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标准GB+ISO+DIN
- 格式:xls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12
轴承润滑油标准
轴承润滑油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来分为如下几种:
1. 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润滑油标准,代表性的标准有ISO 3448(液压油粘度等级)、ISO 492(轴承规格)和ISO 12925(润滑油分类)等。
2. ASTM标准: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制定的标准,主要包含了润滑油的物理
性质、化学性质和性能测试方法等。
3. GB标准:中国国家标准(Guóbiāo)制定的标准,包括了
各种润滑油的分类、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等。
4. DIN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制定的标准,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润滑油标准,如DIN 51517(工业齿轮油)、DIN 51524(液压油)和DIN 51819
(轴承润滑油)等。
这些标准都包括了润滑油的基本要求、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等,用于保证轴承在运行中获得合适的润滑和保护。
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可能需要符合不同的标准。
润滑油牌号对照表润滑油40℃温度下ISO-VG粘度mm2/s.标准DIN51519润滑油选用实例合成油1)VG1000DegolGS1000TRIBOL800/100OptiflexA1000 VG680DegolGS68PolydeaPGLP680GlygoyleHE 680TRIBOL800/680OptiflexA 680 VG460DegolGS46EnersynSG-XP460PolydeaPGLP460GlygoyleHE 460TRIBOL800/460OptiflexA 460 VG320DegolGS32GlygoyleHE 320TRIBOL800/320OptiflexA 320 VG220DegolGS22EnersynSG-XP220PolydeaPGLP220Glygoyle30TRIBOL800/220OptiflexA 220 VG150DegolGS15PolydeaPGLP150Glygoyle22TRIBOL800/150OptiflexA 150 VG100TRIBOL800/100矿物油2)VG1000TRIBOL1100/1000OptigearBM1000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有效地提高齿轮箱的机械效率。
工作温度适用范围为-20℃止+90℃(瞬时可达110℃)。
2)矿物基齿轮油根据DIN51502标准定名为CLP。
这类润滑油可达到DIN51517第3部分规定地最低要求。
工作温度适用范围为-10℃至+90℃(瞬时可达100℃)。
美孚力富SHC 220、460、1500Mobilith SHC 220、460、1500美孚力富SHC 220、460、1500是工业用合成滑脂,由复合锂皂基、合成基础油,防锈及氧化遏止剂与高性能极压剂配制而成。
其基础油为高粘度、稳定的合成油,配上抗高温的增稠剂及稳定的添加剂,令润滑性能优异及带来极长的使用寿命。
美孚高温滑脂SHC 32、100Mobiltemp SHC 32、100美孚高温滑脂SHC 32及100是非皂基及合成基础油配制而成,低温启动性良好,转动扭距低,能承受水冲洗,能在广阔温度范围下保持硬度。
减速机润滑油粘度标准
减速机润滑油的粘度标准通常根据使用环境、设备要求和工作温度来确定。
常见的减速机润滑油粘度标准如下:
1. ISO VG标准:ISO粘度等级(ISO VG)是根据油的粘度来
分类的国际标准。
常见的减速机润滑油粘度等级有ISO VG32、ISO VG46、ISO VG68等,其中ISO VG32表示粘度在32cSt
的范围内。
2. AGMA标准: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GMA)制定了一套
适用于工业减速机的润滑油粘度标准。
常见的AGMA标准有AGMA 2 EP、AGMA 3 EP等,其中AGMA 2 EP表示在工作
温度下的最小粘度为12.5cSt,最大粘度为20.2cSt。
3. DIN标准:德国工业标准(DIN)也制定了一套润滑油粘度
标准。
常见的DIN标准有DIN 51517、DIN 51524等,其中
DIN 51517标准将粘度分为CLP、CLP HC等级,比如CLP
HC 220表示粘度在200-240cSt的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减速机类型和工作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润滑油粘度。
因此,在选择减速机润滑油时,应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或专业工程师的指导来确定合适的粘度标准。
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车用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规范车用润滑油的生产和使用,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车用润滑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的润滑油产品。
首先,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根据国家标准,车用润滑油可以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多个类别。
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发动机的工作要求,提供有效的润滑和保护。
其次,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对于汽油机油,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粘度等级、闪点、凝固点、蒸发损失、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等多项指标,以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发挥良好的润滑和保护作用。
而对于柴油机油,则有着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以适应柴油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此外,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还对产品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标准要求润滑油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粘度等级、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同时,标准还规定了润滑油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总的来说,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的润滑油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它不仅规范了润滑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润滑油产品。
因此,我们在购买车用润滑油产品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产品,以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发动机的健康状态。
总之,车用润滑油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和遵守国家标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润滑油产品,以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发动机的长期健康。
