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85.41 KB
- 文档页数:1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审核:公司项目经理部二零二一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工程路面施工项目标段,桩号范围为K000~K093,全长XXkm。
位于江苏省境内,主要工程量为:SMA-13上面层XX万吨,Sup-20沥青混合料XX万吨,Sup-25沥青混凝土XX万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XX万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厂拌冷再生水稳碎石)XX万吨,铣刨沥青面层XXm3,铣刨水稳基层XXm3。
本次试铺选择KX-KX段左幅,由大桩号方向至小桩号方向摊铺,共分为两个施工段落:试铺段现状:已完成底基层水稳施工,经验收合格。
试铺段总长度为Xm,设计宽度为Xm,压实厚度19cm,预计用料X吨。
试铺段基层配合比为X。
水泥剂量为4.2%,振动成型最大干密度为 2.403g/cm3,振动成型最佳含水量为4.8%。
重型击实成型最大干密度为2.356 g/cm3,重型击实成型最佳含水量为5.2%。
试铺段松铺通过现场计算确定,其中KX段松铺系数拟定为 1.35,松铺厚度按25.65cm控制,在第一个段落施工结束后,对松铺系数进行修正,并通过KX段进行松铺系数的验证。
根据路基标施工进度,计划2021年0月0日上午6点开始进行首件试铺。
二、编制依据三、试铺目的为了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合理施工工艺方法,确定填料压实的技术参数,以指导本合同段基层的施工。
铺筑试验段主要目的有: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验证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确定混合料最佳施工含水量范围,验证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公路路面工程首件制度
首件制度是指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一个新的施工项目或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都要先进行试制和试验,以验证其可行性和质量达标情况。
这一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首件的制作和检验,来发现潜在的问题,优化施工方案,从而避免在整个工程中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具体到公路路面工程,首件制度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首件计划的制定: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特点,确定需要进行首件试制的工程项目,编制详细的首件试制计划。
2. 首件的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严格执行首件的制作过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技术标准。
3. 首件的检验与评估:完成首件后,由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系统的检验,包括材料性能、结构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并对结果进行评估。
4. 优化与调整:根据首件检验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
5. 正式施工:在首件通过检验并完成所有必要的优化后,才能开始正式的大规模施工。
首件制度在公路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多重意义:
- 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通过首件的试制和检验,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的技术难题。
- 它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通过首件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后续的大规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避免重复劳动和浪费资源。
- 它增强了工程质量的可控性,通过严格的首件检验,确保了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从而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道路基层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而道路基层施工方案作为整个道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施工前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介绍道路基层施工的的基本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 资料收集:施工前,要对道路基层施工的研究和了解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流量等方面的资料,以便后续的施工方案制定。
2. 土壤调查:施工前需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勘察和分析,以确定土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将有助于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
3. 设备检查:施工前需要检查施工所需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材料选择1. 砾石:砾石是道路基层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强度。
在选择砾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规格和级配。
2. 水泥:水泥是道路基层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可用于加固基层。
选用优质的水泥,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比,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3. 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工业废弃物,常用于增加道路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粉煤灰时,应注意控制其含水率和颗粒大小。
四、施工工艺1. 掌握施工秩序:道路基层施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路基排土、边沟开挖、石料铺设等步骤,保证施工的连贯性和效率。
2. 确保基层平整: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平整,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均匀度。
3. 控制施工厚度:道路基层的施工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施工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确保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质量控制1. 现场检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测,包括材料的质量检验和施工工艺的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质量监控:施工期间应设立质量监控机构,定期检查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xx高速公路项目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软基解决编制:复核:审核:批准:Xx高速公路项目日期:5月目录一、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首件工程选定和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首件工程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重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准备与施工筹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晋中通和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盂榆线水毁恢复及改造工程项目部水稳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项目省道盂榆线晋中阳泉界至中曲段公路是省道盂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沿线温家庄乡、宗艾镇、解愁乡等主要煤炭产区的煤焦运输任务。
