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意向图

植物意向图

植物意向图
植物意向图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校园植物的识别与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了解校园植物种和科的识别特征。 3、编制校园植物检索表,并对植物进行归纳。 二、材料与器具 放大镜、镊子、铅笔、笔记本、检索表及相关工具书 三、常见庭院植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 现在的大学校园绿化比较好,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很多。在积累了被子植物的系统分类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绿化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为其后的野外实习做准备。为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实验前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学校分成不同的区域,学生可分成多个小组对不同校园区域的植物(包括栽培及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础性实验——校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与科学描述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是进行物种识别与分类的基础,学生在野外实习之前一定要学会植物形态特征的科学描述方法。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的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须借助放大镜观察,并能按以下特征进行观察和科学描述。 1、植物的性状——乔木;灌木亚灌木;草木(包括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茎的形状、颜色、被毛或滑;直立;平卧,匍伏;攀援;缠绕或其他。 2、叶——单叶或复叶;叶形,有无叶柄?对生或互生,或轮生。叶面及叶背颜色如何?被毛或其它,网状脉或平行脉有托叶或无托叶? 3、花序——总状类花序(如穗状、总状、园锥、伞形等花序)或聚伞类花序(如轮伞、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等。 4、花的各部分: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 (1)苞片——形状、颜色、数目、被毛或其他。 (2)花萼——萼片形状、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3)花冠——花瓣形态、颜色、数目、离生或合生、被毛或无毛。 (4)雄蕊——数目、花丝离生或合生,雄蕊与花瓣,萼片对生或互生。花药的着生情况和开裂方式。 (5)雌蕊——花柱数目、柱头分裂数或不裂或浅裂。 ①子房上位、下位或半下位; ②子房室的数目; ③胎座式(如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侧膜胎座等); ④胚珠数目——少数或多数或定数。 (6)果实——属于何种果实?开裂或不开裂,果实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植物意向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意向图 山杏,蔷薇科杏属 学名:Siberian Apricot 识别要点: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枝条灰褐色或红褐色,无毛。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态习性:抗低温能力强。根系发达,抗旱、耐瘠薄、耐盐碱、不耐涝。

梅,蔷薇科李属 学名:Prunus mume 识别要点:落叶乔木。多分枝。单叶互生,有叶柄,叶基有腺体,嫩枝叶柄基部有线形托叶2;叶片卵形至长圆形,先端长尾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锐锯状齿,沿脉背呈褐黄色。花期1-2月,果期5月。 园林用途: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丛植、群植。又可盆栽观赏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桩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桃,蔷薇科桃属 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inn 识别要点: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树冠开展。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长尖,边缘有粗锯齿。花期3~4月,花单生,无柄,通常粉红色,单瓣。果实6~9月成熟,核果卵球形,表面有短柔毛。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耐寒力强。 园林用途:桃是一种果实作为水果的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碧桃,蔷薇科李属 学名:Prunus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 识别要点: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一般整形后控制在3-4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渐尖。花单生或两朵生于叶腋,重瓣,粉红色。其它变种有白色、深红、洒金(杂色)等。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耐寒性极强,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长期要求做好管理,施肥、灌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园林用途:碧桃花大色艳,开花时美丽漂亮,观赏期15天之久。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用于湖滨、溪流、道路两侧和公园等等,在小型绿化工程如:庭院绿化点缀、私家花园等,也用于盆栽观赏,还常用于切花和制作盆景。常见的还有垂枝碧桃。碧桃的园林绿化用途广泛,绿化效果突出,栽植当年既有特别好的效果体现。可列植、片植、孤植,当年既有特别好的绿化效果体现。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通过对清华大学植物和种植景观的调查,了解该校园植物的种类、种植状况和景观构建,认识北方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主要用途,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各类植物景观艺术构成,为今后进行景观绿地建设和改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调查内容: 调查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植物主要种类、认识主要特征、并对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进行分析。 一、校园概况 清华大学校园明朝时为私家花园,清康熙年间为圆明园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植物绿化基础较好,加之建校之后不停地改造,使其在绿化质量和数量上成为北方校园的楷模。 清华校园占地6000多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南北两区,西区为旧区,景观设计清新自然,皇家园林布局配以西洋风格的建筑,显得与众不同;东区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基调,建设现代化的风格建筑,与时代俱进。 二、绿化原则 1、因地因时制宜 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生长条件和植物适宜性,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 2、群落多样性 从景观生态多样性出发,各类适宜生长的乔灌木进行互相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3、以人为本 校园植物主要为观赏和使用,充分重视人的心理反应,利用

