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一、引言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话语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教学话语既是教学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培养教师良好的话语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师话语的类型个人化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自正主义教师主导教育的时代以来,已被定义为一种主导和权威化的工具,此类教学方式通过强化老师的控制权,来辅助确立教学目标。
然而,如今的教学环境却更加开放和互动,这也强调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特殊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话语通常被归类为指示、警告、感慨等类型,它们以老师思维为中心,传递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意图和计划。
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起到被动接受的角色,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创造力的表达。
因此,对于善于挖掘并理解学生诉求的教师而言,只有在对话和互动的状况下,教师话语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师话语的特点1.情感性教师的话语涉及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教师的话语需要给学生带来对知识的新认识和新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2.选材性教师的话语需要精准选择教学资源,确保其与学生背景和学科知识相适应性,以及系能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3.引领性教师的话语需要能够引领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考,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反思和学习积极性。
4.参与性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积极的参与,帮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自我成长。
四、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优化方法1.透明度在线:互动学习在互动中,经常要用到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
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互相熟悉,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和意识,使孩子们在教师的课堂上有更多的心思探索和思考。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素材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化、趣味化的环境中,通过与教师或其他学生的互动学习来增加学习兴趣和效果。
浅谈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地进行教学成为了每位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学生角度、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等方面探讨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
英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语言需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课堂内容,还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或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适当运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和句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还应该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度,使学生能够模仿和学习正确的语音发音和语调变化,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
良好的课堂语言应该是多样化的,能够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面、多角度地理解和使用英语。
教师可以使用单词游戏、口语练习、听力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善于运用言语和非语言的手段来营造轻松、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英语。
教师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鼓励的眼神和肢体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和活力。
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是一项复杂、微妙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良好的课堂语言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语言艺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摘要英语教学中,语言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话语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英语教师的话语艺术的概念、特点、入门与提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话语运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概念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具有说服力和情感力的话语表达的经验和技巧。
话语艺术是一种对语言表达进行加工和创造的产物,教师要用清晰、准确、语调和表情适当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好英语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特点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准确英语教师的话语要求精益求精,清晰准确。
要求教师的语言要逻辑清晰性而不是简单的表达对错。
2. 色彩丰富、生动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利用多种语言, 多种教学技能和教育手段,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事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3. 姿态得体、生动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素质,说话的姿态和表情要得体,生动、活泼,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参与学习。
第三部分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入门与提高1. 入门•教师要熟悉英语语言的表达形式,如语音、语调、语气、语态等。
•教师要熟悉教学课程,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心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语调等问题。
2. 提高•多接触英语语言环境,增加学习与教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话语表达能力。
•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口头表达、身体语言、表情等,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授效果。
•注意教材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适时运用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来丰富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论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实践中,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巧妙运用语言,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对话和表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话语艺术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英语思维、兴趣、口语表达、交流能力、课堂教学、重要性。
1. 引言1.1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的重要性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的话语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运用英语。
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话语艺术水平,用心去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的话语艺术,教师能够为学生打开英语学习之门,让他们在语言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2. 正文2.1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是中小学英语教师话语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讨论话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英语教师的口头言语艺术教育言语艺术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艺术,书面言语艺术和体态言语艺术三个方面。
由于教育幽默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口头言语艺术体现的。
这就使教师在教育中对口头言语艺术格外关注。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就要在口头语言上下功夫。
英语教师既要有人格魅力,更要有语言的感染力。
英语教师的口头言语要清晰流畅、语句准确、简练规范、逻辑性较强。
语气变化有致,情绪饱满丰富,但一般不夸张。
教育口头言语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工作语言。
具有针对性、诱导性、说理性、感染性。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们英语教师如何通过口头语言来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1. 说服语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
英语教师首先要明确说服目的,采用疏导规劝相结合的办法。
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言语,不要说大话、套话。
英语教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正面说服中,要摆事实、讲道理、谈危害、提要求。
注意学生的情绪,有情有理地去说服。
2. 激励语英语学习中充满了艰辛与困苦,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信心没有勇气悲观失望或灰心丧气时,我们英语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来焕发他们的积极的情绪和精神。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消极中看到积极,从现象中看到本质。
对学生从正面肯定入手,多鼓励、多打气。
教师要有激情,用激情来把学生从低沉、悲观、懊恼的情绪中鼓动出来。
尤其在期末评语中,更要突出这一点。
努力使学生看到希望,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具备承受挫折的勇气,激发他们的潜能来让学生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
3. 表扬语表扬语是对学生的良好的思想、正确的行为、优异的成绩或某种进步给与表彰或肯定的用语。
英语教师要客观、公正、及时、真挚地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
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肯定,树立自信心。
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同学们取得每一点成绩都是不容易的,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表扬,牵引着他们前进。
小议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艺术,力求语言准确、凝练、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引人入胜、强度和速度要快慢、高低起伏、达到和谐统一并富于幽默感,并且能够准确地把英语专业术语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
因为只有那些富有艺术性的风趣语言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现、体味英语的美,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达到增长智慧的目的。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对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指出:“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一个能够动听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一、英语教师课堂语言力求准确、流利在课堂,让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动,让学生的知识随着教材跑,让学生的智慧与教师一道飞翔,让学生学习能力在自由自在中成长,得力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表达要准确。
一个不善表达,只能“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无力胜任英语教师这个职业的。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让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坐下时,分别用了“Sitdown,please.”和“Sitdown。
”两句口语,一词之差含义不同,恰到好处,反映出该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和准确。
教师口语要流利,语音语调要地道。
