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A 、舢舨容光涣发流览波光嶙嶙第一单元检测题一、累积与运用。
1.下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 阅读 li ù万马奔跑 tén 湍急 tuānB....吞噬 shì撑篙 gāo 如履平川 lǚ...C.一落千丈 xi è浊浪 zhú胆惊心悸 j...ìD. 轻骑 jì骇浪 hài 似的 shì...2、以下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为哪一项()B、吞噬如旅平川湍急胆惊心悸C、饕餮汹涌汹涌鹧鸪浊流委婉D、怨忧万丈狂澜钳制筋疲力尽3、依据意思概括词语。
A、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B、变危险为安全。
()C、汹涌的波涛。
()D、形容文章、乐曲十分感人。
()4、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B、经过此次小提琴竞赛,她的自信心加强了。
C、到了退休年纪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强健。
D、我们要利用人类的全部优异成就,为祖国建设服务。
5、指出以下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精神焕发,你的笑脸是多么甜美。
()B、你看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急流上奔跑得更为轻盈,更为安宁。
()C、奋斗的快乐啊!打垮了阻力,羞退了耻笑,征服了迷惑。
()D、像你同样伟大坚毅!像你同样伟大坚毅!()6、指出以下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A、假如说长江三峡以山川艳丽吸引着旅客,那么黄河的壶口、龙门,倒是以气吞山河而令人向往。
()B、就像一把巨大的水壶往外倒水同样。
()C、在水力的冲洗下,形成了一道十五米至五十米宽的深槽。
()D、1644 年,闯王李自成 ,, 直捣北京,颠覆了明王朝的统治。
()7、模仿例句,在续写两个句子。
春季的雨,细腻而柔和,给野外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季的雷,迅疾而剧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风,,;冬天的雪,,;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长江》一课,回答以下问题。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一、1.jiàn改为zhàn nuò改为ruò2.害改为骇掉改为吊3.C(未餍在这里的意思是没看够)4.D5.A6.⑴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⑵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⑶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7.⑴示例:了解母亲河的自然环境,感受民风民俗,探寻历史文化。
⑵示例:寻根溯源了解黄河,奋发图强报效家乡⑶示例:①多走访黄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②将资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二、8.tāo tiè9.比喻。
这句话把“长江、黄河的涛声”比喻成“两管永生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江黄河永远澎湃向前,无止无休的精神。
10. 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如此的遗憾。
这种遗憾是痛苦的,这种痛苦甚至超过了死亡的痛苦,但是,只要能够安葬在祖国大陆,痛苦就消解了,也就变成了一咱满足。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因为长期在海外,回不了故土,只好长时间地翻阅地图来过一把回乡的瘾。
12.诗人借助怀乡,表达了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热望。
只要这一愿望能够实现,作者即使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13.“河南”在前,“山东”在后。
14.列数字、打比方用列数字的方法准确地说明了黄河流域漫长;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黄河的气势雄伟。
15.“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16.C17.①不能去掉。
因为“主要”说明了黄河中游是黄帝的除了黄河中游之外,偶尔还到别的地方活动,去掉之后就不够准确了。
②不能去掉。
“之一”表示还有别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去掉之后就变成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唯一发源地,意思不准确。
18.示例:我们要保护好黄河的水源地——青藏高原的环境,使黄河有清澈的水源;我们要在黄河流域广泛的植树造林,保障支流不受污染;我们要限制黄河流域的化工厂向黄河排放废水等等。
19. 作者反悔了对大河的感激、热爱之情。
北师大版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及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
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都需要进行一次测试,以检验自己掌握情况。
本文将介绍第~单元测试卷及其答案。
第~单元主要课程内容有:
1.了解古诗文的特点和分类
2.阅读古诗文并能够理解、分析
3.尝试仿写古诗文
4.了解写景的方法和意义
5.学会写景句和描写
以下为第~单元测试卷部分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君子和小人交朋友的方式相同
B. 君子之间的交往并不需要太过于友情
C. 君子和小人交往方式不同,君子之间交往不需要刻意
D. 小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友情
答案:C
2. 下面哪句话不是可以用来形容母亲的?
A. “和气生财”
B.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每个蓝天下,都有你的笑脸”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盼君如登楼,夜望君千里。
三两树上鸟,几回嘶又飞。
1. 诗的作者是谁?
答案:李白
2. 诗中的“君”是指谁?
