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选择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66.00 KB
- 文档页数:8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B.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成反比C.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无关D. 物质的量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答案:A2. 化学方程式H2 + O2 → H2O中,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如果有4 mol的氢气参与反应,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2 molB. 4 molC. 8 molD. 16 mol答案:B3. 化学方程式2H2O2 → 2H2O + O2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10 mol,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A. 10 molB. 20 molC. 30 molD. 40 mol答案:D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N2 + 3H2 → 2NH3中,如果氮气的物质的量是2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6 mol2. 在化学反应2Mg + O2 → 2MgO中,如果氧气的物质的量是4 mol,则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3. 在化学反应CO2 + 2H2O → C6H12O6 + O2中,如果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8 mol,则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4 mol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3H8 + 5O2 → 3CO2 + 4H2O,计算当乙炔(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和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C3H8与CO2的物质的量比为1:3,C3H8与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4。
因此,当C3H8的物质的量为10 mol时,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3 = 30 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 4 = 40 mol。
2.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计算当氢气的物质的量为6 mol时,完全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答: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H2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2:1。
初三化学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试题含答案(3)一、选择题1.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的化学式为NH3B.反应前的物质为混合物C.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7:14D.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D的化学式为NO2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示,B中含有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化学式为NH3,故正确;B、反应前是氧气和氨气的混合物,故正确;C. 根据图示,反应物A、B中含有氢、氧、氮元素,生成物C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D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6H2O+2N2,则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6×18):(2×24)=27:14,故正确;D. 若D为氧化物,反应掉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反应的方程式为:5O2+4NH3点燃6H2O+xD,可知xD中含有4个N原子和4个O原子,故D的化学式为NO,故错误;故选D。
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克和8克参加了反应,D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是生成物,且有3.6克的B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则X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3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D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X ,是实现“ 碳中和” 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X +H2O ,X 的化学式为A .COB .CH4 C .CH3OH D . C2H5OH2、已知一包铁粉中含有两种杂质,小明同学取 5.6 g 该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 0.5 g 氢气。
则该样品中的杂质可能是A . Mg 和 ZnB . Al 和 ZnC . Zn 和 CuD . Mg 和 Cu3、将 25 g 甲物质、 5 g 乙物质、10 g 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10 g 甲、21 g 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
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 、20 、44 、18 ,并用 A 、 B 、 C 、 D 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 A +B→C + DB . A +2B→2C + DC .2A +B→2C +D D .2A +B→C +2D4、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 p )与气体分子数目(n )成正比关系(p=kn )。
若ag 碳和bg 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 ,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 ,则 a 与b 的关系可能为()A .a=5b/16B .a>3b/8C .a<3b/8D .a>3b/45、 0.80g 胆矾受热时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 102℃ 时得到 CuSO 4 ·5H 2 OB . 200℃ 时得到无水硫酸铜C .> 258℃ 得到无水硫酸铜D .胆矾受热分解分步失去结晶6、 金属钨用途广泛。
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1. 计算下列化学反应中,如果生成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那么需要多少质量的碳酸钙反应?CaCO3 → CaO + CO2↑2. 某化学反应中,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甲烷的质量为16g,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H4 + 2O2 → CO2 + 2H2O3.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为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铁的质量。
Fe + H2SO4 → FeSO4 + H2↑4.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若生成的银质量为216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铜的质量。
Cu + 2AgNO3 → Cu(NO3)2 + 2Ag5.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88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碳酸氢铵的质量。
NH4HCO3 → NH3↑ + H2O + CO2↑6.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若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为98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7.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锌的质量。