同时,润滑油生产企业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冷却和密封,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润滑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润滑油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润滑油的粘度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粘度是润滑油的流动性能,它直接影响着润滑油在设备运行中的润滑效果。
因此,粘度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采用粘度计来进行测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润滑油粘度等级,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润滑油的耐磨性能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检测指标。
耐磨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常见的润滑油耐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四球摩擦试验、滑动轴承试验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润滑油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润滑油选择参考。
此外,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加,润滑油会受到氧化、沉积等影响,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通过氧化安定性测试可以评估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最后,润滑油的清洁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检测指标。
清洁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清洁程度和维护周期。
一般来说,清洁性能测试可以通过离心沉淀法、沉积物测定法等来进行。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对设备的清洁程度影响,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润滑油选择建议。
综上所述,润滑油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润滑油粘度、耐磨性能、氧化安定性和清洁性能等指标的检测,可以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润滑油选择参考,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润滑油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保障。
润滑油的粘度和ISO粘度等级摘要:1975年,ISO组织联手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美国摩擦与润滑协会STLE(Society for Tribologists and Lubrication Engineers)、英国标准协会BSI(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以及德国标准化协会DIN(Deutsches Institute for Normung),一起确定出一套通用的粘度分级方法,防止各种分法带来的繁杂和迷惑,都说在润滑油的选用中,粘度(黏度)是首要考虑的指标,合适的粘度是选用润滑油的前提。
那么,什么是润滑油的粘度?润滑油的粘度如何分级?采用的分级标准是什么?1.什么是润滑油的粘度?润滑油的粘度(黏度)表征的是润滑油流体内部阻止油流动的力,粘度越大,则油本身阻止流动的阻力越大,对应于日常的概念是“较稠”,反之则较稀。
简单地说,润滑油受到机械之间的挤压,如果润滑油粘度较小,就容易被挤出,粘度大,则相对难以挤出。
粘度最小的液体是水,只有1厘斯(centistoke)。
我们都见过滑水运动,当运动员站在滑水板上从水面滑过,我们能看到水大量喷溅开来。
换一个场景,如果同样的运动在一个“油湖”上进行,湖里装的是粘度220的齿轮油,那么喷溅就不会那么厉害了。
从这里不难想象,如果机械负载较高,那么我们需要较高粘度的润滑油。
如果机器转速较高,那么就需要低粘度的润滑油,在机器碾上来时减少润滑油对机器前进的粘滞阻力,在机器离开时又能迅速流回原位(想象一下滑水运动,高速运动的滑水运动员如果在油上滑水,那么他会被粘滞住,不能像水面上滑水一样自如)。
2.润滑油的粘度如何分类:说到润滑油的粘度分类,各种分类标准让人眼花缭乱:SAE 粘度(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AGMA粘度(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merican Gea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SUS粘度(赛氏粘度Saybolt Universal Seconds)、厘斯(cSt运动粘度的单位)、还有绝对粘度……为了防止混淆,我们可以把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类来看。
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润滑油是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润滑剂,它能有效减少摩擦、磨损,降低能量损耗,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障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对润滑油产品的生产、质量、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首先,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对润滑油产品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机械设备类型,润滑油被分为工业润滑油和汽车润滑油两大类。
工业润滑油又分为齿轮油、液压油、导热油等不同类型,而汽车润滑油则包括发动机油、变速箱油、润滑脂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润滑油都有相应的命名规范,以便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
其次,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对润滑油产品的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润滑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粘度、抗氧化性、抗磨损性、抗乳化性等技术指标,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发挥良好的润滑性能。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润滑油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润滑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次,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对润滑油产品的标识和包装进行了规范。
每一瓶润滑油产品上都必须清晰标注产品的型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等级等信息,并在包装上标明产品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正确选择和使用。