植物的造景艺术形式,能够彰显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使命感。 三、植物群落及景观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资源太过丰富,主要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各种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整个校园利用乔灌草的合理组合搭配,创造具有层次的植物群落,以此来营造各个景观点。主要有植物: 乔木:银杏、云杉、青杄、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圆柏、侧柏、玉兰、广玉兰、腊梅、槐树、杜仲、法桐、榆树、榉树、青檀、小叶朴、枫杨、胡桃、栓皮栎、桑树、白桦、皂荚、椿树、女贞、水曲柳、黄金树、梓树、楸树、楝树、火炬树、盐肤木、元宝枫、鸡爪槭、合欢、樱花、柿树、垂柳、栾树、重阳木等 灌木:小檗、绣线菊、南天竹、风箱果、珍珠梅、黄杨、锦鸡儿、蔷薇、玫瑰、月季、牡丹、芍药、木槿、紫叶李、碧桃、棣棠、栒子、榆叶梅、海棠、金雀儿、紫薇、紫藤、沙棘、紫珠、络石、迎春、丁香、葡萄、连翘、金钟花、凌霄、琼花、锦带、猥实、忍冬、紫竹、凤尾兰等 “心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园林生活,清华大学校园的建造就是秉着这样的艺术手法进行营造景观的。景观资源丰富,比较有特点的景点较多,在这主要选取近春园、北院和水木清华园来进行景观分析,三个园要么依山,要么傍水,各具特色。但总体上讲,各园的闪光点还是在植物景观的构成上,以植物作为联系构件,连接、过度、渗透与丰富周围景物,通过这些元素的表现方式,达到所建景观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交流,人们跟景观形成一种交流,人与人通过景观形成内在的一种交流,人们可以漫步休闲于其中,嬉戏、玩闹,享受校园中独有的宁静和欢愉,从而展现校园比较舒松、知识的内涵和思想主题。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意向图落叶乔木50种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意向图—落叶乔木50种 银杏,银杏科银杏属 学名:Ginkgo biloba,银杏寿命长,中国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识别要点: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园林用途: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落叶松,松科落叶松属

生态习性:喜,对水分要求较高,适应性较强,在泥炭沼泽地、极干燥山坡均能生长发育。在排水良好、上层肥厚的缓坡地长势最佳。 识别要点:落叶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90厘米。树皮灰色、暗灰色或灰褐色,皮沟深,纵裂成片状脱落,落痕为紫红色;折断后断面深褐色;肉皮淡肉红色。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黄白色微带褐色,心材黄褐至棕褐色。年轮分界明显。木射线细。一年生长枝纤细,径约1毫米,淡黄褐色或淡褐黄色,无毛或疏生毛,基部常有长毛,二、三年生枝褐色、灰褐色或灰色;短枝直径2-3毫米,顶端有近白色长毛;冬芽近圆形或卵圆形,芽鳞暗褐色,边缘有褐色睫毛。叶倒披针状线形,扁平,长1.3-3厘米,宽0.5-1.0毫米,表面平,有时两侧各有1或2条气孔线,背面中脉隆起,两侧各有2或3条气孔线,球果成熟时上部种鳞开呈杯状或为椭圆形,黄褐色、淡褐色或有时带紫色,长1.2-2.5厘米,径1-2厘米,种鳞为16-30;中部种鳞万角状卵形,鳞背无毛,有光泽。苞鳞较短,长为种鳞的1/3-1/2,卵状披针形,中肋延长为急尖头。种子斜圆卵形,灰白色,具淡褐色斑纹,连翅长约1厘米;种翅中下部宽,先端偏斜;子叶4-7。花期5-6月,球果9-10月成熟。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精品文档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 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 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 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 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 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 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 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精品文档

