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实验室名称:医院检验科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员签字: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及危险防范措施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是危险度评估。
可以借助许多方法来对某一个特定的操作程序或实验进行危险度评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业判断。
危险度评估应当由那些对所涉及的微生物特性、设备和规程、动物模型以及防护设备和设施最为熟悉的人员来进行。
实验室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应当负责确保进行充分和及时的危险度评估,同时也有责任与所在机构的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安全工作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有适当的设备和设施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
危险度评估一旦进行,还应当考虑收集与危险程度相关的新资料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其他相关的新信息,以便必要时对危险度评估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修订。
进行微生物危险度评估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就是列出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
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微生物来讲,在进行危险度评估时仅仅参考其危险度等级是远远不够的,适当时还应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包括:1、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2、暴露的潜在后果3、自然感染途径4、实验室操作所致的其他感染途径(非消化道途径、空气传播、食入)5、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6、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7、适宜宿主(人或动物)的存在8、从动物研究和实验室感染报告或临床报告中得到的信息9、计划进行的实验室操作(如超声处理、气溶胶化、离心等)10、可能会扩大微生物的宿主范围或改变微生物对于已知有效治疗方案敏感性的所有基因技术11、当地是否能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干预。
根据危险度评估过程中所明确的上述信息,可以确定所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级别,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制订标准操作规范(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以确保在最安全的水平下来开展工作。
每个实验室都应该采用“安全手册”或“操作手册”,其中定义了已知的和潜在的危害,并规定了特殊的操作程序来避免或尽量减小这种危害。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序号检查内容1 仪器设备使用运行、维护情况仪器运行情况正常异常维护保养是否有特殊维护或检修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否□1.2 全自动血球仪□□□□是□否□1.3 电解质分析仪□□□□是□否□1.4 尿液分析仪□□□□是□否□1.5 化学发光仪□□□□是□否□1.6 血凝仪□□□□是□否□1.7 离心机□□□□是□否□1.8 恒温水浴箱□□是□否□1.9 显微镜□□是□否□1.10 冰箱、低温冰箱□□是□否□1.11 电脑□□是□否□1.12 打印机□□是□否□1.13 紫外线消毒灯□□是□否□1.14 高压灭菌消毒锅□□是□否□1.15 生物安全柜□□是□否□备注2 实验室材料使用情况有无有何特殊需要和用途2.1 个人防护品(帽子、口罩、手套等)□□2.2 生化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3 临检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4 微生物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5 免疫室应用试剂、一次性材料□□2.6 其它□□备注3 实验室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应用修改有何增加或减少3.1 实验室规章制度□□3.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3 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3.4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技术规范、操□□1作规程1.16 临检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1.17 生化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4 个人防护有何特殊情况: 4.1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好□不好□2.7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有□无□2.8 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有□无□2.9 个人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有□无□是否需要特殊处理:是□否□2.10 个人防护物品有□无□5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分类是/否登记是/否消毒是/否其它3.5 生化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否□是□否□是□否□3.6 临检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否□是□否□是□否□3.7 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是□否□是□否□是□否□3.8 血清样品是否保存 3 至 5 天是□否□3.9 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符合□不符合□6 实验室消毒消毒消毒记录其它6.1 物体表面消毒是□否□有□无□6.2 操作台面消毒是□否□有□无□6.3 仪器表面消毒是□否□有□无□6.4 空气消毒是□否□有□无□备注7 实验室登记记录完善不完善其他7.1 生化室登记记录表格□□7.2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7.3 微生物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7.4 血库登记记录表格□□7.5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7.6 免疫室登记记录表格□□7.7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7.8 标本接收登记本□□备注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检查人员签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