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用规律解决问题》说课+奥数思维训练题.docx
- 格式:docx
- 大小:37.08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一年级数学找规律填数思维训练大全301、后面的一个图形是[ ]a.b.c.答案与解析:c302、请摆出第6盘和第7盘中的水果。
答案与解析:303、小猫吃掉了几条鱼?答案与解析:5304、请在第四个圆合适的地方涂色。
答案与解析:305、后面的数应该是[ ]a.3、4b.4、3答案与解析:b306、请你接着摆。
(1)()()(2)()()答案与解析:(1);(2)307、我会接着涂。
(1)○●○●○●○○○○(2)△▲▲△▲▲△△△△△△答案与解析:(1)○●○●;(2)△▲▲△▲▲308、四只小动物各自穿了一串项链,看看这几串项链分别是谁穿的?请用线连起来。
答案与解析:309、后面一个图形应该是[ ]a.b.c.答案与解析:c310、用△◇☆三张卡片,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排法?答案与解析:6种311、找出规律填一填。
(1)(),(),40,30,(),()。
(2)(),62,72,(),()。
答案与解析:(1)60;50;20;10;(2)52;82;92 312、找规律,画出图形。
答案与解析:313、动动脑,找出规律再填数。
21234143答案与解析:2122233132334142431 2 3 4 5 4 3 2 11 2 3 4 5 6 5 4 3 2 1314、找规律,画一画。
(1)(2)(3)(4)(5)(6)答案与解析:(1)(2)(3)(4)(5)(6)315、找规律填数。
(1)24,31,38,(),52,(),();(2)69,62,(),48,(),(),27;(3)1,2,4,7,(),()。
(4)答案与解析:(1)45;59;66;(2)55;41;34;(3)11;16;(4)3316、找规律填数。
(1)(2)(),49,51,()。
(3)(),(),68,(),(),(),(),73,(),()。
答案与解析:(1)60;64;70;72;74;78;80;(2)47;53;(3)66;67;69;70;71;72;74;75317、找规律填数。
找规律练习题一、按规律画图(4)仔细观察下图,接着画AAAAAAAA(5)观察下图的变化,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二、找找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 1, 3, 5, ( ), 9(2) 1, 4,( ),10, 13,( ), ( )(3) 1, 5,( ),13, ( ),( )(4) 2, 4,( ),( ),12,((5) 1, 7,( ),19, ( ),31,( ),43,(6) 5, 10,( ),20, ( ),30,( ),35, ( )(7) 3, 6, 9,(),( ),18,( ),24(8) 2, 6, 10, (), (),22,( ),( ),32,( )(9) 35, 30,( ),( ),15,(),( )(10) 50, 40( ),( ),()(11) 65, 60,( ),( ),(),40,),( ),( )(12) 57, 50,( ),( ),(),22,).( ),13(14) 66,61,( ),( ),46,(),( ),31,( )(15) 5,15,( ),( ),(),55,( ),()(16) 95, 85,( ),( ),55,(),),25,(),( )(17) 22, 20,( ),( ),(),12,( ),(), ( ),() ■-年级思维训练姓名:口有()个c□有()个6.图形代表几。
0+0 = 6, O=(),△+△+△ =15 ),O+A=(班级:(1)2、 4、 6、 8、()、()、()、()、 18、 20(2)19、 17、 15、()、()、()、((3)0、 1、 1、 2、 3、 5、()、(2.(1)2+口=3+口(2)10-0 =6+0(3)10= □+□ =□ =20-0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口里组成三道算式, 每个数只能用1次。
口+□ = □ 口+□ = □ □+□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5.强强和小军打了 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20、 9、 3、 11、 0、 15、 8、 17、 6、 10(1)上面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6 = 15,+ 12 = 35 , 25 =11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 ⑵☆+☆=12 ☆—△=6 △=( ) 0=()(3) A —4=11 o+△二 1 6 △=( ) 0=( )(5) 5+o=12△+0=100=()A=( )(7)5+o=12 A+o=100=()△=( )A —7=5 o+A= 1 7(9) A+A=18 △=( ) ☆=() △=() ☆+ o =13 o =( △+ o =15 ☆=(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 △ + □=9⑷☆+☆=24 ☆=()—☆=5 (10) =()—☆=5 =() ☆—△=6 △=()12—^=8☆=()12—^=8 ☆=() △=() 口=() 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O-A=1△ + △+△=9A=( ) A + O = 12△=()o+n=io,□=( o + ☆O=(□+△=12,O= () , □=(),18O=( )△ + <□ + ☆ = ☆=()o+n+A=i5o△=(21(5) A+O=9 △+△+0+0+0=25△= ( ) O=()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1)r △+△+△+△=28Y △=( )Y△ + △+ □=20、□=( )(2)04-0+0=6r O=().△ + △ + △ = 12△=( )(3)'A—0=1△=( )Y△ + △-0=9 <O=()△+O—口 = 10I □=()五、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6+0 =7, 0 += 10,+ d = 9 =() 0 =() 7 =()六、1.已知:☆+☆+☆=6, △+△+△+△=20,则△一☆=()2.已知:△+0=14, A—0=2 ,则△=() 0=()3•已知:▲=•+•+•, ▲+•=12,则・=( ),▲=( )4.已知:△ + 0 = 5, O + ☆ = 9, A + O +☆ = 13A =( ) O=()☆=()七、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用规律解决问题》说课稿《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例5,作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找到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该例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还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参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也更困难。
需要教师长期关注,细致指导。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除了分析解答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还着重体现对“知道了什么”和“解答正确吗”两个步骤的突破。
