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步步高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 第1讲酶和ATP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42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大专题讲座 (上)第一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工程)第二讲生物的新陈代谢(酶、ATP 、植物代谢、动物代谢、微生物及发酵工程)第三讲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第四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第一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工程)【命题趋向】一、直击考点[知识点]Ⅰ.理解能力要求:由于该部分知识涉及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极易命制跨学科综合题。
命题既考查生化知识,又考查空间结构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部分数学运算能力。
不同有机物的特有元素和共有元素及代谢产物间的关系;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吸收、运输及应用。
Ⅱ. 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掌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实验的原理、生物材料的选择、相关药品的使用、实验步骤和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合理改进措施等。
同时,能将学习的实验原理进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及分析。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关的知识。
能用文字、图表、曲线等形式准确描述本专题的内容。
能对与本专题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进行分析、讨论。
[高考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有:细胞的化学成分;物质出入生物膜的方式及其原理;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细胞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动植物细胞工程、方法、步骤、特点,尤其是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医药卫生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二、命题方向和应试策略Ⅰ.以探究性实验为题型考查此部分知识。
如探究细胞中某元素或化合物在胞中的存在形式、重要功能、在细胞中的吸收、运输及应用。
第一课:酶、ATP和细胞呼吸【高考真题】1、(2012年)将玉米种子置于25C、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 )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 _-,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___________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_____ m g •粒-1• d-1。
时帥(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2、(2013年)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 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 •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3、(2013年)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赴阳- 「、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42':/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_ 染液丿\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36 -'色的脂肪微粒。
- ............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 ? 1” ' 1IJ "山J|/j (填“ C”、“N ”或“ 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酶1.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及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均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
(√) 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提供的活化能更多,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提示: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活化能。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4.酶活性受温度、pH、底物浓度及酶量的影响。
(×)提示:底物浓度、酶量不影响酶的活性。
5.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提示: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6.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碘液也可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提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实验温度。
7.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将其加入蛋清中再加入缓冲液。
(×)提示:应先加缓冲液再加蛋清。
8.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提示:应将酶与底物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然后混合。
ATP1.一个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且都容易形成和水解。
(×)提示: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更容易形成和水解。
2.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都需要ATP。
(×)提示: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ATP,如放能反应。
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 4.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提示: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能够达到动态平衡。
5.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提示: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可来源于线粒体,也可来源于细胞质基质,叶绿体中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
6.有氧条件下,植物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生物“二轮”教学案专题二细胞代谢第一讲酶与ATP【复习目标】1、酶的概念、特性、酶促反应的过程2、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知识梳理】一、酶的概念、特性、酶促反应的过程【例题1】(2011·全国·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例题2】(2012·上海·6)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例题3】(2013·新课标II·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例题4】(2013·安徽·2)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思考:除了酶有专一性外,生物体内还有那些物质具有专一性?二、ATP的结构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例题6】(2011·北京·3)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 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D.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例题7】(2012·北京·1)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内质网的膜D. 篮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思考:讨论ATP与ADP转化发生变化的场所及相关生理过程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例题8】(2012·江苏·16)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A. 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 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C. 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D. 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例题9】(2013·江苏·23多选)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课堂评价】()1、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蛋白水解酶,下列关于该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酶的主要作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B.该酶离开胃进入小肠后将失去催化作用C.该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它在胃内可以多次发挥作用D.动物细胞培养常用该酶处理组织将细胞分散开来()2、(2011·海南·4)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 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3、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4、关于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与ADP在细胞中不停地进行转化B.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C.AT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D.ATP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光能()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程度(即保持活性的范围)的差异,科研人员作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如右图。
