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勘查阶段性作业(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地球化学勘查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采样方法?A. 土壤采样B. 植物采样C. 岩石采样D. 空气采样答案:D2. 地球化学勘查中,哪种元素的异常分布通常与铜矿化有关?A. 铜B. 铅C. 锌D. 铁答案:A3.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确定矿体的深度?A. 地球化学剖面法B.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C. 地球化学测量D. 地球化学模拟答案:D4.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种元素通常与金矿化有关?A. 铜C. 银D. 铁答案:C5. 地球化学勘查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矿体的规模?A. 地球化学剖面法B.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C. 地球化学测量D. 地球化学模拟答案:B6.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异常分布通常与铅锌矿化有关?A. 铜B. 铅C. 锌D. 铁答案:C7. 地球化学勘查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矿体的位置?A. 地球化学剖面法B.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C. 地球化学测量D. 地球化学模拟答案:A8.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异常分布通常与铁矿化有关?B. 铅C. 锌D. 铁答案:D9. 地球化学勘查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矿体的形态?A. 地球化学剖面法B.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C. 地球化学测量D. 地球化学模拟答案:B10. 地球化学勘查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异常分布通常与银矿化有关?A. 铜B. 铅C. 银D. 铁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勘查中,_________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表或地下的分布规律。
答案:地球化学测量2. 地球化学勘查的目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矿产资源。
答案:发现、评价3. 地球化学勘查中,_________是指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不均匀现象。
答案:地球化学异常4. 地球化学勘查中,_________是指地球化学元素在地表或地下的分布与地质体的分布有密切关系。
勘探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地质勘探的基本原则是()。
A. 经济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安全性原则D. 可持续性原则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A. 地质测绘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球化学勘探D. 地质钻探答案:D3. 地质勘探中,以下哪种设备不用于地球物理勘探?A. 重力仪B. 磁力仪C. 地震仪D. 地质罗盘答案:D4. 地质勘探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勘探目的和任务B. 勘探方法和过程C. 勘探结果和结论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地质勘探中,岩心取样的主要目的是()。
A. 确定岩石的物理性质B. 确定岩石的化学成分C. 确定岩石的年代D. 确定岩石的矿物组成答案:B二、多选题6. 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
A. 重力测量B. 磁力测量C. 电阻率测量D. 地震勘探答案:ABCD7. 地质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探效率?A. 岩石硬度B. 地层倾角C. 钻探设备性能D. 钻探操作技术答案:ABCD8. 地质勘探中,以下哪些数据需要进行地质统计分析?A. 岩石样本的密度B. 岩石样本的孔隙率C. 岩石样本的渗透率D. 岩石样本的抗压强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9. 地质勘探中的所有数据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答案:正确10. 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下资源的分布和性质。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地质勘探中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分析地表或地下岩石、土壤、水体等物质中的化学成分,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产资源分布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分布规律,通过化学分析来识别地质异常,进而指导地质勘探工作。
12. 描述地质勘探中钻探作业的基本流程。
答案:地质勘探中的钻探作业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钻探位置、安装钻探设备、钻孔、取样、岩心处理与分析、钻孔封闭以及钻探报告编写。
五、案例分析题13. 某地质勘探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处地质异常区域。
绪论单元测试1.勘查地球化学的测量主要以()为主。
