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2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园林绿化养护分级管理要求 (3)5 园林植物养护规范 (5)6 园林绿化养护分级管理质量评价 (11)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提高徐州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和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参照了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和DB11/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而制定。
本规范的编写贯彻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徐州市园林风景管理局提出。
本规范由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徐州市标准化协会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景元、李瑾奕、马占元、何树川、徐进。
本规范于20xx年11月首次发布。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园林绿化养护分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园林绿化养护分级管理要求、园林植物养护规范、园林绿化养护分级管理质量评价。
本规范适用于市规划区内的公园、道路及附属、居住区、单位庭院、风景名胜区等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
县(市)、区的各类绿地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 旅游休闲符号GB/T 10001.4-2007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GB/T 10001.9-2008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CJJ/T 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NY/T-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关于禁止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32号文3 术语和定义CJJ/T 91—2002规定的术语、定义和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县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1、范围园林绿化中的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等的养护管理规范以及检查验收标准,适用于阜新地区的城市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
2、术语和定义2.1 树冠树木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2.2 花蕾期植物从花芽萌动到开花前的时期。
2.3 叶芽形状较瘦小,先端尖,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2.4 花芽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2.5 不定芽在枝条上没有固定位置,重剪或受刺激后会大量萌发的芽。
2.6 生长势植物的生长强弱。
泛指植物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7 行道树栽植在道路两旁,并构成街景的树木。
2.8 地被植物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盖园林地面的植物。
2.9 分枝点乔木主干上开始出现分枝的部位。
2.10 主干乔木或非丛生灌木地面上部与分枝点之间部分,上承树冠,下接根系。
2.11 主枝自主干生出,构成树型骨架的粗壮枝条,。
2.12 侧枝自主枝生出的较小枝条。
2.13 小侧枝自侧枝上生出的较小枝条。
2.14 春梢初春至夏初萌发的枝条。
2.15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对园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涝、修剪、防治病虫、防寒、支撑、除草、中耕、施肥等技术措施。
2.16 整形修剪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树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
2.17 冬季修剪自秋冬至早春植物休眠期内进行的修剪。
2.18 夏季修剪在夏季植物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2.19 伤流树木因修剪或其它创伤,造成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的现象。
2.20 短截在枝条上选留几个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达到减少枝条,刺激侧芽萌发新梢的目的。
2.21 回缩在树木二年以上生枝条上剪截去一部分枝条的修剪方法。
2.22 疏枝将树木的枝条贴近着生部或地面剪除的修剪方法。
2.23 摘心、剪梢将树木枝条剪去顶尖幼嫩部分的修剪方法。
2.24 施肥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南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方案一、前言南方地区因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和繁琐。
为了保障南方园林绿化的生态保护和美化工作的开展,制定本绿化养护管理规范方案,以规范南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和质量。
二、南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基本原则1.保持生态平衡:养护管理工作应尊重自然规律,做到合理养护,保持生态平衡。
2.强调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养护应注重提升景观效果,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美观。
3.节约资源:在养护过程中应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4.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植物生长能力。