对中山某校新校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对中山某校新校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5-04-03T10:27:27.353Z 来源:《建筑模拟》2015年2月总第98期供稿作者:何婷[导读] 中山某校新校区是一所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校园,它的整体建设已基本完成。何婷(广东中山市 528400) 摘要:中山某校新校区是一所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校园,它的整体建设已基本完成。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与校园建筑和其他教学科研设施一样重要,于是,科学合理的营造功能齐全、景色宜人的植物景观便成为众多高校校园建设不懈的追求。在中山某校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完善,只有合理的分析现状,认清形势,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植物景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把我们的新校区建设得更加美丽。 关键词:新校区;植物景观设计;植物配置1 前言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都开始建设新校区,从一个校区变成了“ 一校两区”(新、老校区) 或“ 一校多区”(一个老校区、几个新校区)的办学格局。因此,如何加强新校区校园建设,己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其中,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与校园建筑和其他教学科研设施一样,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环境构成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已成为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校园植物造景构建校园形象,优美的校园植物景观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科学合理的营造功能齐全、景色宜人的植物景观便成为众多高校校园建设不懈的追求。 2 学院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现状中山某校新校区于近年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校园总体地势平坦,目前,学校植物景观建设主要规划为十个特色园区,每个园区各种植一种主要树种,分别是:菩提园、樟园、竹柏园、白兰园、黄花梨园、桂园、棕榈园、沉香园、洋紫荆园及荷塘。其中,规则式种植的特色园区有菩提园和樟园。新校区正门入口两侧,以对植形式分别于左右两侧草坪内种各植一棵大菩提树,故称之为菩提园;校园正门径直往里是行政广场,广场两侧以阵列形式片植香樟树,即樟园。除此之外的其它各特色园区均以自由式种植形式栽植树种于相应草坪区域内,草坪外围用九里香修剪成整形绿篱。 3 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1 植株长势较差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基本是在基建工程完工之后才开始分期进行的,校区内植物要么是规格较小的苗木,要么是去枝叶的乔木移植,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新校区范围内的植物都不算是很茂密,少见可以遮阴的大树,植株长势普遍欠佳。 3.2 土质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且易水涝校园内绿化园区土壤多以沙质土为主,部分草坪地下管道系统不够科学,遇较大强降雨易造成水涝灾害,以至植物死亡;另有部分草坪在建筑施工时填充了不少建筑垃圾,使得土壤肥力不够,土质不合适,植物长势较差;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壤中夹带较多杂草,如今,台湾草草坪上成片的生长着大量的牛筋草、荆三棱等杂草,草坪杂草生长旺盛,除杂草工作成为了校区绿化工作中的一项大事和难事。 3.3 植物种类不够丰富,有色树种运用不足校园内的园林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特色,校园内公共区域十个特色园区分别主要种植十种园林树种,除此之外的其它大乔木树种只有一棵五味子和一棵铁冬青。灌木层单一以九里香为主,另仅配有一些龙船花,草坪就是全铺台湾草坪。