸厂形势喜人。
老侯农闲时闲不住,开了家废品收购站,没人去的时候还自己背个大麻袋捡废品。
小侯嫌没面子劝老侯,老侯生气了“我锻炼了身体,又让村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还为你厂提供了纸源,一举三得。
难道还丢你大厂长人了?”噎得小侯直翻白眼。
第Ⅰ卷(阅读题共36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献里的“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其中科学位于技术前头。
但是,很多人却把它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在实践中往往还把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
科学,更明确地说,自然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技术,则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
两者之间,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
科学的进步一直是由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所推动,而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
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之前不曾预测过或者从来都未有计划去实现的偶发事件,而且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
数学中的数论有3000多年历史,但它在成为现代信息保密手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最无用处的。
显而易见,我们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不应该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不应该简单地把发展技术的思路和措施直接搬过来为发展科学铺路,也不应该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
但是,今天学术部门中常见的却是决策者们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以为通过集中筹划、巨额资助、快捷升职等手段便可以刺激基础科学迅速发展并立即开花结果。
这样一来,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回顾一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管理经验是有益的,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Schwarz最近刊文指出:“科学研究中大多数颠覆性的发现都不是事前就计划好的。
相反,它们都像淘气的小妖精那样突然出现在墙角,因为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地探讨未知事物所导致的发现和发明。
因此,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是一个学术机构成功的关键。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的精神,不断自学,终在民间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②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③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死气沉沉,让人提不起精神。
④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⑤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⑥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④⑤⑥D. ①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针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还需认真思考。
B. 专家认为,是否把握好财政运作的“度”,在稳定增长与调整结构之间找平衡,是对地方政府能力的重大考验。
C.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民币近期对美元贬值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所致,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D. 各级党组织只有当好选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很多癌症致死者明明是手术治疗(包括化、放疗)导致的。
①有人却把这个责任推给所患的疾病--癌症,这是不公正的。
手术②切除可见的癌病灶。
却不能切除滋生癌症的土壤。
③这个土壤未除,癌症就随时可以复发,④复发时的身体条件更差。
⑤经过了手术的摧残,人体抗病能力大大减弱。
- 1 - / 9
2019届西宁市四中、五中、十四中三校
数学(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1i 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1{|
0}1x A x x +=-…,{0B =,1,2,3},则(A B = ) A .{1-,0,1}
B .{0,1}
C .{1-,0}
D .{0} 3.已知向量,,且,则( ) A . B . C .
D . 4.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于直线l ,且直线α⊂a ,直线β⊂b ,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若b a //,则l a //或l b //
B. 若b a ⊥,则l a ⊥且l b ⊥
C. 若直线b a ,都不平行直线l ,则直线a 必不平行直线b
D. 若直线b a ,都不垂直直线l ,则直线a 必不垂直直线b
5.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p :
; ②的值为0;③若
为偶函数,则曲线 处的切线方程是.④已知随机变量
则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S
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则二项式
6(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系数是( )
A .20-
B .20
C .203-
D .
