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预装式变电站标准设计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454.50 KB
- 文档页数:53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220kV/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2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015年12月目录概述 (1)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2 主要电气器件选择汇总表 (2)3短路电流的计算 (2)3.1短路电流 (2)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3.2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3)3.3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 (3)3.3.1 当K1点出现短路时 (5)3.3.2当K2点出现短路时 (6)4电保护分类及要求 (7)5电力继电器继电保护 (8)5.1电力变压器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状态 (8)5.2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原则 (9)6选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7选用的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类型 (9)8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10)8.1变压器纵差保护整定计算及其校验 (10)8.1.1差动继电器的选型 (10)8.1.2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10)8.1.3差动保护灵敏系数的校验 (11)8.2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2)8.2.1 DL-21CE型电流继电器 (12)8.2.2过电流保护整定原则 (12)8.2.3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限器 (13)8.2.4保护装置的灵敏校验 (13)8.2.5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13)8.3过负荷保护 (15)8.4变压器一次侧零序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5)8.4.2 DS-26E型时间继电器 (15)8.4.2零序电流的整定计算 (16)9防雷保护 (17)10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220/35KV变电所设计概述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220/35kV。
变电站由2个系统供电,荷功率因数为该地区自然条件:海拔高度为100米,土壤电阻系数Р=2.5×104Ω.cm,土壤地下0.8米处温度20℃;该地区年最高温度40℃,年最低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其最高气温月平均34.0℃,最冷月1月份,其最低气温月平均值为-17℃;年雷暴日数为250天。
区域治理 智能电力与应用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所有新建变电站在通用设计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型一化”)的变电站建设思想。
2009~2010年开始开展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2011年国网开始全面开展智能变电站的建设,2012~2013年开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融合了标准配送式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理念,在集成优化设计、智能设备制造与检测技术、模块化建设技术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其中预制舱理念为模块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预装式变电站在发挥模块化建设思路的同时,充分体现“两型一化”原则,实现最大化工厂加工,最小化现场作业,现场进行模块化堆积,具有节约用地、缩短现场安装调试周期,减少施工对周围带来的影响等优点。
预装式方案在电网公司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1-2],某35kV变电站是某单位自有变电站,主要向该院试验室、办公楼,以及附近家属区负责供电。
全站以预装式进行设计,采用预制舱实现除变压器外全部一二次设备的整体预装。
本文总结了该变电站系统建设的工作,同时简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开展预装式变电站建设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工程设计1 工程概况① 电压等级:35kV/10kV/6.3kV② 主变容量及台数:本期1×3150kVA,远期2×3150kVA③ 出线规模:35kV本期1回,远期2回;10kV本期6回,远期6回;6.3kV出线,本期1回,远期1回。
所有出线均为电缆出线。
④ 无功补偿容量:±2MVar。
图1为变电站平面布局方案。
2 模块化划分图2 补偿设备舱体根据电压等级以及功能区,将该站化分为5个模块,即35kV配电装置模块、10kV/6.3kV配电装置模块、变压器模块、无功补偿模块、主控室模块。
变压器户外布置,其余模块均布置在预制舱内,其中10kV/6kV设备应用两舱合一方案进行布置。
35kV侧、无功补偿、主控制模块则分别布置在三个预制舱中。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作者:————————————————————————————————日期:21 绪论1.1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趋势为: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属于二次部分,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四点:即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和可靠性。
1.3 继电保护的整定继电保护整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给出整定值,而对电力系统中的全部继电保护来说,则需要编出一个整定方案。
整定方案通常可按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或者设备来编制,并且还可按继电保护的功能划分小方案进行。
本次课程设计的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可分为:相见短路的电压、电流保护,单相接地零序电流保护,短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等。
整定计算一般包括动作值的整定、灵敏度的校验和动作时限的整定三部分。
并且分为:①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②动作时限的整定。
③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
2. 设计概述:2.1设计依据:1.1.1继电保护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和依据 (4)(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4)(二)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4)(三)课程设计所依据的文件 (4)二、课程设计内容。
、 (5)三、短路电流计算 (5)四、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 (5)(―)继电保护配置的一般原则 (6)(二)35千伏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 7)1、................................................................. 相间短路保护 (7)2、................................................................. 单相接地保护 (8)3过负荷保护 (8)(三)配置方案的考虑 (8)五、整定计算方法 (9)(一)........................................................................................... 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9)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9)2、瞬时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11)3、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12)一 1 一4、限时电流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的整定计算 ------------ (14)5、定时限时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17)6、低电压闭锁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 (18)(二)相间短路的距离保护---------------------------- (20)1、距离保护动作阻抗的整定计算--------------------- (20)2、阻抗继电器动作阻抗的计算---------------------- (22)(三)单相接地的零序保护---------------------------- (23)1、----------------------------------------------- 绝缘监视装置(23) 2、------------------------------------------------ 零序电流保护 (23)(四)----------------------------------------------------------------------- 过负荷保护-------------------------------------------------- (24)六、35千伏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图的绘制 ------------------ (24)七、--------------------------------------------------- 35千伏线路继电保护回路设计 -------------------------------- (24)(一)继电保护回路设计的内容----------------------- (24)1、继电保护回路和整个二次回路的关系-------------- (24)2、继电保护回路的设计----------------------------- (25)(二)继电器及并联附加电阻的选择------------------- (26)1、电流、电压继电器的选择------------------------ (27)2、功率继电器的选择------------------------------ (28)3、接地继电器的选择----------------------------- (28)4、------------------------------------------------ 时间继电器的选择--------------------------------------------- (28)5、----------------------------------------------- 中间继电器的选择---------------------------------------------- (28)6、信号继电器及附加并联电阻---------------------- (29)(三)------------------------------------------------------------------------- 35千伏线路保护回路接线图的绘制 ---------------------------- (31)八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32)九、附录 (32)附录一《水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32)附录二《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摘录 (35)附录三《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强电部分)》摘录 (35)附录四水轮发电机运算曲线数字表 (41)附录五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图形符号 (43)附录六电力系统回路上的回路编号 (47)附录七常用继电器技术数据 (48)十、符号说明及补充说明 (63)(一)............................................ 