全校区内植物种类不够丰富,且多以常绿树种为主,有色树种运用不足,致使整个校区内色彩不够,达不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人们为了维持这种简单的植物生态结构,必然强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工作,导致养护成本加大,工作量加强,养护难度增大。 3.4 配置手法单一新校区绿化中,木本植物是构成校园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木层和草花比例严重不足,校园植物群落结构单一,乔、灌、草搭配比例不够合理。由于缺乏科学的植物群落配置方式和适当的艺术处理手法,校园植物栽植随意,未发挥出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3.5 开放式绿地的数目少,硬质、文化景观欠缺高校校园主要是服务于师生,使其学习、生活在一个自然、优美的环境之中,在植物景观设计上要以人为本。校园绿地多以九里香作绿篱进行围合,开放式绿地明显不足,人们不能进入园内,亲近植物。而且,校园范围内几乎没有什么硬质景观、和文化景观,缺少供师生休闲娱乐的景观设计,和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景观设计,校园人文气息不够明显。 3.6 局部植物配置不合理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配置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在饭堂和扇形广场旁的紫荆园内种植有一棵高大乔木五味子,该树种一到开花季节,就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人们普遍觉得它奇臭无比。一些喜阴植物如巴西鸢尾和合果芋,被作为草花地被种植在阳光充足的绿地里长势并不理想。饭堂二楼庭院,在楼道旁边种有小片区域的琴叶珊瑚,此种植物乳汁有毒,不可误食,若是误触乳汁都会引起水泡或脓疱,皮肤严重发炎,种在食堂楼道旁,不可谓之配置科学。 4 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的建议4.1 增加植物多样性,丰富校园景观为了使校园植物景观显得不那么单调,使校园景观更丰富,可以增加一些植物种类,特别是增加一些有色树种、开花树种,使校园植物景观的色彩更丰富、更美丽。在配置上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可以使植物观赏内容更多样,如:增加一些观花、观果、观树形等植物。设计一些园林小品,将植物与硬质景观相结合,塑造出校园特色景观,展现校园文化底蕴。 4.2 优化植物配置结构,丰富植物层落优化新校区校园植物配置结构,合理搭配乔、灌、草配置比例,避免植物配置出现断层现象。丰富的植物层落不仅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美观性,还能使校园植物体系更稳定,更具生态效应。 4.3 动员学生齐参与,加强养护管理新校区植物种植不久,植物体系还不够稳定,需要大量的人工养护,进行合理地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保证校园环境的美丽,控制养护成本,亦可动员学生参与到园林绿化养护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浇水、拔草等简单的绿化养护工作,既可以帮助美化校园,又可以锻炼学生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5 结语该校区是一所新建的校园,当人们走进这个新校区来参观、学习,最先直接感受到的就是这个校园的整体景观,它的植物景观建设必然会成为这个新校园的一张名片,目前,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已经初具模型,我们只有在现有景观建设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改善不足之处,将之建设得更好。 参考文献:[1]李运生.对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考——以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为例[J].现代园艺2011,9:123-124.[2]路小春,许菊芬.试论高校校园植物配置——以曲靖师范学院新校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44-7646.[3]潘学在.论中学校园植物配置—一以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植物配置为例[J].广东建材2007,6:204-206.[4]郭云,张学梅.高校校园植物配置初探一以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堤校区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0,17(5):48.