答案:不确定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怀念远方的朋友
通过这些测试题目,可以发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覆盖较全面,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
同时,在进行测试时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多思考多分析才能答对。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北师大版级语文下册第——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本文介绍了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下册第——单元测试卷,并附带答案。
该测试卷为初中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下面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该测试卷。
一、测试卷概述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下册测试卷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有测试卷。
该测试卷涵盖了初中语文下册所有知识点和考点,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测试,考查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以及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测试卷构成该测试卷构成包含四个部分,即阅读理解、语文知识、作文、评价四个部分。
其中,阅读理解包括了选择题、阅读填空、还原人物形象的题目等;语文知识包括了语法填空、病句改正、造句等;作文部分以命题作文为主,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评价部分则着重考察学生对相关话题的理解与思考。
三、测试卷的意义该测试卷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式的语文能力测评。
通过测试卷的形式,可以反映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优劣势,并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短板,从而做出有效的反思和努力。
四、答案解析该测试卷附有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不仅包含了标准答案,还包括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搞懂做题思路,避免踩坑犯错,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解题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五、学习建议针对该测试卷的学习,建议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提前规划。
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提前制定做题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道题都认真仔细地答完。
2.多角度思考。
在做题时,学生可以多角度思考,通过不同的思路给出自己的答案,从而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
3.查漏补缺。
通过做测试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哪些题目容易出错,及时找到自己的短板,并加强学习,查漏补缺。
4.敢于反思。
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学生要敢于反思,认真总结错题,并找出自己出错的根本原因,从而避免犯错。
总之,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下册测试卷,是一份全面评估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工具。
希望广大学生们积极使用该测试卷,通过在答题时细致认真的态度,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一单元千古涛声黄喜彬编写精品赏读1 长江⊙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比较下列形似字,把拼音写在横线上,读一读,并在括号里组词。
告诉同桌,你是怎样区别这些字的。
缕()曙()焕()褛()署()涣()栈()梭()粼()贱()俊()鳞()2、“长江很早便醒过来了,它醒过来的时候,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
”品味句中“醒”字的妙处。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我想,不止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的明珠一般的湖泊,江岸上的码头,建筑物,无边无际的田野,风车,工厂和一座座的城市:不止是这些,使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幸福生活,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灿烂的理想,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壮志,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照耀得你的心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1.第一段中“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组排比句描绘了哪些景物?用排比句式使你在朗读时产生什么感觉?体会到作者的什么心情?答:2.请模仿课文,用“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写个句子。
答:*3.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同样的话写了三次。
这在诗的章法上叫做“复沓”,只要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所有这三次“重复”,都是安排在章节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旨在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
朗读课文时要品出作者的用意。
作者用“黎明”、“青春”来比喻祖国母亲的心情,这两个比喻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答:⊙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溪水(节选)苏雪林①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丫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勇气》测评练习(新版)
北师大版
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隐匿(nì)骇然(hài)犒赏(kào) B.迸裂(bèng)镌刻(juàn)畸形(qí)
C.恍惚(huǎng)妒忌(jì)抽噎(yē) D.棱角(léng)秀颀(qí)熹微(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走投无路不记其数提心掉胆 B.笑容可掬以身作责斩钉截铁
C.骇人听闻力倦神疲再接再厉 D.滔滔不绝骄生惯养孔武有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勇气》的作者是_______国作家______。
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发生在______时期,主人公是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从“听到敲门声,一位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女人开了门”至“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美国伞兵,把他从碗橱里拖了出来”,完成5—7题。
5.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1段对法国妇女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找出语句来,并说明表现了法国妇女怎样的形象?
7.“哦,当然啦”说明法国妇女当时怎样对待掩护盟军士兵这件事?
8.为什么说法国女人是幸福的女人?