Zn + 2HCl → ZnCl2 + H2↑8.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9.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气,若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为60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镁的质量。
2Mg + O2 → 2MgO10.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质量为233g,计算反应中消耗的硫酸的质量。
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化学⽅程式习题化学⽅程式练习题⼀、选择题1、1.6 g某物质在氧⽓中完全燃烧,⽣成4.4 g⼆氧化碳和3.6 g⽔,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法确定2、在反应A+B C+2D中,已知2.9 g A跟4.9 g B完全反应,⽣成6.0 g C,⼜知道D的相对分⼦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质量是( )A.40B.58C.29D.863、下列化学⽅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O2CO2B.2HgO Hg2+O2↑C.4Fe+3O22Fe2O3D.4P+5O22P2O54、“中国航天,给⼒中国”。
载⼈航天飞船可⽤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物质R的化学式是( ) A.CO B.Na2OC.NaOHD.Na2CO35、在反应2A+B2C中,1.6 g的A完全反应⽣成2 g C,⼜知B的相对分⼦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质量为( ) A.28 B.64 C.44 D.806、⼩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的质量⽐为2∶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数⽬②原⼦的种类③分⼦数⽬④分⼦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8、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成AB的质量为( )A.9 gB.11 gC.12 gD.14 g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看不到有其他物质⽣成,因此不存在守恒B.铁⽣锈后,铁锈的质量⼀定等于铁的质量C.在化学反应A+B C+D中,所加⼊的反应物A、B的质量分别为ag和bg,反应的⽣成物C、D 的质量分别为cg和dg,则a+b=c+d的关系⼀定成⽴D.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0、如图所⽰,⼆分⼦的甲反应⽣成⼆分⼦的⼄与⼀分⼦的丙,已知甲、⼄、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19 B.3:5 C.1:3 D.2:172.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10g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A.2.8g B.10g C.5g D.4.4g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合理,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重的是()A.Fe(OH)3+3NaCl = FeCl3+3NaOH B.2NaOH+K2CO3=2KOH+Na2CO3C.Cu(OH)2+H2SO4 = CuSO4+2H2O D.CuSO4+ Ba(OH)2 =BaSO4↓+ Cu(OH)2 4.mgKClO3与zgMnO2混合共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留物n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A.(m﹣n)g B.(m﹣z﹣n)g C.(m+z﹣n)g D.(n﹣z)g5.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恰好安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A.1.8g B.3.6g C.7.2g D.14.4g6.现有双氧水溶液,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称得剩余液体的质量为50g。
则生成O2的质量约为A.5.0 g B.5. 6g C.6.0g D.10 g7.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
(已知CaCO3==Ca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 B.原来CaCO3为12.5 gC.生成了5.6 gCaO D.剩余CaCO3为3.0 g8..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2:1B 4:8C 1:8D 1:16答案:C解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2 和 32。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质量之比为(2×2):(1×32)= 4:32 = 1:8。
2、在反应 2A + 3B = 2C + 4D 中,若 A、B、C、D 的质量比为8:12:11:9,则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 8:12:11:9B 16:36:22:36C 16:16:22:9D 2:3:2:4答案:B解析:设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x、y、z、m。
因为 A、B、C、D 的质量比为 8:12:11:9,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2x):(3y):(2z):(4m) = 8:12:11:92x : 3y = 8 : 12 ,解得 x : y = 16 : 362x : 2z = 8 : 11 ,解得 x : z = 16 : 222x : 4m = 8 : 9 ,解得 x : m = 16 : 36所以 A、B、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16:36:22:36,故选 B。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若还原 8 克氧化铜,需要氢气的质量是()A 02 克B 05 克C 1 克D 2 克答案:A解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H₂+ CuO 加热 Cu +H₂O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H₂+ CuO 加热 Cu + H₂O2 80x 8g2/80 = x/8g ,解得 x = 02g4、要制取 48 克氧气,至少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A 474 克B 474 克C 948 克D 948 克答案:C解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设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x 48g316/32 = x/48g ,解得 x = 474g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实验中,高锰酸钾不能完全分解,所以至少需要 948 克高锰酸钾。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选择题1、纯净的KClO 3和Mn 2O 2的混合物mg ,受热制取O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ng,则反应所得的KCl 质量为()A 、ngB 、149/64(m -n )gC 、(m -n )gD 、149/96(m -n )g 2、下列有关数量关系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ag 镁和b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g 氧化镁,则a +b =cB 、mg 镁放ng 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wg ,则n ﹤wC 、hg 铁放人sg 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为eg ,则s >eD 、mg 氯化钡溶液加入pg 硫酸钠溶液中,生成qg 溶液,则m +p=q3、某试管中含有a 克氧化铜,通入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b 克,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4、实验室常用MnO 2与KClO 3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MnO 2的质量分数)是()5、将一铁片投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发现增重6.3克,析出铜( )g A 、50.4 B 、6.4 C 、2 D 、6.36、用锌、氧化铜、稀H 2SO 4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取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 、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7.