60。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
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
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
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右图,对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阅读从选择开始,开始阅读前,必须有足够的图书储备可供选择。
B.图中的“阅读”加引号,意在强调阅读并不等于拿着书,让印刷体的文字在眼前晃过这样的活动。
C.“反应”指的是阅读感受,它可转化为一种阅读动力,引导阅读者不断阅读。
D.位于图中心的“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表示这个理论仅适用于成年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四”的思想家尽管趋向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划界和对峙,但在其观念的深层,依然与传统无法分离。
这里可以具体考察“五四”的核心观念与儒学的核心观念之间的关系。
“五四”以科学与民主为其核心观念,传统儒学的核心观念则表现为仁与礼,二者呈现相分而又相融的关系。
在政治的视域中,建立政治秩序,实现社会有效合理的运行,这是五四时期的民主观念和儒学的“礼”的观念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秩序、以什么方式进行政治治理这一问题上,五四时期所接受的民主观念和儒学所肯定的礼制却呈现了重要的差异。
按照荀子的阐释,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乃是基于“度量分界”。
所谓“度量分罪”,也就是以礼为核心,将社会区分为一定的等级结构,并为等级结构中的不同成员规定与其地位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基于“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是通过个体在政治、伦理等方面各自承担好相关角色,进一步建构不同层面的社会秩序。
作为“礼”之延伸的纲常,则一方面内含对社会秩序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将社会关系单向化,由此形成的秩序,更多地呈现等级之分。
专题21函数y=Asin(wx+φ)的图象及应用最新考纲1.了解函数y=A sin(ωx+φ)的物理意义;能画出y=A sin(ωx+φ)的图象.2。
了解参数A,ω,φ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3.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基础知识融会贯通1.y=A sin(ωx+φ)的有关概念y=A sin(ωx+φ)(A〉0,ω>0),x∈R 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A T=2πωf=错误!=错误!ωx+φφ2.用五点法画y=A sin(ωx+φ)(A>0,ω〉0,x∈R)一个周期内的简图时,要找五个特征点如下表所示:x错误!错误!π-φω错误!错误!3.函数y=sin x的图象经变换得到y=A sin(ωx+φ)(A>0,ω〉0)的图象的两种途径【知识拓展】1.函数y=A sin(ωx+φ)+k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2.由y=sin ωx到y=sin(ωx+φ)(ω〉0,φ〉0)的变换:向左平移错误!个单位长度而非φ个单位长度.3.函数y=A sin(ωx+φ)的对称轴由ωx+φ=kπ+π2,k∈Z确定;对称中心由ωx+φ=kπ,k∈Z确定其横坐标.重点难点突破【题型一】函数y=A sin(ωx+φ)的图象及变换【典型例题】已知向量(cos x ,),(sin x,cos2x),x∈R,设函数f(x )•.(1)求f(x)的表达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和画出f(x)在[0,π]范围内的大致图象;0πx0πf(x)(2)若方程f(x)﹣m=0在[0,π]上有两个根α、β,求m的取值范围及α+β的值.【解答】解:(1)f(x )sin2x cos2x=sin(2x),0πx0πf(x)010﹣1如图示:(2)由图可知m∈(﹣1,)∪(,1),或,∴或.【再练一题】将函数y=sin2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f(x)的图象,则()A.y=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B.f(x)的最小正周期为C.y=f(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D.f(x)在单调递增【解答】解:函数y=sin2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可得:y=sin x,即f(x)=sin x.根据正弦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可知:对称轴x,∴A不对.周期T=2π,∴B不对.对称中心坐标为:(kπ,0),∴C不对.单调递增区间为[],k∈Z,∴f(x)在单调递增.故选:D.思维升华(1)y=A sin(ωx+φ)的图象可用“五点法”作简图得到,可通过变量代换z=ωx+φ计算五点坐标.(2)由函数y=sin x的图象通过变换得到y=A sin(ωx+φ)图象有两条途径:“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题型二】由图象确定y=A sin(ωx+φ)的解析式【典型例题】函数y=2sin(ωx+φ)(ω>0,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π)=()A.1 B.C.D.2【解答】解:根据函数y=2sin(ωx+φ)(ω>0,0<φ<π)的部分图象,可得:T•,解得:ω=2,由于点(,2)在函数图象上,可得:2sin(2φ)=2,可得:2φ=2kπ,k∈Z,解得:φ=2kπ,k∈Z,由于:0<φ<π,可得:φ,即y=2sin(2x),可得:f(π)=2sin(2π)=1.故选:A.【再练一题】函数y=2sin(ωx+φ)(ω>0,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B.C.D.【解答】解:根据函数y=2sin(ωx+φ)(ω>0,0<φ<π)的部分图象,可得:T•,解得:ω=2,由于点(,2)在函数图象上,可得:2sin(2φ)=2,可得:2φ=2kπ,k∈Z,解得:φ=2kπ,k∈Z,由于:0<φ<π,可得:φ,即y=2sin(2x),令2kπ2x2kπ,k∈Z,解得:kπx≤kπ,k∈Z,可得:则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故选:C.