也是晋中市通往阳泉市的重要通道之一,起点位于晋中阳泉交界(K16+872),终点至于寿阳县中曲村盂现有国道307线相接(K38+232.555)。
路线途经温家庄乡、宗艾镇、朝阳镇等重要乡镇,是通往“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路。
本项目K16+872-K20+800段3.952公里(含断链),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8.5米,行车道宽2*3.5米、土路肩宽2*0.75米,对原路平、纵线型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路段按三级公路进行调整;K20+800-K38+233段17.419公里(含断链),延旧路进行拓宽改造,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2米,行车道宽2*3.5米、土路肩宽2*0.75米,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
路线全长21.371公里(含断链)。
路面结构层K16+872-K20+800段加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局部改线及拓宽、下挖路段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厘米天然砂砾垫层;其余路段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二、首件工程目的开工前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选定合适的路段铺筑150米试验段,对采用的材料配合比、机械压实组合、工艺参数、质量检测等进行实地验证试验,取得: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摊铺机行走速度,摊铺厚度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摊铺机间隔距离,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含水量的调整和控制方法;4、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5、拌和、运输、摊铺机械的协调配合;6、每一个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路XX段,总长度为XX公里。
设计车流量为每日XX辆,设计寿命为XX年,主要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作为道路基础。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路段,并进行交通管制,对施工区域进行标识和警示。
2.调查勘察现场地质情况,确认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设备。
3.申请相关工程施工许可证,并确认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确定施工断面,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边坡处理。
2.进行路基平整,确保路基高强度和平坦度。
3.进行路基湿润处理,以提高底基层与水泥的结合性和稳定性。
4.进行碎石拌和,将碎石按照设计要求的配比和级配进行混合。
5.进行机械碾压,使用碾压机对碎石层进行均匀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6.进行水泥浇筑,将预先搅拌好的水泥均匀地浇入碎石层中。
7.进行水泥与碎石的良好混合,使用铲车等设备将水泥均匀地分散在碎石层中。
8.进行初期养护,对刚施工完毕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14天。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和碎石的配比和加水量。
2.施工中要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太厚或太薄的情况。
3.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作业面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防止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使用机械设备时,要选用合适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力,避免对路基产生过大的影响。
5.进行初期养护时,要及时覆盖养护层,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出现龟裂和破损。
五、质量控制1.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水泥和碎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对厚度、密实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和测量。
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对施工结束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六、安全施工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工地安全防护工作。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1. 方案背景城市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基层施工是整个道路工程中的首要环节,对于道路质量的稳定和施工周期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2. 方案目标•确保基层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控制工程施工周期,尽量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资源的利用;3. 方案内容3.1 道路基层材料选择城市道路工程基层所选择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常见的材料有:•石子料: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成品石子遵循国家标准;•砂:选用合适粒径的天然砂或人造砂,符合国家标准;•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混合。
3.2 基层施工工艺基层施工应按照以下工艺进行:•清理: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和积水,保持道路基层的干燥和平整;•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和勘察报告,进行基层过滤层、砼基层的浇筑;•复合:将基层过滤层与砼基层经过合理的处理复合,保证基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养护:对基层进行适当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3 设备与人力资源基层施工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如下:•机械设备:并排压路机、自卸车、挖掘机等;•人力资源:工地施工人员、监工、质检员等;•施工辅助设备:振动拍、切割机、搅拌机等。
4. 施工安全措施为确保基层施工的安全性,应采取以下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备;•高处作业应配备安全带,并经过专业人员指导;•施工机械设备要经过合格检测,并符合操作规范。