甲、乙两人各取2克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 4和稀HCl 反应制得的氢气是( ) A.甲的多 B.一样多 C.乙的多 D.无法比较8.氧化铜跟氢气反应时,如果生成36克水,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是( ) A.40克 B.60克 C.80克 D.160克9.完全分解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KClO 3、KMnO 4、HgO、得到O 2最多的是( ) A.KClO 3 B.KMnO 4 C.Hg O D.H2O10.2.4g镁、2.7g铝、5.6g铁、6.5g锌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 4反应,得到H 2的质量比依次是( )A. 1∶1∶1∶1 B.2∶3∶2∶2 C.3∶1∶1∶2 D.1∶2∶2∶311.金属X与盐酸反应能生成XCl2,已知9.6g该金属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8gH2,则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24 B.40 C.56 D.65AOBOC O12.有A和B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已知2克A能和5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克C和3克D,现有6克A和20克B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 C和 D质量之和为26克 B.生成12克 C C.有1克A剩余 D.生成 10克 D(二)、填空题13、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 ,燃烧一会儿后质量为bg ,生成cgCO 2和dg 水蒸气,则产物共 g ,参与反应的O 2的质量g 为 g 。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计算题(共5题)1.要制取4克氢气,需要多少克锌?【答案】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 2x4gx =130 g答:需要锌130克。
难度:容易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用不纯的锌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实验室用13g 锌粉和2g 铜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答案】【思路点拨】锌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
【答案】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的只有锌粉与稀硫酸的反应。
根据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65 213g x即有:解得x = 0.4g答:可生成氢气0.4g。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而后根据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进行计算(详见答案)。
【总结升华】在计算时一定要将参与反应的纯物质带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难度:容易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3.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5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问可炼得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答案】【思路点拨】对有关的反应和原理要清楚、物质的成分要知道,在计算含有杂质的物质时,必须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
【答案】 50t赤铁矿含Fe2O3的质量为50t×80%=40t。
设炼得纯铁的质量为x,则:评卷人得分解得: x=28t炼得生铁的质量=28t(1-3%)=28.9 t。
【解析】在计算含有杂质的物质时,必须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而后在按照方程式的步骤进行计算。
【总结升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在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纯净物的前提下的质量关系,即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2:1 B.4:8 C.1:8 D.1:16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A.6克 B.3克 C.1.5克 D.8克3.化学反响: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12.7克C。
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响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5.用氢气复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A.16b/〔a—b〕 B.4〔a—b〕/ b C.4b/〔a—b〕 D.b/16〔a—b〕6.质量一样的以下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响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Mg B.Al C.Zn D.Fe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响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响。
A.1 B.0.5 C.2 D.4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A.10 B.6 C.5 D.1210.在化学反响A2+3B2=2AB3中,6克B2与足量的A2反响后,得到34可AB3.则化合物AB3中A,B 两元素的质量比是()A.17:4 B.14:3 C.14:7 D.14:17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响,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A.1:1 B.27:28 C.9:28 D.3:2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A.1:2:3 B.1:1:1 C.2:3:1 D.3:2:113.一样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2 B.2:3:2:1 C.14.用氢气复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复原8克氧化铜,应该通入氢气的质量是〔〕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参加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参加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16.8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 _______克氧气〔〕A.56克 B.64克 C.72克 D.60克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______克,需要烧氧气_______克〔〕A.30克30克 B.30克40克 C.31克40克 D.40克31克二、填空题1.32。
【化学】化学《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CH 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2口催化剂N 2+CO 2+2H 2O ,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A .NO B .NO 2C .N 2OD .N 2O 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有2N 、C 、4H 、4O ,而反应前有4H 、一个C 原子,反应前后差2N 、4O ,所以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O 2,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氧化铁混合粉末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减少了4.0g 。
另取等质量的该粉末用适量的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了20.5g 的沉淀。