9.你是如何评价美国士兵的第二次求救?。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你找出并改正。
(2分)舢.板(shān)未餍.(yàn)堆栈.(jiàn)澎湃..(péng pài)吞噬.(shì)浏.览(liú)荡涤.(dí)磅礴..(jìn yín)钳.制(qián)..(páng bó)偌.大(nuò)缠绵..(chán mián)浸淫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词语中有两处书写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2分)化险为夷万丈狂澜容光焕发惊涛害浪筋疲力尽提心掉胆马不停蹄颤颤巍巍汹涌澎湃交相辉映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①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使得小小的筏子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如履平地:________________②快乐的奴隶,固然比不得辛苦的主人,但总远胜于怨尤的奴隶呵!怨尤:________________4.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哦,长江。
哦,我们古老的、古老的母亲。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面,伸出无数条铁的臂膀。
D.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2分)①《长江之歌》是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全诗柔美温润,读来使人产生对长江的炽热的爱与依恋。
()②《运河与扬子江》酷似一篇气势磅礴的散文诗,作者像在写自己,也是写中华民族,昭示我们要有志气,要奋斗,要争取光明。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⑴哦,你以宽阔的满面上的黎明和粼粼的水波,你以脸上展开的微笑,迎接着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单元检测练习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题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潸然()如履平地()狂lán()qiè意()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2分)⑴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⑵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上的渡艇上戏弄着微波。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5、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6、口语交际:(2分)有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
席间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闭口不言,洗耳恭听。
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间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讶地说:“未必如此吧!”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谈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萧伯纳的言外之意:7、语文活动探究:走进图书馆(4分)⑴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某一小组借阅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请你说说查找的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整理:山东省东明县长兴二中黄竹君一.积累运用1.A(B枕[zhěn ]C偌[ruò ]D幅[fú ]2.吊3.D荡涤:清洗;洗除4.D5.D 6.选B分析,A句的题干是第一次是僧一行进行的.明显的主语和宾语不对称B句的题干是倡议和领导的(人)是僧一行注意这里是一个“XX的”短语,可以说成是“倡议和领导的人是僧一行”C句的题干是测量子午线的(人)是僧一行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工作)这里是两个“XX的”短语,你填补上之后发现主语和宾语不一样.再简化一点成了“人是工作.”D句的题干是“工作是僧一行”,也是主语和宾语不一样.这里你需要注意的是“的字”短语比如“世界是美丽的.”这句话的末尾就是“的字”短语,我们把它补充一下就变成了“世界是美丽的世界.”平时我们说的“的字”短语非常多,你把它填完整了就明白了.。
7.如果你是一轮皓月,就洒下一抹银辉。
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带来一丝凉爽。
如果你是一片森林,就养育一域生灵。
8.(1)示例:关注母亲河,保护水资源(符合要求即可)(2)开场白:同学们:湘江,哺育了我们三湘儿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现在,我们的母亲河受到了严重伤害,作为她的子女,应该怎么办?(符合要求即可) 结束语: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符合要求即可)二.阅读理解9、C10.C11.A12.孩子的出现使画面表现出秋的生命。
或:画面上有了莉贝卡,能表现出枫叶的生命力。
13.对比14.(3分)临开船时“我”发现自己心爱的越窑盌丢在庵里了(1分),请人找回(1分),又不慎失手落入水中,再也望不到(1分)。
15.(2分)心里懊悔、高兴喜悦(每空1分,意近即可)16.(5分)(1)(2分)这几句景物描写表现了眼前风景的优美宜人(1分),衬托了越窑盌失而复得后我心情的愉悦宁适(1分)。
(2)(3分)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脱手落入水中的盌比作一片断梗的小荷叶,形象生动地写出盌漂浮在水面上的景象(1分),烘托出“我”目睹心爱之物得而复失的无助和心痛(1分)17.(3分)表达了“我”对消逝的童年(1分)以及人生中那些远离我甚至已毁灭了的物和人(1分)的惋惜(或:惆怅、慨叹)(1分)。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9分)⑴záo⑵、 shān⑶、pán ⑷、 bǐ⑸、yōng⑹、xù⑺、lú(⑻、sǒng⑼、zǎn⑽、戏xuè2、填空(⑴、周树人,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⑵、百草园三味书屋对比⑶、张洁3.B 4.(1)C (2)D 5.B 6.(略)7、⑴、人声鼎沸⑵、目不转睛⑶、记忆犹新⑷、不可思议(一)、8、⑴、碧绿⑵、光滑⑶、高大⑷、紫红⑸、肥胖⑹、轻捷 9、粗糙—光滑)矮小——(高大)瘦小——(肥胖)笨重——(轻捷)10、引出下文趣味 11、C 12、A 13、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二)、14、(1)给妹妹输血。
(2)和妹妹平分生命。
15、答:神态描写。
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
((神态描写1分,惊喜2分)16、答: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奉献精神。
17、(三)1、⑴磕⑵liě 2、肖像语言动作慈祥、善良、质朴 3、幼稚可爱、天真无邪 4、不可以。
因为“赶紧”一词表现了老汉对“我”的关心、疼爱,怕“我”伤心难过的心情,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9分)⑴záo⑵、 shān⑶、pán ⑷、 bǐ⑸、yōng⑹、xù⑺、lú(⑻、sǒng⑼、zǎn⑽、戏xuè2、填空(⑴、周树人,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⑵、百草园三味书屋对比⑶、张洁3.B 4.(1)C (2)D 5.B 6.(略)7、⑴、人声鼎沸⑵、目不转睛⑶、记忆犹新⑷、不可思议(一)、8、⑴、碧绿⑵、光滑⑶、高大⑷、紫红⑸、肥胖⑹、轻捷 9、粗糙—光滑)矮小——(高大)瘦小——(肥胖)笨重——(轻捷)10、引出下文趣味 11、C 12、A 13、不能。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使用:1、请给以下加线字注上音:餍()饕餮()高山之巅()哺育()屏障()磅礴()潸不过下()偌大()戛然()矜持()鹧鸪()艄公()2、改正以下词语中的错别字:A、赏赐如履平地盛气临人有志者事竟成B、座落门可罗雀励精图治不费吹灰之力C、狼藉要言不繁纷拥而上坐收渔人之利D、翔实惊涛害浪水乳交融可望而不可及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小镇居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雄伟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起来。
B、为什么厂领导对工人群众批评的厂内个别财会人员违反制度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不即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呢?C、你假如不认真体验生活,那怎么写出好小说是可想而知的。
D、王刚解除劳教回到村里以后,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但周围有些人歧视他抬不起头来。
4、将以下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准确的顺序是()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能够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能够是();能够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能够是();能够直对相知的友人,也能够是朝向();能够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能够仅仅()。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5、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接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也许是,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
