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报关实务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C6、A7、D8、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C3、ABCD4、ABCD5、AD6、BCD7、ABD8、AB9、AC 10、BCD三、判断题:1、√2、×3、×4、×5、×6、√7、×8、√9、×10、√五、案例分析题1、报关企业对收发货人提供的进出口货物情况是否负有审查义务?报关企业同委托其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收发货人一样,对进出口货物负有向海关如实申报的法定义务。
为保证申报内容与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相符,报关企业不能简单地把收发货人提供的单证直接转交给海关,而必须进行适当审查。
《海关法》第十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报关手续的,应当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合理审查。
”因此,报关企业在接受收发货人委托办理报关纳税业务过程中,应当本着认真审慎的原则,运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收发货人提供的单证资料进行合理审查,及时发现其中不真实的情况,防止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等违法情事的发生。
根据《海关法》和《海关进出口货物申报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13号)的有关规定,报关企业对收发货人提供的有关进出口货物情况的真实性应当进行合理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证明进出口货物实际情况的有关资料,包括进出口货物的品名、规格、用途、原产地、贸易方式等;——有关进出口货物的合同、发票、运输单据、装箱单等商业单据以及进出口货物所需要的许可证件及随附单证;——海关要求的加工贸易手册(纸质或电子数据的)及其他进出口单证;——收发货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资信情况、联系方法和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等资料; ——办理报关纳税手续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2、未尽合理审查义务的报关企业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根据《海关法》和《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如果报关企业对委托其报关的收发货人所提供的进出口货物情况的真实性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或者因工作疏忽导致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税则号列、数量、规格、价格、贸易方式、原产地、启运地、运抵地、最终目的地或者其他应当申报的项目未申报或申报不实的,海关可对报关企业处货物价值10%以下罚款,暂停其6个月以内从事报关业务;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报关注册登记。
《报关实务》分章配套练习题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备注:本章抽查091211班同学学号前6名同学的作业,并计一次平时成绩,其他同学可以做,不必上交;每章练习题请妥善保存,构成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的一部分,不准带入考场。
声明:本课程配套练习题系本人根据多方查找资料整理,未经允许,请勿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网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报关行为规则的表示,错误的是()A.两者办理报关业务时,向海关提交的纸制报关单要加盖本单位的报关专用章B.两者均应对其所属报关员的报关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C.两者均可以代理其他单位办理报关业务D.两者均可在其注册地直属海关关区内或者海关业务集中地点办理报关业务2.按照法律规定,下列不列入报关范围的是()A.进出境运输工具B. 进出境货物C.进出境物品D. 进出境旅客3.对进出境行李物品监管的基本原则是()A.合法原则B.自用合理数量原则C.充分合理原则D.不限制原则4.海关人员在审核电子数据报关单时,要求报关员向海关提交样品,海关告知后报关员拒不提供,导致海关退回报关单的,海关对该报关员依次记分的分值是()A.1分B.2分C.5分D.10分5.取得报关单位资格的法定条件是( )A.是对外贸易经营者B.是境内法人或其他组织C.经海关注册登记D.有一定数量的报关员6.我国关税的征税主体是()A.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海关B.国家税务局C.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D.财政局7、下列选项中,需要经海关关长批准才能行使的检查权是:A. 在海关监管区内检查走私嫌疑人B.在海关监管区外检查公民住处C. 在海关监管区内检查藏匿走私货物的场所D. 在海关监管区外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8、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条件中对注册资本和报关员数量的要求为:A.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50万元人民币,报关员人数最多不能超过3人B.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50万元人民币,报关员人数不少于5人C.企业注册资本不超过150万元人民币,报关员人数为4人D. 企业注册资本不少于120万元人民币,报关员人数最低标准2人9、报关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出让其名义,供他人办理报关。
进出口报关实务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进出口报关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进出口报关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流程。
2. 掌握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术语和相关规定。
3. 理解进出口报关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进出口报关的定义和作用2. 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流程3. 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术语和相关规定4. 进出口报关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进出口报关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流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进出口报关案例,加深学生对进出口报关的理解。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进出口报关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1. 教材:进出口报关实务教材。