先讲讲在“知道了什么”的环节的设想。
教材的例题呈现,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画信息。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信息的整理还是有困难的,更何况这道例题不是以往的用计算解决的问题,不能从题目中找到两个数量信息和一个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给了时间学生去同桌交流,引导他们关注到两方面的信息,并且能把题目理解为数学问题,就是补上两颗珠子后,符合原来的规律。
把审题做细致,让学生经历了整理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好的审题习惯。
在“怎样解答”的环节,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来解决问题。
课前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过访谈,发现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都基本上能在右端接着补珠子,或是在左右两端各补一颗珠子。
这时候他们还停留在感知的层面,并不是通过推理得到结果的。
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确定好如何思考,进而找出答案呢?在“怎样解答”的开始,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然后通过归纳,引导学生明晰要先找到规律,才能解决问题。
在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汇报,我们会发现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认为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其实手链是环形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找规律的起点不同,所以对规律的表述也会不同。
我们的板书尊重了学生对规律的不同的表述,只是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中,用课件显示把手链串回环形,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其实三种方法找到的都是那两颗珠子,而且是同一串手链。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思维训练一、数字规律。
1. 简单递增/递减规律。
- 例1:1,3,5,7,(),()。
- 分析:观察这组数字,发现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所以第一个括号里的数是7 + 2 = 9,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是9+2 = 11。
- 例2:10,8,6,4,(),()。
- 分析:这组数字是递减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小2,那么第一个括号里的数是4 - 2 = 2,第二个括号里的数是2 - 2 = 0。
2. 间隔规律。
- 例1:1,2,4,5,7,8,(),()。
- 分析:把这组数字分成两组看,奇数项1,4,7是依次加3的规律;偶数项2,5,8也是依次加3的规律。
所以第一个括号是奇数项,7+3 = 10,第二个括号是偶数项,8 + 3 = 11。
- 例2:2,5,3,6,4,7,(),()。
- 分析:同样把这组数字分成两组,奇数项2,3,4是依次加1的规律;偶数项5,6,7也是依次加1的规律。
所以第一个括号是奇数项,4+1 = 5,第二个括号是偶数项,7+1 = 8。
二、图形规律。
1. 形状规律。
- 例1:△□○△□○()()()。
- 分析:这组图形是按照△、□、○的顺序循环出现的,所以后面三个括号依次是△、□、○。
- 例2:□○△△□○△△()()()。
- 分析:这里是按照□、○、△、△的顺序循环的,所以后面三个括号依次是□、○、△。
2. 颜色规律(如果有颜色设定的话)- 例1:(红△)(蓝□)(黄○)(红△)(蓝□)(黄○)()()()。
- 分析:图形的形状和颜色都是按照红△、蓝□、黄○的顺序循环的,所以后面三个括号依次是(红△)(蓝□)(黄○)。
- 例2:(黑●)(白○)(黑●)(白○)()()。
- 分析:这组图形是按照黑●、白○的顺序循环的,所以后面两个括号依次是(黑●)(白○)。
三、综合规律。
1. 数字与图形结合规律。
- 例1:- 给出一组图形:△1,□3,○5,△7,(),()。
- 分析:从图形看是按照△、□、○的顺序循环,从数字看是依次加2的规律。
第一讲:找规律知识点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规律的现象,如春、夏、秋、冬的交替;白天和黑夜交替等等。
这些都是自然规律。
在数学知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类题,让你根据已知的数,填在()里。
这就需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勤动脑,合理分析、推算,根据这些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得到应该填的数。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图形找规律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前面图形的排列规律,能正确地画出后面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如何发现前面图形的排列规律(从形状,颜色,位置的变化和排列顺序)教学过程:例1:摆一摆,算一算————————1 3 6 10 ()巩固练习1.下面应画几个果子。
可以发现,每个图中的○个数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分别是1个、3个、6个、10个……这个图的规律是+2、+3、+4,接下来应该是+5,所以接下来应该是15,横线上画15个○2.下面的图中应该画多少个点子?3.摆一摆,算一算。
————————————1 4 9 16例2:画出盒子里的珠子。
解题思路:(1)观察第一段珠子,发现白色珠子每次分别有1个,2个,3个……黑色珠子每次1个,于是盒子里应当是1个黑色的、4个白色的。
(2)仔细观察,可以看出,白色珠子的规律是1个,3个,5个,7个,而黑色珠子是2个,4个,6个,于是盒子里应当是2个黑色的、3个白色的。
巩固练习1.画出接下来的5颗珠子。
2. 根据前面图形变化规律在问号处画图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图形找规律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前面图形的排列规律,能正确地画出后面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如何发现前面图形的排列规律(从形状,颜色,位置的变化和排列顺序)教学过程:例3:根据规律接着画。
———————————解题思路:后面又是一样的。
巩固练习1.根据前面的规律,画出横线上的图形。
————————————2. 根据前面的规律,画出横线上的图形。