()A:元素的同位素性质B:元素所在的矿物C:元素所在的晶格D:元素的含量答案:D2.Geochemical landscape是指()A:地球化学景观B:地球化学背景C:地球化学事件D:地球化学异常答案:A3.下列可能被用于勘查地球化学采样的地表介质是:()A:植物或气体B:岩石C:冰积物D:铁帽答案:ABCD4.勘查地球化学除了用于找矿,还可以用在()等方面。
()A:畜牧业B:农业问题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地方病答案:ABCD5.地球化学勘查也包括:()A:陆地地球化学勘查B:深部地球物理勘查C:海洋地球化学勘查D:航空地球化学勘查答案:ACD6.下列哪些属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过程?()A:混合与缩分B:干燥C:粉碎与过筛D:加碱答案:ABC7.勘查地球化学也叫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找矿,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调查,也简称化探。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具有非均一性体现在:()A:不均一性主要是岩浆演化的不均一造成的。
B:元素的时间尺度上的分布具有非均一性C:元素的内禀地球化学特征决定了元素的分布非均一D:元素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具有非均一性答案:BCD2.如何全面深入地进行异常评价,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有利成矿靶区,需考虑:()A:地球化学异常本身的特征B:成矿地球化学环境C:成矿地质条件D:成矿物质来源答案:ABCD3.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元素的集中与分散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各点:()A:成矿作用B:非矿化的其他地质作用C:其他地球化学研究中造成的(如采样、样品加工及分析等)D:非地质作用,如人为的干扰与污染等答案: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在数值上是高于或低于背景分为:大异常和小异常B: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在数值上是高于或低于背景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C: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水文地球化学异常都属于不同赋存在不同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异常D:根据异常与其赋存介质形成的相对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同生异常和后生异常。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
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
为什么?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地球化学判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组成C. 地球的生物过程D. 地球的大气环境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热重分析D. 核磁共振分析答案:D3.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个元素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A. 氧B. 碳C. 氢D. 氮答案:A4. 地球化学中,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壳运动B. 地幔物质的上升C. 地表风化作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元素的同位素比值常用于追踪物质来源?A. 碳B. 氢C. 氧D. 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化学分析中,_________是测定元素含量的重要手段。
答案:质谱分析2. 地球化学循环中,_________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
答案:碳3. 在地球化学研究中,_________是指地球内部的化学元素在不同圈层之间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答案:地球化学循环4. 地球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化学元素通过风化、侵蚀、沉积等过程在地球表面循环的过程。
答案:地表化学循环5. 地球化学研究中,_________是指通过分析岩石、矿物、土壤、水体等样品的化学成分来了解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化学过程。
答案:地球化学分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分析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样品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以及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
2. 描述地球化学循环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答案:地球化学循环中的水循环主要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海洋循环等,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水的循环系统。