5.保障安全:确保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安全进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三、南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1.植物养护(1)植物修剪:定期修剪不良枝干,培养树冠形态,保持植物外观的整齐美观。
(2)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施肥管理:按照植物需求进行施肥,合理补充养分。
(4)水肥管理:科学管理植物的水肥,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调整浇水和施肥量。
2.土壤管理(1)保护土壤结构:定期翻土、松土,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
(2)提供养分:根据土壤质量和植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3)草坪管理:修剪草坪,保持草坪整洁、平整,防止杂草生长。
3.设施设备管理(1)照明设备管理:定期检查园林内的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灯具。
(2)灌溉系统管理:保证灌溉设施的正常工作,定期检查灌溉管道和喷头是否堵塞。
(3)设施维护:对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4.环境卫生管理(1)垃圾清理:定期清理园林内的垃圾,确保环境整洁。
(2)污水处理:对园林内的污水进行处理,保护周围水体的水质。
(3)病虫害预防: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传播和扩散。
5.安全管理(1)安全防护:设置园区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2)防火管理:严格控制园区内的火源,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园区的火灾安全。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规范1 树木(乔木、灌木)养护管理内容包括:浇灌与排水,整形与修剪,病虫害防治,松土与除草,施肥,支撑、防护与涂白,切边和留积水穴,复壮、补植与调整等。
1.1浇灌与排水1.1.1浇水应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生长势、季节和土质状况,做到适树、适地、适时、适量浇灌,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
浇灌次数应根据气候、土壤墒情、植物特性和生长势等具体情况确定。
干旱季节宜多灌,雨季少灌或不灌;发芽生长期可多灌,休眠期前适当控制水量。
苏南地区每年浇水6次以上,苏中地区每年浇水8次以上,苏北地区每年浇水10次以上。
5月至10月期间,连续15天无降雨应浇透水1次。
苏中苏北地区每年春季树木萌发前要浇春水至少1次,冬季休眠前浇防冻水至少1次。
1.1.2浇灌前应先挖穴松土,以浇透为宜,水分应渗透至树木根部。
高温干旱时,补(移)植树木应避开高温进行叶面喷雾或树干保湿。
1.1.3根部积水应及时排出。
耐涝性差的树木应该在6小时内排除积水,低洼易积水处应设置排水沟。
1.1.4水源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质,提倡使用中水、雨水和河水浇灌。
1.2整形与修剪1.2.1根据园林绿化功能和设计的需要,在不违背树木生长特性和自然分枝规律的前提下(造型树木除外),应按照树木品种、生长阶段、生长势强弱、花芽着生部位、开花季节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修剪。
自然型树木的修剪应以树木自然分枝习性所形成的树冠形状为基础进行修剪;造型树木的修剪应控制树木部分枝干,保持树木的原有造型。
1.2.2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适宜进行中剪或重剪。
需要整形的树木,在幼年和成熟阶段,每年应整形修剪1次;衰老阶段,2-3年进行1次复壮修剪,促进更新。
生长势和萌芽力弱以及成枝率低的树种,修剪量和修剪频率应适当降低,宜进行轻度疏剪。
落叶树木应在树木落叶后至萌芽前修剪;常绿阔叶树木或抗寒力差的树种应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长至休眠前或春芽萌动前进行修剪;观枝观叶植物如红瑞木、山麻杆等,应在早春萌动前抽除过密弱枝和枯老枝;花芽着生于当年生枝条即夏季或秋季开花植物,应在冬季或早春以短截和疏枝相结合方法进行修剪。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规范园林绿化养护是指对园林景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观的景观效果。
为了统一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制定一套园林绿化养护标准规范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就园林绿化养护标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园林绿化养护的时间要求园林绿化养护的时间主要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
春季主要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工作;夏季主要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树木保护等工作;秋季主要进行落叶清理、园林设施维修等工作;冬季主要进行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工作。
每个季节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确保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二、园林绿化养护的保洁要求园林绿化养护的保洁工作主要包括道路、草坪、花坛和水体等方面的清理工作。
道路的保洁要求包括道路的清扫和垃圾的清理,确保道路的干净整洁;草坪的保洁要求包括除草、修剪和施肥等工作,保持草坪的绿色和平整;花坛的保洁要求包括落叶的清理和杂草的除掉,保持花坛的整洁美观;水体的保洁要求包括水质的清理和水体周围的垃圾的清理,保持水体的清澈透明。
三、园林绿化养护的病虫害防治要求园林绿化养护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对园林植物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应定期巡查园林植物,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喷洒农药、培养益虫等。
同时,还应采取合理的植物疫病防治措施,如选用耐病虫害的植物品种、科学施肥、加强植物养护等措施,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园林绿化养护的设施维护要求园林绿化养护的设施维护主要是对园林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的功能。
设施维护的内容包括对景观灯光的检修、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园林建筑的保养等。