专题二生命系统的代谢第1讲细胞内的酶和ATP聚焦新课标:2.2.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2.2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边角扫描————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必修1 P78正文)( )2.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必修1 P78正文)( )3.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酒精。
(必修1 P79“思考讨论”)()4.能够促进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淀粉酶。
(必修1 P82探究实践)( )5.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必修1 P84正文)( )6.ATP的末端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
(必修1 P86正文)( ) 7.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在细胞中不常见。
(必修 1 P88正文)( )8.细胞中所有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必修1 P88正文)( ) 9.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必修1 P89正文)(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4 “周而复始”的酶和ATP考点整合固考基1.辨析酶的概念关系图2.把握与酶有关的三类曲线(1)酶的作用原理曲线:①由图可知,酶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________移动。
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
(2)酶特性的相关曲线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________。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
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的量增加的量与安静时相等代表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含有的基因种类相同,但基因表达情况有差异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Cell Stem Cell)期刊上。
下图是相关研究图酶处理。
(部分基因或全部基因)过程细胞中DNA 和RNA 的种类变化情况是,该过程中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神经元通过许多“突起”来扩大其细胞膜面积,其细胞内(填细胞器)扩大膜面积方式与神经元较类似。
.图1 表明酶具有高效性,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核中.图2 表明酶具有专一性,其中A 若为麦芽糖酶,则A可催化蔗糖水解.图3表明,当pH 从5 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先下降后上升.当温度为某一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下图是其结构图。
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需要这种传统上与细胞能量供应相关的物质在把食物的味道信息传递给大.花粉细胞、愈伤组织细胞和胚状体细胞的全能性依次降低.由胚状体发育成幼苗的过程中,只出现真核细胞部分增殖类型下图中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下面关于X、Y、Z三点.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的复制,得到的子细胞均不是个体.细胞的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产生新的蛋白质,细胞具有新的功能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制: 把关人: 审核人: 坚定的目标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时间:中都有分布D .如果重组细胞1 和2 在某条件下不能无限增殖,表明在癌细胞质和核均无调控基因细胞代谢(酶、ATP 、分化、衰老、凋亡、癌变)例1-5CDDBD 例6-9BCB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胰蛋白酶(2)有丝分裂 部分基因 见右图(3)DNA 种类不变而RNA 种类增多 基因选择性表达 (4)线粒体 能力提升1-5.DBDBA 6-10。
专题限时集训(二)(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9·广东六校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分解硅尘的酶B.脲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C.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膜,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因此溶菌酶能够溶解大多数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2.(2019·安徽六校联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设置对比实验可以探究不同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B.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增加某反应体系中酶的数量,反应速率会加快,最终产物浓度会增加D.酶不但可以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还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C[通过设置一系列pH梯度的实验,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形成对比,故可通过设置对比实验探究不同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B正确;如果在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会加快,由于酶只起到催化作用,因此不改变产物的量,C错误,D正确。
故选C。
] (教师备选) (2019·山东各校联考)“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如图所示,3号试管滴加两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4号试管滴加两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2、4号试管加快反应的原理不同B.1、4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C.该实验可以证明催化剂能通过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D.2、3、4号试管底物反应完毕释放的O2量应相同C[该实验可以证明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但并不能证明是通过降低活化能来实现的。
] 3.(2019·天津高考)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B[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需要ATP提供能量,B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TP供能,C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变成乳酸,不需要ATP供能,D错误。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1 酶、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湖南衡阳八中模拟)下列关于酶的应用的举例,正确的是( )A.利用青霉素酰化酶将青霉素改造成杀菌力更强的氨苄青霉素,可见它能诱发遗传物质定向突变B.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人在消化不良的时候可以服用,它们在消化道全程都能发挥作用C.胰蛋白酶可以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溶解血凝块,还可以用于除去坏死的组织,这不能说明它失去了专一性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直接来自生物体的,可以通过微生物大量生产所需的酶2.(湖南师大附中三模)科学家提取到的第一份纯酶结晶是脲酶,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通过分泌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脲酶只能够催化尿素分解,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B.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细胞质C.与没有催化剂相比,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D.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导致人“口气”重3.(湖南邵阳一模)下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
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是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
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各组酚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各组加入的PPO的量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图2A.由图1推测,底物与竞争性抑制剂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某部位结合后,改变了酶的活性中心,其机理与高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似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的种类和抑制剂的种类,PPO用量是无关变量D.图2中,相同温度条件下酶B的催化效率更高4.(广东梅州二模)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