符号说明(63)(二)............................................ 补充说明(64)十一、附图 (64)35千伏金中线控制、测量回路接线图 (64)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和依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 在巩固《水电继电保护》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设计一个35KV变电站的主接线学校:西安理工大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802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2011年12月24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任务 (4)§1.1原始资料 (4)§1.2电力系统与本站连接情况 (4)§1.3负荷分析 (4)§1. 4环境条件 (4)第二章:变电站主接线设计 (5)§2.1设计步骤 (5)§2.2主接线图 (5)§2.3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5)第三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7)§3.1概述 (7)§3.2为什么要计算短路电流 (7)§3.3计算方法 (8)§3.4求短路电流的标幺值 (9)§3.5求短路电路的有名值 (9)§3.6求短路电流的冲击电流 (10)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0)§4.1概述 (10)§4.2变压器的选择 (10)§4.3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11)§4.4隔离开关的选择 (13)§4.5母线的选择 (13)第五章:设计结果 (13)§5.1设计图纸 (13)§5.2设计说明书 (14)结束语 (15)主要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次设计以35KV变电站为主要设计对象,分为任务书、说明书两部分,同时附有一张电气主接线图加以说明。
本次设计为35KV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初步设计,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图形式的论证、对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认识和变压器的选择等等。
同时还介绍了怎么去认识和用到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本设计选择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
35kv变电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35kv变电所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运行维护方法,提高他们在电力工程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阐述35kv变电所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了解变电所的设计流程、技术要求和规范;掌握变电所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35kv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和评价;具备分析和解决变电所运行过程中问题的能力;熟练操作变电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他们遵守行业规范、安全生产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35kv变电所的基本原理:介绍变电所的定义、分类和功能,重点阐述35kv变电所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2.35kv变电所的设计:讲解变电所的设计流程、技术要求和规范,包括电气主接线、辅助接线、设备选型、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3.35kv变电所的运行维护:介绍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35kv变电所的安全生产: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讲解变电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35kv变电所设计、运行和故障处理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35kv变电所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35kv变电所的设计、运行和故障处理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对变电所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变电站设计与运行》等。
35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课程设计专业:09供用电技术姓名:xxxxx学号:xxxxxxx一.课程设计技术要求1.系统阻抗X=1.02 S j=100MVA,U j=U av2.所址概况:变电所所报址选在离某县城2公里的荒山坡上,周围有电力排灌站2座,乡镇企业3个,接近负荷中心,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进出线走廊尚可,无洪水危险,地下无矿藏。
土壤电阻率100Ω(5月测量)。
3.进出线回路及负荷数据该变电所为35kV变电所,一回35kV进线,10kV出线6~8回(近期6回,预留2回), 10kV总负荷2500kW,5年后5000kW,同时率0.8,功率因数0.8,每回出线负荷大致相等。
无一级负荷,出现方向:3回正北,3回东北,2回西北。
无功功率在站内就地平衡。
所用电负荷自定。
二.主变压器的选择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自耦变压器;高压变压器(干式和油浸式)等,变压器常用的铁芯形状一般有E型和C型铁芯,XED型,ED型CD型。
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
变压器的最基本型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
当一交流电流(具有某一已知频率)流于其中之一组线圈时,于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有相同频率之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及磁交链之程度。
一般指连接交流电源的线圈称之为「一次线圈」(Primary coil);而跨于此线圈的电压称之为「一次电压」。
在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可能大于或小于一次电压,是由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间的「匝数比」所决定的。
因此,变压器区分为升压与降压变压器两种。
大部分的变压器均有固定的铁芯,其上绕有一次与二次的线圈。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设备及保护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2.熟悉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和保护范围;4.学会分析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和故障处理方法;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继电保护设备:介绍35kv变电站中常用的继电保护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并阐述其工作原理;3.继电保护配置: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保护范围和动作逻辑;4.继电保护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分析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讲解故障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5.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维护:讲解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步骤、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设备及保护配置,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继电保护故障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继电保护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继电保护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地展示继电保护的设备和工作原理;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室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相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学院名称指导教师职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6月14日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 引言 (1)1.变压器的选择 (2)1.1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2)1.2主变台数的确定 (2)1.3主变容量的确定 (2)1.4主变型号的选择 (3)1.5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3)1.6所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3)1.7所变压器型号的选择 (4)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4)2.1电气主接线概述 (4)2.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4)2.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4)2.4主接线设计及方案论证 (5)2.5所接线的设计 (6)3.短路电流的计算 (7)3.1概述 (7)3.2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 (8)3.3短路电流的计算 (8)3.4三相短路电路计算结果表 (10)4.电气设备的选择 (10)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0)4.2高压断路器的参数 (11)4.3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 (12)4.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3)4.5选择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型号表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一个是35kV,一个是10kV以及一个0.38KV。
