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危险废弃物通用安全技术说明书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
三、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定义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产生的具有危险属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四、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分类1. 高毒、易爆、易燃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2. 次高毒、中毒性或损害皮肤、眼睛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3. 低毒、无毒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五、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管理责任1. 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 储存企业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储存和处置制度,确保废弃物安全;3. 运输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妥善运输危险化学品废弃物,防止泄漏事故;4. 使用企业必须制定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使用规范,并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
六、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收集1. 废弃物产生后,必须立即进行分类、储存和封存,防止泄漏和扩散;2. 废弃物收集容器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扩散或反应;3. 废弃物收集容器必须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七、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储存1. 废弃物必须储存在设有防渗漏措施的专用容器中,容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2. 储存场所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确保废弃物不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3. 储存场所必须定期检查、清理,随时发现并处理废弃物泄漏或其他问题。
八、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置1. 废弃物处置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2. 废弃物处置必须通过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废弃物得到安全处理;3. 废弃物处置须建立健全记录制度,记录废弃物的接收、处理情况。
九、应急措施1. 废弃物泄漏事故发生时,责任单位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 废弃物泄漏事故应及时报告,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置;3. 废弃物泄漏事故后,必须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废弃物产生、收集、储存、处理等环节。
三、定义1. 实验室废弃物:指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险性或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产生单位:指产生废弃物的实验室或实验室部门。
3. 废弃物管理人员:指被授权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人员。
四、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1. 废弃物分类:(1)化学品废弃物:按照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进行分类,包括易燃物、腐蚀物、毒性物、有害物等。
(2)生物废弃物:按照生物安全级别进行分类,包括生物性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等。
(3)放射性废弃物:按照放射性水平和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类,包括低放射性废弃物、中等放射性废弃物和高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标识:(1)在废弃物容器上应标注明确的废弃物类型和性质,以便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2)废弃物容器应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处理人员注意安全。
五、废弃物的产生和收集1. 废弃物产生:(1)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应尽量减少,遵循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原则。
(2)实验室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分类、分装和清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 废弃物收集:(1)实验室应设立相应的废弃物收集区域,以便于废弃物的分装和集中收集。
(2)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具备防漏、防过载和易于清洗的特点,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收集和储存。
六、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1. 废弃物储存:(1)废弃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区域内,并进行适当的分区和标识。
(2)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设施,并设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理。
2. 废弃物运输:(1)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密封、稳定的包装方式,防止泄露和碰撞。
(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装混载,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清晰可辨。
第1篇一、产品概述1. 产品名称:[危险化学品名称]2. 产品编号:[产品编号]3. 生产单位:[生产单位名称]4. 生产企业地址:[生产企业地址]5. 生产日期:[生产日期]6. 有效期:[有效期]二、产品分类1. 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分类]2. 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描述]3. 毒性:[毒性描述]4. 爆炸性:[爆炸性描述]5. 环境危害:[环境危害描述]三、安全防护措施1. 防护装备:[防护装备要求]- 眼睛: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眼镜;- 皮肤:穿戴耐化学品侵蚀的防护服;- 呼吸: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口罩或防毒面具; - 手部:穿戴耐化学品侵蚀的防护手套;- 足部:穿戴耐化学品侵蚀的防护鞋。
2. 防止泄漏措施:-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容器和包装;- 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确保容器密封完好;- 操作人员应熟悉泄漏处理程序,并配备泄漏处理设备。
3. 防止火灾和爆炸措施:- 操作人员应熟悉火灾和爆炸处理程序;- 操作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禁止在操作区域吸烟、使用明火;- 禁止将化学品与氧化剂、还原剂等混合存放。
四、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产品特性和安全防护措施;2.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3.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4. 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交叉污染;5.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6. 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疗帮助。
