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选择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8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B.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反比C.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无关D.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答案:A2. 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中,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如果有4 mol的氢气参与反应,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2 molB. 4 molC. 8 molD. 16 mol答案:B3. 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 + O2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0 mol,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10 molB. 20 molC. 30 molD. 40 mol答案:D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N2 + 3H2 → 2NH3中,如果氮气的物质的量是2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6 mol2. 在化学反应2Mg + O2 → 2MgO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4 mol,则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3. 在化学反应CO2 + 2H2O → C6H12O6 + O2中,如果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8 mol,则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3H8 + 5O2 → 3CO2 + 4H2O,计算当乙炔(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和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C3H8与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3,C3H8与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4。
因此,当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3 = 30 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4 = 40 mol。
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计算当氢气的物质的量为6 mol时,完全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H2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2:1。
初三化学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题含答案(3)一、选择题1.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D.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D的化学式为NO2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B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化学式为NH3,故正确;B、反应前是氧气和氨气的混合物,故正确;C. 根据图示,反应物A、B中含有氢、氧、氮元素,生成物C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D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6H2O+2N2,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6×18):(2×24)=27:14,故正确;D. 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反应的方程式为:5O2+4NH3点燃6H2O+xD,可知xD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故D的化学式为NO,故错误;故选D。
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克和8克参加了反应,D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是生成物,且有3.6克的B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则X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3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D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X ,是实现“ 碳中和” 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X +H2O ,X 的化学式为A .COB .CH4 C .CH3OH D . C2H5OH2、已知一包铁粉中含有两种杂质,小明同学取 5.6 g 该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 0.5 g 氢气。
则该样品中的杂质可能是A . Mg 和 ZnB . Al 和 ZnC . Zn 和 CuD . Mg 和 Cu3、将 25 g 甲物质、 5 g 乙物质、10 g 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10 g 甲、21 g 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 、20 、44 、18 ,并用 A 、 B 、 C 、 D 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 A +B→C + DB . A +2B→2C + DC .2A +B→2C +D D .2A +B→C +2D4、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 p )与气体分子数目(n )成正比关系(p=kn )。
若ag 碳和bg 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 ,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 ,则 a 与b 的关系可能为()A .a=5b/16B .a>3b/8C .a<3b/8D .a>3b/45、 0.80g 胆矾受热时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 102℃ 时得到 CuSO 4 ·5H 2 OB . 200℃ 时得到无水硫酸铜C .> 258℃ 得到无水硫酸铜D .胆矾受热分解分步失去结晶6、 金属钨用途广泛。
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1. 计算下列化学反应中,如果生成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那么需要多少质量的碳酸钙反应?CaCO3 → CaO + CO2↑2. 某化学反应中,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甲烷的质量为16g,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H4 + 2O2 → CO2 + 2H2O3.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为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铁的质量。
Fe + H2SO4 → FeSO4 + H2↑4.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若生成的银质量为216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铜的质量。
Cu + 2AgNO3 → Cu(NO3)2 + 2Ag5.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碳酸氢铵的质量。
NH4HCO3 → NH3↑ + H2O + CO2↑6.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若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为98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7.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Zn + 2HCl → ZnCl2 + H2↑8.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9.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气,若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为60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镁的质量。
2Mg + O2 → 2MgO10.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质量为233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硫酸的质量。
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化学⽅程式习题化学⽅程式练习题⼀、选择题1、1.6 g某物质在氧⽓中完全燃烧,⽣成4.4 g⼆氧化碳和3.6 g⽔,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法确定2、在反应A+B C+2D中,已知2.9 g A跟4.9 g B完全反应,⽣成6.0 g C,⼜知道D的相对分⼦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质量是( )A.40B.58C.29D.863、下列化学⽅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O2CO2B.2HgO Hg2+O2↑C.4Fe+3O22Fe2O3D.4P+5O22P2O54、“中国航天,给⼒中国”。