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选择四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关键词: 35kV 变电所设计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industry, people require increasingly demand of power supply, especially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it. While 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power grid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substation. A typical substation needs the reliable and flexible operation,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free expansion of the equipments.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aspects, the paper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35kV which has tow level of voltage, one is 35kV, and the other is 10kV. At the same time, choose the rational selection as to the main equipments in substation.Key words: 35kV substation design引言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目录前言 (1)1电气主接线设计 (2)1。
1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2)1.2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2)1.3主接线的设计和论证 (2)2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和型号的选择 (8)3所用变的选择 (9)4电气设备的选择 (10)4。
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0)4.2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12)5互感器的选择 (15)5。
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5)5。
2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6)610K V母线截面的选择 (17)7计算书 (18)8参考文献 (21)前言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
其中,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等属二次系统。
主接线是变电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变电所的功能、建设投资、运行质量、维护条件和供电可靠性。
一般分为单母线、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和环形接线等几种基本形式。
主变压器是变电所最重要的设备,它的性能与配置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一般变电所需装2~3台主变压器;330 千伏及以下时,主变压器通常采用三相变压器,其容量按投入5 ~10年的预期负荷选择。
此外,对变电所其他设备选择和所址选择以及总体布置也都有具体要求.本次设计为35KV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包括任务书、说明书、计算书,以及1张电气主接线图。
Ⅰ、电气主接线设计把变电站、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
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1.1主接线的设计依据1.负荷大小和重要性(1)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2)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任何一个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3)对于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概论课程设计35KV变电站自用电的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房的设计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负荷要求,以及适应复杂多变的用电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能耗,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35kV变电站自用电设计,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的用电需求,该地区供电电压低,对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从工程的角度出发,依照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同时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在分析任务书上规定的负荷资料同时,并结合实际生产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素,从而确定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以及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接线方式以及中性点运行方式。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短路点设置,从而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并根据其计算结果对断路器、互感器、熔断器等高压电器以及母线、架空线路进行选型和校验。
此外还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接地装置和防雷规划,从而完成电气部分设计。
关键词:设计,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1 绪论1.1 本课题的背景与意义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和先行工业,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其发展水平可以说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房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必不可少的环节。
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供电系统,有利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强保护措施,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本课题的设计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本课题的现状与发展电网的研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得比中国要早的多,因此其技术也领先于中国。
上海电力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 前言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都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安全可靠。
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
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雷击,倒塌,内部过电压或者运行人员误操作等),电力系统会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故障是各种形式的短路。
电力生产发、送、变、用的同时性,决定了它的一个过程重要性,电力系统要通过设计,组织,以使电力能够可靠,经济的送到用户,对供电系统最大的威胁就是短路故障,它给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范它。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将系统中的切除,使故障元件损坏程度尽量可能降低,并保证该系统相符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映电器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者延时跳闸。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基本任务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2 概述2.1 设计依据2.1.1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任务书2.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出版社)2.2 设计规模本设计为35KV降压变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