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4.02 KB
- 文档页数:2
精品文档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制品)、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象和物质用途;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精品文档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这些典型代表物,基本涵盖了基础有机化学的各类物质,以期使学生能从中了解有机化学的概貌。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要求,本章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主要是选取典型代表物,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涉及到有机物的类概念和它们的性质(如烯烃、芳香烃、醇类、羧酸等)。
为了学习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只简单介绍了烷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没有涉及烷烃的系统命名等。
教材特别强调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实验开始,组织教学内容,尽力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使学生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精品文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教材增加了章图、结构模型、实验实录图、实物图片等,丰富了教材内容,提高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
第2课时油脂蛋白质[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2.了解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
3.知道油脂和蛋白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一油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油脂的分子结构(1)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结构式里,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是混合甘油酯。
(2)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油和脂肪的状态不同,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较多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单键较多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2.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水解反应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如: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此条件下油脂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
硬脂酸甘油酯与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硬脂酸甘油酯______________硬脂酸钠______甘油。
(2)油脂的氢化反应植物油分子中存在,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液态油脂转化为固态油脂。
归纳总结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C.油脂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油脂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 D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形成的酯,故它属于酯类,其组成元素为C、H、O。
有些油脂是由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故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羊油是高分子化合物,是纯净物B.羊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工业上将羊油加氢制造硬化油,有利于保存D.羊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制肥皂答案 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油脂的组成和油脂的化学性质。
羊油是动物脂肪,属于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A选项错误;构成羊油的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不是高级醇酯,B选项错误;羊油并不是液态油,而是固态酯,是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因此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所以C选项错误;D 选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这种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是工业上制肥皂的方法,所以D选项正确。
第二课时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钱志东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进行采集信息资料和社会调查,分组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增强“合理搭配,平衡膳食”的意识,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教学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教学设计知识回顾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什么?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热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
基本营养物质的应用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分析]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约占食物的80%;每天的能量约75%来自糖类。
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动物的血液中也含有葡萄糖,人体正常的血糖含量为100 mL血液中约含有葡萄糖80~100 mg。
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等。
[投影]临床将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称为高渗糖,过去常用于肺、脑等重要脏器水肿时的脱水、利尿,随着新一代脱水药物的出现,目前已渐少用。
近年国内外陆续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些新用途,主要为:1.用于急性肠道感染:观察80例急性肠道感染者,40例用本剂40毫克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注射,配合氟哌酸口服,有效率达90%,与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相当。
2.治疗内痔:肛门镜下以本品于内痔黏膜下注射,每次不超过12毫升,多发者分批多次注射即可。
3.促进切口愈合:对会阴切口裂开的病人用本剂20毫升加胰岛素2单位,冲洗残腔,余5毫升向切口周围组织浸注,可加速切口愈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基本营养物质【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3.认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于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和水解反应。
【学习过程】【知识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梳理一、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中均含有的元素是C、H、O,蛋白质中还含有N、S、P等元素。
2.填写下列表格通过以上分子式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⑦葡萄糖和⑧果糖;⑨蔗糖和⑩麦芽糖。
淀粉和纤维素虽然表达式相同,但其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营养物质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蔗糖 淀粉(或纤维素) 水解条件 (催化剂)酸酸 酸或碱 酶水解产物 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 氨基酸重难点探究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淀粉与银氨溶液反应都能析出银B.植物油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糖类、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1.葡萄糖为什么能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2.植物油除了能发生水解反应之外,还能发生哪些反应?3.淀粉和葡萄糖都是白色固体,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淀粉和葡萄糖?4.淀粉在稀酸作用下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发现无银析出,为什么?有机物的特性——用于检验和鉴别1.水溶性(1)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烷烃、烯烃、苯、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油脂等。
(2)易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醇、乙酸等。
(3)用水可以鉴别的物质: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己烷、乙醇与油脂等。
2.密度(1)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烃、酯(包括油脂)等。
(2)密度比水大的有机物: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用密度大小可以鉴别的有机物:苯和溴苯等。
基本营养物质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
2.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基本营养物质(1)种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组成元素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元素C、H、O C、H、O C、H、O、N、S、P等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填现象)葡萄糖红色沉淀(Cu2O),葡萄糖光亮的银镜,应用:检验葡萄糖。
②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③蛋白质特征反应:a.颜色反应:浓HNO3变黄,蛋白质――→b .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应用:鉴别蛋白质。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①双糖、多糖的水解反应a .蔗糖: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b .淀粉:(C 6H 10O 5)n +n H 2O ――→催化剂n C 6H 12O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②油脂的水解a .酸性环境:油脂+水――→硫酸甘油+高级脂肪酸,b .碱性环境:油脂+水――→NaOH 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
③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蛋白质+水――→酶氨基酸。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油脂的应用①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②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③能增加食物的滋味,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④工业上常用油脂来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应用①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保证身体健康。
②动物的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应用于工业上。
③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新知探究]填写下表:提示:都含有C、H、O三种元素;单糖、双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多糖由于组成分子的n值不同,故分子式不同。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3.4.2基本营养物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存在及来源。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教学难点: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它有哪些重要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重要用途。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板书:1.糖类物质的主要作用。
表(一)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与用途表(二)淀粉、纤维素的存在与用途[知识拓展]师:我国居民的大米、小麦为主食,但有些不法商贩掺假、造假,屡屡发生毒大米事件,什么是“毒大米"呢[多多媒体播放:有毒大米事件报道]………[例题剖析][例1](2003年上海,5)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A.0.9%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例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生1:A正确。
《基本营养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基本营养物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基本营养物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种基本营养物质。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有机物的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也为后续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然后通过实验探究了它们的性质,最后阐述了这些营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具体结构和性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入理解。
此外,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3)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糖类、油脂、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
(2)通过对营养物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2、教学难点(1)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原理。
(2)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基础知识。
3.4.2基本营养物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存在及来源。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它有哪些重要的用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重要用途。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1.糖类物质的主要作用。
表(一)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与用途
师:我国居民的大米、小麦为主食,但有些不法商贩掺假、造假,屡屡发生毒大米事件,什么是“毒大米”呢
[多多媒体播放:有毒大米事件报道] ………
[例题剖析]
[例1](2003年上海,5)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
A.0.9%氯化钠溶液 B. 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 D. 5%葡萄糖溶液
[例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生1:A正确。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总称,属于酯类化合物;B,正确,油脂属于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C正确,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D错,因为油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教师精讲]:很好。
本题考查的是油脂,酯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它们的结构。
要会区分脂、酯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喜欢吃冰激凌,冰激凌中的奶油是怎么回事?它们成分是什么?是和牛奶一样属蛋白质?还是和油一样属于脂肪?请同学们看书P74
[板书]3: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多多媒体播放:一、灵儿氨其酸广告片段;二、东阿阿胶浆]
[多媒体播放:生命的起源]
[例题剖析]
[例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一种蛋白质
B、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黄
C、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的
D、可以用灼烧法来鉴别蛋白质。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糖、油脂、蛋白质重要用途。
这些物质与我们生活有密切联系,同学们要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避免做类似毒大米、毒猪油事件的牺牲品。
布置作业:教材P76 T6
板书设计
查找资料,了解小麦、大米、玉米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