要定期检查设施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园林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五、园林绿化养护的用水管理要求园林绿化养护的用水管理主要是对园林植物的灌溉进行合理调控,以节约用水资源。
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合理制定灌溉方案,避免浪费水资源。
绿化养护管理规范3篇厂区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和标准(一)养护管理规范1、浇灌与排水(1)应有完整的浇灌与排水系统。
(2)依据不同树种和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适期、适量的浇灌,应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3)在久旱或立地条件较差,土壤干旱的环境中应准时进行浇灌,对水分和空气温度要求较高的树种,须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灌,有的还应适当地进行叶面喷雾。
(4)浇灌前应先松土。
夏季浇灌宜早、晚进行,冬季浇灌选在中午进行。
浇灌要一次浇透,尤其是春、夏季节。
(5)树木四周暴雨后积水应排解,宝贵树木四周积水尤应尽速排解。
2、中耕除草(1)乔木、灌木下的大型野草必需铲除特殊对树木危害严峻的各类藤蔓等。
(2)树木根部四周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旺季须每月松土一次。
(3)中耕除草应选在晴朗或初晴天气,土壤不过分潮湿的时候进行。
中耕深度以不影响根系生长为限。
3、施肥(1)树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
树木生长期施追肥,可以根据植株的生长势进行。
'注':花灌木应在花前、花后进行。
(2)施肥量应依据树种、树龄、生长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等条件而定。
一般乔木胸径在15cm以下的,每3 cm胸径应施堆肥1.0kg,胸径在15cm以上的,每3 cm胸径施堆肥1.0-2.0 kg。
树木青壮年期欲扩大树冠及观花,观果植物,应适当增加施肥量。
(3)乔木和灌木均应先挖好施肥环沟,其外径应与树木的冠幅相适应,深度和宽高均为25-30 cm。
(4)施用的肥料种类应视树种、生长期及欣赏等不同要求而定。
早期欲扩大冠幅,宜施氮肥,观花观果树种应增施磷、钾肥。
留意应用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技术,并逐步推广应用复合肥料。
(5)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
施肥宜在晴天;除根外追肥,肥料不得触及树叶。
4、修剪、整形(1)树木应通过修剪调整树形,均衡树势,调整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安排,调整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促使树木生长健壮。
各类绿地中乔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园林绿化是指对公共园林、社区绿地、城市绿化带等进行种植、养护和管理的工作。
园林绿化的管养规范是为了确保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营,使其达到美观、环保和可持续的目标。
下面是园林绿化管养规范的一些要点。
1. 种植规范:(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和植物;(2)合理布局种植,保证树木和植物的生长空间;(3)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整,确保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4)合理配置水源和灌溉设施,确保树木和植物的水分供应;(5)选择适当的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2. 养护规范:(1)定期修剪树木和植物,保持其良好的生长形态;(2)及时清除枯枝、病虫害植物和杂草,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3)定期检查和维护灌溉设施,确保水源供应的正常运行;(4)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合适的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5)定期施肥,保证树木和植物的养分供应。
3. 管理规范:(1)制定并执行绿化养护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工作内容;(2)建立绿化档案,记录各项养护工作的情况和成果;(3)建立健全的园林绿化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4)对绿化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共同推动园林绿化的发展。
4. 环保要求:(1)遵循环保法规和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推广使用生态绿化材料,降低园林绿化的生态风险;(4)加强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回收,做好园林绿化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工作;(5)加强对绿化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意识和参与度。
以上是园林绿化管养规范的一些要点,通过遵守这些规范,可以保证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营,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化规范的实施,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和监督,同时也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营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引言:自古以来,园林绿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许多城市绿化区域面临着养护不当、景观破坏等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期为城市绿化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指导。
第一章:园林绿化养护设计规范1.1 植物选择与布局:选择生长适应环境的本土或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植物,合理布局以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
1.2 绿地造型与景观布局:根据绿地的用途和环境特点,合理设计造型和景观布局,注重景观的连贯性和整体效果。
