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的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0.47 KB
- 文档页数:2
正畸—修复联合矫治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的临床探讨作者:何金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2期【摘要】目的对成人牙缺隙患者进行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将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实验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结果临床治疗显示,实验组成功率为95.1%,对照组组成功率为76.7%(P0.05)。
结论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成人牙缺隙步骤简单,效果最佳且治疗后,恢复较快。
【关键词】牙缺隙;成年人;正畸-修复联合矫治;畸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医学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进展,人们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了更深层的了解。
目前,口腔疾病已成为频繁干扰人们生活水平的典型疾病。
所以,越来越多的口腔患者对前牙美容、修整提出了更高的治疗效果。
就牙缺损修复而言,患者对于治疗,不只是满足可以正常咀嚼食物,对口腔美观层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经我院正畸科与修复科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给部分口腔患者采用了正畸-修复联合矫治治疗成人患者牙缺隙,顺利的修复了牙列缺失,达到了牙齿美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成人牙缺隙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范围19~45岁。
其中前牙缺失伴前牙内倾6例,前牙深覆7例,前牙反3例,前牙间隙11例,后牙缺失伴两侧基牙向缺失牙倾斜4例,舌侧倾斜1例,32例患者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两组一般资料类似(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将治疗根管准备好并进行消毒后,上颌腭侧及下颌远中根管行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提取合适的糊剂对根管进行充填,并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行永久充填。
实验组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法治疗:①正畸治疗:矫治过程治疗不同于一般正畸患者的诊疗,起初使用0.014的镍钛丝将牙齿排齐,大部分是成年人患者,故采用细丝轻力的治疗措施,等口腔牙齿排齐之后,禁止按照常理途径关闭牙间隙,因为还需要确定修复间隙的保留,之后集中散在间隙。
牙列散在间隙的综合治疗刘红;宋卫东;田文燕;李建学;李璇【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0(19)10【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散在间隙共60例,通过正畸与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义齿修复的数量.结果:不同原因引起的散在间隙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纠正存在的不良舌习惯.结论:存在牙列散在间隙时不应盲目固定义齿修复,应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用正畸的方式解决,以避免或减少固定义齿修复的数量.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牙列散在间隙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总页数】3页(P1534-1536)【作者】刘红;宋卫东;田文燕;李建学;李璇【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关闭牙列散在间隙的应用体会 [J], 朱芸革;邱枫;熊成玲;廖俊;2.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前牙列散在间隙的临床疗效 [J], 孙荣亮3.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关闭牙列散在间隙的应用体会 [J], 朱芸革;邱枫;熊成玲;廖俊4.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前牙列散在间隙的临床疗效 [J], 秦宇5.正畸联合修复体修复关闭牙列散在间隙对咬合功能及牙龈乳头美学的影响 [J], 肖筠;王秋洁;吉燕;肖雅月;徐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牙列散在间隙的综合治疗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方法:临床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牙列散在间隙共60例,通过正畸与修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义齿修复的数量。
结果:不同原因引起的散在间隙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纠正存在的不良舌习惯。
结论:存在牙列散在间隙时不应盲目固定义齿修复,应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用正畸的方式解决,以避免或减少固定义齿修复的数量。
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牙列散在间隙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of orthodontics and other buccal course of study.MethodsWe had corrected 60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malocclusions and dentural diastema through various ways to adjust occlusion. The purpose was to correct malocclusion and avoid or decrease reparation of artifcal teeth at the same time.ResultsThe dentural diastemas have obtained effective treatment. All case selected individual treatment,at the same time we corrected harmful tongue habit. ConclusionWe must to carry out multi-analysis with orthodontic treatment to treat dentural diastema and cannot carry out reparation of fixed denture blindly. Because every patient is an individual case, so stomatologist must to carry out aggregate analysis so that to provide high-performance treatment.Key words:malocclusion;dentural diastema;combined therapy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牙列存在散在间隙的病例,影响美观。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临床分析作者:胡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4期【摘要】目的分析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法在牙列缺损与过小牙矫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牙列缺损与过小牙矫治患者46例,将4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2例,观察组24例。