2. 案例资料:典型进出口报关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进出口报关?为什么要进行进出口报关?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进出口报关的定义和作用。
二、基本流程(10分钟)1. 讲解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流程: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2. 引导学生了解进出口报关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三、基本术语和相关规定(10分钟)1. 讲解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术语:申报人、申报单、关税、增值税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进出口报关的相关规定:海关法规、报关单填写要求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发放典型进出口报关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报关流程和问题。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案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五、互动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进出口报关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案例,总结进出口报关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章节:第二章进出口报关单证教学目标:1. 了解进出口报关单证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求。
2. 掌握进出口报关单证的种类和填写要求。
3. 理解进出口报关单证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确准备和提交。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第一节报关一、报关概念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报检、报验先于报关手续办理。
、*设关地进出境并办理海关手续是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基本规则。
*通关不同于报关,它还包括海关的监督管理等管理过程二、报关范围①进出境运输工具:船舶、车辆、航空器、驮畜;②进出境货物:一些特殊货物,如通过电缆、管道输送进出境的水、电等无形的货物,如附着在货品载体上的软件等也属报关范围;③进出境物品: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
非贸易性质,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
三、报关的分类和报关内容(一)、按对象分为运输工具报关、货物报关和物品报关。
①运输工具报关:进出境申报是运输工具申报的主要内容。
报关内容主要是交验有关单证。
②物品报关:自用合理数量是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监管的基本原则。
即:所谓自用即旅客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出售、出租;所谓合理数量指根据旅行目的、居留时间所规定的正常数量或者按照规定的免税数量。
*“红绿通道”——绿色通道适用于数量和价值都不超过免税限额、且非国家禁限物品。
红色通道则必须填写“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等(二)分为分为进境报关、出境报关。
此外还有转关报关。
(三)、按报关实施者分为自理报关、代理报关。
*自理报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货代为自己报关。
自理报关单位必须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报关权。
*代理报关:报关企业为货物的收发货人进行报关。
报关企业必须获得注册登记许可并且进行注册登记。
分为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
[直接代理报关]以委托人的名义报关纳税。
直接代理中,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被代理人即委托人[间接代理报关]以报关企业自身名义报关纳税。
间接代理中,报关企业承担类委托人责任。
*我国对进出境物品的代理报关人没有特殊要求,但进出境货物的代理报关人则必须是在海关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
第一章商品的名称和质量说明:商品的名称和质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主要条款之一。
第一节商品的名称一、商品的名称(品名)的定义:是指能使某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种称呼或概念。
商品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以及主要的性能特征。
命名商品的方法:一、以其主要用途命名二、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命名三、以其主要成分命名四、以其外观造型命名五、以其褒义词命名六、以人物名字命名七、以制作工艺命名第二节商品质量的含义和要求一、商品质量的含义商品的质量是商品的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的综合。
商品的外观形态:是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获得的商品的外形特征。
商品的内在质量:是指商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特征、技术指标和要求等,一般需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才能获得。
二、商品质量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商品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商品的使用效能,影响着商品售价的高低、销售数量和市场份额的增减,买卖双方经济利益的实现程度,而且还关系到商品信誉、企业信誉、国家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
我国政府把“以质取胜”作为扩大出口和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战略之一。
三、对进出口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一)对进口商品质量的要求1 在进口贸易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
2 选购进口商品时,还应考虑我国国内现实的消费水平。
(二)对出口商品质量的要求1 强化出口商品生产厂商或销售商的质量观念。
2 发展适销对路的商品出口。
3 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实例: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4 实行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制度。
5 出口商品质量应符合进口国的有关法令规定和要求。
第三节商品质量的规定方法一、用实物样品表示商品质量的方法1 定义:P302 分类:(1)凭卖方样品买卖(2)凭买方样品买卖3 基本概念:(1)原样:卖方所提供的能充分代表日后整批交货品质的少量实物。
(也称代表性样品)(2)复样:向买方送交样品时,卖方应留存的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