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往往会被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纯正的语音语调所吸引,渴望像老师那样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心情便会随之出现,随之便会转化到对英语学科的喜爱,慢慢的就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常用商讨语言,营造民主学习氛围大量中学课堂实践证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浅谈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中国,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而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工具,其艺术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以期能够给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英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
作为英语教师,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语法、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对于语言本身有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清晰地传达知识。
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资源,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加地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英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技巧。
教师语言的表达技巧包括语速、语调、停顿、音量等多个方面。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所授内容的不同,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语速和语调。
当讲解重要知识点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增强语音的力度,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当进行互动环节或者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语速,增强语音的活力,以拉近语言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停顿和增强音量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语言更加地生动有趣。
英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需要倡导交际性教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更应该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出,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
教师的课堂语言需要富有交际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还需要注重语言的真实性,使课堂语言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
英语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需要注重情感的渗透。
语言具有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功能,而英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应该注重情感的渗透,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共鸣。
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我觉得要提高自身的课堂话语质量,首先,你得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一般来说这在你成为教师之前就已经成型了。
其次,这需要你有着良好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素养,这是在你为教师做准备的大学阶段所奠定的。
第三,就是你的教育理念。
但这点不仅与你大学所接受的教育有关,我想更与你求学生涯的经历与成为教师后的经历相关,因为这些要素的糅合最终成就的就是你的教育理念。
第四,课堂生态状况。
这点我们可以通过眼前不断的努力而完善。
比如,在面向学生时,看得到他们的差异,如果多数学生的学习底子差,那你上课也好,布置作业也好,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上课时,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激励,或是口头的表扬或是微笑或是轻轻的摸摸脑袋,但都带着真诚。
课后作业或背诵的要求是严格的,如果学生有不好的习惯,陪着学生坚持直到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方面,首先,对于课标要了解,让自己明白国家对于我们英语教师的相关要求及其精神。
其次,专研教材,对于自己从教的英语三、四、五、六年级的内容都要有所了解,这样就能从大方向上有所把握。
这样在教授时,才能举重若轻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再有,由于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得知晓。
这叫有针对性。
最后,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多看些优秀的英语动画电影,比如,以前自己就下载了很多自认为最不错的翻译版的北盟外语电影。
可以定一些培训老师建议的著作与期刊。
对于培训学习的机会做到珍惜,并能向优秀的教师看齐,不自满,不自卑。
还有,自己可以上网查找一些英文相关网页,观看视频或资料,还可以与外国友人或英语爱好者对话。
做一位能发现美,同时期待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拥有平常心的教师。
慢慢地,你自己就已经在成长了。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的艺术美课堂教学由于其语言环境的特殊性更需要科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教师是一个集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全才,不仅要对“文学编著”(教材)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而且要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设计曲折动人的“剧情”(教学过程的设计),更要有“演员”(有学生参与)精湛的表演(课堂活动的实施)。
因此,教师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的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使每一课堂都有精彩的导入,引人入胜的讲授,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以及很完美的结尾,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语言要严谨,简练,富于逻辑性讲课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需精心修炼课堂语言的艺术特色,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后,让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坐下时,分别用了“Sit down,please.”和“Sit down。
”两句口语,一词之差含义不同,恰到好处,反映出该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和准确。
此外,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使语言有声有色,增强感染力;合适的停顿能起到叙述清晰,引起思考的作用;关键词的重读能起到引起注意,促进思考和重点记忆的作用;语言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语言要有幽默感,富于情趣性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把握,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教材透彻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高度智慧和极高的审美内涵。
英语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艺术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保持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讲,语言的幽默感能起到以下作用,1,他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激励大脑皮层活动,深化记忆。
欢乐的气氛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
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及语言艺术,对于一个母语为汉语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的事情。
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让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之一。
教学中,语言的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
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进行接受教育的质量。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能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对于英语这一门语言学科来说,几乎所有英语教师的母语是汉语,因此,教学语言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英语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简练,富于逻辑性和美感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
讲课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需精心修炼课堂语
言的艺术特色,像一位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后,让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坐下时,分别用了“sit down, 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一词之差含义不同,恰到好处,反映出该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和准确。
此外,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相应的“body language”(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和新鲜感。
比如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的配合。
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
一种美。
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二、语言要富有情感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
”在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必不可少。
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丰富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
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
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
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
小。
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单词、句子,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英语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
“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气;“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
此外,英语教师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
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和激励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三、语言要有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
教学中常常发现,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不少教师不是搭桥引导,而是另请高明;或者“恨铁不成钢”,语言中带有批评,语调上带有责备,情绪中带有烦躁等。
这使学生遭受失败的体验,从而情绪低落,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未能很好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所以,教师要在课堂语言中善于给学生打高分,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斗志。
英语教师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赞美激励和夸张激励等方面。
人比人,激励人。
教师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
此外,也可以用一些成功人士,如俞敏洪,马云等学英语的例子来激励学生。
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
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对学生的赞美也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曾经我的班里有一个学生英语成绩很差,对英语也很厌恶,但是他的英语书法特别漂亮。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说“xxx’s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 we should learn from him.”并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
没想到从那以后,他对英语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认真听课学习,成绩也一点点变好。
从那件事上我意识到:教师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赞美表扬都很可能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巨大动力。
此外,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的反应。
语言的魅力无处不在。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新的教育天地里,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努力修炼自己的语言艺术,让其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参考文献:
[1]王曾选,1987:《中学英语教学法[m]》,河南大学出版社。
[2]李爱荣,2009:《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艺术性语言》,
[3]刘琴,2005:《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