载⼈航天飞船可⽤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物质R的化学式是( ) A.CO B.Na2OC.NaOHD.Na2CO35、在反应2A+B2C中,1.6 g的A完全反应⽣成2 g C,⼜知B的相对分⼦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质量为( ) A.28 B.64 C.44 D.806、⼩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的质量⽐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数⽬②原⼦的种类③分⼦数⽬④分⼦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8、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成AB的质量为( )A.9 gB.11 gC.12 gD.14 g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看不到有其他物质⽣成,因此不存在守恒B.铁⽣锈后,铁锈的质量⼀定等于铁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A+B C+D中,所加⼊的反应物A、B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反应的⽣成物C、D 的质量分别为cg和dg,则a+b=c+d的关系⼀定成⽴D.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0、如图所⽰,⼆分⼦的甲反应⽣成⼆分⼦的⼄与⼀分⼦的丙,已知甲、⼄、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2.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10g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A.2.8g B.10g C.5g D.4.4g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合理,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重的是()A.Fe(OH)3+3NaCl = FeCl3+3NaOH B.2NaOH+K2CO3=2KOH+Na2CO3C.Cu(OH)2+H2SO4 = CuSO4+2H2O D.CuSO4+ Ba(OH)2 =BaSO4↓+ Cu(OH)2 4.mgKClO3与zgMnO2混合共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留物n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m﹣n)g B.(m﹣z﹣n)g C.(m+z﹣n)g D.(n﹣z)g5.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恰好安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A.1.8g B.3.6g C.7.2g D.14.4g6.现有双氧水溶液,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液体的质量为50g。
则生成O2的质量约为A.5.0 g B.5. 6g C.6.0g D.10 g7.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
(已知CaCO3==Ca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 B.原来CaCO3为12.5 gC.生成了5.6 gCaO D.剩余CaCO3为3.0 g8..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2:1B 4:8C 1:8D 1:16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 和 32。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质量之比为(2×2):(1×32)= 4:32 = 1:8。
2、在反应 2A + 3B = 2C + 4D 中,若 A、B、C、D 的质量比为8:12:11:9,则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8:12:11:9B 16:36:22:36C 16:16:22:9D 2:3:2:4答案:B解析:设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x、y、z、m。
因为 A、B、C、D 的质量比为 8:12:11:9,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2x):(3y):(2z):(4m) = 8:12:11:92x : 3y = 8 : 12 ,解得 x : y = 16 : 362x : 2z = 8 : 11 ,解得 x : z = 16 : 222x : 4m = 8 : 9 ,解得 x : m = 16 : 36所以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6:36:22:36,故选 B。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若还原 8 克氧化铜,需要氢气的质量是()A 02 克B 05 克C 1 克D 2 克答案:A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H₂+ CuO 加热 Cu +H₂O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H₂+ CuO 加热 Cu + H₂O2 80x 8g2/80 = x/8g ,解得 x = 02g4、要制取 48 克氧气,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A 474 克B 474 克C 948 克D 948 克答案:C解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设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x 48g316/32 = x/48g ,解得 x = 474g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实验中,高锰酸钾不能完全分解,所以至少需要 948 克高锰酸钾。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选择题1、纯净的KClO 3和Mn 2O 2的混合物mg ,受热制取O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ng,则反应所得的KCl 质量为()A 、ngB 、149/64(m -n )gC 、(m -n )gD 、149/96(m -n )g 2、下列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ag 镁和b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 氧化镁,则a +b =cB 、mg 镁放ng 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 ,则n ﹤wC 、hg 铁放人sg 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 ,则s >eD 、mg 氯化钡溶液加入pg 硫酸钠溶液中,生成qg 溶液,则m +p=q3、某试管中含有a 克氧化铜,通入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b 克,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4、实验室常用MnO 2与KClO 3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MnO 2的质量分数)是()5、将一铁片投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发现增重6.3克,析出铜( )g A 、50.4 B 、6.4 C 、2 D 、6.36、用锌、氧化铜、稀H 2SO 4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取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 、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7.甲、乙两人各取2克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 4和稀HCl 反应制得的氢气是( ) A.甲的多 B.一样多 C.乙的多 D.无法比较8.氧化铜跟氢气反应时,如果生成36克水,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是( ) A.40克 B.60克 C.80克 D.160克9.完全分解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KClO 3、KMnO 4、HgO、得到O 2最多的是( ) A.KClO 3 B.KMnO 4 C.Hg O D.H2O10.2.4g镁、2.7g铝、5.6g铁、6.5g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 4反应,得到H 2的质量比依次是( )A. 1∶1∶1∶1 B.2∶3∶2∶2 C.3∶1∶1∶2 D.1∶2∶2∶311.金属X与盐酸反应能生成XCl2,已知9.6g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8gH2,则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24 B.40 C.56 D.65AOBOC O12.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克A能和5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克C和3克D,现有6克A和20克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 C和 D质量之和为26克 B.生成12克 C C.有1克A剩余 D.生成 10克 D(二)、填空题13、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 ,燃烧一会儿后质量为bg ,生成cgCO 2和dg 水蒸气,则产物共 g ,参与反应的O 2的质量g 为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