3. 阐述地球化学分析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勘查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项不是勘查工作中常用的方法?A. 地质测绘B. 遥感技术C. 地质取样D. 化学分析答案:D2. 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矿体的形态B. 确定矿体的品位C. 确定矿体的深度D. 确定矿体的化学成分答案:A3.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沉积岩?A. 砂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页岩答案:C4. 勘查工作中,钻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获取地表以下信息B. 确定地表的土壤类型C. 测量地表的地形D. 分析地下水的流动答案:A5.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地球化学勘查的?A. 质谱仪B. 光谱仪C. 钻探机D. 色谱仪答案:C6. 勘查中,地下水位的测量对于哪种勘查活动至关重要?A. 矿产资源勘查B. 土壤污染调查C. 地震监测D. 地下水资源评估答案:D7. 在勘查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表明可能存在矿产资源?A. 地表植被异常B. 地表土壤颜色异常C. 地表岩石结构异常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8. 勘查工作中,以下哪种技术主要用于确定矿体的品位?A. 钻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球化学勘探D. 遥感技术答案:C9.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查?A. 地质测绘B. 遥感技术C. 钻探D. 地面调查答案:D10. 勘查报告中,以下哪种数据是必须包含的?A. 勘查区域的地理位置B. 勘查区域的气候条件C. 勘查区域的植被类型D. 勘查区域的土壤类型答案:A。
《勘查地球化学》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对解释与异同比较(30分,任选6个)变异系数与衬度系数变异系数:地球化学指标的均方差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即CV=S/X*100%;后者是异常清晰度的度量,目前有多种表示方法:异常均值相对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百分比;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等三种。
前者反映了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该值较大时也可表现出较大的衬度系数。
表生环境与内生环境表生环境:指有充分的氧、二氧化碳、水等能自由参与、常温恒压、开放体系,并有生物作用参与的地表或近地表环境,包括岩石圈表层、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环境;内生环境则与之相反是一种高温、高压、还原的环境,流体活动受限。
同生碎屑异常与后生异常同生碎屑异常:岩石在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时,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碎屑矿物与岩石的化学组成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可以发育在任何介质中。
形成异常的物质通常已经在活动相(水溶液、气体、植物体及大气搬运的质点)中迁移了或远或近的距离,而在异常地点沉积下来。
上移水成异常与侧移水成异常上移水成异常:土壤中的呈溶解态的离子在毛细管作用下,由深部向地表迁移,在土壤中形成的次生异常;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这就形成了侧移的水成异常。
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地球化学背景;指未受矿化影响或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的地区为背景区,在背景区内某个地球化学指标的数值特征即为背景值。
与背景相对存在就是异常区,空间上如矿化地区及受到明显人为污染地区,我们常把高于背景上限的或低于背景上限的范围为异常。
机械分散流与盐分散流前者以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流为主,后者为岩屑在水介质中搬运过程溶解形成的可溶性的离子或分子为盐分散流原生晕与次生晕:前者的赋存介质主要为岩石,而后者的赋存介质为岩石的次生产物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水中可溶性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等。
非屏障植物与屏障植物非屏障植物:指植物中某元素的含量与下伏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可溶解吸收部分)呈线性相关,具有该元素的极大的富集能力(大于300倍)的植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球化学勘查课程作业2(共 4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7章——第7章一、名词解释题同生碎屑异常:岩石在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时,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碎屑矿物与岩石的化学组成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可以发育在任何介质中。
形成异常的物质通常已经在活动相(水溶液、气体、植物体及大气搬运的质点)中迁移了或远或近的距离,而在异常地点沉积下来。
衬度系数:通常用平均异常强度与背景值的比值计算,反映异常的清淅程度。