1.3 设施配置与人性化考虑:结合绿地功能,合理布置座椅、亭子、健身器材等设施,并保持良好的通行和防滑设施。
1.4 绿化建设与维护周期: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养护周期,确保园林绿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绿地养护与管理规范2.1 种植与更新:根据植物的生态需求,注重土壤改良、植物种植、定期更新等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2.2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形态修剪与整枝: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景观要求,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整枝工作,保持植物良好的外观和形态。
2.4 土壤养护与保育: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湿润,通过疏松、覆盖等措施保护土壤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
2.5 除草与除斑:采用物理、生物或合理使用除草剂等方式,定期清除杂草和不良物质,保持绿地整洁和景观质量。
第三章:景观照明与安全管理规范3.1 照明设计与方案:根据景观的特点和功能需求,确定合适的照明设计方案,注重能耗节约和环境友好。
3.2 照明设备与维护: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并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3 安全防护与警示标识:根据绿地功能和人流密集程度,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标识清晰,以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
3 分级管养根据园林绿化地点的重要程度及植物的种类将管养分为一级管养、二级管养和三级管养3种等级。
重要观光地点的园林绿化(含其中的草坪、灌木、乔木、水池、园路和设施)、造型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管养划分一级管养;偏远地方的园林绿化(含其中的草坪、灌木、乔木、园路和设施)的管养划为三级管养;除一级管养和三级管养外的划分为二级管养。
4 一级管养规范4.1 草坪管养草坪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种生长旺盛,呈勃勃生机,草坪整齐雅观,四季常绿,覆盖率达98%以上,杂草率低于3%,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
4.1.1 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健壮,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枯黄叶。
4.1.2 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高度控制在:台湾草5厘米以下,大叶油草、假俭草、沿阶草10厘米以下。
4.1.3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加强淋水和施肥,保证肥水充足,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科学,防止过量或不均引起肥伤。
在雨水缺少季节,每天的淋水量稍大于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3%;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2-18%,粘土为21-22%.特别在10-2月份要勤淋水多施肥,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使草坪保持优良的长势度过干旱的秋、冬季。
4.1.4 除杂草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目的草种纯度达97%.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标。
4.1.5 填平坑洼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平整雅观。
4.1.6 补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
补植要补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补植后加强保养,保证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8%.4.1.7 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最新绿化养护标准规范(9 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新植绿地在 1-2 年内的'养护工作较一般绿地的养护管理有一定区别,管理上要求更为精细,涉及到工程的竣工验收和工程移交甲方的问题。
绿地养护年工作应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防治、除草保洁、防寒、苗木补植和成品保护。
( 一) 、浇水 (排水) :1、浇水时间:全年浇水时间在 3 月— 11 月。
春水、冻水是浇水的两个关键,时间分别是 3 月上中旬和 11 月中下旬,浇水 1-2 遍。
2、浇水次数: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植物品种对水分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一年至少集中浇水 12 次以上,即 4、5、6、9、10、11 月每月 2 次。
草坪和宿根花卉的浇水还应增加至 20 次左右。
3、浇水量:浇水做到浇足浇透,切忌仅浇表层土。
4、浇水方式:树木类通常采用开堰浇水,花卉、草坪以喷灌.和人工浇水为主。
5、排水:主要是雨季 7、8 月,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排出,应提前做好排水设施,结合临时排水等措施进行。
避免因积水而造成植物的死亡。
(二) 、施肥:主要针对珍贵树木、花灌木、绿篱色块、花卉和草坪进行施肥,在植物生长季节做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
乔木:一般不进行施肥,仅对生长势较弱者在适宜时施肥一次。
采用沟施或穴施法,施肥后立即复土浇水,施肥量 100 克/株,使用化肥。
花灌木:年施肥 2 次,第 1 次在 5 月,第 2 次在 8 月,施复合肥。
开沟、穴施入,复土、浇水,施肥量 50-100 克/株。
绿篱色块:年施肥 1 次,于 5 月份开沟施入,50 克/平方米,施用化肥。
草坪:年施肥 2-4 次,第 1 次在返青后的 3、4 月份,第 2 次在 8、9 月份,施肥量 10-15 克/平方米,多施用化肥,可拌土撒施,及时浇水。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园林绿化中的草坪、灌木、花卉、乔木、古树名木、垂直绿化、水池、园路、卫生及设施的管养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管理的养护。