五、泄漏处理1. 泄漏处理程序:- 立即切断泄漏源;- 将泄漏区域人员撤离;-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器材进行泄漏处理;- 将泄漏物收集、转移至安全地点;- 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2.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禁止直接用手接触泄漏物;- 禁止使用明火处理泄漏物;- 禁止将泄漏物排放至下水道、河流等;- 禁止将泄漏物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制度范文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热稳定性、爆炸性、易燃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残留物、废弃物或废弃容器。
由于这类废弃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处理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制度。
分类和标识是废弃物管理的基础,对于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尤为重要。
应根据废弃物的特性将其分为毒性、腐蚀性、热稳定性、爆炸性、易燃性等不同类别,并统一制定标识图案和颜色,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此外,还应建立废弃物标识牌的统一规范,标明废物的分类、危险性质、处理方法等信息,方便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和处置废弃物。
其次,完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制度。
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环节是整个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应建立统一的废弃物收集站点,只有经授权和资质认证的单位才能收集和运输危险化学品废弃物。
此外,还应制定专门的运输车辆和包装容器要求,确保废弃物在运输中不会泄漏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废弃物运输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另外,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设施和技术规范。
应建立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类型的处理设施,以满足不同类别废弃物的处理需求。
同时,还应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确保其能够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废弃物的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制度是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分类和标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废弃物的危险性。
完善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制度,可以保障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技术规范,可以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6项内容《化学式:化学世界的密码》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式就像是化学物质的名片。
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学物质,就如同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名字和工作单位能大概知道他是谁一样。
比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这简单的三个字母和数字组合就代表了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
二、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式精确地给出了物质的组成成分。
以硫酸(H₂SO₄)为例,这个化学式表明硫酸是由氢(H)、硫(S)和氧(O)按照2:1:4的比例组成的。
这就好比是一个蛋糕的配方,告诉我们需要多少份的各种原料才能做出这个蛋糕。
三、危险性概述有些化学式所代表的物质是危险的。
就像氯气(Cl₂),它的化学式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由两个氯原子组成的物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就像一个很“暴躁”的家伙,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就像一个危险的“小怪兽”。
四、急救措施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危险的化学物质(通过它们的化学式识别),我们需要知道急救措施。
比如说,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如果皮肤接触到了,就像被火烧一样疼。
这时候,就需要像用水冲洗等急救方法,就如同被烫伤后要用冷水冲一样。
五、消防措施对于一些易燃、易爆或者具有氧化性的化学物质(由化学式表明其性质),消防措施很重要。
例如,甲烷(CH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的化学式表明它由碳和氢组成。
如果甲烷着火了,就像房子着火一样,我们不能用水去灭(因为甲烷不溶于水),而要用干粉灭火器等合适的方法,就像不同的火灾要用不同的工具去扑灭。
六、泄漏应急处理当化学物质泄漏(根据化学式判断其性质)时,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比如汽油(主要成分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以辛烷C₈H₁₈为例)泄漏了,因为汽油易挥发且易燃,就像一个到处乱跑还容易着火的小精灵,我们要迅速疏散人群,然后用沙子等东西来吸收它,防止它进一步扩散和引发危险。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不同化学式的物质操作和储存要求不同。
危险品目录
1、丙酮
2、异丙醇
3、三甲基氯硅烷
4、磷酸
5、甲酸
6、四氢呋喃
7、乙酸乙酯
8、硫酸
9、乙酸
10、盐酸
11、亚硫酸
12、乙醇
13、甲酸
14、乙腈
15、二氯甲烷
16、氨水
17、三乙胺
18、五氯化磷
19、氢氧化钠
20、石油醚
21、三氯乙烷
22、吡啶
23、六甲基二硅烷
24、正已烷
25、液氨
26、三氧甲烷
27、醋酸酐
1。
4主要原辅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表1。
4-1 丙酮
表1。
4-2异丙醇
表1.4—3三甲基氯硅烷
表1.4—4磷酸
表1。
4-5甲酸
表1。
4—6四氢呋喃
表1.4-7乙酸乙酯
表1。
4-8硫酸
表1.4—9乙酸
表1。
4—10盐酸
表1.4-11亚硫酸
表1。
4—12乙醇
表1。
4—13甲醇
表1.4—14乙腈
表1。
4-15二氯甲烷
表1.4—16氨水
表1.4-17三乙胺
表1。
4-18五氯化磷
表1。
4—19氢氧化钠
表1.4-20石油醚
表1.4-21三氯乙烷
表1.4—22吡啶
表1。
4-23六甲基二硅烷
表1。
4—24正己烷
表1。
4-25液氨。
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版【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危险废弃物的处理行为,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危险废弃物处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或组织内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处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危险废弃物是指因化学性质、放射性性质或其他性质,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生物危害性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安全、合规、有效处理,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第五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建立健全危险废弃物的监测、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机制,确保各环节的安全可控。
第六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加强对危险废弃物处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处理能力,确保危险废弃物处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危险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第七条根据危险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危险废弃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标明相应的标识。
