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mò)B. 气喘吁吁(yù)C. 瞠目结舌(chēng)D. 雕梁画栋(liá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的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获得丰收。
B.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为了节约用水,我们应该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
D. 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使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真是一本无价之宝。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座山就像一位守卫家园的卫士。
D. 这条河的水清澈见底。
4. 下列词语中,与“绿意盎然”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青翠欲滴B. 金碧辉煌C. 碧波荡漾D. 繁花似锦5.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勤奋学习有关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D. 知识就是力量。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主线。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这部小说以宋江、李逵等108位好汉的故事为主线。
7. 下列诗句中,与春天有关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 下列词语中,与“千锤百炼”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丝不苟C. 精益求精D. 一步一个脚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桃园结义,发誓同心协力,共同干一番大事业。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说明:1、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20。
一、基础(24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1分)(2)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1分)(3)李清照在《渔家傲》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宽阔图画的句子是:□□□□□□□,□□□□□□□。
(2分)(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好处的句子是:□□□□□□,□□□□□□。
(2分)(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 sǎ()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好像特殊慷慨。
(2)但他最终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miǎo shǒu ǒu dé(),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4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 ù jié shé()。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森林发生了火灾,火势扩散..很快,必需立刻限制。
B、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争论更是惟妙惟肖....。
C、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乘风破浪、所向无敌....,最终夺得冠军。
D、这件工艺品的造型新颖犹如天女下凡,设计真是奇妙绝伦....。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频频搜罗代表们的看法,听取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6题 24分)1. 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信”不仅是诚信,而且是对自身信仰的承诺和实践。
正如曹操所说的自己,有着“老骥伏枥,①;②,③。
”(《龟虽寿》)的追求,又如李贺笔下的将士们,有着“④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的决心,更如孟子所定义的大丈夫,要有“富贵不能淫,⑤,⑥。
”(《富贵不能淫》的信念,我们也要做到坚守本心,砥砺前行,正所谓“岂不罹凝寒,⑦。
”(刘祯《赠从弟(其二)》)。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或选出正确的读音。
(4分)(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chì_________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美丽的颜色》)(2)他们zhēn_________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3)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zhōng__________的赞赏。
(《“飞天”凌空》)(4)它要轧__________(A.yàB.zhá)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蝉》)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科研人员殚精竭虑,耗费数年光阴,终于研制出我国最新的飞机发动机。
B.济公和尚经常嘲弄那些为富不仁的人,让他们哭笑不得。
C.这篇文章选材新颖、构思精巧,情节抑扬顿挫,让人百看不厌。
D.一帘瀑布,飞泻而下,哗哗的水声震耳欲聋。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各地文物通过多种形式“活”了起来,掀起了一波波“云听展”“云逛馆”。
B.通过“云”游模式能够进一步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大家安坐家中即可身临其境地感受视觉盛宴。
C.运用VR技术“云”游名胜古迹,不用担心人流量的影响,游客们可以心无旁骛地畅游在“云”古迹中。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另设有附加题10分。
2.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的不计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本题共5小题,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该句不给分。