异常强度:指异常范围内的元素含量平均值线金属量:沿某一方向元素的异常强度指标,面金属量:指异常范围内元素的异常强度指标,富集粒度:元素天然介质中相对富集的某一粒度范围富集层位: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相对富集的某一层位范围原生晕: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叠加晕:同一成矿作用多期次叠加形成的异常多建造晕:不同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多次叠加形成的异常组分分带;多个元素在空间的分布特征空间分带:相对现代方位,元素在垂向和水平方位的分布特征成因分带:相对热液迁移方位,元素在轴向、横向、纵向等方位的分布特征渗滤作用:由压力梯度驱动的元素在热液中迁移作用扩散作用:由浓度梯度驱动的元素在热液中迁移作用沉淀分带:在热液迁移的过程中,受温度及元素性质等因素,不同元素相继发生结晶析出的过程水系分级:在化探中,水系按勒斯特的水系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即,相应比例尺图件上可发现的最小水系为一级水系,两个一级水系汇合为二级水系,两个二级水系汇合为三级水系,以此类推上移水成异常:由于地下水面或毛细管水的上升,可以在地表覆盖物内形成水成异常。
这对寻找隐伏矿体是有利的。
侧移水成异常:如果异常物质在水中经过一度迁移后以各种形式(如胶凝、沉淀.共沉淀,吸附等)析出在某种疏松覆盖物内,叫做某种覆盖物中的水成异常。
在侧向上形成的次生土壤异常浓度分带:单元素按异常下限的1、2、4倍划分的异常二、简答题1、影响热液矿床原生晕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主要元素本身的性质、热液的理化性质、构造裂隙、围岩性质2、如何确定原生晕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答:有四种方法:直观经验对比法:元素在剖面上的浓集中心及开口方向来确定分带性衬度系数法:利用上截面与最下截面线金属量的比值大小来确定分带指数法:同一中段的线金属量标准化后得到分带指数;对于两种情形要引入分带指数变异性指数及变异性指数梯度差来进一步确定。
地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组成C. 地球的生物过程D. 地球的气候条件答案:B2. 地球化学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A. 氢B. 氧C. 碳D. 氮答案:C3.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个过程是最重要的?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硫循环答案:B4. 地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土壤污染治理B. 大气污染控制C. 水体污染处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地球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仪器是什么?A. 显微镜B. 质谱仪C. 光谱仪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年代?A.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B. 化学分析C. 物理测量D. 地质观察答案:A7. 地球化学中,哪个元素是生命存在的关键?A. 铁B. 铜C. 锌D. 磷答案:D8. 地球化学循环中的碳循环主要涉及哪些过程?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沉积作用和风化作用C. 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地球化学中,哪种元素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A. 碳B. 氮C. 硫D. 氢答案:A10. 地球化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地下水的化学成分?A. 质谱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球化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地球内部化学B. 大气化学C. 海洋化学D. 生物化学答案:ABCD2. 地球化学循环中,哪些元素的循环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A. 碳B. 氮C. 磷D. 硫答案:ABCD3. 地球化学分析中,哪些仪器可以用于元素分析?A. 质谱仪B. 光谱仪C. 色谱仪D. 电子显微镜答案:ABC4. 地球化学在资源勘探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矿物资源定位B. 油气资源勘探C. 水资源评估D. 土壤肥力分析答案:ABCD5. 地球化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植被覆盖D. 人类活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勘查地球化学》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对解释与异同比较(30分,任选6个)变异系数与衬度系数变异系数:地球化学指标的均方差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即CV=S/X*100%;后者是异常清晰度的度量,目前有多种表示方法:异常均值相对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百分比;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等三种。
前者反映了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该值较大时也可表现出较大的衬度系数。
表生环境与内生环境表生环境:指有充分的氧、二氧化碳、水等能自由参与、常温恒压、开放体系,并有生物作用参与的地表或近地表环境,包括岩石圈表层、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等环境;内生环境则与之相反是一种高温、高压、还原的环境,流体活动受限。
同生碎屑异常与后生异常同生碎屑异常:岩石在地表以物理风化为主时,其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碎屑矿物与岩石的化学组成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可以发育在任何介质中。
形成异常的物质通常已经在活动相(水溶液、气体、植物体及大气搬运的质点)中迁移了或远或近的距离,而在异常地点沉积下来。