此外,润滑油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也都受到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最后,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还对润滑油产品的使用和储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标准规定了润滑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定,以确保润滑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同时也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总的来说,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生产、销售、使用润滑油产品,才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润滑油产品国家标准,共同维护润滑油产品市场秩序,推动我国润滑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常见的石油产品理化指标1. 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g/cm3或kg/m3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1884和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052和D941、英国IP 160、德国DIN 51757和ISO 3675等。
2. 色度(Colourity)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
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555和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56和D1500、英国IP 196和ISO 2049等。
3. 粘度(Viscosity)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265和GB 111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55、英国IP 71、德国DIN 51562和ISO 3105等。
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5. 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Pa·s表示,习惯用cP表示。
1cP=10-3Pa·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润滑油检测标准对照表润滑油分析-国内外主要分析方法对照1.运动粘度:国标GB/T265,国际标准ISO 3104,美国ASTM D445,德国DIN51562,日本JIS K2283,英国IP 71,苏联33-66。
2.动力粘度:GB/T265,ISO 3104,ASTM D2983,DIN 51569,IP 230。
3.粘度指数:GB/T2541及GB/T1195,ISO 2909,ASTM D2270,DIN 51564,JIS K2284,IP 226。
4.开口闪点:GB/T267,ISO2592,ASTM D92,DIN 51376,JIS K2274,IP 36,苏联4333-48。
5.闭口闪点:GB/T261,ISO 2719,ASTM D93,DIN 51758,JIS K2265, IP 34,苏联6356-75。
6.凝点:GB/T510,ISO 3016,ASTM D97,DIN 52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7.倾点:GB/T3535,ISO 3016,ASTM D97,DIN 51597,JIS K2269,IP 15,苏联20287-74。
8.浊点:GB/T6986,ISO 3105,ASTM D97,DIN 51351,JIS K2266,IP 15,苏联5066-91。
9.酸值(颜色指示剂法):GB/T4945,ISO 6618,ASTM D974,DIN 51558,JIS K2501,IP 139,苏联5985-59。
10.酸值(电位滴定法):GB/T 7304,ASTM D664。
11.碱值:GB/T7304,ISO 3771,ASTM D2896,DIN 51596,JIS K2501,IP 271,苏联11362-76。
12.残炭:GB/T268,ISO 6615,ASTM D189,DIN 51551,JIS K2270,IP 13,苏联19932-74。
润滑油国家检验标准
润滑油的国家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润滑油的分类和质量等级: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润滑油分为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齿轮油等。
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等;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CF、CH等;齿轮油以G 表示,如G-4、G-5等。
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2. 润滑油的构成: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通常约占90%,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添加剂则用于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包括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3. 润滑油的国家标准:我国已经发布了一些润滑油相关的国家标准,如《液压油》、《工业闭式齿轮油》、《涡轮机油》、《变压器油》等。
这些标准均采用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编制完成,具有国际先进性。
4. 润滑油的检验项目:新版润滑油国家标准中进一步强调了产品的使用性能,结合实际使用中客户的需求,新增部分检验项目,如外观、密度等理化指标。
同时,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发展,为更好的实现配套应用,新增部分牌号产品,产品选用范围更为广泛。
总之,润滑油的国家检验标准涵盖了润滑油的分类、质量等级、构成、添加剂等方面,以确保润滑油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各类机械设备的需求。
润滑油技术标准
润滑油技术标准
润滑油技术标准
润滑油技术标准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防止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对设备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润滑油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润滑油技术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物理性质:润滑油的密度、黏度、闪点、倾点等物理性质的标准化要求和检测方法。
2. 化学性质:润滑油的酸值、碱值、水分含量、氧化安定性等化学性质的标准化要求和检测方法。
3. 机械性能:润滑油的润滑性、抗磨性、防锈性、抗腐蚀性等机械性能的标准化要求和检测方法。
4. 环境保护:润滑油的挥发性、毒性、可生物降解性等环境保护性能的标准化要求和检测方法。
5. 标准实施:润滑油技术标准的实施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等。
润滑油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润滑油的质量和安全,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促进工业和环保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