对照组患者在牙列缺损与过小牙中展开矫正与修复分离治疗,观察组在牙列缺损与过小牙中进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牙列缺损;过小牙;矫治;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口腔科中,牙列缺损及过小牙是常见问题。
当患者存在过小牙、先天性缺牙或后牙缺失伴牙槽骨吸收情况时,常需对残留间隙加以集中修复[1]。
患者不仅需要对错合畸形牙齿进行矫正,还会对牙齿美观提出更高要求[2]。
因此,牙列缺损及过小牙正畸修复是当今医学重要临床研究课题。
河南省郑州市汝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牙列缺损与过小牙矫治患者46例,将4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2例,观察组24例。
对照组患者在牙列缺损与过小牙中展开矫正与修复分离治疗,观察组在牙列缺损与过小牙中进行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其中,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
先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牙列缺损与过小牙矫治患者46例,牙列缺失29例,上颌切牙是过小牙患者17例。
其中男25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15~26岁,平均年龄为15.31岁。
在46例患者中,安氏I类单侧下颌5拔除,形成拔牙间隙患者7例,安氏Ⅱ类错合单侧下颌侧切牙先天缺失8例,中切牙及侧切牙存有3 mm以上缝隙、上下中线不整齐患者5例,安氏I类错合,在上颌存在分散间隙,两侧侧切牙缺失患者9例。
安氏I类错合,上颌侧切牙是过小牙患者17例。
72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者:徐晓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72例牙列间隙患者均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牙列间隙应在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牙列间隙明显减小,纠正了牙齿畸形症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牙列间隙发生概率最高的是中切牙,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效果完全满意者20例,比较满意者52例,2例患者在佩戴矫治器期间并发牙周病,停止治疗并积极治疗牙周病后再次给予正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2例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经矫治后复发,给予重新矫治后进行义齿修复。
结论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
所有患者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趋于正常,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正畸;修复;牙列间隙;临床特点牙列间隙是由于骨量大于牙量、前牙或后牙缺失、不同程度的牙周病、锥形过小牙、上颌中切牙间多生牙拔除后、上唇系带附丽过低、不良习惯等多种原因导致,其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发音及咀嚼功能,还会导致下颌关节病,且对患者的面容美观造成影响和心理上的障碍[1],因此应针对牙列间隙症状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文作者选取2007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牙列间隙患者,对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牙列间隙患者,男29例,女43例;年龄17-44岁,均龄29.6岁,其中17-30岁51例,占70.8%。
牙列间隙的发生部位:发生在上颌牙列者82例,发生在下颌牙列者6例,上下牙列均有者32例;中切牙出现间隙者96例,在尖牙部位者15例,其他部位者9例。
·临床研究·对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及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杨雪松(延吉雅美莱口腔门诊部,吉林 延吉 133000)0 引言牙列缺损(Dentition defect)在我国临床较为常见,通过修复治疗可获得理想恢复效果。
但部分牙列缺损伴有程度不一的牙颌畸形表现,因此仅仅通过单纯的修复治疗难以达到治疗需求[1]。
本文将7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对比正畸与修复联合方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与对牙齿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70例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本组病例均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纳入标准:本组病例入院均行相关检查确诊,符合临床对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内容获得院方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男女比例为26/44例,年龄20-54岁,平均(31.98±5.13)岁;其中先天性缺失者6例,龋齿拔出者11例,外伤缺失者43例;依据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于治疗前采用X线片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通过全面检查患者口腔表现;随后对照组执行修复治疗:对患者患牙及其牙周情况详细检查,明确患牙的缺失数量与位置,选择瓷冠固定修复方案方法,经修复、定位效果满意、明确牙列缺隙大小后,将备用的印模调节、试戴,随后根据现实情况酌情调节牙颌,患者试戴满意后作固定加强,完成修复治疗;分析组则予以修复联合正畸治疗方案:临床医生依据患者头颅侧位表现,选择适宜模型,并依据患者病情对患牙作相应的调整与固定,并在期间做好正畸治疗牙齿的修复情况。
待达到预期效果后逐渐开展修复治疗,修复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对患者吞咽、咀嚼、口语表达等功能与牙齿排列整齐予以评分,各项总分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功能恢复效果越好,美观度越高[2];②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6T13:33:49.86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作者:李胜利