上移水成异常与侧移水成异常上移水成异常:土壤中的呈溶解态的离子在毛细管作用下,由深部向地表迁移,在土壤中形成的次生异常;金属元素被地下水溶解并随着迁移很远的距离,在某种沉淀障上析出,这就形成了侧移的水成异常。
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地球化学背景;指未受矿化影响或无明显的人为污染的地区为背景区,在背景区内某个地球化学指标的数值特征即为背景值。
与背景相对存在就是异常区,空间上如矿化地区及受到明显人为污染地区,我们常把高于背景上限的或低于背景上限的范围为异常。
机械分散流与盐分散流前者以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流为主,后者为岩屑在水介质中搬运过程溶解形成的可溶性的离子或分子为盐分散流原生晕与次生晕:前者的赋存介质主要为岩石,而后者的赋存介质为岩石的次生产物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水中可溶性物质及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等。
非屏障植物与屏障植物非屏障植物:指植物中某元素的含量与下伏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可溶解吸收部分)呈线性相关,具有该元素的极大的富集能力(大于300倍)的植物。
武汉地大水文地球化学作业答案水文地球化学作业答案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在_____的地下水环境里,蒙脱石会转变为伊列石;在_____的地下水环境里,蒙脱石会转变为绿泥石。
(5分)(A) 富镁,富钾(B) 富钙,富钾(C) 富钙,富镁(D) 富钾,富钙参考答案:A2. 表生带-水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机械搬运与机械沉积使粘土矿物在合适的地段沉积成岩,化学搬运与化学沉积(发生于水交替缓慢的地带)则形成_____。
(5分)(A) 硅酸盐岩(B) 碳酸盐岩(C) 岩容岩(D) 石灰岩参考答案:B3. 根据水动力条件,沉积盆地由上至下可分为_____个水动力带。
(5分)(A) 1(B) 2(C) 3(D) 4参考答案:C4. 在_____条件下,地下水中Fe、Mn含量高,可形成五价砷酸盐沉淀;在____ _条件下,地下水中地下水中低价S含量高, 可形成As2S3(雌黄)与AsS(雄黄)沉淀。
(5分)(A) 氧化,还原(B) 还原,氧化(C) 酸性,碱性(D) 碱性,酸性参考答案:A5. 大量汲取地下水导致水盐均衡破坏,水位下降,包气带厚度_____,入渗途径_ ____,还原变为氧化环境(5分)(A) 变薄,变短(B) 增厚,变短(C) 变薄,变长(D) 增厚,变长参考答案:D6. 地下水质量可以分为_____类。
(5分)(A) 2(B) 3(C) 5(D) 6参考答案:C多选题7. 关于碳酸盐含水层地下水系统矿物溶解顺序正确的有哪几项?(5分)(A) 白云石à方解石(B) 方解石à白云石(C) 同步溶解(D) 分步溶解参考答案:A,B,C8. 关于闭系统对地下水的影响,正确的有哪几项?(5分)(A) P CO2快速下降,对方解石白云石溶解能力降低,达到饱和相对困难;(B) HCO3与pH呈线性;(C) HCO3、Ca、TDS低,pH高,SI<1;(D) 产生少量泉华。
地球化学阶段性作业31(答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球化学课程作业3(共 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四章——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总分配系数(D i):为了解微量元素在岩石与熔体间的分配行为,需计算微量元素在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
总分配系数(D i)是用岩石中所有矿物的分配系数(K D i)与这些矿物在岩石中的相对质量分数(ωi) 之和来表示。
2.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而言的,指在体系中质量百分比低于0.1%的元素,同时它们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学计量式的组分,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特性,近似服从Henry定律。
3.Eu:表征Eu与REE整体分离程度的参数。
其计算公式为:δEu=2Eu n/(Sm n+Gd n)(n 表示相对于球粒陨石标准化)。
4.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核数,最终转变为稳定核数的同位素。
5.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
6. 稳定同位素:不能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同位素或由于衰变期长,其同位素丰度变化可忽略不计的核素。
7. 不相容元素: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部分熔融或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熔体相中的总分配系数<<1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二.简答题1. 以Rb-Sr同位素衰变体系为例,说明要正确获得样品形成年龄需满足的条件。
答:需满足的三个条件为:(1)研究的一组样品有同时性和同源性,所谓同源性是指每个样品有相同的(87Sr/86Sr)0值。
(2)在样品形成后保持Rb-Sr体系封闭,没有与外界发生物质上的交换。
(3)所测样品有较为明显的Rb/Sr比值差异,以确保获得一条高质量的等时线。
2. 稀土元素配分图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的具体做法。
答:稀土元素配分图的做法:(1)将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ppm)分别除以某个标准物质的相应元素值(一般是Sun and Mcdonald,1989发表的球粒陨石或者其他数据,如MORB),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