)(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3)《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分)(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分)(5)把杜甫《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每项1分。
有1处差错该项即不给分。
)(1) pán shān(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设计者和匠师们yīn dìzhìyí)(因地制宣),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3)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yōu xián(悠闲)的心情撑着船。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ɡnìjì(销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A.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对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歪曲事实的做法,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C.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不惟有惊世之才,更兼有坚韧之志,因此,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应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放假后,李明打算和几个同学结伴出游,到大自然中去共享天伦之乐....。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基础(30分)110(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上每句1分,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句分值为止,因连笔或涂改造成无法辨认的按错误处理。
)22运用了比兴手法。
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君子对善良美好的女子的爱慕之情。
33相辅相成追溯瞬息万变(每个词1分,每词错1字即不给分)43D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53C递进不当622017~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
2018~2020年排放量增速放缓,2020~2022年快速增长。
72构图要素:图标呈圆形,由绿色的地球,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手拉手图标及“全国低碳月”的中英文组成(1分)寓意:三个手拉手的小人,意味着人类要团结起来,共同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1分)83B(“江”“河”是形声字)92答案示例:正确的选择,让人成长,让人进步。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监狱里被严刑拷打时,保尔选择了宁死不屈;在与冬妮亚的思想产生分歧时,保尔选择了分手;在面对伤寒和肺炎的严重威胁时,保尔选择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在不想成为革命的累赘而产生自杀念头时,他选择了战胜自己;在双腿瘫痪、双目失明的困境面前,保尔选择借助硬纸格子板写作的方式创作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保尔的选择,让他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句子理解1分,结合人物选择分析1分)二、阅读(40分)(一)(15分)102(1)培养(2)兴起114(1)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2分)(2)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永川区2022—2023学年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阅读可以对抗枯(zào)的生活,消除闭塞.的思想,治愈浮(zào)的心灵。
阅读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涵养浩然之气。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
我们要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大家都要踊跃.参与到阅读中来,营造_____、_____、_____的浓厚氛围。
1.根据语境,填入的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躁燥燥燥躁躁A.枯(zào)B.枯(zào)C.枯(zào)D.枯(zào)躁浮(zào)浮(zào)浮(zào)浮(zào)躁)(3分)踊跃.yuè踊跃.yào踊跃.yuè踊跃.yào闭塞.sāi闭塞.sāi闭塞.sè闭塞.sè)(3分2.填入文段方框处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目空一切B.自圆其说C.相辅相成D.格物致知)(3分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爱读书B.爱读书C.读好书D.读好书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善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4.在“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同学们纷纷撰写演讲稿。
下面是小语同学演讲稿的开头部分,请你模仿画波浪线的句式续写。
(4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就像一把梳子,可以梳理杂乱的思绪;,;,。
5.名著阅读(9分)(1)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古代历史典籍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字判断相应的历史典籍,选出正确的一项()(4分)①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也是周朝时鲁国的国史。