……便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仅仅,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A、一朵小花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双清净的旧鞋B、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朵小花一又洁净的旧鞋C、一片砖瓦一朵小花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D、一个口信一片砖瓦一双洁净的旧鞋一朵小花6、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4分)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ì( )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
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ǎo(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án( )恼之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单元检测练习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题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潸然()如履平地()狂lán()qiè意()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2分)⑴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⑵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上的渡艇上戏弄着微波。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5、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6、口语交际:(2分)有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
席间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闭口不言,洗耳恭听。
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间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讶地说:“未必如此吧!”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谈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萧伯纳的言外之意:7、语文活动探究:走进图书馆(4分)⑴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某一小组借阅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请你说说查找的方法。
《一条大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模型 B.模样 C.模本 D.模范答案:B解析:分析:B项“模”读mú,其他都读m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缠绵:情意深厚。
B.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C.戛然: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D.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答案:A解析:分析:缠绵:婉转动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偌大幕地戛然B.简陋浸淫摇曳C.缠绵惬意荡涤D.潸然铆上荡气回肠答案:A解析:分析:A应为:蓦地。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形声字字形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面词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瞭.望liào餍.yàn饕餮..zhè gū..tāo tiè鹧鸪B.气魄.pò巅.diān澎湃..péng pài狂澜.lánC.气概.gài荡涤..páng bó..dàng dí灌溉.gài磅礴D.蓦.地mò哼.唱hēng摇曳.yè潸.然shān答案:D解析:分析:D应为:蓦.地mò。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字音的辨析。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答案:D解析:分析:“欢愈、伐子、了望”依次应为“欢悦、筏子、瞭望”。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答案:B解析:分析: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江之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切菜 B.亲切C.望闻问切 D.确切答案:A解析:分析:A项“切”读qiē,其他都读qiè。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里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B.柳敬亭不是一个很有家教,素质不高的人,但他不怕挫折,凭自己的努力成为很负盛名的说书家。
C.看到今天的成绩,我认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我的辛勤培养造成的。
D.朱总理10月7日视察了中央电视台,对中国电视事业暨中央电视台诞生40周年表示祝贺。
答案:D解析:分析:A项去掉“快有”;B项改为:柳敬亭是一个素质不高的人;C“造成的”改为“的结果”。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修改能力。
3.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加点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C.“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D.“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不写长江的中午和傍晚,而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也就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
7.口语交际。
今年年初的一天,北京故宫一如往日,游人熙熙攘攘.太和门附近的大铜缸旁边,一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刻画:“xxx到此......”很多游客对此非常气愤,纷纷上前制止小伙子的不道德行为。
大家把他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教育。
一位大婶说:“小伙子,你要是再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当心我把你的手剁下来。
”如果当时你恰好在场,也想上前劝说他,你会对他说些什么?(40字左右)答:8. "长江"文学社将组织社员举行一次“长江流域采风”活动。
这次采风活动的目的是让社员进一步感受长江流域的自然风貌和风俗人情。
为开展好这一活动,请做好下面的工作。
⑴你很想参加这次活动,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你希望参加这次活动的心情。
⑵通过采风活动,二、阅读(一)当我死时(节选)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9.选文中加点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长江(节选)①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我想,不只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只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只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欢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②哦,长江。
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明珠一般的湖泊,江岸上的码头,建筑物,无边无际的田野,风车,工厂和一座一座的城市:不只是这些,使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欢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潸然()如履平地()狂lán()qiè意()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2分)⑴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⑵那神情,就如同坐在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里浏览窗外的新建筑,又像在公园人工湖上的渡艇上戏弄着微波。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5、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6、口语交际:(2分)有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
席间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闭口不言,洗耳恭听。
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间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讶地说:“未必如此吧!”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谈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萧伯纳的言外之意:7、语文活动探究:走进图书馆(4分)⑴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某一小组借阅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请你说说查找的方法。