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地球化学勘查(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100分得分:0分一、单选题1. 勘查地球化学最初起源于_____(5分)(A) 美国(B) 德国、(C) 中国(D) 前苏联参考答案:D2.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元素在天然介质中的分布特征,其主要目的是_____(5分)(A) 发现地球化异常(B) 找到矿产资源(C) 元素的分布规律(D) 治理污染参考答案:B3. 影响元素在矿物中分配形式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A)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B) 元素的含量、(C) 同位素组成(D) 其它元素参考答案:B4. 贵金属的含量单位常用_____(5分)(A) %(B) ‰(C) g/t(D) 10-6参考答案:C5. 从元素的戈尔特施密特分类来看,Au属于_____(5分)(A) 亲硫元素(B) 亲铁元素(C) 亲生物元素(D) 亲气元素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1. 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有_____(5分)(A) 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B) 元素的含量、(C) 降雨(D) 生物作用参考答案:A,C,D2. 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5分)(A) 植物根系(B) 气候、(C) 地形(D) 温度参考答案:B,C,D3. 属亲硫元素的元素有哪些_____(5分)(A) Si(B) Al、(C) Zn(D) Cu参考答案:C,D4.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A) A层(B) B层、(C) C层(D) D层参考答案:A,B,D5. 灰岩风化后原地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哪些层_____(5分)(A) A层(B) B层、(C) C层(D) D层参考答案:A,B,D三、判断题1. 降水是影响元素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2. 松散堆积物就是残坡积物_____(5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3. 高异常区下面就能找到矿_____(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4. 土壤测量是化探中适用性最好的方法_____(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5. Mg在岩石中通常是微量元素_____(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6. 稀土元素是亲硫元素_____(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解题思路:7. LILE是亲石元素(4分)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解题思路:四、填空题1. 提出元素亲和性分类的科学家是___(1)___ (4分)(1 ).参考答案:气候及大地构造部位2. 控制微量元素在矿物及岩石中的分布与分配的主要参数是___(2)___ (4分)(1 ).参考答案:分配系数3. 制约常量元素分配的主要规律是___(3)___ (4分)(1 ).参考答案:化学计量定律4. 矿物发生化学风化区别于物理风化的特征是___(4)___ 。
地球化学勘查综合测试3(答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球化学勘查课程综合测试3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对解释(30分,共10个)1、电化学溶解:因矿物的电极电位差及在天然地下水环境易形成自然电场而致使低电极电位矿物溶解的一种重要机制。
2、衬度系数:即平均异常强度与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比值;也可表达为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
3、地球化学场:即地球学指标的时间.空间的特征4、原生晕:即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
5、非屏障植物:生物富集系数大于300.可在化探找矿中作为找矿指示植物的植物种属6、渗滤作用:含矿热液在压力梯度作用下的迁移作用7、地球化学背景:在非矿化或没有明显人为污染的正常区内某一地球化学指标的总体数量特征。
8、平均异常强度:指异常范围的异常值的平均含量9、RSD:即相对精密度,表示测试的重现性10矿致异常:由成矿作用造成的各类地球化学异常二.是非判断(对-√,错-×,不一定-O)(10分)1.B层是土壤测量的最好取样层位(×)2.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形态是线状的(O)3.矿体位于潜水面之上时会表现季节性的水化学异常(√)4.原生晕就是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5.元素平均含量相同的两个地质体具有同源性(O)6.异常高值区的下方就是矿体所在的部位(O)7.水平分带是成因分带的一种类型(×)8.土壤测量是区域化探的首选方法(×)9.成矿作用可以造成比矿体大得多的原生晕(O)10.Cu和Mo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O)三.论述题(60分)1.热液矿床原生晕的分带特征有哪些?如何据此预测深部矿体?(10)答:浓度分带与组分分带:空间分带(水平与垂直分带)与成因分带(轴向.横向.纵向);当地表的横向分带与该矿床轴分带相反,形成逆向分带时,指示深部还有矿体;否则,矿体主体已被剥蚀。
此外,利为原生晕的叠加晕及多建造晕来预测深部矿体。
地球化学作业习题(含标准标准答案)地球化学作业习题1、为什么硅酸盐矿物中K地配位数经常比Na地配位数大?答:K和Na都属于碱性元素,其离子半径分别为:1.38A和1.02A(Krauskopf et al,1995)或1.59和1.24A(Gill,1996).以与阴离子O2-结合为例,O2-离子半径 1.40A(Krauskopf et al,1995)或1.32(Gill,1996),根据阳离子与氧离子半径比值与配位数关系,K+/O2-=0.9857, Na+/O2-=0.7286,由于等大球周围有12个球,而在离子晶体中,随阳离子半径地较小,为达到紧密接触,因此配位数也要减少,因此,在硅酸盐矿物中K地配位数经常比Na地配位数大,前者与氧地配位数为8,12,而后者为6,8.b5E2R。