丰都县2023年秋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题的答题卡(卷)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班级一小组开展“热爱家乡——探索本土文脉”为话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时间将文化铭刻,大地将历史记载 A ,在巫山龙骨坡,听见200余万年前峡江地区远古人类bá B 涉的足音;在三峡诗词中,品读胸怀丘hè C 的诗酒浪漫;在大足石刻,探索岁月的雕镂 D 之美;在白鹤梁题刻中,研读长江先民自出心裁的水文记录……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
从历史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犹如滚滚长江,连绵不绝,赓续的文脉,激励着巴渝儿女不折不挠、一往无前;从文化的维度来看,重庆的文脉如涓涓细流,浸润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常。
E______,______,______。
江姐、小萝卜头的故事口口相传,每逢国庆,红岩纪念馆内总是摩肩接踵。
①书写了重庆独特的历史文化形态,②在城市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人文,③凝聚起了一代代巴渝儿女的文化认同,④也为后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
任务一:识字辨词1.将加点词的字音或字形填写到横线上。
(4分)A______ B C D______2.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3分)A.自出心裁 B.连绵不绝 C.不折不挠 D.摩肩接踵任务二:语句梳理3.文段中的画线句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②③①④任务三:创意表达4.小文还想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E处补写一句,以丰富其内涵,请你从以下维度,选择一个,帮其补写。
(3分)维度:地理、文学、饮食、人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完《昆虫记》后,班级二小组设计了“热爱自然——走进昆虫世界”的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总分20分)1.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是正确的?A. 题材(tí cái)B. 题裁(tí cái)C. 题材(tí cái)D. 题材(tí cái)2.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数量很少”?A. 稀少B. 稀疏C. 稀有D. 稀薄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高兴”?A. 欢快B. 欢乐C. 欢喜D. 欢腾4.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悲痛”?A. 悲伤B. 悲痛C. 悲伤D. 悲哀5.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恐惧”?A. 惊恐B. 惊吓C. 惊慌D. 惊恐6.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兴奋”?A. 兴奋B. 兴高采烈C. 兴致勃勃D. 兴奋不已7.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羡慕”?A. 羡慕B. 羡慕不已C. 羡慕至极D. 羡慕之情8.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失望”?A. 失望B. 失望至极C. 失望不已D. 失望之情9.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敬佩”?A. 敬佩B. 敬佩不已C. 敬佩至极D. 敬佩之情10.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非常惊讶”?A. 惊讶B. 惊讶不已C. 惊讶至极D. 惊讶之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总分20分)1.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以__、__、__、__为中心。
2.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__,全诗运用__、__、__等多种艺术手法。
3. 《离骚》中,屈原自述家世、修养、__、__、__、__,通过自述和__,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
4. 《离骚》中,屈原通过自述和__,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崇高精神。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初二年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山山唯落晖(2)猿鸟乱鸣沉鳞竞跃(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5)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评分说明:每处1分。
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给分。
2.(9分)(1)(3分)①麓②瞰③涵(2)(3分)A(3)(3分)D评分说明:参照课文阅读提示。
3.(6 分)示例: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能像普通士兵那样生活和打扮自己,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靠吃南瓜撑过整个冬天;在长征中西藏那狂风大作的冰雪高原也没能将其折服,靠的便是面对困难斗争到底的革命意志,而这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朱德的宝贵财产。
评分说明:紧扣体现“革命意志”的相关情节4分,叙述完整并文从字顺得2分。
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舞”字化静为动(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因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的画面(1分),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础(1分)。
评分说明:“化静为动”占1分,“画面”占1分,“既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有梦境的虚幻性”占1分。
意思对即可。
5.(4分)这里的“归何处”是指词人梦魂仿佛要回到天帝所在的地方(1分),表达了自己虽然有才华,但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1分)。
《如梦令》“不知归路”指沉醉得不认得回去的道路(1分),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的心情(1分)。
