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收稿日期:2020-10-22作者简介:(1975-),,、、、。
不同养分存在情况下水稻对氮磷钾的利用效果研究(,300384)摘要:,、、。
,,;,,。
、,,,,、,。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S51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1)02-0024-04,。
,。
、、。
,、、、,。
员1.1施肥比例的确定,,,,2∶1∶2。
、、、;,。
[1]。
1.2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tilization in Rice underDifferent Nutrient ConditionsSONG Shu-yan(College of Agronomy and Resources-Environment,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Abstract:The paper explored the difference 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tilization in rice under different nutrient conditions.When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ect of rice is normal,what kind of results will be produced for rice and whether it is beneficial to us,When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effect of rice is lower or higher than normal,what will the result be to the rice and whether it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By sor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data,we can understand that when the soil nutrients are different,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f rice may change,so we can't apply fertilizer blindly.Only rational use of fertilizer can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increase the cost,and can produce high-quality rice.Key words:Soil nutrients,Rice,Nitrogen fertilizer,Phosphorus fertilizer,Potassium fertilizer,Use efficiency研究报告Vol.51No.224--,;,,,;,。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作者:徐霞鞠建勇赵万平马晓燕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10期[摘要] 施肥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氮素肥料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其次是钾肥,再其次是磷肥。
我市水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4.39、22.08、56.41,因此,水稻肥料施用中在保证适量氮肥的前提下磷钾肥要合理配比,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增产。
[关键词] 水稻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24-02一、试验目的通过2012年水稻田间氮磷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我市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我市元竹镇芮徐村二组徐永银家承包田内,试验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前茬均种植扬麦16号小麦,试验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如下:元竹试验点耕层有机质为17.2g/kg,速效钾87mg/kg,速效磷8.6mg/kg,PH值为7.4。
每个试验设八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227”,亩用种量4kg,播期为6月10日,撒播、旋耕机播种,其它农艺措施一致。
10月26日收割,各小区割方见产推算实产。
小区间筑埂并用塑料薄膜包裹隔离,除施肥外,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2.肥料施用常规区亩用纯氮24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钾5公斤;配方区亩用纯氮19kg,五氧化二磷3kg,氧化钾7.8公斤。
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使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
3.取样与测定土壤样品:播前采集0-20厘米混合土样1公斤,测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植株样品:收获前进行植株样品采集,测植株和籽粒氮磷钾。
小区单打单收计实产。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种类和配比的水稻肥料进行对比实验,旨在探究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供试水稻品种:中稻品种“中优9号”。
(2)肥料: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磷12%)、硫酸钾(含钾60%)、有机肥(鸡粪)、复合肥(含氮、磷、钾各15%)。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取肥力均匀、土质良好的水稻田作为试验地。
(2)试验设计:将试验地划分为5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处理区设置如下:处理1: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
处理2:传统施肥区,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1:1:1的比例混合。
处理3:有机肥区,施用鸡粪作为有机肥。
处理4:复合肥区,施用复合肥。
处理5:有机肥+复合肥区,施用鸡粪和复合肥按1:1的比例混合。
(3)施肥方法:各处理区均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底肥,移栽后追肥2次。
(4)田间管理:各处理区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5)数据采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定期测量各处理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指标,并记录产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稻生长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等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且有机肥+复合肥区的生长指标最高。
