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03 MB
- 文档页数:48
发展低碳旅游的途径分析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
以下是发展低碳旅游的一些途径分析。
1.提倡环保交通工具: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徒步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和飞机等高碳交通工具的使用。
同时,政府可以修建和改善城市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供更好的交通选择,使游客更愿意选择环保交通工具。
2.优化旅游线路:制定低碳旅游线路,减少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交通与能源消耗。
可以优先选择距离较近的景点,减少旅游时间和车程。
同时,可以推广集中式旅游模式,即游客在一个地区游玩多个景点,减少跨地区的交通需求。
3.推广低碳住宿:鼓励游客选择低碳住宿,例如选择使用太阳能供电或节能设备的酒店,或选择民宿等环保型住宿。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酒店和民宿业主提供低碳服务。
4.提倡绿色旅游观念: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意识。
可以通过在旅游景点设置环保宣传牌、发放环保手册等方式,提醒游客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开展低碳旅游主题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进一步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5.加强景区管理:完善景区的管理制度,对游客进行限流管理,减少过度旅游带来的环境压力。
定期开展景区环境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鼓励景区开展环保项目和活动,例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增加游客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6.引导游客消费环保产品:鼓励游客购买当地生产的环保产品,支持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在旅游景点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念品,例如纸质袋替代塑料袋、可回收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等。
7.加强合作与创新:政府、旅游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应加强合作,在低碳旅游领域开展创新项目和研究。
可以共同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之,发展低碳旅游需要政府、企业、游客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下,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并为后代留下美丽的地球。
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摘要:低碳经济的诞生,催生了低碳旅游的兴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低碳旅游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研究背景,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三轮驱动模式: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政策。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研究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旅游资源不当的开发利用方式和非生态的管理模式,使得旅游业早已不再是天然无污染的朝阳产业。
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旅游发展方式的变化轨迹,经历了从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到生态旅游的实践,人们仍然在不断探索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原则和路径[1]。
如今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将成为继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后新的时尚环保型旅游,将主导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
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方式,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低碳旅游的概念被首次并且正式提出,提倡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2]。
我国也开始重视低碳旅游的发展。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魏小安说,旅游业带有低碳的天性,比如本身占用资源少,很多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首先把生态保护好,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与良性补偿,这种发展不但可以节能减排,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3]。
2010年3月18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重要的低碳经济内涵,即旅游发展要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重,提倡旅游业发展要节能节水减排。
支持旅游企业如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其他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把新能源新材料运用起来,使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把旅游企业创建成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企业。
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实践研究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中,人们对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越来越注重。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采用能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当地文化、历史和风景。
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有助于在旅游业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1.低碳旅游的背景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同时,旅游业也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为了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低碳旅游逐渐兴起。
低碳旅游不仅有利于保持旅游景区的原貌和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
低碳旅游通过普及环保理念,改变了人们旅游的方式和习惯,让人们的旅游更加健康、有益、创新和绿色。
2.低碳旅游的意义低碳旅游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能源,环保建设,这有助于维护全球气候平衡。
同时,低碳旅游也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我们开展低碳旅游的重要意义。
3.低碳旅游的发展趋势低碳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旅游业者发挥自身优势和创新意识,改善旅游节庆活动中的矛盾、尖锐和恶性问题。
二是引导游客转变旅游理念和方式,由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实践者。
旅游业者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元文化共存等为出发点,秉持低碳、绿色的理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游客也要发挥自身优势,采取低碳出游的方式,为节能减排尽一份贡献。
4.实践案例在国内,有很多旅游企业、组织或关注者,已经开始着手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和实践。
例如,在西藏,有一批喜爱高原生态的爱好者在推广低碳旅游理念的同时,也通过组织文化交流和生态教育来提高旅游者的素质和环保意识。
在江西庐山,旅游企业也推出了一些低碳旅游的线路,例如步行、骑行、自驾、绿色环保拓展等方式,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有意识地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总之,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发挥自身优势来推动。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现状与实践途径探讨作者:谢园方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9期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已经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
我国将低碳旅游作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尽管已经在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
本文从低碳旅游的内涵入手,结合现状对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的成果和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剖析,并探讨了低碳旅游的实践途径。
本文认为实现低碳旅游应以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为主体,建立低碳旅游发展框架,从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加快旅游企业革新、加强旅游者低碳意识等途径入手,实现低碳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旅游低碳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目前,低碳理念基本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认同,发展低碳经济,被认为是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一脉相承,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低碳旅游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强调在旅游过程中降低能耗、维持温室气体CO2“排放—消化”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
现在,低碳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界优化和升级旅游产业的共识。
(二)低碳旅游的内涵1.低碳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损害。
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成为引发诸多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且属于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加剧而不断加重。
例如,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使岛屿国家或沿海地区的旅游业面临沉重打击;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及不稳定的气候现象会影响甚至改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低碳旅游_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引言: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发关注。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旅游业带来更可持续的发展和经济利益。
本文旨在探讨低碳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低碳旅游的定义与特点1.1 定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碳排放的行为。
它提倡游客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徒步或骑自行车等;倡导旅游目的地开展低碳建设和管理,推动低碳能源的使用以及降低资源消耗。
1.2 特点低碳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环保意识:低碳旅游秉持环保意识,倡导游客行程中与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和谐相处。
游客被教育和鼓励采取可再生能源使用和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碳减排:低碳旅游重视有效减少碳排放。
游客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独自驾车或乘坐飞机的情况。
同时,旅游目的地也致力于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展碳排放监测和控制工作。
(3)本地经济:低碳旅游鼓励游客在当地消费,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游客会选择在本地餐馆就餐、购买当地手工艺品等,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低碳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2.1 保护自然环境低碳旅游倡导游客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游客的环保行为将减少对水源、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栖息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2.2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注重本地经济的发展,鼓励游客支持和参与当地的社区经济活动。
游客在当地消费,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改善生活水平。
同时,低碳旅游还可以帮助当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扶持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收益。
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研究旅游业是一项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而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的研究成为了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分析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及如何制定低碳发展策略。
一、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往往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如森林砍伐、动植物灭绝、土地沙漠化、水源的污染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低碳旅游可以有效地遏制这种无序的旅游发展,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减少能源的消耗旅游业的高能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旅游流量大的时候,往往需要额外的能源来供应,而这种额外的能源往往会通过煤炭、油气等化石燃料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低碳旅游可以通过降低旅游业的能耗,减少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减少能源的消耗的目的。
3. 降低成本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旅游企业的成本。
改变旅游业的运营方式,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润。
低碳旅游手段的应用还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玩,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现状1. 国内外旅游业低碳化的实践在低碳旅游发展的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大整形旅游业的产业链,依据各种条件和不同的手段,尝试旅游业低碳化的发展方式。
我国作为旅游大国,一些地区也开始采取低碳化的旅游发展策略。
比如桂林、厦门、敦煌等城市,都在低碳旅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 旅游业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短时间内实现旅游业低碳化,尤其是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瓶颈,使得低碳旅游实现起来并非易如反掌。
旅游业低碳化需要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需要某些部门的配合和政策的扶持。
三、制定旅游业低碳发展策略1. 发展清洁技术目前,有一些清洁技术已经在旅游业中初步使用,如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旅游业的碳排放,减少对能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