思维升华y=A sin(ωx+φ)中φ的确定方法(1)代入法:把图象上的一个已知点代入(此时要注意该点在上升区间上还是在下降区间上)或把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代入.(2)五点法:确定φ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特殊点作为突破口.【题型三】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应用命题点1 三角函数模型【典型例题】如图,扇形OAB的半径为1,圆心角为,若P为弧上异于A,B的点,且PQ⊥OB交OB于Q点,当△POQ的面积大于时,∠POQ 的大小范围为.【解答】解:设∠POQ=θ,则PQ=sinθ,OQ=cosθ,(0<θ).∴,由,得sin2θ,又2θ∈(0,π),∴2θ,则θ.∴∠POQ的大小范围为.故答案为:.【再练一题】海上一艘轮船以60nmile/h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C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小岛D在北偏东30°的方向上,航行20min后到达B处测得小岛C在北偏西60°的方向上,小岛D在北偏西15°的方向上,则两个小岛间的距离CD=nmile【解答】解:∵△ABC中,由题意可得:∠CAB=120°,∠BAC=30°,AB=6020,∴由正弦定理,∴BC20,∵在△ABD中,由于∠DAB=60°,∠ADB=45°,由正弦定理可得:,可得:BD10,∴△BC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D2=(10)2+(20)2﹣2×1020cos45°,∴解得:CD=10.即目标C、D之间的距离为10.故答案为:10.命题点2 函数零点(方程根)问题【典型例题】已知函数f(x)=2sin(ωx)sin(ωx)(ω>0),若函数g(x)=f(x)在[0,]上有且只有三个零点,则ω的取值范围为()A.[2,)B.(2,)C.[)D.()【解答】解:f(x)=2sin(ωx)sin(ωx)=2sin(ωx)sin(ωx)=﹣2cos(ωx)sin(ωx)=﹣sin(2ωx),由g(x)=f(x)0得f(x),即﹣sin(2ωx),得sin(2ωx),∵0≤x,∴0≤2ωx≤πω,则2ωxπω,∵sin,∴要使sin(2ωx),在0≤x上有三个根,∴2π≤ωπ4π,得2π≤ωπ,即2≤ω,即ω的取值范围是[2,),故选:A.【再练一题】已知函数,若函数F(x)=f(x)﹣3的所有零点依次记为x1,x2,x3,…,x n,且x1<x2<x3<…<x n,则x1+2x2+2x3+…+2x n﹣1+x n=( )A.B.445πC.455πD.【解答】解:函数,令2x kπ得x,k∈Z,即f(x)的对称轴方程为x,k∈Z.∵f(x)的最小正周期为T=π,0≤x,当k=0时,可得第一根对称轴x,当k=30时,可得x,∴f(x)在[0,]上有30条对称轴,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与y=3的交点有30个点,即x1,x2关于对称,x2,x3关于对称,…,即x1+x22,x2+x32,…,x30+x31=2将以上各式相加得:x1+2x2+2x3+…+2x28+2x29+2x30+x31=2()=(2+5+8+…+89)455π故选:C.命题点3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综合【典型例题】已知函数(ω>0),且,当ω取最小值时,以下命题中假命题是( )A.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B.是函数f(x)的一个零点C.函数f(x)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D.函数f(x)在上是增函数【解答】解:f(x)sinωx cosωx+cosωx sinωx cosωx sin(ωx),∵f()sin(π)=0,∴πkπ,∴ω=3k﹣1,k∈Z.∵ω>0,∴ω的最小值为2.此时f(x)sin(2x).∵f()sin,∴当x时,f(x)取得最大值,故A正确;∵f()=0,∴x是f(x)的零点,故B正确;∵f(x)sin[2(x)],∴f(x)的图象由g(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故C错误;∵f(x)的周期为T=π,区间长度为,且当x时,f(x)取得最大值,∴f(x)在上是增函数,故D正确.故选:C.【再练一题】函数,若,且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B.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对称C.函数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D.由y=2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函数f(x)的图象【解答】解:函数,∵,即2sinφ,∵φ∴φ又∵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k∈Z.可得ω=12k﹣10,∵0<ω<12.∴ω=2.∴f(x)的解析式为:f(x)=2sin(2x).最小正周期T,∴A不对.当x时,可得y≠0,∴B不对.令2x,可得,∴C不对.函数y=2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得2cos2(x)=2cos(2x)=2sin(2x)=2sin(2x).∴D项正确.故选:D.思维升华(1)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已知函数模型求解数学问题;二是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2)方程根的个数可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3)研究y=A sin(ωx+φ)的性质时可将ωx+φ视为一个整体,利用换元法和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解题.基础知识训练1.【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得到()g x 图象,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 B .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可得的图象.故选:C .2.【辽宁省朝阳市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已知函数的两个相邻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π,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y f x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答案】D 【解析】 因为函数的两个相邻的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π,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π=,因此22Tπω==,所以,因此,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故选D3.