这说明有机肥和复合肥对水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1 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指标处理区株高(cm)穗数(个/株)穗长(cm)穗粒数(粒/穗)空白区 58.2 13.6 20.1 84.5传统施肥区 63.5 15.2 21.8 89.2有机肥区 64.3 16.1 22.0 91.0复合肥区 65.1 16.5 22.5 92.3有机肥+复合肥区 67.8 17.2 23.5 94.52. 水稻产量从表2可以看出,与传统施肥区相比,有机肥区和有机肥+复合肥区的产量分别提高了9.2%和12.3%。
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其肥料利用率的研究一直是农业领域的热点之一。
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自然资源。
本报告将对水稻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试验结果,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稻不同施肥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案的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区域:本次试验选择了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的水稻种植基地作为试验区域。
2. 试验材料:选用了当地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以及相应的氮、磷、钾肥料作为试验材料。
3. 试验方案:分为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
对照组不施肥,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料。
4. 试验指标:收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植株生长情况、产量、肥料的使用量等指标。
三、试验过程1. 土壤处理:对试验区域的土壤进行了基本施肥,并进行了喷淋作业,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水平。
2. 播种管理:在试验区域内进行水稻的统一播种,保证各组的播种密度和种子选择一致。
3. 施肥处理:按照不同处理组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施肥作业。
对照组不施肥,处理组分别施用了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复合肥料。
4. 生长监测: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进行了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收获处理:水稻成熟后进行了统一的收割和收获处理,记录了不同处理组的产量情况。
四、试验结果分析1. 植株生长情况:经过对植株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处理组的水稻植株生长势旺,茎秆粗壮,叶片翠绿,均匀一致;而对照组的植株生长较弱,叶片黄瘦,生长不均匀。
2. 产量情况:处理组的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3. 肥料利用率:通过对肥料使用量与产量的比较,可以计算出肥料利用率。
结果显示,处理组的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适当施肥可以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
早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报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早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也稳步增加。
而在早稻种植中,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早稻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特此进行初报。
一、试验方案本次试验选取了我国南方一个典型的早稻种植区进行研究,试验区域为湖南省东部的稻作区。
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氮磷钾肥料,包括复合肥、尿素、三元复合肥等,对其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施用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
二、试验结果1.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量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施肥量的处理组,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料能够显著提高早稻产量,但是当施肥量过大时,产量并没有显著增加,反而会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和浪费。
合理施肥是保证早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氮磷钾肥料在播种前、拔节前、拔节后等不同生长期进行施肥,对早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播种前追施氮肥,能够显著增加早稻的产量,但在拔节后追施氮肥,则会导致产量下降。
根据早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时间是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试验中我们对照了基地追施、均施、局部追施等不同施肥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地追施和均施对早稻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局部追施的效果不如其他两种方式。
这表明,均匀施肥对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初步结论:1.合理施肥量,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土壤污染,是保证早稻稳产增产的关键。
2.根据早稻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氮磷钾肥料的作用。
3.均匀施肥方式对于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早稻产量。
四、进一步研究展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氮磷钾肥料的施用规律,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以及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的混合施用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为我国早稻生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促进我国早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为进一步验证水稻肥料利用率参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以及为融水县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在融水镇东良村陆村屯实施了水稻肥料利用率小区试验。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与地点2020年4月~8月该试验在融水镇东良村陆村屯的稻田实施,试验田位于东经109度 12 分04.2秒,北纬:25度 00 分57.2秒,海拔111.8m,属于低丘平坝。
1.2试验材料试验田土壤为潴育黄泥田,质地为中壤。