2、Zn2+和Mg2+地离子半径相近,但在天然矿物中,前者经常呈四面体配位,后者则常呈八面体配位,为什么?答:这是由于二者地球化学亲和性差异造成地,Mg2+离子半径0.72A,Zn2+离子半径≈0.70A,二者离子半径相近,但是前者地电负性为1.2,后者电负性为1.7,在与氧形成地化学键中,前者71%为离子键成分,后者离子键成分仅为63%.前者易于亲氧,后者则是典型地亲硫元素.根据确定配位数地原则,Zn2+/S2-=0.41(Krauskopf et al,1995),因此闪锌矿形成典型地四面体配位,而后者Mg2+/O2-=0.51,因此呈八面体配位.p1Ean。
林伍德电负性法则-具有较低电负性地离子优先进入晶格当阳离子地离子键成分不同时,电负性较低地离子形成较高离子键成分(键强较高)地键,它们优先被结合进入矿物晶格,而电负性较高地离子则晚进入矿物晶格.例如,Zn2+地电负性为857.7kJ/mol,Fe2+地电负性为774 kJ/mol,而Mg2+地电负性为732 kJ/mol,用林伍德法则判断,三个元素中Mg2+和Fe2+优先进入晶格组成镁铁硅酸盐,Zn2+则很难进入早期结晶地硅酸盐晶格,这与地质事实十分吻合.电负性决定了元素之间相互化合时地化学键性,因此可以用电负性大小来衡量离子键地强弱,由此判断元素进入矿物晶格地先后顺序.Zn2+(0.083nm)与Mg2+(0.078nm)、Fe2+(0.083nm)地离子性质很相似,若按戈氏法则从相互置换质点间地电价和半经地角度进行判断,Zn2+应于早期进入铁镁硅酸盐晶格.由于Zn2+地电负性较大,化合时共价键性较强,难于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Fe2+和Mg2+结晶矿物中,Zn2+往往在硅酸盐熔体晚期结晶形成ZnSiO4(硅锌矿)和Zn4[Si2O7][OH]2.2H2O)(异极矿)等矿物.林伍德电负性法则更适合于非离子键性地化合物.DXDi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地球化学勘查课程综合测试2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30分,共10个)1.机械分散流:以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流为主,2.盐分散流:为岩屑在水介质中搬运过程溶解形成的可溶性的离子或分子为盐分散流3.空间分带:是原生晕的两种分类方式之一,以现代方位来观察原生晕的形态,分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4.与成因分带: 是原生晕的两种分类方式之一,考虑热液成矿过程及地质体产状等具有成因意义,分轴向.纵向及横向分带等三种5.相容元素:总分配系数大于1的元素为相容元素6.不相容元素:总分配系数小于1为不相容元素,即元素在固液两相间倾向于后期流体相中富集的元素。
7.面金属量:以面进行面积分就是面金属量,具有总量的意义,可用于评价矿化规模及强度等。
8.线金属量:以线进行线积分就是线金属量,具有总量的意义,可用于评价矿化规模及强度等。
9.变异系数:地球化学指标的均方差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即CV=S/X*100%;反映了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
10.衬度系数:是异常清晰度的度量,目前有多种表示方法:异常均值相对异常下限或背景值的百分比;异常峰值与异常下限的比值等三种。
该值较大时也可表现出较大的衬度系数。
二.是非判断(对-√,错-×,不一定-O)(10分)1.碱性障多发育于强蒸发的沙漠地区(√)2.灰岩风化壳具有良好的ABC分层现象(×)3.原生晕呈现同心圆状围绕着矿体分布(O)4.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形态是线状的(O)5.矿体位于潜水面之上时会表现季节性的水化学异常(√)6.原生晕就是赋存于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7.元素平均含量相同的两个地质体具有同源性(O)8.土壤测量是区域化探的首选方法(×)9.成矿作用可以造成比矿体大得多的原生晕(O)10.B层是土壤测量的最好取样层位(×)三.论述题(60分)1.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深部的隐伏矿.盲矿相关的勘探技术正受到更多的重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地球化学勘查课程作业3(共 4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7章——第8章
一、名词解释题
水化学异常:次生异常的一大类型。
在这种异常中,异常物质曾经在水中呈简单离子、络合物或胶体等形态被搬运过。
如果异常物质仍留在水中,这种水成异常叫做水化学异常。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以气体状态存在的地球化学异常。
气体异常可以存在于近地面的空气中,也可以存在于岩石或土壤的空隙内。
例如油气及一些汞、铜矿床上方的甲烷及重烃气体,许多金属矿床上方的汞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放射性矿床上方的氡220,氡222等的异常。
壤中气体:被吸附等方式保存于土壤中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
背景障植物:生物富集系数小于30,不能在化探找矿中作为找矿指示植物的植物种属非屏障植物:生物富集系数大于300,可在化探找矿中作为找矿指示植物的植物种属半屏障植物:生物富集系数小于300且大于30,可在化探找矿中作为找矿指示植物的植物种属
油气藏: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
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
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
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
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
△C:即热蚀碳酸盐
二、简答题
1、水化学测量的作用与适用范围?