第八条本单位或组织应制定相应的标签和标识样式,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正确标识和标记,确保识别清晰和准确。
第九条危险废弃物标识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险废弃物的类别;(二)危险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三)危险废弃物的来源和产生单位;(四)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要求;(五)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人员的联系方式。
第十条危险废弃物的标识应明确可见,并在危险废弃物的包装上粘贴或刻画,保证易于识别和辨别。
第三章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第十一条本单位或组织应设立专门的收集点,收集危险废弃物,并专人负责,确保危险废弃物的及时收集和集中存储。
第十二条危险废弃物的收集点应与普通垃圾收集点分开设置,且设置明显的标识,避免混淆和错放。
第十三条危险废弃物的集中储存区域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固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火、防爆的储存间或储存柜中;(二)液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腐蚀、防渗漏的储存槽、容器或专用储罐中;(三)气体危险废弃物应储存在密闭、防爆的容器或专用储罐中。
企业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安全管理,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风险。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使用、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的环节。
二、安全管理责任1. 企业应指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 生产、使用、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的部门应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监督和管理废弃物的安全操作,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和异常。
3. 安全管理人员应积极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废弃物的安全处理意识和技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三、废弃物分类和储存1. 废弃物应按照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确保不同类型的废弃物不混放。
2. 废弃物应储存在专门的废弃物储存区域或设施中,确保密封性和安全性,并标明废弃物的种类和储存时间。
3. 废弃物容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1. 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循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原则。
2. 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措施、设施防护措施和环境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废弃物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散和减少危害。
2. 应急处理人员应熟悉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 应急处理过程中,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向员工和周边环境提供必要的安全警示和指导。
六、监督检查和罚则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企业的废弃物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 对于违反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的企业,监督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改等。
3. 企业内部对于违反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应依法进行纪律处分,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训。
(完整word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册危险化学品安全⼿册(最新版)专版危险化学品MSDS⼿册⽬录1.酒精 (3)2.异丙醇 (6)3.硫酸 (13)4.盐酸 (17)5.浓硫酸 (24)6.甲醛................................................................... ............. .... . (30)7.⾼锰酸钾 (35)8.次氯酸钠.................................................................................. . (41)9.⼆甲苯 (45)10.邻菲罗啉 (52)11.硫酸汞 (53)12. 硫酸亚铁 (58)13.硫酸亚铁铵 (63)14. 硫酸银 (67)15.⽚碱 (71)16.液碱 (76)17.氢氧化钠 (79)18.⼄⼆醛 (83)19.重铬酸钾 (88)20.过氧⼄酸 (92)21.冰⼄酸 (96)1、化学品名称:酒精No.:MSDS-01⼀、标识中⽂名⼄醇;酒精英⽂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式C2H6O相对分⼦质量46.07CAS号64-17-5结构式CH3CH2OH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液体,有酒⾹。
主要⽤途⽤于制酒⼯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作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途径:吸⼊、⾷⼊、经⽪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于⼝服。
⼀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呼吸不规律、休克、⼼⼒循环衰竭及呼吸停⽌。
慢性影响:在⽣产中长期接触⾼浓度本品可引起⿐、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等。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商品名):危险废弃物通用
化学品英文名称:略
二、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品、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可灼伤眼睛角膜,损伤呼吸道,食入对口、咽及胃有损害,长时
间接触可灼伤皮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易燃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不要催吐,如食入者保持清醒,可服用2-4杯水。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腐蚀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大多数的灭火器,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用惰性物质(如砂或土)
吸收洒出的液体,放入化学废料容器中。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搬运时要轻装
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仓温不宜超过45℃,保持容器密封,
应分开存放,切忌混存。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
工作后,淋浴更衣。
九、理化特性
略。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略。
十一、毒理学资料
略。
十二、生态学资料
略。
十三、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委外处理。
十四、运输信息
包装标志:易燃、腐蚀
包装方法: 化工专用桶。
运输注意事项:防止日光曝晒,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十六、其他信息
未尽事项请查阅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