2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树冠主干以上集生枝叶的部分。
大多数树种由中心主枝、主枝、副主枝、三级主枝枝组,包括结果枝和生长枝等大小枝条组成,棕榈科和铁树科指主干以上的簇生叶部分。
2.2花蕾期植物从抽苔观蕾到开花前的叶期。
2.3 叶芽能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叶芽形状较瘦小,先端尖。
2.4 花芽能发育成花或花序的芽。
花芽形状较肥大,略呈圆形。
2.5 生长势栽培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的趋势。
泛指生长速度、整齐度、茎叶色泽、植株茁壮程度、分蘖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但有时仅指生长速度。
2.6 施肥园林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肥料的施用。
2.7 除草园林植物生长期间人工去除杂草的措施。
2.8 灌溉人工引水浇灌的措施。
其目的是及时满足园林植物水分的需要,或调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
2.9 下缘线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树树冠底部缘线形成的线条。
3 分级管养根据园林绿化地点的重要程度及植物的种类将管养分为一级管养、二级管养和三级管养3种等级。
重要观光地点的园林绿化(含其中的草坪、灌木、乔木、水池、园路和设施)、造型植物及古树名木的管养划分一级管养;偏远地方的园林绿化(含其中的草坪、灌木、乔木、园路和设施)的管养划为三级管养;除一级管养和三级管养外的划分为二级管养。
4 一级管养规范4.1 草坪管养草坪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目的草种生长旺盛,呈勃勃生机,草坪整齐雅观,四季常绿,覆盖率达98%以上,杂草率低于3%,无坑洼积水,无裸露地。
4.1.1 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草种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叶片健壮,生机勃勃,叶色浓绿,无枯黄叶。
4.1.2 修剪考虑季节特点和草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高度控制在:台湾草5厘米以下,大叶油草、假俭草、沿阶草10厘米以下。
4.1.3灌溉、施肥根据草坪植物的生长需要加强淋水和施肥,保证肥水充足,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科学,防止过量或不均引起肥伤。
在雨水缺少季节,每天的淋水量稍大于该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
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 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3%;需水量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2-18%,粘土为21-22%。
特别在10-2月份要勤淋水多施肥,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使草坪保持优良的长势度过干旱的秋、冬季。
4.1.4 除杂草经常除杂草,使纯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目的草种纯度达97%。
新接管的绿地要求半年内达标。
4.1.5 填平坑洼及时填平坑洼地,使草坪内无坑洼积水,平整雅观。
4.1.6 补植对被破坏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应及时补植,使草坪保持完整,无裸露地。
补植要补与原草坪相同的草种,适当密植,补植后加强保养,保证一个月内覆盖率达98%。
4.1.7 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用化学方法防治时,一般在晚上进行喷药;药物、用量及对环境污染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发生病虫为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5%以下。
4.2 灌木和花卉管养灌木和花卉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生长旺盛,花繁叶茂,造型美观,修剪工艺精细,植物造型具有艺术感和创意,产出精品。
4.2.1 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种类该规格的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枝多叶茂,叶色鲜艳,下部不光秃,无枯枝残叶,植株整齐一致,花卉适时开花,花多色艳,常年开花植物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花坛轮廓清晰,无残缺,绿篱无断层。
4.2.2 修剪考虑每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既造型美观又能适时开花,花多色艳;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花芽剪掉,花谢后及时将残花残枝剪去,常年开花植物要有目的地培养花枝,使四季有花。
绿篱和花坛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增强园林美化效果,精雕细刻,产出精品。
4.2.3 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
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规格的蒸腾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 -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
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 23%,粘土为22-23%;需水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0-18%,粘土为21- 22%。
一般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
簕杜鹃等花灌木要适当控水,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后要适当追施磷、钾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
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
一般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施肥。