5. 施工质量控制基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以下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前应对基层材料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复合等工艺步骤;•施工后应对基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达到要求。
路面基层工程施工方案一、引言路面基层工程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本文将针对路面基层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要求等内容。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打样确定基层厚度和坡度: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打样,确定基层的厚度和坡度。
这样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清理基层: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所有的杂物和积水,确保基层干燥和平整。
3. 准备施工材料: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砂、砾石、水泥等。
这些材料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4. 确定施工方法和工艺:在开始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方法和工艺,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和施工周期等。
这样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安排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保证施工质量。
6. 安排设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安排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并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施工过程1. 基层均质化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均质化处理,确保基层的均匀性和平整度。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铺设砂石层:在均质化处理后,需要铺设一层砂石作为基层的支撑层。
这层砂石需要平整和紧实,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铺设碎石混凝土:在铺设砂石层后,需要铺设一层碎石混凝土作为基层的面层。
这层碎石混凝土需要均匀和紧密,以提高基层的耐久性和耐磨性。
4. 压实基层:在铺设完碎石混凝土后,需要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路面的密实性和平整度。
压实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
5. 检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面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的内容包括基层的平整度、均匀性和厚度等。
目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1)1、工程简介 (1)2、施工段落确定 (1)3、首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3.1试验路段概况 (1)3.2试验目的 (1)3.3注意事项 (2)4、施工准备情况 (3)1主要施工和管理人员 (3)2 机械配备情况 (4)3 材料及配合比指标 (4)5、施工方案 (5)5.1施工工艺流程图 (5)5.2测量放样 (6)5.3施工技术要求 (6)5.4拌和混合料及运输 (6)5.5混合料摊铺 (7)5.6碾压 (7)5.7接缝 (7)5.8混合料的养生 (8)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检查内容、方式与频率 (8)8、雨季施工措施 (12)9、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3)10、施工进度及质量保证措施 (14)11、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1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1、工程简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6-2018年片区城市基础设施一级开发建设项目投资+施工总承包二标段,属于渠东会展物流片区项目包二,位于航空港实验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以东区域,四至范围:西至滨河东路,北至郑港十一路,东至万三公路(新G107),南至纬三河,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含雨、污水及再生水)、电力土建排管(含景观照明)、道路绿化、通信管道、桥涵、隧道、水系等基础设施,其中道路总里程约94.5公里、桥梁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河道长度约11.9公里,道路红线外绿化(生态廊道)面积约为835万平方米,匡算工程总投资约48亿元。
依据项目部下发任务计划书,我处2016年计划建设道路为滨河东路(迎宾大道~纬三河段),总长度5061米,道路宽度60米,预计产值约7167万元。
2、施工段落确定选定主线第机动车道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具体桩号为:,长度100m,宽度18m,面积1800m2。
3、首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3.1首件路段概况为了探索路面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我标段决定在主线进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施工,摊铺长度为100米,基层宽度为19.26m,压实厚度为20cm,采用两台性能、型号相同的摊铺机同向相隔5-10m阶梯式作业,分一层摊铺一次碾压成型,压实度为≧95%。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资料准备
•准备好水泥、碎石等施工材料;
•获取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说明。
2. 设备准备
•确保水泥搅拌机等施工设备完好并做好维护保养;
•准备好压路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
二、施工工艺
1. 场地准备
•清理场地,确保表面平整,并清除障碍物。
2. 底基层处理
•按设计要求进行碎石铺设,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碎石进行夯实,确保密实度达到要求。
3. 水泥稳定处理
•将水泥均匀撒在碎石表层上;
•利用水泥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水泥均匀分布在碎石之间。
4. 水泥碎石压实
•利用压路机对水泥碎石进行压实,分层进行,每层均需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三、质量控制
1. 施工过程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水泥碎石的压实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2. 质量验收
•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1. 操作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具; 2. 施工区域内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 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安全使用。
五、施工结束
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保持整洁。
以上便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施工过程有所帮助。
