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ppt
- 格式:ppt
- 大小:252.02 KB
- 文档页数:24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学生姓名:张悦学号: 2008092633 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8级指导教师:胡春玲 ___ 职称:讲师 _ 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12年3月—6月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35KV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2.3 --2012.5(共12周)指导教师胡春玲职称讲师学生姓名张悦学号2008092633 任务下达日期2011.10.30选题的目的、意义:选题的目的: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35KV降压变电站的电气设计。
对于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检测大学四年来的学习成果。
1、掌握变电站的设计方法。
2、完成变电站的电气设计,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要求。
3、掌握变电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负荷计算、短路计算等的方法。
4、运用常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本次设计变电站系统进行保护。
选题的意义: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枢纽,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便于扩建。
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地域辽阔。
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形式的短路。
为此,需要安装各种形式的保护装置,用分层控制方式实施安全监控系统,对包括正常运行在内的各种运行状态实施监控,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正常且更好的运行。
这次设计以35KV降压变电所为主要设计对象,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根据短路计算的结果,最后进行有效的系统保护。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0 届)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年月日题目:220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1 工厂供电系统的意义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在快速、平稳的走向工业现代化。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工厂用电量的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技术经济指标等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电能既易于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应用极为广泛。
当电能从区域变电所进入工厂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电能进行控制、变换、分配和传输等问题。
在工厂,担负这一任务的是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的核心是变电所。
一旦变电所出了事故而造成停电,则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都就将停止进行,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安全事故。
供电设计是否完善,不仅影响工厂的基本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消耗量,而且也反映到工厂供电的可靠性和工厂的安全生产上,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和人身安全等是密切相关的。
工厂供电要很好的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要求,因此,设计和建造一个以“安全、可靠、优质、经济”为标准的变电所,对保障工厂生产安全、连续的进行时极为重要的。
1.2 220KV供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组成的。
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33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 年 3 月 7 日毕业论文任务书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33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 20 年 2 月 20 日起至 20 年 6 月 16 日止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一、资料1、330kV本期出线2回(略阳电厂、汉中变各一回),终期出线6回;2、110kV本期出线9回,远期出线为16回;3、10kV最终出线为6回;4、330kV母线的穿越功率为900MVA,110kV母线的最大功率为400MVA;5、330kV母线短路阻抗:X1=0.0136,X0=0.0148,110kV母线短路阻抗:X1=0.3204,X0=0.0792 6、每回线最大传输功率:330kV 线路:略—勉线为690MVA,汉—勉线为440MVA;110kV 线路:至高潮变72MVA,至220kV勉县变135MVA,至海红变58MVA,至黄沙变82MVA,至红河变135MVA;10kV 线路:每回最大负荷为2000kVA。
二、设计要求1、选择主变压器2、论证并确定各级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3、所用电系统设计4、短路电流的计算说明书;5、各侧设备的选择与检验;6、配电装置布置;7、继电保护的配置及防雷规划;8、设备清单;9、绘制较规范的电气主接线图.指导教师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学生签名33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摘要]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110KV变电站设计院系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2月论文编号:110KV变电站设计110KV Substation Design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2月1 引言1.1 变电站的作用一、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
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所根据它在系统中的地位,可分为下列几类:(1)枢纽变电站;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330—500kv的变电站,成为枢纽,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项瘫痪。
(2)中间变电站: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其系统变换功的作用。
或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聚2—3个电源,电压为220—330kv,同时又降压供当地供电,这样的变电站起中间环节的作用,所以叫中间变电站。
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3)地区变电站:高压侧一般为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站,这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主要变电站。
全所停电后,仅使该地区中断供电。
(4)终端变电站: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的电压为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站,即为终端变电站。
全所停电后,只是用户受到损失。
二、电力系统供电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1、课题来源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
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
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
设计容量为3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回出线.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
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
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
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
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目的:了解箱式变电站的发展应用及箱式变电站的结构分类;掌握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及其设备选型、二次系统设计;研究箱式变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
意义:箱式变电站作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现场安装工作量少、安装周期短、可以自由移动、减少线路损耗、投资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区、农村10~110kv中小型变(配)电站、厂矿及流动作业用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
因其易于深入负荷中心,减少供电半径,提高末端电压质量,特别适用于农村电网改造,被誉为21世纪变电站建设的目标模式。
其广泛的运用,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人为造成的故障,提高国家电网的供电质量。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理论渊源及演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中,要求高压直接进入负荷中心,形成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的供电格局,所以供配电要向节地、节电、紧凑型、小型化、安全、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
箱式变电站就是为适应这种发展要求设计的一种新式供电设备,又称户外成套变电站,也有称做组合式变电站,它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一种户外成套变电所的新型变电设备。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箱式变电站是60年代从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供电设备,从结构上来说,基本上可分为欧洲式和美国式两种。
在国外应用极为广泛,在西欧占变电站总数的70%以上,美国为90%。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出现简易箱式变电站,电力部也相应制定了部颁标准,但应用并不广泛,到90年代末期,特别是农网改造工程启动后,科研开发、制造技术及规模等都进入了高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城区、农村10~110kv中小型变(配)电站、厂矿及流动作业用箱式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前言一、绪论1、供配电技术的发展2、箱式变电站的类型、结构与技术特点3、箱式变电站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规范4、本课题的主要任务二、35kV箱式变电站总体结构设计1、电气主接线的确定2、箱式变电站箱体的确定3、变压器三、35kV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1、主电路设计2、设备选型四、 35kV箱式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1、电气二次系统设计2、二次系统总体方案3、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回路4、电气测量与信号系统气二次系统设计五、箱式变电站智能监控功能设计1、箱式变电站的监控内容2、配电网自动功能3、箱式变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案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录 A 箱式变电站总体布置附录B 电气主接线图附录C 35kV线路控制回路图附录D 10kV线路控制回路图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35kV箱式变电站总体结构设计重点:35kV箱式变电站总体结构设计难点:箱式变电站智能监控功能设计研究目标:通过对箱式变电站的发展应用,箱式变电站的结构分类,以及箱式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及其设备选型,二次系统设计和箱式变电站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分析研究,使人们更加了解箱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