评分说明:指出“归何处”占1分,两首词表达的情感各占1分。
意思对即可。
(二)(16分)6.(3分)A评分说明: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7.(3分)(1)军队(2)所以(3)比喻细微的东西评分说明:每个词语解释正确给1分。
意思对即可。
8.(6分)(1)(3分)他们的将军未来一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
(2)(3分)到现在老人说起他的名字,还感动得痛哭流泪。
评分说明:(1)“虏”译对给1分,句意译对2分。
中宁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质量监测语文试卷温馨提示:全卷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同学们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并妥善保管原卷。
一、积累运用(35分)1、默写。
(共10分, 每空1分)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
诗文之美,美在意境,王维《使之塞上》中(1)“,”为我们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美在音韵,崔颢《黄鹤楼》中(2)“,”运用叠词,对仗工整;美在安闲,陶渊明《饮酒(其五)》中(3)“,”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美在情感,杜甫的《春望》中(4)“,”春天的花开、鸟鸣无不触动着诗人的忧国思亲;美在哲思,晏殊《浣溪沙》中(5)“,”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
壮哉我中华诗词绵延不断,美哉我中华诗词春色满园。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6分)1. 小明是一位热爱阅读的同学,以下是他摘录的两段文字,请读后完成下列题目。
【语段甲】意大利蟋蟀没有黑色礼服,也没有整个蟋蟀类所特有的臃肿外表。
相反,它纤长,娇弱,体色很浅,近乎白色,这与它夜间活动的习性十分适合。
【语段乙】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 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1)语段乙中的“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为“”。
(2分)(2)小明的同桌小军平时很少阅读书籍,小明想把以上两本书推荐给小军,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如何推荐呢? 请任选其中一本书,从作者、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为小军做推荐。
(写两个推荐理由,不得运用语段甲和语段乙中的内容。
)(4分)我要推荐《》,理由如下:3.成语积累。
(4分)泥哇呜,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民间乐器,属边棱气鸣乐器。
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名著《格列佛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国里的官员们腰上几乎没有不缠丝线的,这是官员们阿谀奉承、奸佞献媚的证据。
B.大人国的国王很是看不起格列佛的祖国,从中可以看出大人国国王的狂妄无知。
C.小人国利立浦特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分为高跟党和低跟党两派。
D.格列佛建议制造枪炮火药来巩固国防,大人国国王很反感,认为发明杀人武器的人是“人类的公敌”。
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阴晦(huì)嗤(cī)笑惘(wǎng)然B.潮汛(xùn)恣睢(suī)愕(è)然C.拟(nǐ)定栈(zhàn)桥别墅(shù)D.嬉闹(xī)凹地(āo)褴褛(lǚ)3 .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①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②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③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④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
A.④②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4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现在就元旦书画比赛有关事宜讲一讲,请大家洗耳恭听。
B.诸葛亮为了蜀国可谓是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C.读书的确是个不折不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地狱舨的历练,你才能脱胎换骨,取得一片新天地。
D.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5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D.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如果没有那个人刘墉①小时候,夏天的傍晚,母亲常会做花椒油。
先把麻油烧热了,再撒下一把花椒,拿锅铲用力压,噼噼啪啪地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闻到那香味,我就知道,爸爸要下班了。
“醋熘冬瓜”是爸爸最爱吃的—清清淡淡的冬瓜汤,上面浮着一片花椒油,据说有消暑的功用。
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淡黄色的花椒油在灯光下反射出的图案,还有那黑色的花椒,不小心被咬到时的麻麻的味道。
②父亲在我九岁那年过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就再也不做“醋熘冬瓜”了。
只是,每到夏天的傍晚,我总想起那道菜,想了三十多年。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做一碗醋熘冬瓜好不好?”八十七岁的老母一怔:“什么醋熘冬瓜?”“就是你以前给爸爸常做的那种汤啊!”“那有什么好吃?”她把脸转过去,“早忘了!”③多年前,住在湾边,屋后是树林,林间有一条小径,邻居老夫妇常在其中散步。
“别往树林里扔东西,小心打到老人家!”我总是叮嘱儿子,因为很少有人去林子,儿子常拿树干当目标,往里面掷石子。
“现在不会打到!”儿子照扔不误,还不服气的说,“谁不知道,他们五点才出来!”秋天的黄错,尤其是下雨的日子,树干都湿透了,一根根黑黑的;黄叶淋了雨,就愈黄得发艳了。
两位老人缓缓走过,一双佝偻的身躯、两团银白的头发,还有那把花伞,给我一种特殊的感动。
④有一天,半夜听到救护车响,两位老人就只剩下老太太了。
老太太还是自己开车出去买菜,呼朋唤友地开派对。
只是总见她在门前走来走去,却再也不见不到她在树林里出现。