————————————————例4.根据规律接着画。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8 4人数2、按男女分男女6 6人数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一年级数学规律练习题下册【一年级数学规律练习题下册】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规律练习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律练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规律练习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用数字填空1. 观察下面的数列:2, 4, 6, 8, __, __, __。
这个数列中的数字都是偶数,并且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填入下面的数字:10, 12, 14。
2. 观察下面的数列:1, 4, 9, 16, __, __, __。
这个数列中的数字是平方数,并且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3、5、7。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填入下面的数字:25, 36, 49。
二、找规律观察下面的图案,找出规律并填入正确的数字:[图片]这个图案中,每一行都是一个等差数列。
第一行的公差为1,第二行的公差为2,第三行的公差为3。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填入下面的数字:1, 3, 6, 10三、选择填空1. 下面的数字中,哪一个数字不符合规律?A. 8B. 16C. 24D. 32这个题目中,数字之间存在倍数关系,都是上一个数字乘以2。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发现选项C不符合规律,因为24不是16的两倍。
2. 下面的数字中,哪一个数字不符合规律?A. 1B. 3C. 5D. 7这个题目中,数字之间的规律是奇数序列。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发现选项B不符合规律,因为3是偶数而不是奇数。
四、思考题1. 有一组数列:2, 4, 6, 8, 10, __, __。
请问,下面两个数字应该填入什么?这个数列中的数字都是偶数,并且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填入下面的数字:12, 14。
2. 请找出下面的数列的规律:1, 3, 6, 10, 15, __, __。
这个数列中的数字之间没有明显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值情况。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找规律测试题一、找规律填空。
1.5,7,9,,,,17,192.10、13、、、22、253.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五、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六、观察下图方格里图形的变化规律,按照变化规律从中选择合适的图形,把序号填入方格中。
①②③④七、涂一涂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1、★★☆★★☆☆☆☆☆☆☆2、◇◇◆◇◇◆◇◇◆◇◇◇3、○○●○○●○○○○○○八、画一画。
1、2、□△□△□△3、4、♀♂♀♂♀♂5、○○□○○□○○□6、7、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 3,4,5, 6 ( ) (2) 2,5,7,9 ( )7,8,9,10 ( ) 1,3,5,7 ( )1,3,2, 3 ( ) 2,4,6,8 ( )1,2,3, 4 ( ) 5,7,9,1l (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3.(拓展题)在六组横格中涂画出不同规律的图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班级:姓名:一、填空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3)0、1、1、2、3、5、()、()。
2.(1)2+□=3+□(2)10-□=6+□(3)10=□+□=□-□=20-□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15,△=( ),○+△=( )。
二、列数20、9、3、11、0、15、8、17、6、10(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一年级数学奥数思维训练导学案:规律数龙导学案通用版(含答案)x学习目标1.感知数的排列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体验递增递减的归纳思想。
2.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条理性。
利用看邻数,,求相差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标出相差数的基本技能。
3.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自主设计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体验递增递减的归纳思想。
难点:培养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自主设计的创新性与挑战性的技巧。
预习案任务一:复习旧知1、一起来玩数数游戏。
(1)男生数数:从1开始数20以内的单数。
(2)女生数数:倒着数20以内的双数。
我的疑惑在本次课程学习中的困惑与建议填写在下面,与同学交流后,由组长整理后并拍照上传平台讨论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自学释疑任务一:自己设计三条“数龙”。
任务二:按规律填一填。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字接龙,下面“数龙”各有什么规律?请你填完整。
①初步感悟是单数数列。
②观察数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③在箭头上标出相差的数(+2)探究点二、数字接龙,下面“数龙”各有什么规律?请你填完整。
①初步感悟是递增数列。
②在箭头上标出相差的数(+1、+2、+3、+4、+5)。
探究点三、找规律,照样子再编三组。
①初步猜想左右两数相加等于中间的数,即1+6=7。
②再次验证2+6=8。
③5+4=9探究点四、找规律,完成以下"数龙"。
①找相邻数,标出相差数"一2"。
依次填16,12,10。
②先算13-7=6,6的一半'是3,相邻两格相差数是3。
依次填10,16,19,22。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例5,作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找到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该例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还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参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也更困难。
需要教师长期关注,细致指导。
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除了分析解答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还着重体现对“知道了什么”和“解答正确吗”两个步骤的突破。