⑵活动中,老师要求探究《朝花夕拾》反映的主题,你如果是小组组长,将如何安排这次活动?⑶走进图书馆,小刚看到高高的书架,密密的书册,优点不知如何是好。
假如你要向他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说?(注意:内容要切合作品本身特点)⑷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海盗’生活”的精彩片段之后,句子“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
没有一片叶子在颤动,没有一丝声音干扰大自然的沉思,一滴滴露珠凝在树叶和青草上”深深感染了小刚同学,他想做读书卡片,该怎样设计?(至少含3个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一)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8、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部分描绘的是什么?有没有不是“我”所“望”到的景?(2分)9、从“啊!黄河!”到“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热情赞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B、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C、歌颂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为全国人民所赞颂。
D、充分肯定了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
10、“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什么意思?(2分)1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2、“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3分)13、诗人写《黄河颂》的目的是什么?(3分)(二)圆明园残简一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
诵之吟之,如痴如醉。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串珠玑带断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她原本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
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有宫殿庙宇的形象,那就是圆明园。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她……”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年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
”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1860年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二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它的称呼。
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
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
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许里。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
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戛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大水法奇观。
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
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德丽娜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
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烧三天,烟尘蔽日。
万园之园,顷刻化为劫灰。
如今的大水法,孤寂在一片苇丛之中。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它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它不会声如山洪了,它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三不知道应该怎样称呼你,一米见方的一尊大石雕。
当年你应该嵌砌在那册简牍的哪一个部位? 无论你嵌砌在哪一个章节,无论你组合在哪一个句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你都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完美。
我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你,我在天坛祈年殿外见过你,还有华表,还有金水桥。
你的学名叫一一—汉白玉。
汉白玉,白如雪,洁如玉,一个多么圣洁的名字。
一见到你,我就在心里呼喊,你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汉子。
你裂身为二,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你躺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你仰面朝天,经受着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洗刷,仍然棱角分明。
你孤身自守,展示着百年前的愤怒。
有小草与你为伴,绿茵衬托出你威武不屈的英姿,牵牛花爬进你撕裂的伤口,你就有了生命。
你是一种精神,你是历史的铁证,你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身子骨。
我摄下你的身影,我把你珍藏在我的画册里,我把你嵌在我这篇简牍里,你是最美的一个标点,一个句子。
我白如雪洁如玉的汉白玉哟,我宁为玉碎的汉白玉!14.请你摘录3~5条你喜欢的精练、文雅的四字短语。
(2分)1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6.举例说明本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简析其作用。
(至少回答一种)(3分)17.你认为文中的圆明园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三)水之经典①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翰之水,多的是,在我看来,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
②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
飞奔如兽、桀骛不驯的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将浪涛如山变为,将凶猛如火变为……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常流不懈的生伞活动。
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
③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
④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
⑤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
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澈透明、纤尘不染。
孔雀的蓝色,蓝得让人心醉,让人如同看到教堂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杂念俗念,懂得并真正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⑥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嗓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
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
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
⑦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⑧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
⑨日本黑田孝高在《水五则》中的第一则说:“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第四则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前则,可以送给都江堰的水;后则,可以送给九寨沟的水。
18.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19.第①段画线句按常理应断句,你认为应该加入什么标点符号?作者为什么不加标点?(3分)20.给第②段文中空白处依次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喃喃细吟珍珠四溢柔情万缕B.柔情万缕珍珠四溢喃喃细吟C、珍珠四溢柔情万缕喃喃细吟21.为什么说“都江堰的水,是一种人世的现实的水”?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3分)22.与第⑨段中“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一句相照应的是第段的内容。
(2分)23、你如何理解“水之经典”中“经典”一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24、文中所写的都江堰之水和九寨沟之水各有性格,你更喜欢哪一处的水?为什么?(3分)第三部分:写作(40分)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