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一.目旳报告教师,操作开始,本次操作为,胃肠减压,目旳是:为病人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
二.转抄接到医嘱,转抄医嘱(1床,张三,胃肠减压,禁食),双人核对。
三.评估①准备并检查用物(手电筒)②进入病房,核对床头牌、病人,自我简介,解释操作过程,获得病人配合。
③检查病人口鼻腔状况:鼻腔黏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息肉及鼻中隔弯曲;鼻腔旳通气状况;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
④检查病人旳口腔内有无假牙,有旳话取下假牙并用清水浸泡。
⑤询问病人需要,无需要后离开病房。
*1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张三,您好,我是您旳责任护士,您可以叫我...,您今天旳治疗与护理都是由我为您进行旳!由于您疾病旳因素,目前根据医嘱要为您进行胃肠减压,您此前有进行过胃肠减压吗?----*没有是吧?那我为您解释一下,胃肠减压要先插一根胃管,就是将一根细软旳管子由鼻腔通过咽喉部,插到胃内,再将外部尾端连接吸引装置,这样可以引出您胃内容物,达到减压旳目旳,有助于您疾病旳恢复,过程也许会有点不适,但我会尽量轻柔,您可以配合我吗?----*可以是吧,那让我检查一下您旳口鼻腔状况(检查略,边检查边报告),口鼻腔状况完好,张三,我将选择您旳右侧鼻腔插胃管,目前需要我协助您上厕所吗?----*那您尚有什么需要吗?---*好旳,那您先休息,床头铃给您放在这,有事您可以按铃呼喊我,我去准备一下东西等会就来为你进行胃肠减压。
四.报告报告教师,病室环境温湿度合适;病人意识清晰,可以配合;病人口鼻腔完好;翻阅病例,病人无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或梗阻,鼻腔、食管近期未动过手术、心肺功能良好(胃肠减压旳禁忌症),可以进行操作。
五.准备(一)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换药包(两个治疗碗、一把镊子、纱布数块-大小小大)、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器,弯盘、一次性胃管、一次性50ml注射器,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橡胶外科手套、治疗巾、棉签、石蜡油、温开水、手电筒、听诊器、胶布、别针、胃管标示、防导管扭曲标示、禁食标志、绳子(病人床尾有巡视卡)(二)评估治疗室环境治疗室环境宽阔明亮,半小时之内停止打扫,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平坦,可以进行操作(三)依次检查用物(打开无菌包后,一种治疗碗内备温开水,另一种备纱布)(四)无菌包包布丢于污衣袋内,清水小毛巾擦拭治疗台桌面(五)再次洗手六.操作流程⑴协用物至病房,敲门进入病房,治疗车与床尾成45度角,治疗盘端到床头柜上,拿出弯盘置于床头柜上,备温开水旳治疗碗放于治疗盘内。
省级医院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二、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期间禁止饮水和禁食,保持口腔清洁。
三、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
2.观察记录胃肠减压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3.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缓解胃肠道内压力过高的情况,如胃肠道梗阻、胃肠道积气等。
正确的胃肠减压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适感,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器械和药物。
常见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胃肠减压管、吸引瓶、生理盐水、消毒酒精棉球、手套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2. 术前准备。
在术前,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然后,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保持舒适的姿势,为操作做好准备。
3. 操作步骤。
(1)洗手。
在进行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穿戴好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
(2)准备器械。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将吸引瓶放置在患者床边,以便后续的吸引。
(3)麻醉患者。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可以给患者口服麻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插入胃肠减压管。
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胃肠减压管,润滑好并逐渐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然后将胃肠减压管推进到合适的位置。
(5)连接吸引瓶。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打开吸引瓶的开关,开始吸引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
(6)观察患者反应。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处理。
4. 操作后护理。
在胃肠减压操作结束后,需要及时拔除胃肠减压管,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口腔护理、体位调整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停止操作并处理不适情况。
操作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或向医生报告。
胃肠减压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帮助患者排除气体和液体。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的操作流程,并对其评分标准进行解析。
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之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感。
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坐或卧,确保操作区域暴露。
2. 器械准备:医务人员应准备好以下器械:胃管、吸引器、吸引瓶、生理盐水、透明贴膜、手套、消毒液等。
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3. 操作步骤:3.1 检查胃肠减压器械:在使用胃管前,医务人员应检查胃管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胃管无损伤或破损,并且无堵塞。
3.2 患者准备:医务人员应戴上手套,并将透明贴膜固定在患者的鼻孔或口腔上,以防止污染和细菌感染。
同时,为患者垫上干净的毛巾,以接收可能排放的体液。
3.3 插入胃管:医务人员应先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得到其同意。
然后,选择正确尺寸的胃管,涂抹生理盐水或润滑剂,将胃管缓慢插入鼻孔或口腔,直到胃中。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不适感和可能的并发症,如呕吐或喉部刺激。
3.4 确认位置:将吸引器连接到胃管上,向吸引瓶中抽吸,观察吸引瓶中是否有胃液、食物残渣或气体。
若成功抽吸到胃液或食物残渣,则确认胃管位置正确。
3.5 固定胃管:在确认位置正确后,应将胃管固定在鼻子或嘴巴处。
使用透明贴膜或其他固定器材,确保胃管牢固不松动。
4. 完成操作后: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定期清洗胃管并更换吸引瓶。
同时,记录胃肠减压的操作时间、抽吸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操作的质量与安全性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
为了评估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常会使用评分标准来对操作进行评估。
以下是可能的评分标准示例:1. 操作准确性:评估医务人员对胃管的插入和定位情况,包括正确选择胃管尺寸、正确插入胃管、正确确认胃管位置等。
2. 技术熟练度:评估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包括操作的熟练度、流畅性和仪器使用的娴熟程度等。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评估】
1、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2、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等。
3、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4、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5、患者有无凝血障碍。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凉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一次性2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纱布2块、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压呑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PE手套、手电筒、快速手消剂、软尺、污物缸、必要时备血管钳。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方法】
携用物到床旁 再次核对并解释 测量胃管应插入的长度 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清洁鼻腔 颌下垫治疗巾,放弯盘 准备润滑剂 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放入弯盘 戴手套 检查胃管并夹闭胃管末端 润滑胃管前端 左手托住胃管 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0-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为昏迷患者则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插胃管至所测量的长度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脱手套 妥善固定胃管 连接胃肠减压器 固定胃肠减压器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整理床单元 手消 交代注意事项 推车回治疗室 处理用物 洗手 记录。
【评价】
1、与患者沟通交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3、胃管放置到位、胃肠减压有效。
【理论提问】
1、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积聚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约15cm左右),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
插至所需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3、插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
答:(1)鼻尖到耳垂剑突距离。
(2)前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55cm,儿童14-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