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历史和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27
小谈茂名传统文化首先很官方的来说一下“茂名”是怎么来的吧!据明万历《高州府志》记载:西晋末,永嘉年间(307-313年),今高州地内有个潘茂名的人,他曾为民灭病除害和用石船救水灾居民。
所以当地人民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
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
有些史书记载:隋始置茂名县。
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
然后再详细的介绍一下茂名在地球上准确的位置吧。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111°41°,北纬21°22°-22°42°。
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
东北距广州362公里,西南距湛江121公里。
全市陆地总面积11458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4%。
以上是非常官方的资料,接下来呢,就让我来带着你去了解一下,在我们的当地老百姓眼中,茂名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茂名传统节日:讲到茂名的传统节日,茂名人会毫不犹豫的就想到“年例”,什么是“年例”?可能很多非茂名地区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的一个东西。
然而,在我们茂名,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年例大过年”,也就是说,过年可以不回家,但是年例一定得在家里面过。
在茂名,“年例”算是茂名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吧!虽然茂名人都做年例,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做年例的时间是会不一样的,绝大部分是在每年的正月,当然做的时间长度也是不一样的,一天,两天三天的都有,但通常都是只有那么一天才是最重要、最热闹的。
在“年例”这一天,家里面会来很多的亲戚友人,有很多可能就是一年当中就这一天见一次面的,所以年例这一天也可以说是亲戚朋友之间联系感情的日子;当然也会有很多的传统活动,年例当天,有“游神、舞龙、荡菩萨、舞狮、飘色、做大戏”等等,但这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就能看到所有节目的,因为就算是在同一个镇上,在不同的村也是会有不同的习俗的。
概括茂名发展历程
茂名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城市,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古代,茂名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渔业和农业传统。
茂名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捕鱼和种植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方。
这个地区的渔民和农民通过海上贸易和农产品交流与外界进行经济往来,为茂名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近代,茂名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开始有了更
多外来文化和商业的介入。
茂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并开始兴起一些外来工业和商业企业。
当时茂名开始有了一些外国势力的进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
这个时期茂名的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起来。
第三个阶段是近现代,茂名在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经历了大
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当时茂名成为了中国早期石油工业的中心之一。
1920年代,中国石油公司在茂名建立了中国
第一座现代石油炼油厂,为茂名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茂名的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最后是现代,茂名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升级过程。
政府对茂名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城市规划,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投资。
茂名的石化工业、化工、钢铁和电力等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茂名经济的支柱产业。
此外,茂名还加大了对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以进一步
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总结起来,茂名经历了从古代渔农经济到近代商贸港口发展,再到近现代工业化和现代城市化的历程。
茂名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多样、产业多元的现代化城市。
茂名特色文化介绍词
茂名特色文化是指茂名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
以下是对茂名特色文化的介绍词:
茂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
茂名的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茂名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茂名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部,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茂名的海洋文化深受影响,体现在茂名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和习俗中。
特色海鲜美食如牛蛙煲、沙茶鱼头、海鲜烧烤等,成为茂名美食文化的代表;茂名的木偶戏、龙船舞和渔船灯等民间艺术也具有浓厚的海洋元素;每年的海神节和海上嘉年华等活动,更是茂名海洋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其次,茂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茂名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茂名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
茂名的丹霞山、西山壁画、抱琴岩石刻等景点,展示了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三,茂名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
茂名的地理位置使得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
茂名的当地方言——茂南话,是一种独特的方言语言,富有韵味和特色。
茂名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茂名花灯、露天剧场、豆包舞等,充分展示了茂名人民淳朴豪爽的性格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茂名特色文化丰富多样,充满活力和魅力。
茂名人民将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些特色文化,为茂名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综述:茂名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建设成就辉煌,是全国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茂名石化享誉全国,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
在文化统战方面,茂名有众多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尤为丰富,主要有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石油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
冼太文化文化简介:冼太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爱国统一精神,爱护人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改造社会精神,礼俗法治精神。
冼太夫人(又称冼夫人、岭南圣母),毕生努力维护国家统一,与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恩来曾称赞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江泽民同志颂赞冼夫人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文化受众:北起冼夫人夫家祖地丹东,南到贵州、海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其中,最主要的人群是茂名、海南的居民。
石油文化文化简介:茂名市是全国著名的南方油城,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石油文化底蕴深厚。
茂名的石油文化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
其基本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茂名目前油能力达3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老一代以及以体验和学习石油文化为目的的青年群体荔枝文化文化简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茂名是荔枝的故乡,茂名种植荔枝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自唐朝开始,茂名荔枝就成为历朝的贡品。