有一天,我问她:“好久不到后面散步了?”“散步?”她摇摇头,“没意思!”⑤自妻退休,就常在书房陪我。
我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安静,她只好默默地整理账单、资料。
怕她无聊,上次离家前,我特别拿了一本《鸿,三代中国的女人》交给她:“这本书写得不错,我走了,你可以看看。
”她接过书,就开始读。
我离家前两天,她一边陪我,一边看,居然已经看了三分之一,还发表评论,说:“写的很冷,但是感人,非常好看。
”两个月之后,我回到纽约,走进书房,看到那本书。
“觉得怎样?”我问她。
“噢!还没看完。
”“看了多少?”我翻了翻,翻到了一折角。
“就看到那儿,大概三分之一吧!”她抬起头,“不陪你,书有什么好看呢?”⑥一碗可口的醋熘冬瓜、一条幽幽的小径、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好看的书,如果没了那个人,就不再可口、不再可走、不再美丽、不再好看!6 . 选文以“如果没有那个人”为标题,有什么好处?7 . 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8 . 选文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在树上的国旗王宗仁①汽车在唐古拉山北侧的一个洼地里抛锚后,我鼓捣了近三个小时也没有排除故障。
这时天近暮晚,四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积雪涂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天地间罩着一天中最后的灿烂。
我这才很不情愿地从汽车底盘下钻出来,搓掉了两手的油腻。
对还趴在引擎上苦苦修车的助手义成说:“别折腾了,省些力气今晚当山大王吧!”②当山大王,是指我们汽车兵遇上车子抛锚,在荒原野岭守山看车,忍饥挨饿受冻,这是很苦涩的差事。
听我这么说,义成笑着回敬我:“今晚还真轮不到我们当山大王,你没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③我顺着义成指的方向望去,不足百米处的路边,类似小方桌一样的石头堆上,端端地放着一个铁皮暖水瓶。
啊,是格桑旺姆阿妈的拥军爱民茶水站!格桑旺姆阿妈,一提到她的名字,高原军人滚烫的心就仿佛回到了故乡!我再抬头望了望稍远处的山坡下,一棵不算很高的白杨树举着一面红旗,卷着高原的风一声高过一声地飘荡着。
对于来往唐古拉山的人,特别是军车的司机们而言,那面红旗是插在他们心中的锁眼上的呀!就在红旗的后面,阳光充足的山洼里,有一顶黑色的牦牛绳编织的帐篷,那是阿妈的家。
④往事引我回望,那是故事的起点……⑤从山中延伸至公路边的那条崎岖小路上,一老一少两位藏家妇女背着一大一小两个酥油桶,心急腿慢地匆匆而来。
格桑旺姆和她的女儿卓玛每天都会数次往返于这条路。
公路边终年厚积着冻雪冰碴,然而却有一块光溜溜的地面,那就是母女俩的露天茶水站。
当然,有时候遇上风雪天,或是盛夏烈日的曝晒,她们的头顶也会撑起一把伞,那是汽车兵心疼母女俩,留下来的一块无风无雨的天地。
过后,她们总会千寻万找地把伞捎给主人。
有什么办法呢,领了情绝不欠债,她们祖辈都是从风风雨雨中走出走进的硬硬朗朗的实诚人!⑥公路在茶水站旁突然变得平缓,前面不远处便是下山的陡坡了。
司机们总是会在这里停车检查一下车辆。
这也是母女俩将茶水站设在此处的因由。
⑦这么多年来,子弟兵给边疆的亲人创造着安宁幸福的生活,格桑旺姆和女儿每送别一个挥着手向她们告别的亲人,心里就像植入了子弟兵军帽上那颗鲜亮的红五星,亮堂堂的。
⑧格桑旺姆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清晨,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汽车连的那位沈连长带着两个兵,把一面国旗送到了她和女儿手中。
连长对她们说:“高原上有战士的家,家中有亲人。
战士和牧民都是国家的好儿女。
”随后,两个战士在帐篷前挖了个坑,将他们带来的一根木杆栽下,足有10米高。
于是,那面国旗就神采飞扬地飘在了木杆顶端。
⑨奇迹发生在第二年夏天。
那根旗杆原本是战士们从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挖来的一棵正在蓬勃生长的白杨树,他们的初心当然渴望这棵移栽的树能够成活,但是说句掏心窝的话,这只是可望不可即的事,不是有句话,“树挪死,人挪活”吗?何况是把一棵好不容易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成活的树,移到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想成活?太难太难了!然而,天意遂人愿,白杨树旗杆在卓玛勤快的浇水施肥中,居然抽出了嫩芽,一瓣、两瓣、三瓣……抽出了春天!好个有生命力的白杨树旗杆!霎时,整个唐古拉山都变得鲜亮鲜活起来!⑩国旗长在树上,树根深深扎入大地。
杨树之根亦是国旗之根、人心之根!⑪清晨,格桑旺姆母女俩升起国旗,傍晚,她们并不降下国旗,而是在旗杆顶端挂一盏马灯,让灯光映亮红旗。
随风飘扬的红旗,猎猎吹起号角,猎猎发出呼喊,拂动了公路上奔忙的各路目光,把他们招引过来——人们肯定不是为了一杯酥油茶,而是要把藏家母女用激情和生命点燃的信仰,把这些美丽的故事珍藏起来,诉说给世界。
(选自《光明日报》)9 . 文章第⑤~⑨段是插叙,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插叙的事件补充完整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汽车兵心疼母女俩,送遮风挡雨的伞;(3)沈连长带着两个兵送母女俩一面国旗;(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 请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义A.11 . 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A.白杨树旗杆在卓玛勤快的浇水施肥中,居然抽出了嫩芽,一瓣、两瓣、三瓣……抽出了春天!好个有生命力的白杨树旗杆!12 . 标题“长在树上的国旗”能否换成“挂在树上的国旗”,为什么?13 . 格桑旺姆母女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ニ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什,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2)援疑质理______(3)好学眈书______(4)由是声誉甚盛______15 .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十二为中书学生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以衣被蔽塞窗户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C.尤好属文属引凄异(《三峡》)D.父母寝睡之后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6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17 . (乙)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18 .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句子默写19 . 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