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 格式:pptx
- 大小:8.00 MB
- 文档页数:20
部编历史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行省制度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事务。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
※●在地方其他地区,除了吐鲁番、畏兀儿外,设置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事务。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七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前预习题1.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的。
2.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负责监察事务。
3.地方机构: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和。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注释:红色字体是重点知识点,要求记忆,黑色字体的部分了解)
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的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元朝时,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行省制度
1.忽必烈建立元朝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中书省——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政务;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2、地方:建立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注:行省制度的影响:
①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总原则:因地制宜管理边疆
2.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意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4.西藏——蒙古时期:设驿站
——元朝时期: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①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奠定了基础
②大体确定了中国疆域的轮廓
③极大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 秦朝B. 隋朝C. 西夏D. 元朝【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继位之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2. 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B. 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C. 南逾阴山,北越海表D.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C项说法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3.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
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宋太祖D. 朱元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郭守敬”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忽必烈的旨意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所以答案选B。
4. 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又称“都省”。
都省直接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
“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余地方设十个行省管理。
行省,意为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元朝的事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堂笔记一、元朝的建立1. 元朝于公元1271年由忽必烈在中国北方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2. 元朝实行元世祖忽必烈的“中原政策”,即依靠汉族文化和汉族人才巩固其统治。
3. 元朝采用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分为二十四个行省(直辖市),实行三苏、九卿制度,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二、元朝经济繁荣1. 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完整的统一货币制度,方便了人民的交流和贸易。
2. 元朝修建了大量的运河和官道,使得交通十分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元朝还推广了衣冠、锦缎、茶叶、瓷器等文化艺术品,使得中国的商品远销东亚和大洋洲等地区,成为当时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三、元朝社会生活1. 元朝实行世袭制,将权力传承给子孙后代,严格限制平民和少数民族的权力。
2. 元朝重新推广了科举制度,为官员选拔提供了更加公正的平台。
3. 元朝将伊斯兰教引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元朝对外交往1. 元朝与日本、高丽、安南等国家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2. 元朝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扩张,使得周边国家不断向其归附和进贡。
3. 元朝采取外族婚姻政策,与花剌子模、突厥等国家缔结了姻亲关系,同时也与蒙古、西域、波斯等国建立了贸易和外交联系。
五、元朝的弊端和衰落1. 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断加剧,官员贪污和暴行日益严重,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
2. 元朝经济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一方面由于汉水南移等自然因素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也是内部矛盾和战乱给予的沉重打击。
3. 元朝的统治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汉族的习惯有所不同,导致宣传和文化活动不够充分,这也影响了国家在思想和文化领域的统一。
六、元朝的历史地位1. 元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2. 元朝拓展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 元朝也是一个矛盾丛生的时期,其对中国社会的断层和破坏也为中国现代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