植物分类

木兰科 乔木,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有叶痕,花两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在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常见的植物:广玉兰,鹅掌楸,含笑花,八角,荷花玉兰 毛茛科 草本,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基部有距,花瓣5枚,萼片5或多数,雄蕊,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常见的植物:小毛茛,牡丹,芍药,白头翁,乌头,黄连

桑科 木本,常具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常见的植物:榕树,构树,桑树,无花果 胡桃科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下垂,葇荑花序,雌花直立,穗状花序,子房下位,花柱两个,羽毛状,种子无胚乳,子叶褶皱。

常见的植物:核桃,胡桃,青钱柳 石竹科 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例中央胎座 常见的植物:石竹,繁缕,王不留行,康乃馨,满天星 锦葵科 单叶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枚,螺旋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单体雄蕊,上位子房,中轴胎座

常见的植物:锦葵,扶桑,木槿 葫芦科 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单叶互生,叶掌状分裂,单性花,花萼,花瓣5个,雄蕊5个,分为3组,花药折叠弯曲,下位子房,果实为瓠果

常见的植物:葫芦,黄瓜,西瓜,丝瓜,苦瓜,罗汉果 杨柳科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上位子房,果为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常见的植物:胡杨,垂柳 十字花科 花瓣4片,花冠十字形,花两性,辐射对称,四强雄蕊,侧膜胎座,有假隔膜,总状花序,本科有经济价值的许多蔬菜和油料作物 (油菜),少数供药用、观赏和作饲料。 常见的植物:二月兰,油菜,青菜,白菜,萝卜,甘蓝,拟兰芥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学号:********* 校园常见10种植物 1、红叶石楠:拉丁名是Photinia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苹果亚科,石楠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稀可达12米;小枝褐灰色,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厘 米,宽3-6.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 红叶石楠带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无毛;叶柄长2-4厘米,老 时无毛。复伞房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无毛;花梗长3-5毫米; 花白色,直径6-8毫米。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或褐紫 色。春秋两季,红叶石楠的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极 具生机。在夏季高温时节,叶片转为亮绿色。 园林用途:园林绿化色块植物,修剪成造型球 2、樱花:拉丁名是P runus serrulata 科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花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 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 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 缺刻,白色、红色。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核球形,初 呈红色,后变紫褐色 园林用途: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 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 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 绿篱或制作盆景。 3、桂花:拉丁名是Osmanthus fragrans

植物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编辑] 金发藓纲(Polytrichopsida) 金发藓目(Polytrichales) 1 2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 3四齿藓目(Tetraphidales) 4烟杆藓科(Buxbaumiaceae) 5长台藓科(Oedipodiaceae) 6四齿藓科(Tetraphidaceae) [编辑] 泥炭藓纲 泥炭藓目(Sphagnales) 科(Ambuchananiaceae) 泥炭藓科(Sphagnaceae) [编辑] 藻苔纲 藻苔目 藻苔科(Takakiaceae) [编辑] 地钱植物门(Marchantiophyta) [编辑] 叶苔纲(Jungermanniopsidae) [编辑] 叶苔亚纲(Jungermanniidae) 叶苔目(Jungermanniales) 兔耳苔亚目(Antheliineae) 兔耳苔科(Antheliaceae) 直蒴苔亚目(Balantiopsidineae) 直蒴苔科(Balantiopsidaceae) 亚目(Brevianthineae) 科(Brevianthaceae) 科(Chonecoleaceae) 大萼苔亚目(Cephaloziineae) 隐蒴苔科(Adelanthaceae) 大萼苔科(Cephaloziaceae) 拟大萼苔科(Cephaloziellaceae) 剪叶苔亚目(Herbertineae) 剪叶苔科(Herbertaceae)

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 科(Trichotemnomataceae) 叶苔亚目(Jungermanniineae) 钱袋苔科(Gymnomitriaceae) 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 科(Mesoptychiaceae) 合叶苔科(Scapaniaceae) 指叶苔亚目(Lepidoziinae) 护蒴苔科(Calypogeiaceae) 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 圆萼苔亚目(Lophocoleineae) 顶苞苔科(Acrobolbaceae) 齿萼苔科(Geocalycaceae) 圆萼苔科(Gyrothyraceae) 羽苔科(Plagiochilaceae) 复叉苔目(Lepicoleales) 复叉苔亚目(Lepicoleineae) 复叉苔科(Lepicoleaceae) 南帽苔科(Vetaformataceae) 多囊苔亚目(Lepidolaenineae) 科(Jubulopsidaceae) 多囊苔科(Lepidolaenaceae) 科(Neotrichocoleaceae) 绒苔科(Trichocoleaceae) 蚌叶苔亚目(Perssoniellineae) 岐舌苔科(Schistochilaceae) 毛叶苔亚目(Ptilidiineae) 科(Chaetophyllopsidaceae) 须苔科(Mastigophoraceae) 毛叶苔科(Ptilidiaceae) 紫叶苔目(Pleuroziales) 紫叶苔科(Pleuroziaceae) 光萼苔目(Porellales) 毛耳苔亚目(Jubulineae) 科(Goebeliellaceae) 毛耳苔科(Jubulaceae) 细鳞苔科(Lejeuneaceae) 光萼苔亚目(Porellineae) 光萼苔科(Porellaceae) 扁萼苔目(Radulales) 扁萼苔科(Radulaceae) [编辑] 叉苔亚纲(Metzgeriidae) 壶苞苔目(Blasiales) 壶苞苔科(Blasiaceae) 小叶苔目(Fossombroniales) 小叶苔亚目(Fossombroniineae) 苞片苔科(Allisoniaceae) 小叶苔科(Fossombroniaceae) 溪苔亚目(Pelliineae) 溪苔科(Pelliaceae)