答案:这种方法是系统地采集地表水或地下水(如河水,湖水.泉水、井水等)的样品,分析水中微迹元素及其它地球化学特征,测量的目的是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水化学异常,并追踪异常,寻找矿床。
通常水中微迹元素的含量极低,需要非常灵敏的分析方法才能发现这种异常。
水化学方法对寻找以活动性强的金属(如铀和钼)为指示元素的矿床效果最好。
采集水样后可以就地分析,也可以运回实验室分析。
在保存和运输水样时,要用稀盐酸将水样酸化以避免水样中微迹金属的损失(沉淀等)。
或者使用离子交换树脂.有机溶剂及某些共沉淀剂将水样浓缩后再运输。
分析湖水是快速评价区域含矿性的方法。
分析泉水及井水可以发砚盲矿及埋藏异常。
这两种方法都受到湖,泉,井分布情况的限制。
水系水化学测量的作用与水系沉积物侧量类似。
但水化学测量的结果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
在钙质环境内许多金属(钼、铀除外)的活动受到阻滞,水化学方法效果不好。
2、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的优势与适用范围?
答案:简称气体测量或气测。
这种方法是系统地测量天然物质(如土壤、岩石、大气等)中气体组分的化学成分或其它地球化学特征,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气体异常并进而寻找矿床。
利用烃类气体或其它天然气来寻找油气藏的方法可见石油化探部分。
最近在研究金属矿床上方的汞、碘、二氧化硫等气体异常方面已有很大的进展。
由于研制成功了各种轻便的高灵敏度的气体分析仪器如相干分光仪,测汞仪等,使气体测量工作能够在空中进行(蒸气感测方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航空气体测量的发展。
气体测量对寻找某些深部盲矿和厚层运积物下的隐伏矿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3、地植物测量的适用范围?
答案:某些植物在矿床周围的地球化学特征(如矿床的元素)影响下,能引起形态变异与生态变异。
具有这种反应的植物种属,植物群落及植被外貌都可作为找矿的线索。
地植物测量是系统地对地表植物进行调查和填图,以发现由矿化引起的地植物的异常现象并进而寻找矿床。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作中无须进行采样和分析,通常只用肉眼观察便可(但一些试验工作和研究工作仍要求采样和分析)。
地植物测量在干旱地区可用于寻找浅藏的地下水;在露头稀少地区还可用于地质填图。
这种方法常列入矿产普查方法中作为找矿的一种手段。
但它的发展与地球化学植物测量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多被列入化探中
4、油气异常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答案:油气经三次运移在地表各类介质中形成地表油气化探异常。
影响因素主要要成藏的地质条件、圈闭的类型、烃源岩类型、流体作用、成藏演化、测试方法等因素相关
5、油气化探的指标有哪些?
答案:直接指标:气态烃:C1—C2;水中烃:C1—C2;固态烃:C22+
间接指标可分为:
第一类间接指标:△C、甲烷菌、亚铁、F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