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6.13 KB
- 文档页数:8
欢迎阅读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1ABC、企业D2ABCD3ABCD4ABCD5、)。
AB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D、统计年表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D、修养所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D10ABCD11ABCDE12ABCDE13ABCDE、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等14、企业劳动争议统计的原则有()。
A、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的争议B、劳动争议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纠纷C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有关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的纠纷D、劳动争议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纠纷E、劳动争议是必须提出申诉的15、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劳动经济的活动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原始记录的名称和编号B、活动内容的记载C、计量单位D、填写时间E、填表人及责任人签章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6、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质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3.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4.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5.劳动定额统计;6.劳动报酬统计;7.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8.企业人力费用统计;9.劳动关系同济;10.企业社会保险统计。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卷子二注意:1.卷子保密,考生不得将卷子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卷子总分值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卷子分为真题卷和答题卷,全部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真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A、劳动酬劳统计B、劳动定额统计C、生活日分配统计D、产品本钱统计2、国民经济的根本单位是〔〕。
A、事业单位B、企业C、全民全部制企业D、政府机构3、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总量统计范围的是〔〕。
A、编制外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B、经单位批准自费脱产学习的人员C、编制内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D、未出勤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4、肯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的变动关系可表示为〔〕。
A、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B、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C、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D、期末人数=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5、考核企业劳动者应该工作的时间总量指标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B、日历工作时间C、制度工作时间D、全部实际工作时间6、企业在肯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为〔〕。
A、人工本钱B、工资总额C、劳动爱护费用总额D、保险福利费用总额7、以下指标对分析产品出厂价格、观察产品盈利程度起重要作用的是〔〕。
A、单位产品人工本钱B、平均人工本钱C、人工本钱增减率D、人工本钱投入产出比8、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A、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C、每千名女职工劳动争议件数D、某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9、劳动争议件数与劳动争议处理件数的关系为〔〕。
计算题分类练习 一、相关分析LxxLyy Lxy r =r 的绝对值大于等于0.8时,判断为高度相关参加教材P154()221∑∑-=x nxLxx()221∑∑-=y nyLyy ∑∑∑-=yx n xy Lxy 1bx a y +=L x x L x y b =习题一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变化了多少? 如果产量水平为8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问题1﹕确定相关系数71.529.1371437)4654543()4654543(22222222=-=++++++-++++++=Lxx71.177)73707172737475()73707172737475(22222222=++++++-++++++=Lyy71.871.224922417)73707172737475)(4654543()734706715724735744753(-=-++++++++++++⨯+⨯+⨯+⨯+⨯+⨯+⨯==-Lxy 87.071.1771.571.8-=⨯-==LxxLYYLxyr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的相关系数为-0.87。
说明产量与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为高度负相关。
问题2﹕回归方程式为﹕bx a y +=53.171.571.8-=-==Lxx Lxy b35.79)43.4)(53.1(57.72=--=-=-=x b y bx y a x y 53.135.79-=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产品人工成本平均减少1.53元。
问题3﹕11.6735.79853.1=+⨯-=y如果产量水平为8千件时﹐估计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为67.11元。
练习题二1〕计算年设备能力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系数,并判定其相关程度;2〕建立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方程斜率的经济意义 3〕设备能力为6.5千瓦/人时,劳动生产率是多少?解:1〕相关系数:()98.238.611418.2961222=⨯-=-=∑∑x n x Lxx()1.619.13414195.13601222=-=-=∑∑y n yLyy2.369.1348.6114111.6321=⨯-=-=∑∑∑y x n xy Lxy96.01.6198.2362.36=⨯==LxxLyyLxyr 高度相关2)回归方程:bx a y +=53.1527.198.232.36====Lxx Lxy b89.241.453.164.9=⨯-=-=-=x b y bx y ax bx a y 53.189.2+=+=斜率的经济意义:年设备能力提高1千瓦/人,则劳动生产率提高1.53千元/人。
(单选)1: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和人力资源劳动效益两个层面。
A: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B:人力资源价值C:工资水平正确答案:A(单选)2: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
A: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时期长短应当前后一致B: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一致C:动态时间数列计算口径和方法要一致D: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不一致正确答案:D(单选)3:工资总额从结构构成上看,可分为基本工资和下列哪项。
()。
A:辅助工资B:津贴C:公积金正确答案:A(单选)4: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人力资源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下列哪项之差。
()。
A:基期水平B:上期水平C:前期水平正确答案:A(单选)5:从组织机构角度反映劳动争议仲裁规模指标不包括()。
A:仲裁庭数B:特别仲裁庭数C:仲裁员人件数D:仲裁员人数正确答案:D(单选)6:计算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一般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法B:加权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A(单选)7:人均实际工资的增减幅度一般是通过计算()来反映的。
A:人均实际工资指数B: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C: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正确答案:A(单选)8:在产品产量指数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劳动量指数成()。
A:反比B:正比C:没有关系正确答案:A(单选)9:人工成本总额指数也就是()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数之积。
A:平均人工成本指数B:报告期人工成本C:基期人工成本正确答案:A(多选)10: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方法按不同类型可分为。
()。
A:对比分析法B:结构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时间数列分析法正确答案:ABCD(多选)11:人工成本横向对比的基本原则包括()。
A:一致性原则B:同等条件原则C:稳定性原则正确答案:ABC(多选)12:人力资源劳动效率就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
E: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F:人力资源劳动效益G:人力成本正确答案:EF(多选)13:人力资源基本状况统计应该包括()方面的统计指标A:反映人力资源总量的统计指标B:人力资源构成方面的统计指标C:反映人力资源变动的统计指标D:人力资源的利用统计指标正确答案:ABCD(多选)14: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统计研究至少具有()方面的现实意义。
北语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答案
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
1. 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某种指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 环比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定基指数
