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是《燕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燕子》的全文如下: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燕子》是现代作家郑振铎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长亭外,古道边。
一声何以解忧?
珠帘拂尽,斜阳如血。
草草放手,望西去。
山东兄弟,何日别离?白头搔更能憔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风便,一醉解千愁。
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萧关送客楚山孤,江城子夜夜舟过。
空楼听秋雨,地坼归故乡,月明边关路。
对酒当歌,君不见!浅沙萦芦叹息。
夜夜除非,忆海潮涨落,江城子夜夜舟过。
三、《江南曲》
雁阵惊寒声断续,江湖秋色连天尽。
江南一曲,蓦地回首,旧时秋色,一滩清风动!
纸船出浦江客,久经江路,到大港钱塘江,又逢平潮,两鬓生白,几多思想开花。
江南曲,滚滚浪涛,棹歌多愁值千金,落红如雨流。
装点芳心,缓缓归舟,忆江南一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简介三年级古诗三首绝句电子教材点击图片,查看大图▼▼▼▼课文朗读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课文【课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翻译及赏析】1、《绝句》翻译:梅子黄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舟到小溪的尽头后又改走山路返回。
两旁绿树成荫,与来时看到的一样浓密,丛林深处传来黄鹂的鸣叫声更增添了一些幽趣。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今衢江区)三衢山时所作,栩栩如生地写出了梅雨季节天晴后的宜人风光和诗人的愉快心情,让人领略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首句点明时间,“日日晴”给诗人带来好心情。
次句写出行路线,“却”字道出了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渲染林幽鸟欢的美好景象,“得”暗示出行归来兴致犹浓。
2、《惠崇春江晚景》翻译:竹林外的桃花刚刚开放了两三枝,初春江水的回暖只有水中的鸭子最先察觉。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萎蒿,芦笋的嫩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从大海回来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这首诗是元丰八年诗人为惠崇所绘鸭戏图而题,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人的想象,将初春的生机展现得令人神往。
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活灵活现,最后一句丰富的联想增添了浓厚的早春气息。
3、《三衢道中》翻译: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碧蓝的天空。
从窗口可以看见西边的山岭覆盖着千年的积雪,门外的湖水中停泊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驶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草堂所写,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色彩秀丽、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
上联写动景,连用四种颜色织成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乐的情感。
下联写静景,用西山雪岭表现天气晴好、心情舒畅,用东吴船只表现战乱平定、乡船恢复。
全诗一句一景,完整地表达了由陶醉美景到触动乡情的思想活动。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三首第一课
《绝句》。
全文及简要赏析: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里西岭的雪似乎总浮在空气中,近在咫尺,有着触手可及的清晰感。
诗人又眺望门前的岷江,看见停泊在江岸东边的万里船。
全诗对仗工整,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是杜甫诗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电子课本第一课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蒸子和春天的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工具:课文插图;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自学要求,(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读,直到读通为止,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2)理解词语意识,(3)通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并渐渐流利地朗读。
2·师引导:一共有几句话?3.这句话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4.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5·快速记忆,完成口头填空练习。
四、课堂小结这就是可爱的燕子,它的外形是可爱的,它拥有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它是大自然的精灵,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听写生字。
第一章课文概述1. 课文标题及作者简介课文标题:《春》作者:朱自清,著名现代作家,著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
2. 课文主题简介本课文主要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3. 课文内容概述《春》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春天带给人们的愉悦。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包括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色和春天带来的愉悦情感。
第二章课文分析1. 教材及课文解析本课文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课,主要是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课文结构简单明了,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2. 课文分析课文以两个段落展开,第一段主要描述了春天的景色,第二段则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春天的感受。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作者内心的抒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引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3. 课文的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对春天的自然景色有更深刻的感受;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诗意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美好的祝福;3)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第三章课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课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春天的观察和感悟,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朗读、词语解释、诗意描写、情感表达等几个方面。
3.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朗读、分组朗读、词语解释等,同时也可以结合图片、视瓶等多媒体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具体操作:通过唱歌、欣赏图片等多种方式引入,引起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兴趣。
2. 朗读具体操作:教师先朗读全文,并点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全班一起齐声朗读,体会课文的美。
3. 词语解释具体操作:教师解释课文中一些生词和生僻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4. 情感表达具体操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表达自己眼中美好的春天,激发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