4.2.4 除杂草经常除杂草和松土,除杂草时要保护根系,不能伤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黄土裸露。
4.2.5 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一周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
补植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
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灌木和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
4.2.6 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发生病虫为害,最严重的危害率在5%以下。
4.3 乔木管养乔木一级管养的标准是生长旺盛,枝叶健壮,树形美观。
行道树下缘线整齐,修剪适度,干直冠美,无死树缺株,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
4.3.1 生长势生长势强,生长量超过该树种该规格平均年生长量;枝叶健壮,枝条粗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
4.3.2 修剪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除棕榈科植物外,其它乔木一般在叶芽和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使花乔木花繁叶茂,乔木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强园林美化效果,行道树修剪要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匀称和数量适宜,内瞠不空又通气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间,注意不能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批示牌;单位附属绿地内种植的树木的枝叶伸向城市公共道路或他人物业范围内的,要及时修剪;修剪时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少伤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树钉;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萌蘖枝及干枯枝叶要及时剪除。
4.3.3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并在每年的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
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
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
乔木施肥穴的规格一般为30×30×40厘米,挖沟的规格为30×40厘米。
挖穴或开沟的位置一般是树冠外缘的投线影(行道树木除外),每株树挖对称的两穴或四穴。
4.3.4 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树,要求在两周内补植回原来的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有的树木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
补植要按照树木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榕树类达100%,其它树种达90%。
对已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环境景观不协调的树木应及时进行改植。
4.3.5 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乔木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发生病虫为害,最严重的危害率5%以上,单株受害程度在5%以下。
4.3.6 防台风意外做好防台风工作。
台风前加强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护树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
台风吹袭期间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
台风后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除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
同时要求随着树木的长大,及时将护树带或铁箍放松,以免嵌入树皮内。
遇雷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树断枝,要立即处理、疏通道路。
4.4 古树名木的管养古树名木的管养划分为一级管养,其标准是古树名木生长优良,枝繁叶茂;管养科学,抚育精心,保护珍品。
4.4.1 环境条件不随意改变环境条件,在古树名木树冠边缘以外地面三米范围内,不能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永久性或临时性建筑及倾倒有害树木的污水污物。
4.4.2 保护在古树名木周围建立围栏,围栏可用砖石水泥围砌,或用钢筋栏。
围栏面积应尽量大于树冠的投影面积,使树冠的滴水线范围在围栏之内,以有效地避免人畜对古树的伤害。
同时进行填土。
填土时,先将树下杂物、石块进行清理,将古树基部腐朽和伤害部位进行挖除、清毒;然后,将树冠范围内地面板结的土壤进行疏松,填入松软肥土或森林表土,填土高度以不见裸露根系为原则。
禁止在树干上乱刻、乱划、钉钉、缠绕绳索、铁丝;禁止用树木作施工的支撑物。
4.4.3 灌溉、施肥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和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当灌溉,可以在古树名木根部周围开挖环形沟进行灌溉,灌溉时在沟内分次浇透水,使其浸润渗透,然后以土覆盖沟面。
或对古树进行叶面喷雾,水中可加入少量叶面速效肥料和微量元素。
古树名木的施肥要适时适量,肥料以迟效性有机肥料为主。
施肥要埋施,先在树冠外围滴水线以下的地面挖深沟,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实、淋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
4.4.4 修剪对严重衰老古树的树冠部分进行重度裁剪,裁剪掉衰老和干枯的枝条,以缩短树体内营养运输线,提高体液的循环速度,促发健壮的枝梢。
同时,对于有病腐木、过度衰老的枝条以及病虫枝条进行适当修剪,达到树冠通风透光、改善生长发育条件的目的。
4.4.5 病虫害防治随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
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树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