0~20厘米耕层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为土壤有机质33.9g/kg,全氮2.17g/kg,有效磷53.0mg/kg,速效钾51mg/kg,缓效钾40mg/kg,pH5.39。
所用杂交水稻品种为莱两优华占。
供试肥料品种分别为折合纯N含量为46%的河池尿素,P2O5含量为15%的福泉钙镁磷肥,K2O含量为60%的加拿大氯化钾。
1.3试验设计与施肥该试验共设五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空白对照,不施任何肥料;处理2(N2P2K2):N—P2O5—K2O(公斤/亩)=9.2—3.75—8(公斤/亩),即亩施46%尿素20.0㎏、15%钙镁磷肥 25.0㎏、60%氯化钾13.33㎏;处理3(N0P2K2):N—P2O5—K2O(公斤/亩)=0—37.5—8(公斤/亩),即亩施46%尿素0㎏、15%钙镁磷肥25.0㎏、60%氯化钾13.33㎏;处理4(N2PK2):N—P2O5—K2O(公斤/亩)=9.2—0—8(公斤/亩),即亩施46%尿素20.0㎏、15%钙镁磷肥 0㎏、60%氯化钾13.33㎏;处理5:(N2P2K):N—P2O5—K2O(公斤/亩)=9.2—3.75—0(公斤/亩),即亩施46%尿素20.0㎏、15%钙镁磷肥25.0㎏、60%氯化钾0㎏。
肥料施用:全部磷肥、40%的氮肥、50%的钾肥于整地时施下,40%的氮肥、50%的钾肥于分蘖期施下,10%的氮肥于幼穗分化初期施下,余下的氮肥于齐穗期施下。
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
[摘要] 施肥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氮素肥料是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其次是钾肥,再其次是磷肥。
我市水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4.39、22.08、56.41,因此,水稻肥料施用中在保证适量氮肥的前提下磷钾肥要合理配比,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增产。
[关键词] 水稻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钾肥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s1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24-02
一、试验目的
通过2012年水稻田间氮磷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我市常规施肥下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我市元竹镇芮徐村二组徐永银家承包田内,试验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前茬均种植扬麦16号小麦,试验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如下:元竹试验点耕层有机质为17.2g/kg,速效钾87mg/kg,速效磷8.6mg/kg,ph值为7.4。
每个试验设八个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常规施肥无氮、常规施肥无磷、常规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227”,亩用种量4kg,播期为6月10日,撒播、旋耕机播种,其它农艺措施一致。
10月26日收割,各小区割方见产推算实产。
小区间筑埂并用塑料薄膜包裹隔离,除施肥外,各小区其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2.肥料施用
常规区亩用纯氮24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钾5公斤;配方区亩用纯氮19kg,五氧化二磷3kg,氧化钾7.8公斤。
氮肥、磷肥、钾肥分别使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
3.取样与测定
土壤样品:播前采集0-20厘米混合土样1公斤,测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
植株样品:收获前进行植株样品采集,测植株和籽粒氮磷钾。
小区单打单收计实产。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1.配方施肥可提高有效穗数
从表一可以看出,不施氮肥对水稻茎蘖苗影响较大,特别到抽穗期影响比较明显。
每亩有效穗:常规无氮16.7万/亩,常规无磷23.2万/亩,常规无钾22.1万/亩,常规施肥23.5万/亩,分别比常规无氮多6.5、5.4、6.8万穗;配方无氮16.6万/亩,配方无磷23.4万/亩,配方无钾22.2万/亩,配方施肥23.7万/亩,分别比配方无氮多6.8、5.6、7.1万穗。
从以上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一季不施磷或钾肥对茎蘖苗及有效穗的影响不大。
从表一可以看出,不施氮肥对每穗实粒数的影响也较大。
每穗实粒数:常规无氮74.6粒,常规无磷98.8粒,常规无钾97.9粒,常规施肥105.5粒,每穗粒数分别比常规无氮多24.2、23.3、30.9粒;配方无氮74.5粒,配方无磷98.6粒,配方无钾96.4粒,配方施肥98.3粒,每穗粒数分别比配方无氮多24.1、21.9、23.8粒。
表二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测产考种表
3.配方施肥可提高产量
从表二可知每亩实际产量:常规无氮300.1kg,常规无磷614.4 kg,常规无钾575.2 kg,常规施肥647.8kg,每亩实际产量分别比常规无氮增314.3、275.1、347.7 kg;常规施肥区比常规无磷区、常规无钾区分别增33.4、72.6kg。
配方无氮314.2 kg,配方无磷600.4 kg,配方无钾575.5 kg,配方施肥650.8kg,每亩实际产量分别比配方无氮增286.2、261.3、336.6 kg;配方施肥区比配方无磷区、配方无钾区分别增50.4、75.3kg。
由此可见,磷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小,氮肥最大。
表三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土壤供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统计表
4.配方施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由表三可知,常规无磷、常规无钾、常规施肥的氮素利用率为28.15、27.10、31.79;配方无磷、配方无钾、配方施肥的氮素利用率为29.29、29.86、34.39,配方施肥区的无磷、无钾、配方施肥分别较常规施肥区无磷、无钾、常规施肥的氮素利用率提高1.14、2.76、2.60个百分比。
由表四可知,常规无氮、常规无钾、常规施肥的磷素利用率为2.92、13.78、17.71;配方无氮、配方无钾、配方施肥的磷素利用率为3.48、19.49、22.08,配方施肥区的无氮、无钾、配方施肥分别较常规施肥区无氮、无钾、常规施肥的磷素利用率提高0.5、5.72、4.38个百分比。
表四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土壤供磷量及磷肥利用率统计表
表五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土壤供钾量及钾肥利用率统计表
6.配方施肥可提高钾肥利用率
由表五可知,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施肥的钾素利用率为7.96、41.72、49.02;配方无氮、配方无磷、配方施肥的钾素利用率为10.85、45.4、56.41,配方施肥区的无氮、无磷、配方施肥分别较常规施肥区无氮、无磷、常规施肥的磷素利用率提高2.88、
3.68、7.39个百分比。
四、结论
1.测土配方施肥区肥料利用率大于常规施肥区。
2.配方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磷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说明泰兴市水稻生产上磷肥可不施或少施。
3.泰兴市钾肥利用率偏低,有待进一步研究施肥的时间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