校园常用景观植物分析

常用植物分析 1、大叶女贞 别名:又名高杆女贞、冬青 科属:木犀科、女贞属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半常绿。(小乔木) 枝:幼枝及叶柄无毛或有微小短柔毛,有皮孔。 叶:纸质,椭圆状披针形。 花:花梗短,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略等长,花药和花冠裂片略等长。花期6月。适应性: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不耐干旱和瘠薄,适生于肥沃深厚、湿润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根系发达。萌蘖、萌芽力均强,耐修剪。抗氯气、二氧化硫和氟化氢。 园林用途:女贞枝叶清秀,四季常绿,夏日白花满树,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可孤植,丛植于庭院,草地观赏,也是优美的行道树和园路树。性耐修剪,亦适宜作为高篱,并可修剪成绿墙。 关键词:抗污染、常绿、适应性强 经实践证明其优点有: ①树冠圆整优美,树叶清秀,终年常绿,适应城市气候环境; ②适应性强,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可作为工矿区的抗污染树种; ③抗寒力强,凌冬青翠,在严寒的冬季,展现坚贞不屈的风姿; ④叶片大,阻滞尘土能力强,能净化城市的空气,改善大气的质量。 2、蔷薇 别名:无 学名:Rosa 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多为直立、蔓延或攀援灌木 枝:枝、茎常有刺 叶:羽状复叶极稀单叶,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单叶、叶边缘有锯齿;托叶贴生或着生于叶柄上,稀无托叶。 花:花有香气,花单生成成伞房状,稀复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萼筒(花托)球形、坛形至杯形、颈部缢缩 适应性:蔷薇性强健,不择土壤,耐寒、耐旱,喜肥,亦耐贫瘠。只要遮荫并保持湿润,成活率在90%以上。还可在生长期将蔓生枝条压入土中,生根后切断另

栽即可。有时也采用嫁接或播种法。 园林用途:蔷薇属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之一。蔷薇属植物花香宜人,许多种的花瓣可提炼珍贵芳香油。蔷薇在中国代表爱情。人们爱用蔷薇作花篮,烘托喜气洋洋的气氛。 关键词:有刺、花香怡人、耐旱 经实践证明其优点有: ① 野蔷薇多自然分布于溪畔、路旁及园边、地角等处,往往密集丛生,满枝灿烂,微雨或朝露后,花瓣红晕湿透,景色颇佳。 ② 婚姻嫁娶,赠送红色或粉红色蔷薇花表示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幸福吉祥。节日互赠色彩鲜艳的蔷薇,表达节日的祝福。 ③ 世界不少文明古国将蔷薇花作为真、善、美的象征。 3、 藤本月季 别名: 藤蔓月季、爬藤月季、爬蔓月季、藤和平 拉丁学名:Mordent cvs.of Chlimbers and Ramblers 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落叶灌木,干茎柔软细长呈藤木状或蔓状,姿态各异,可塑性强 枝:短茎的品种枝长只有1米,长茎的达5米。其茎上有疏密不同的尖刺,形态有直刺、斜刺、弯刺、钩形刺,依品种而异 叶: 羽状复叶极稀单叶,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稀单叶、叶边缘有锯齿;托叶贴生或着生于叶柄上,稀无托叶。 花:花单生或聚生或簇生,花茎5.5~13.0cm ,花型各异,花色多样,花期较长,可三季开花,且成簇花开放时散发浓香。 适应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中生长,土壤过湿,则易烂根,喜日照充足、空气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风的环境,盛夏需适当遮荫,较耐寒,连续开花,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对月季花有毒害 园林用途:藤本月季花大而香,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可作为棚架和阳台绿化材料。藤本月季花多色艳,全身开花、花头众多,甚为壮观。园林中多将之攀附于各式通风良好的架、廊之上,可形成花球、花柱、花墙、花海、拱门形、走廊形等景观。藤本月季开花时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团锦簇,甚是美丽,具有很好地观赏价值,在山野间、公园里甚至庭院里都可以看到绽放灿烂地藤本月季。其次藤本月季还可以用来装饰家庭的作用,现代装修风格中欧式风格中就大量运用藤本月季来装饰家里 关键词: 适应性强、耐寒、观赏价值高 经实践证明其优点有: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浅析校园体育场植物景观设计