【安徽省合肥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为了得到函数sin y x =的图像,只需将函数的图像( )A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6π个单位 B .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6π个单位C .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6π个单位D .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6π个单位【答案】A 【解析】 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两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再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得到函数sin y x =。
2019青海西宁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匡.正〔kuāng〕福祉.〔zhǐ〕稳操胜券.〔juàn〕酩.酊大醉〔mǐng〕B、渎.职〔dú〕豢.养〔huàn〕自出机杼.〔zhù〕虚与委蛇.〔yí〕C、召.集〔zhào〕诟.病〔gòu〕踽.踽独行(yǔ〕折戟.成沙〔jǐ〕D、濒.临〔bīn〕谥.号〔yì〕良莠.不齐〔yǒu〕倾箱倒箧.(qiè〕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中国顶着这么多光环,是因为林书豪同中国人沾那么一点边儿,他就立刻成为媒体炙手可热....争相报道的热点人物,初来乍到者甚至还以为他是今年NBA的状元秀呢。
B、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C、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D、军事专家认为超音速飞机是反恐战争中极有价值的“杀手锏”,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绝密★启用前青海省西宁四中、五中、十四中三校 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联考数学(理)试题2019年4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1i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1{|0}1x A x x +=-…,{0B =,1,2,3},则(A B = )A .{1-,0,1}B .{0,1}C .{1-,0}D .{0}3.已知向量,,且,则( )A .B .C .D .4.已知平面⊥α平面β,交于直线l ,且直线α⊂a ,直线β⊂b ,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若b a //,则l a //或l b // B. 若b a ⊥,则l a ⊥且l b ⊥ C. 若直线b a ,都不平行直线l ,则直线a 必不平行直线b D. 若直线b a ,都不垂直直线l ,则直线a 必不垂直直线b 5.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p :;②的值为0;③若为偶函数,则曲线处的切线方程是.④已知随机变量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6.已知S 为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则二项式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系数是( )A .20-B .20C .203-D .607.设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4210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1y z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0,]22-∞-B .13[,]42C .11[,]24-D .13[,]22-8.《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 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堑堵”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8π C.6π D 9.已知函数()sin()f x A x ωϕ=+ (0A >,0ω>,0)ϕπ<<,其导函数()f x '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 A .13()4sin()24f x x π=+B .1()4sin()24f x x π=+C .1()4sin()34f x x π=+D .2()4sin()34f x x π=+10.已知命题p :若2a >且2b >,则a b ab +<;命题:0q x ∃>,使(1)21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p q ∧⌝D .()()p q ⌝∧⌝11.点P 在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上,12F F 、是这条双曲线的两个焦点,1290F PF ∠=︒,且12F PF ∆的三条边长成等差数列,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B .C .2D .512. 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弧三角形,又叫莱洛三角形,它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在此图形内随机取一 点,则此点取自等边三角形内的概率是 ( )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3.设随机变量1~(6,)2X B ,则(3)PX == .。
2019-2020学年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语文4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 36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文献里的“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其中科学位于技术前头。
但是,很多人却把它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在实践中往往还把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