道路工程基础施工方案范本一、施工前准备1.1 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以了解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1.2 需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1.3 确定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施工围挡等。
二、道路基础施工方案2.1 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明确责任,确保施工质量。
2.2 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清理杂物,确保施工现场清洁整洁。
2.3 在进行路基填筑前,需进行路基垫层处理,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填压,以确保路基坚实。
2.4 道路路基填筑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保证每层填筑的厚度和密实度。
2.5 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路基填筑的搅拌、翻浆、均匀等工艺,确保填筑质量。
2.6 道路路基填筑完成后,需及时进行验收,确保填筑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7 道路路基完成后,需及时进行路面施工,确保路面平整、平整、坚实。
2.8 路面施工需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摊铺和压实,确保路面质量。
三、施工期间安全防护措施3.1 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指示施工范围和施工动线。
3.2 进行施工作业时,需设置警戒线或围挡,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3 施工现场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
3.4 施工单位需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环境保护措施4.1 施工单位需合理使用资源,减少材料浪费,保护环境。
4.2 施工现场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减少施工产生的污染。
4.3 施工单位需严格控制施工设备的废气排放,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4.4 施工期间需加强对施工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施工后清理5.1 施工完成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材料、设备和垃圾,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5.2 施工单位需对施工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施工质量成为工程的生命线。
为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项目特制定首件施工方案,以指导后续施工工作。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高速公路项目2. 工程地点:XX省XX市3. 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4. 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首件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2. 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3. 施工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4. 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四、首件施工内容1. 路基工程:路基填筑、排水设施、路基防护等2. 桥梁工程:桩基础、承台、墩身、梁体等3. 涵洞工程:涵洞基础、洞身、出口等4. 隧道工程:隧道洞身、洞门、通风设施等5. 隧道照明、通风、消防等设施五、首件施工组织及措施1. 施工组织(1)成立首件施工领导小组,负责首件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2)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责任到人。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 施工措施(1)路基工程路基填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筑,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排水设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排水沟、涵洞等排水设施,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路基防护:采用草皮、石笼等防护措施,防止路基冲刷、坍塌。
(2)桥梁工程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确保桩位准确、垂直度满足要求。
承台:根据桩基础施工情况,合理设置承台,确保承台质量。
墩身:采用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施工,确保墩身质量。
梁体:采用预制梁、现浇梁等施工方法,确保梁体质量。
(3)涵洞工程涵洞基础:根据地质情况,采用挖孔、桩基础等施工方法,确保基础质量。
洞身:采用混凝土浇筑、预制构件等施工方法,确保洞身质量。
出口:根据出口情况,设置排水沟、防护设施等,确保出口畅通。
(4)隧道工程隧道洞身:采用新奥法、盾构法等施工方法,确保隧道洞身质量。
S312天长至釜山段改建工程Ⅱ标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安徽路港S312天长至釜山段改建工程Ⅱ标项目经理部年月日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一、概况我公司承建S312天长至釜山段改建工程Ⅱ标段。
本标段起讫桩号K0+000~K17+385,全长17.385km。
目前路基土方施工正陆续完成,路面(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所需人员、设备已经进场。
依据现场实际结合总体工期要求,我项目部计划于2015年7月28日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的施工。
施工段落:K5+410~K5+700,摊铺长度290m。
二、试验段摊铺目的为了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合理施工工艺方法,确定填料压实的技术参数,以指导本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铺筑试验段主要目的有:1、确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集料的松铺系数;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办法、拌和时间等;3、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密实度的检查方法;4、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5、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等;6、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及养生方法;7、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进行规范施工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8、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9、试验路段结束后,编制试验路段总结,以用于指导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全面施工。
三、准备工作1、人员: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顺利,并达到试验的预期目标,加强对试验段施工的领导,成立了试验路段施工领导小组,由张鹏飞总负责。
具体试验路段人员名单如下:3.材料碎石、石屑: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要求和用量,依经济合理的原则,经过对沿线的石料加工场的原材料的调查、试验,采用天长市郑集采石场生产的碎石和石屑;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终凝时间较长,标号较低的水泥。