浅析校园体育场植物景观设计 [摘要]校园体育场的环境必须具备为体育比赛、锻炼身体服务的观念和师生交流的功能。将文化要素与功能使用相结合,用植物进行造景,体现现代、优雅、自然生态的校园体育场的佳境。因此,把校园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相融,通过植物的完美配置,实现景观优美、环境和谐的校园体育场设计目标。 [关键词]校园体育场植物景观设计文化要素运动精神 现代校园体育场的绿地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是学校师生公共交往的场所之一。过去校园体育场只满足运动功能的使用,绿色植物很有限,景观单一,缺少人情味。文化要素与运动精神没有融合在设计里,尚未考虑师生的使用要求,使人在体育场运动时没有愉快感。如今,校园体育场的环境必须具备为体育比赛、锻炼身体服务的观念和师生交流的功能。将文化要素与功能使用相结合,用植物进行造景,体现现代、优雅、自然生态的校园体育场的佳境。因此,把校园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相融,通过植物的完美配置,实现景观优美、环境和谐的校园体育场设计目标。 一、设计应体现功能性和自然生态结合的理念 1.校园的基础绿化是植物造景功能的基础,体育场周围的人行过道栽植树木,人们可以遮荫避暑,给人一种走出钢筋混凝土楼阁,融入大自然生态植物园的感觉。建筑物周围要有配置植物,植物和建筑物之间要保持规范标准的距离,以保证体育场的运动空间和通风采光要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观赏视距。 2.体育场植物景观与运动环境相协调 体育场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体上要具备简洁大气的构图形式,与运动环境相协调。植物景观采用大乔木衬托出建筑物,季相变化丰富,春季看嫩叶、夏季赏浓郁、秋季观色叶、冬季望枝条,别有一番景象和情趣。用生态景象衬托体育场人文生态的气氛;用直线条色带对绿地进行划分,以体现坚忍不拔的运动精神。 3.体育场植物景观与审美情趣相结合 体育场植物景观设计采用统一与均衡、韵律、节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大片草坪和高大乔木形成基调特色,周边配秋季赏花、观果乔灌木,营造热烈、坚毅的氛围。运用模纹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 植物界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 万种左右)。 1 藻类植物(Algae)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类植物答约有3万余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鹅肠菜等可以食品。在海边沿岸生长的藻类,既是鱼类的食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场所,可以保护鱼卵及鱼苗的发展。藻类化石还是是探矿的指示生物,它们常常是矿藏的伴生物。 2 地衣植物门(Lichens) 地衣(Lichenes)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

待。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 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约23000种。通常分为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两纲。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将角苔从苔纲中分出,设角苔纲(Anthocerotae),与苔纲和藓纲并列。遍布世界各地,多数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林下土壤表面、树木枝干上,沼泽地带和水溪旁、墙角背阴处等,尤以森林地区生长繁茂,常聚集成片。我国约有2800种。习见种类有葫芦藓(Funaria)、地钱(Marchantia)、泥炭藓(Sphagnum)等。 4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现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