根子镇的“贡园”和羊角镇的“登高坡古贡荔园”里,千年古荔达400多亩,380多棵,今日茂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受众广泛,从广东省至全国乃至港澳、德国、法国、本等地潘茂名文化文化简介:潘茂名是岭南道教先驱,修道习医、济世救民,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广受百姓爱戴,茂名就因其名而来,潘茂名信仰在粤西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在高州亦有潘仙庙以纪念他的功德。
茂名的红色经典故事
茂名有着许多经典的红色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茂名红色革命”和“茂名红色文化”。
在茂名红色革命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是朱德、林彪等革命家。
他们在茂名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力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茂名还曾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地点,红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纪念物。
除此之外,茂名还有许多红色文化景点。
比如,茂名市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红军文物和历史照片,记录了红军在茂名的革命历程。
此外,茂名还有许多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歌曲合唱比赛、红色经典影视剧观看等,这些活动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茂名的红色经典故事中,还有一个特别的故事——茂名红色旅游。
茂名市旅游局积极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将红色景点和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旅游体验。
通过参观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地点和纪念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总之,茂名的红色经典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力量的创建和发展,也见证了红军在茂名的革命历程和中国的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今天,这些故事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茂名民俗风情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石油化工城市。
陆地总面积11459平方公里,现辖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县和茂南区、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
总人口约618万。
沿海有220公里海岸线,主要河流有鉴江、罗江、黄华河,港口有博贺渔港、茂名港。
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人类文明。
如今的茂名更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民俗风情。
茂名春节风俗习惯年例过了春节,茂名各地的年例也就陆续开始了。
所谓“年例”,可解释为年年有例,俗语也叫“饭期”。
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以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
茂名地方的“年例”,可以说来源于“元宵节”。
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
这天晚上有观灯的风俗,“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的正是元宵节观灯的情景,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或上元节。
也许是茂名人的创造,把节日时间错开,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
年例期早的从年初五便开始,直到二月底。
茂南有句俗语“最早黄竹,最迟艾屋”,是说高山镇黄竹村正月初七日便做年例,而公馆镇的艾屋地是2月28日才做年例。
各条村庄的年例日期错开,是便于亲戚朋友互相欢聚。
在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做年例没有现在这样热闹、隆重。
那时,生产队干鱼塘,杀几头猪,社员们领回几斤鱼、几斤肉,再杀一个鸡做菜,就算是丰盛了。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做年例也就越来越隆重、热闹。
现在的年例,一般人家也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十几二十桌,吃的也不仅仅是鸡、鸭、鱼、肉,而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做年例是谁家客人多,客人级别高,门口停放的小车多,主人的面子就大。
因此,探年例不仅亲戚朋友来,连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
亲戚朋友见见面,聚聚情谊,交流信息,辛苦一年的农民高兴热闹几天,也是一件有益的事。
年例一般有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
从“起年例”到“年例尾”,贯穿始终的是大吃大喝和一连串的迷信活动。
茂名年例介绍茂名年例简介茂名年例指的是茂名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举办。
茂名年例历史悠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蕴含了很多文化内涵和风俗传统,是茂名民众们一年中期待已久的盛会。
1. 茂名年例的起源和发展茂名年例起源于清朝时期,当时是贫苦农民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办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社会团结和互助的活动,成为了茂名的重要文化传统。
2. 茂名年例的意义茂名年例是茂名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体现了茂名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民间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茂名年例不仅是茂名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茂名市政府推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为茂名市的文化品牌。
3. 茂名年例的活动形式茂名年例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会馆联谊、文艺演出、寺庙祈福、民俗游戏、龙舟竞渡、花车巡游等,还有传统的庙会和集市,十分热闹非凡。
4. 茂名年例的特色茂名年例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刻龙船灯、赛龙舟、过花敬佛、放烟火、扭秧歌、迎接霓虹灯等。
这些活动体现了茂名人民的沉静、活泼、慷慨、勇敢等多样的精神风貌。
5. 茂名年例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茂名年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茂名市政府积极推动茂名年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增加了许多高科技元素和现代设计,让这一传统活动更具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也使茂名年例的文化内涵更具有时代性。
总之,茂名年例是茂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茂名人民期待已久的盛会。
它体现了茂名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活泼性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是茂名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成为茂名市政府推动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茂名近代发展历程
茂名近代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 清朝时期:茂名地处广东西部,清朝时期属于粤西的边陲地区。
当时,茂名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2. 近代开埠:19世纪末,茂名开始与外界接触,先后成为英
法等国的租界。
茂名的开埠使其成为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窗口。
外国的投资和技术进入使得茂名逐渐发展起来。
3. 工业化进程:20世纪初,茂名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
以煤炭、石油和化工为主导的重工业。
茂名的煤炭和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茂名积极参与抗战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成为广东经济重心地之一。
5.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能源化工、现代物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茂名也逐渐崛起为广东省的经济重要城市之一。
总的来说,茂名近代发展经历了从一个边陲渔村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市的飞跃。
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茂名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