则粉末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20% B .40%C .50%D .80%【答案】C 【解析】 【分析】分别假设氧化铜和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结合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及对应的数据求解,进而求出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详解】设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氧化铁的质量为y ,21CO +CuO Cu +CO 806416x 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116x xm ==80523223CO +Fe O 2Fe +3CO 16011248ym 高温固体质量减少248y 3ym ==16010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423CuO ~CuSO ~Cu(OH)8098xm398x 49xm ==80402324334Fe O ~Fe (SO )~2Fe(OH)160214ym4214y 107ym ==16080结合题干,列出方程:x 3y+=4.051049x 107y+=20.54080解得x=8g ,y=8g则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g100%50%8g+8g⨯= ,故选C 。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 CO2和H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 + 6H2= X + 4H2O中,X的化学式是A.CH4 B.C2H4 C.H2CO3 D.H2C2O4【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2C、4O、12H,反应后(X除外)有4O、8H,所以x中有有2C、4H,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
点睛:要顺利解答此题,必须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会灵活应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差量即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A+2B====C+D,5.6gA和7.3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现在要得到0.4gD,所需A的质量为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2、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2∶1∶2B.1∶2∶2C.1∶1∶1D.2∶2∶33、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B. d可能是催化剂C. 反应后a的质量为3.4 gD. a一定是化合物6、在反应A+B C+2D中,已知2.9 g A跟4.9 g B完全反应,生成6.0 g 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40B.58C.29D.86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O2CO2B.2HgO Hg2+O2↑C.4Fe+3O22Fe2O3D.4P+5O22P2O58、“中国航天,给力中国”。
载人航天飞船可用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气,物质R的化学式是( )A.COB.Na2OC.NaOHD.Na2CO310、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1∶2B.1∶1C.2∶1D.2∶3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13、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D16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5:1 B.5:2 C.5:3 D.4:115、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训练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3.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5.对化学反应:M+H2SO4=CaSO4↓+2N的认识,错误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7.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8.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9.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选择题:1、(2023胡文•南宁)在反应A+3B═2C+2D中,28g 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若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7:8 B.8:7 C.7:24 D.24:72、(2023胡文•河南)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A.3:2 B.4:3 C.1:1 D.1:23、(2023胡文•攀枝花)钯(Pd)是优良的储氢金属,其储氢原理为2Pd+xH2═2PdHx,其中x的最大值为0.8.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金属钯的密度为12g/cm3,则212cm3Pd能储存H2的最大质量为()A.9.6g B.19.2g C.28.8g D.38.4g4、(2023胡文•哈尔滨)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149.8g,再继续加入20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A.39% B.74% C.61% D.26%5、在化学反应3A+2B═2C+4D中,已知B、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6:22:9,若24g A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A.4.5g B.9g C.18g D.36g6、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当16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A.9g B.18g C.36g D.48g7、在化学反应A+2B=3C+2D中,已知32g A与3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 的质量比为8:3,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9 B.18 C.36 D.648、现有10.6g碳酸钠和8.4g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其中()A.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B.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无法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多少9、某同学将m g 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A.2.4≤m≤6.5 B.2.4<m<6.5 C.1.8≤m≤6.5 D.1.8<m<6.5 10、称取21.6克过氧化钙晶体(化学式为CaO2•yH2O),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B.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y值为8D.150~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二、填空题:1、(2023胡文•海南)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和潜艇等的供氧剂,其反应的原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1.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4:1 B.12:1 C.8:1 D.4: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
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A.CH4 B.C2H6 C.C2H2 D.C3H8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不可能表示()A.溶液总质量B.消耗锌粉的质量C.生成ZnCl2的质量D.生成H2的质量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8.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2CO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