[导读] 分析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的效果
李胜利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的效果。
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成人牙列散在间隙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实施正畸治疗,B组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A组总有效率70%低于B 组的97.5%,组间对比,p<0.05;A组总满意率72.5%低于B组的95%,组间对比,p<0.05。
结论: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效果明显,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关键词】正畸-修复联合;成人牙列散;效果
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修复牙齿过程中不仅仅只要求恢复咀嚼食物的能力,同时在口腔的健康及美观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口腔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成人牙列散在间隙常用的方法,该疗法采取正畸手段讲牙齿移动,给修复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牙列条件,从而提高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1]。
本文作者对40例成人牙列散在间隙患者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成人牙列散在间隙患者分为AB两组。
期中A组40例,男29例(72.50%),女11例(27.50%);年龄17-31岁,平均年龄(21.25±1.07)岁。
B组40例,男28例(70.00%),女12例(30.00%);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1.32±1.16)岁。
组间一般资料做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实施正畸治疗:应用直丝弓矫治术行正畸治疗,选择上下牙弓两侧集中牙列间隙,通过关闭曲法价格牙列间隙关闭,再使用保持器行巩固治疗。
B组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正畸治疗见对照组;正畸治疗60d后选择树脂材料开展临时冠修复治疗,并在临时冠行托槽粘结,同时对应调整牙中线。
临时冠修复治疗结束后,患者应继续佩戴保持器,6个月后将牙种植体植入:局麻后将切口设置在牙槽嵴粘骨膜上,将粘骨膜充分暴露,通过模板引导植入牙种植体,再将粘骨膜关闭,并缝合切口。
牙种植体植入后3d内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0d拆线,术后14d制作烤瓷冠。
1.3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牙列间隙全部关闭,牙齿排列整齐,外观良好,无不适症产生,评价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牙列间隙大体关闭,牙齿排列整齐度显著好转,牙齿外观良好,出现轻微不适症,评价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牙列间隙没关闭,牙齿排列不整齐,不适症明显,评价为无效。
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组间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3.讨论
牙科的口腔修复常见问题中,牙列散在间隙为发生率极高的一种,对患者的口腔功能以及整体形象构成严重影响。
因为造成牙列散在间隙的因素并不少,而大部分患者临床主要进行修复治疗,一般很难取得令人可观的临床效果[2]。
当前临床治疗牙列间隙时主要采取正畸疗法进行治疗,该疗法的治疗目标在于集中散在牙列间隙实施矫治,但是由于成年患者的生长潜力几乎丧失,骨适应性较低,并且肌肉与神经两方面的适应性也不高,因此临床对成年牙列间隙患者实施正畸治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
以往临床对成年牙列间隙患者使用的修复方法并不能充分考虑基牙,通常直接实施活动或者固定的修复,由此一方面导致制备过多
的基牙牙体,另一方面还存在出现食物嵌塞现象的可能性,更严重时还能形成食物嵌塞。
为此,修复开展前的正畸治疗,按照关系要求对牙列间隙进行调整,并将间隙集中起来,从而取得符合生理状态的最适当效果。
正畸修复联合疗法在牙科临床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该疗法不仅能够完善地对患者口腔功能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在美观方面满足患者所提出的要求[4]。
从内方面来说,正畸修复联合疗法主要指:对患者开展正畸治疗后再重新分配其牙间隙,接着对患者开展修复治疗。
因此,临床采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间隙时,医生应该先对患者实施正畸技术治疗,达到牙内倾被矫正、合理分配牙间隙以及排齐牙列等效果后再使用义齿修复结束临床治疗。
但是临床医生需要注意,成年牙列间隙患者应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快速结束正畸治疗,从而降低手术影响患者患者的口腔环境,促使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下降。
本文作者开展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直丝弓矫治器实施正畸,从而能从整体上达到移动以及控根移动,大范围移动牙齿时,并不会令牙齿的前倾度发生改变,而关闭大间隙的过程中,则可以对前牙唇舌向倾斜度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令患者的咀嚼以及发音两方面的功能得以保持[5]。
本研究结果中,A组总有效率70%,B组总有效率97.5%,p<0.05;A组总满意率72.5%,B组总满意率95%,p<0.05。
由上可知,间隙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牙列散,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Endo T,Ozoe R,Kojima K,et al.Congenitally Missing MandibularIncisors and Mandibular Symphysis Morpholog[J].Angle Orthod,2014,23(11):3225-3226.
[2]包扬,孙素芬,刘奕.正畸与种植体联合治疗下前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15例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35(28):6237-6238.
[3]胡新.牙列间隙成人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418-3419.
[4]赵青侠.分析和讨论成人牙列间隙患者采用正畸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276-1277.
[5]郭鑫,刘进,葛元输,等.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七)———全牙弓间隙分析在磨牙拔除设计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24(12):11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