校园植物景观问卷

附: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校园环境满意度调查数据 性别:()男68% ()女32% (本次问卷共发出60份) 以下是有关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校园绿化景观的一些问题,请选择您认同的答案的字母。谢谢您的合作。 (一)绿化总体效果 1、您对校园绿化总体印象是什么?()A 54% B 28% C18% A 满意B不太满意C不满意 2、您认为校园的绿地布局合理吗?()A 55% B 23% C 22% A合理B不太合理C不合理 3、您觉得校园内的景观有体现校园文化的吗?如果有,内容充分吗?()A 20% B 57% C 23% A有,充分B有,不充分C没有 4、您认为校园绿化应注意加强哪些方面? ()加大绿化覆盖面积()多种树,增加植物种类()多种观花植物 (二)校门入口植物景观 1、您觉得校门入口绿化质量好吗?()A 52% B 30% C 18% A好B不太好C不好 2、您认为校门入口植物景观(植物姿态、植物色彩、花香、四季景观等总体呈现的景观美感)漂亮吗? 植物色彩():A漂亮B不太漂亮C不漂亮A 42% B 40% C 18% 植物姿态():A优美B不太优美C不优美A25% B 35% C40% 植物呈现四季景观():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22% B 34% C 44% 植物层次变化():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36% B 44% C20% 3、您觉得校门入口植物景观能体现校门特色吗?()A40% B42% C 18% A能B不太能C不能 (三)教学区植物景观 1、您觉得教学区质量好吗?()A 52% B 30% C 18% A好B不太好C不好 2、您认为教学区植物景观(植物姿态、植物色彩、花香、四季景观等总体呈现的景观美感)漂亮吗? 植物色彩():A漂亮B不太漂亮C不漂亮A 32% B 30% C 38% 植物姿态():A优美B不太优美C不优美A 33% B 48% C 19% 植物呈现四季景观():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28% B 44% C 28% 植物层次变化():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36% B 44% C20% 3、您觉得教学区植物景观能衬托教学区的气氛吗?()A50% B39% C 11% A能B不太能C不能 (四)宿舍区植物景观 1、您觉得宿舍区绿化质量好吗?()A 52% B 30% C 18% A好B不太好C不好 2、您认为宿舍区植物景观(植物姿态、植物色彩、花香、四季景观等总体呈现的景观美感)漂亮吗? 植物色彩():A漂亮B不太漂亮C不漂亮A 42% B 40% C 18% 植物姿态():A优美B不太优美C不优美A 33% B 48% C 19% 植物呈现四季景观():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28% B 44% C 28% 植物层次变化():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36% B 44% C20% 3、您觉得植物景观对宿舍区的环境有多大的改善作用?()A31% B49% C 20% A很大B一般C很小 (五)运动区植物景观 1、您觉得运动区绿化质量好吗?()A 52% B 30% C 18% A好B不太好C不好 2、您认为运动区植物景观(植物姿态、植物色彩、花香、四季景观等总体呈现的景观美感)漂亮吗? 植物色彩():A漂亮B不太漂亮C不漂亮A 42% B 40% C 18% 植物姿态():A优美B不太优美C不优美A 33% B 48% C 19% 植物呈现四季景观():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28% B 44% C 28% 植物层次变化():A明显B不太明显C不明显A 36% B 44% C20% 3、您觉得运动区植物数量足够吗?()A 32% B 49% C 19% A足够B不太够C不够 4、您觉得植物景观对宿舍区的环境有多大的改善作用?()A34% B45% C 21%A很大B一般C很小

大学校园景观绿色生态环境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绿色生态环境设计 作者:孙达科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5期 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绿色生态设计”的应用可以营造一个静馨的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大学校园总体布局及独立建筑等主体构造营造完成后,通过精心的环境景观布局,使校园环境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学校区域空间的延伸和发展。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绿色生态规划原则 1. 注重校园外部景观空间生态健康设计 校园外部空间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生理特性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继而消除工作学习疲劳 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等等。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合理的绿植栽种和布置能够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 绿色植物的造型中的点、线、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 2. 合理选用区域生态绿化类别形式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季节性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办公区前后种植低矮的植物进行装饰,不种植高大植物,办公楼后,以草坪为主,以低矮植物为辅,主要考虑不遮挡办公楼与教学楼的视线,教学区花坛,用植物做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