城北大道东段(通宁大道~工农北路)B标段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首件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江苏中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施工准备计划 (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6)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8)第五章特殊季节的施工措施 (17)第六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9)第七章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27)第八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3)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40)第十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45)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述城北大道东段工程位于南通市东北部,东西纵穿南通市两大区。
本次设计西起通宁大道,东至通京大道,路段全长8.4km,为新建道路。
本标段实施里程桩号为K0+900~K1+900,规划红线宽度为60m~68.25m,为城市主干路。
本次拟选取K1+448.77~K1+569南北两侧快车道水泥稳定碎石为首件施工段,道路横断面宽度为65.25~68.25m:车道布臵为:3.5米人行道+5.5米非机动车道+3米机非绿化带+17.25米机动车道+12米中央绿化带+12~15米机动车道+3米机非绿化带+5.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65.25~68.25m;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厚度均为18cm,水泥剂量为4.5%,7天无侧限强度≥3.5Mpa,顶面弯沉值LS=0.266mm,压实度≥98%。
道路采用直线型路拱,道路行车道横坡及机非分隔带横坡为2%。
人行道横坡均为1%反坡。
第二章施工准备计划一、组织准备选派有丰富施工和管理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领导班子;负责项目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且在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密切配合。
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选择符合本公司质量体系要求且具备施工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制定材料分期分批供应计划。
晋江市市域8号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级配碎石底基层首件制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市域8号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工程简介 (1)二、主要工程数量表 (2)第二章编制依据、原则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第三章首件工程 (2)一、首件工程路段选取 (3)二、首件工程目的 (3)三、首件工程碾压及松铺方案 (3)四、首件工期计划 (4)第四章资源配置 (4)一、管理体系 (5)二、人员、机械配置 (5)三、材料计划 (9)第五章施工方案 (9)一、施工准备 (9)二、施工工艺 (11)第六章工期、安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 (19)一、工期保证措施 (19)二、安全保证措施 (21)三、质量保证措施 (23)四、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24)五、环境保护措施 (25)六、文明施工措施 (25)第七章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5)一、危险源分析 (25)二、危险控制的目标 (26)三、预案响应 (26)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6)五、应急事故处理 (28)级配碎石底基层首件制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晋江市市域8号路(一期)工程位于晋江市英林镇,本工程南起于金东路,起点桩号K0+984.629,北至龙湖规划路,终点桩号为K6+740,全长5.755公里,路基宽度55米。
本次设计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设计年限采用15年(主干路15年,二级公路12年),根据交通量预测,经计算得出主车道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7.84E+06,交通荷载等级为中交通。
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40 Mpa;土基回弹模量:E路表验收弯沉值:26(1/100mm);土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312(1/100mm)。
辅道:土基回弹模量:E0≥40 Mpa;路表验收弯沉值:30(1/100mm);土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360(1/100mm)。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编制范围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土建LNTJ-06合同段位于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及韩城镇,起止里程K34+980~K48+500,线路全长13.52公里。
施工范围包括:路基、路面底基层、基层、涵洞、通道、桥梁。
其主要工程规模:大桥1237米/4座,中桥45米/1座,分离式立交79.08米/1座,天桥1座,互通式立交1处,通道665.9米/23道,涵洞773.67米/17道。
路面354.053千平方米,填方1598.563千立方米,挖方310.832千立方米。
本项目部首件工程编制范围:底基层、基层、小型预制构件、防排工程、桥头锥坡、涵洞(通道)、桥台、承台(系梁)墩柱、盖梁、箱梁预制、箱梁架设,桥面铺装、护栏。
第二节、编制依据1、河南卢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招标文件。
2、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
3、国家、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验标及法律法规,河南省卢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颁发的管理文件及技术文件。
4、河南卢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关于印发《郑州至卢氏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首件工程认可制实施细则和样板工程评审推广制实施细则》的通知。
5、现场调查、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工程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6、根据本标段特点及所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第三节、编制原则1、按照总体施工计划,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2、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预制装配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3、遵循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首件工程施工方案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4、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