科学,更明确地说,自然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技术,则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
两者之间,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
科学的进步一直是由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所推动,而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
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之前不曾预测过或者从来都未有计划去实现的偶发事件,而且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
数学中的数论有3000多年历史,但它在成为现代信息保密手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最无用处的。
显而易见,我们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不应该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不应该简单地把发展技术的思路和措施直接搬过来为发展科学铺路,也不应该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
但是,今天学术部门中常见的却是决策者们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以为通过集中筹划、巨额资助、快捷升职等手段便可以刺激基础科学迅速发展并立即开花结果。
这样一来,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回顾一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管理经验是有益的,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最近刊文指出:“科学研究中大多数颠覆性的发现都不是事前就计划好的。
相反,它们都像淘气的小妖精那样突然出现在墙角,因为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地探讨未知事物所导致的发现和发明。
因此,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是一个学术机构成功的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中文里的常用词“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写,但它往往导致一种错误的理解,即把科学与技术看成是同一回事,让许多人对它们作同等的分析演绎。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一直是一个被不恰当地解释和处置的问题。
无数的事件和事实表明,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还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进步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技术,但它们并没有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
例如,熟知的火药发明并没有建立起现代化学,指南针的应用并没有建立物理学的电磁理论,数学中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并没有建立起现代数论,等等。
中国在古代曾经有过诸多先进技术发明和改进,但却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创立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国家,这一事实长期以来让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感到迷茫困惑。
不言而喻,只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决,中国才有希望能够很快地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选自陈关荣《“科学与技术”,不完全是“科技”》,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献里“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词组,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对两者不加区分,混为一谈。
B. 科学以认知世界为目的,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推动科学的进步。
C. 技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为目的,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D. 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科学与技术作同等的分析演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点,把论证推向了对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论述。
B. 文章通过数论的例子,论证了许多科学发现不仅是偶发事件,有时短期内还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C. 文章引用 Helmut schwarz的话批评了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的做法。
D. 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我国对科学与技术认识的现状及历史上存在的问题,有其现实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国许多基础科学研究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是因为学术部门中决策者们没有分清科学与技术的不同。
B. 只要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就能有颠覆性的科学发现。
C. 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并不能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所以技术进步意义不大。
D. 只有真正地理解和解决了科学与技术的问题,中国才有机会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草地上烧焦的十字架陈若羲敏敏很后悔没借辆车开来亚凯市。