正确答案:D
2. 四分法是按活动的属性将生活时间分为工作及路途往返时间、生活必需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
A. 休闲时间
B. 学习时间
C. 三次活动时间
正确答案:A
3. 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人力资源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水平与下列哪项之差。
()。
A. 基期水平
B. 上期水平
C. 前期水平
正确答案:A
4. 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不包括()。
A. 时期数列中各指标的时期长短应当前后一致
B. 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一致
C. 动态时间数列计算口径和方法要一致
D. 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所说明的总体范围应前后不一致
正确答案:D
5. 计算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一般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法
B. 加权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A
15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
北京语言大学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答案
人力资源统计学 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3
一,单选题
1.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A. 正比
B. 反比
C. 互为倒数
正确答案:C
2. 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和人力资源劳动效益两个层面。
A. 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
B. 人力资源价值
C. 工资水平
正确答案:A
3. 一般采用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与下列哪项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A. 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 报告期的居民收入水平
正确答案:A
4. 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除以()。
A. 基期劳动生产率
B. 上期劳动生产率
C. 下期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A
5. 下列哪个指数专门用于综合反映各组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对总
体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
A. 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
B. 平均工资固定构成指数
C. 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通常采用()。
A. 信息库法
B. 工作绩效评价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练习题第二章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例题1:连续登记的(与 练P12-1 同类) (注意:不能数错天数) 尾-头+1 某公司人数登记如下:1-11日 12-22日 23-30日 610人 612人 620人 11日 11日 8日 月平均:人6148111186201161211610=++⨯+⨯+⨯==∑∑ff a a例题2:间隔相等的某公司去年第四季度职工人数如下表。
(与 练P12-2 同类) 日期: 10、1 11、1 12、1 今年1、1 人数: 865 872 890 879人8781428798908722865=-+++=a例题3:间隔不相等 (接上例) (与 练P13-3 同类)日期: 1、1 3、31 9、1 10、31 12、31 人数: 90 50 100 80 40 间隔:---- 3个月 5个月 2个月 2个月人人74)(75.73225322408022801005210050325090≈=+++⨯++⨯++⨯++⨯+=a第四章 生活日分配统计例题1:(练习册P23-1)某建筑公司2000年10月份有节日3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900人,其它情况如下:计量单位 工日解:(1)日历工日数=900×31=27900日 公假工日数=11×900=9900日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 =27900-9900 =18000日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时间-缺勤工作时间 =17700日缺勤工日数=300日 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17700-80-100+40 =17560日全部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时间 =17560+40 =17600日(2)出勤率=17700/18000=98.33% 出勤时间利用率=17560/17700=99.2% 加班加点比重=40/17600=0.28%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17560/18000=97.6%第六章 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统计. 练习1. 标准实物量(练习册P36-1)计算劳动生产率标准实物量指标:列表:2.因素分析:(练习册P36-2)某造纸厂的统计资料如下:要求:(1)分别计算报告期、基期的平均人数(2)分析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及工人人数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3)分析时劳动生产率变动与工人人均工作小时数变动对月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
1. 动态相对数等于报告期数值除以()。
A. 基期
B. 上一期
C. 下一期
-----------------选择:A
2. 对总体资料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A. 总体单位的简单排列
B. 将所有总体单位的资料加以合计
C. 对总体进行各种分组
D. 对总体进行抽样
-----------------选择:D
3. 全距是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
A. 和
B. 积
C. 减
D. 差
-----------------选择:D
4. 标准差是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
A. 开平方
B. 平方
C. 立方
-----------------选择:A
5. 异众比率是指非众数组次数与()变量总次数的比率。
A. 全部
B. 最小
C. 最大
-----------------选择:A
14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
1. 人力资源基本状况统计应该包括()方面的统计指标。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B、居民家庭C、企业D、事业单位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B、劳动生产率C、劳动效益D、工资利润率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B、文化水平C、道德水平D、职业技能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B、师傅带学徒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D、岗位练兵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B、劳动效益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B、统计报表C、原始记录D、统计年表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C、公共浴室D、修养所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北语】21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四分位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个四分位数之差[A.]一[B.]二[C.]四[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2.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按其性质可分为()。
[A.]一次统计数据[B.]二次统计数据[C.]三次统计数据[D.]一次统计数据、二次统计数据和三次统计数据[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D3.一般采用()与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A.]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B.]基期人均货币工资[C.]上期人均货币工资[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4.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有()种。
[A.]一[B.]二[C.]三[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C5.全距是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
[A.]和[B.]积[C.]减[D.]差[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D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6.人工成本统计的意义()。
[A.]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B.]有利于增加利润和职工收入[C.]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D.]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BCD7.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可以分别从()进行测算。
[A.]实物量指标[B.]价值量指标[C.]生产工作量指标[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BC8.时期数列特点包括()。
[A.]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相加具有实际意义[B.]数列中统计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C.]数列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得到[D.]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相加无实际意义[解析提示]本题请参考课本相关知识,并完成课程作业本题参考选项是:ABC9.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通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