先讲讲在“知道了什么”的环节的设想。
教材的例题呈现,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画信息。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信息的整理还是有困难的,更何况这道例题不是以往的用计算解决的问题,不能从题目中找到两个数量信息和一个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给了时间学生去同桌交流,引导他们关注到两方面的信息,并且能把题目理解为数学问题,就是补上两颗珠子后,符合原来的规律。
把审题做细致,让学生经历了整理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好的审题习惯。
在“怎样解答”的环节,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来解决问题。
课前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过访谈,发现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都基本上能在右端接着补珠子,或是在左右两端各补一颗珠子。
这时候他们还停留在感知的层面,并不是通过推理得到结果的。
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确定好如何思考,进而找出答案呢?在“怎样解答”的开始,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然后通过归纳,引导学生明晰要先找到规律,才能解决问题。
在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汇报,我们会发现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认为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其实手链是环形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找规律的起点不同,所以对规律的表述也会不同。
我们的板书尊重了学生对规律的不同的表述,只是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中,用课件显示把手链串回环形,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其实三种方法找到的都是那两颗珠子,而且是同一串手链。
那么,是不是只要学生做对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呢?我们访谈了上过这一课的老师,也详细翻阅了一些老师的课后反思。
有的老师的课后反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从课堂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似乎掌握得很好,可是,学生作业的反馈却不是一回事”。
在试教的时候,几位教研员也指出,圈出一组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在重复排列里每一组都是一样的,然后通过分析不完全的一组中已经有了什么,还缺少了哪几个,以确定应该补什么。
这也是我们把学生的理解从感知提升到推理的一个抓手。
于是,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学生应该要理解并掌握在找到规律后,确定要补的一组中“已经有什么,还要补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
接下来说说关于练习的设计。
练习的第一题改编自课本的做一做:教材的表述不严谨,没有讲“按规律”,所以我们对题目的表述做了部分修改,同时把线形改为环形,这是对例题的一个回应,让学生在一串环形手链中切实理解到“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规律,只要找到了规律,都可以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练习的第三题也改编了课本的题目。
原来问第10面旗,学生基本都做对,但通过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以为问的就是遮挡住的下一面,没有关注原来已经有几面旗,所以把问题改为问第11面旗,让学生要通过接着数的方法才能找到答案,
这节课是找规律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所以在最后一道练习题,设计了需要同时从形状变化和数量变化去找规律才能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最后很感谢教育发展中心给了我与各位交流的一个机会,在备课的过程中,几位教研员、李慧敏、张玮、冯明慧等名师给予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数学科的老师们一直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让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也感谢在座各位能到场聆听,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再此真诚地感谢大家!
一年级思维训练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找规律填数。
(1)2、4、6、8、()、()、()、()、18、20。
(2)19、17、15、()、()、()、()。
(3)0、1、1、2、3、5、()、()。
2.(1)2+□=3+□
(2)10-□=6+□
(3)10=□+□=□-□=20-□
3.从1、2、3、4、5、6、7、8、9、10中选出9个数填在□里组成三道算式,每个数只能用1次。
□+□=□□+□=□□+□=□
4.小明比小亮大2岁,再过3年,明明比亮亮大( )岁。
5.强强和小军打了3小时乒乓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6.图形代表几。
○+○=6,○=( ),△+△+△=15,△=( ),○+△=( )。
二、列数
20、9、3、11、0、15、8、17、6、10
(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数的。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判断。
(1)17里面有7个十和1个一。
( )
(2)从0数到9,9是第9个数。
( )
(3)8时整时,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
( )
(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4条边是相等的。
( )
(5)铅笔、墨水、本子、书都属于学习用品。
( )
四、在3、9、12、13这四个数中选三个数写出四道算式。
□+□=□□+□=□□-□=□□-□=□
五、应用题。
1.飞机场上停着10架飞机,起飞了3架飞机,现在飞机场上还停着多少架飞机?
2.小红要做12个沙包,已经做了10个,还要做多少个沙包?
3.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4.小明全家早上、中午、晚上各吃4个苹果。
一天中,小明家吃了多少个苹果?
5.一只小黑羊排在小白羊队伍里,从前面数小黑羊是第7只,从后面数小黑羊是第4只。
这队小羊一共有多少只?
6.教室里有10把扫把,又买来了5把,现在教室里有多少把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