她在巴士站转了一阵才找到表舅说的七路巴士。
站牌下的木头凳上坐着一位大块头的黑人老妇。
“咳!”敏敏微笑地向先到的候车客打声招呼,“等了很久吗?”“还好,我也才到。
”老太太盯着敏敏的脸瞧了一会儿,和气地问道:“韩国人?”“我长得很像典型的韩国人,对吗?”敏敏有些忍俊不禁,故意不置可否地反问一句。
“唔,不像中国人嘛!”老太太颇有自信地辩解:“至少不像我见到的中国女人。
”老太虽然说话绕圈子,但不失风趣,敏敏也就姑妄听之。
“不过你说的中国人,”她还是希望有所区别,“指的是香港来的吗?”“香港和台湾都有。
信不信由你,我光从房子土就能一眼认出他们!”“不会吧,你在开玩笑!”敏敏觉得好笑。
“你不知道,台湾人一来,总是大兴土木。
那可都是一些五十万以上,至少三房两厅的房子哪!但这些台湾人还觉得不够好,也不够大。
他们把车库扩大,甚至再加层楼。
你以为一营军人要开来吧?不,只住三四口人而已。
”“香港人不同了。
他们一来先砍树。
几十年的松树,一眨眼给锯掉了!接着就筑起一道高高的水泥墙,把自己圈在里面。
”“是吗?”敏敏虽有些迟疑,已深感惭愧了。
“你说的那条街是哪里?”“波顿街。
”“什么?那正是我要去的街嘛?”“真的?但是,你不会住那儿吧?”老太太一脸狐疑。
“我一个礼拜上工好几趟,怎么没见过你?”“我也正要去打工。
”这个借口编得不算离谱。
“原来如此。
”老太太兴奋地竖起食指猜测了,“你是给……中国人做?”“嗯。
波顿街三十号。
”“它的隔壁,二十四号,是我的一位东家啊!”老人家惊喜交加,粗壮的手掌重重地落在敏敏肩上。
须臾,她又疑惑地缩回去了。
“可是,自从发生那件事后,这对夫妇就走了,房子没人住嘛。
”“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来了一辆空车,两人上去。
敏敏紧挨着老太太坐,成心为表舅打听些消息。
半个月前,表舅妈气急败坏地宣布:“亚凯市不能待了,种族歧视!”原来夫妻俩晚上十点多返家时,发现门前草坪上有一个烧焦的十字架。
向朋友打听后,才知那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后,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者组成的三K党,用以表达种族歧视的恐吓手段。
三K党自以十字架代表正义,在谁家门口烧十字架,即是大祸即将临门的警告。
表舅报警后,警察答应全力侦办,但舅妈还是坐立不安。
“仅是一桩偶发事件嘛,他们却瞎紧张!老太太幸灾乐祸似的。
“你知道吗?当时警车就来了几辆,又是记者拍照,挨家采访……有些中国人呀,吓得门都不愿开了。
”“这么简单吗?”敏敏表示异议。
“我还以为,波顿街有三K党出没呢!”“瞎说八道!不过是几个男孩子…”说到这里,老太太赶忙伸手捂住嘴巴。
定了定神后,改口说:“我猜想是小孩子闹着玩的,不值得大惊小怪。
”“是吗?”敏敏不动声色地聊下去:“你倒说说,他们干吗开这种玩笑?”“谁知道?不过我有一次听到一个东家的孩子在电话上和同伴聊天,说什么三十号的男主人在草地上浇花时,随身带着无线电话。
浇花还打什么电话,那不是有意在炫耀自己先进和富有吗?没两天吧,地上就出现一具烧焦的字架。
其实呀,那天晚上,我正好在二十四号家看孩子,嘻嘻,谁干的……”她暗自庆幸,幸亏坐了这趟巴士,原来不开车竟大有好处。
表舅他们一定乐于知道真相,也管保不会追究。
学会了睦邻之道,他们只会由衷感激黑人老太。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文章一开始,老妇人通过对敏敏国籍的猜测,表达了自己对韩国人及中国人的不同看法,说明了老妇人具有种族歧视的思想。
B.老妇人听说敏敏为波顿街三十号“打工”,惊喜交加,但片刻,她又疑惑地把手缩回去,表现了老妇人的多心多疑。
C.文中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以及神态描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黑人妇女形象。
D.文章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较为自由地展现了事件过程及人物心理,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真实感现实感。
5.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草地上烧焦的十字架”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6.本文的主旨比较复杂,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图片来源于2017年11月新华网)材料二:从21日早上起,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迅速传播,到当日晚间,无数人的朋友圈已经被这篇文章刷屏。
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恐慌、愤怒情绪蔓延,不少山东的家长们炸开了锅,纷纷用刷屏表达着愤怒。
山东的家长之所以表现得格外恐慌和愤怒,原因在于几天前曝光的2017年11月的一起疫苗违法事件当中,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问题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家长的情绪反弹,有信息来源作为基础。
而问题疫苗究竟销往哪里,自己的孩子是否注射过问题疫苗,如果注射了又如何补救等,家长们眼前如同一个信息黑洞,难以及时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只能用猜想来增补信息真空,进而加剧了恐慌情绪。
因此,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的正确方法,不是简单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理性,而是相关信息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既要跑在谣言前面,也要跑在猜想前面。
首先,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网络信息,要有权威部门及时发声。
比如,《疫苗之王》所说“问题疫苗打入25万儿童身体”是否属实,就是一个对公众情绪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疑问,对于这类问题,不仅要迅速释疑,而且要用确保准确的数据来提高说服力。
其次,后续将如何应对这起事件,要给出一个清晰的处理思路,让民众吃上定心丸。
民众的恐慌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深入分析,应该将之当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根据疫苗流通规则,同批次的疫苗销往哪里,大方向是记录在案的。
然而,就个人而言,接种的疫苗是否属于问题批次,是否也有详细的记录,已接种问题批次的儿童能不能得到通知并及时复检,以及是否应补种等事宜,都是压在家长心头的疑问,此类疑问不解,恐慌就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