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年第二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
- 格式:xls
- 大小:377.00 KB
- 文档页数: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03•【字号】桂政办发〔2019〕14号•【施行日期】2019.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的通知桂政办发〔2019〕1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2月3日决战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政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桂发〔2018〕22号)和自治区关于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决战“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极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攻克极度贫困堡垒,确保到2020年全区极度贫困县、极度贫困村、极度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发〔2017〕60号)的基础上,制定如下政策。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政策适用于自治区确定的4个极度贫困县、100个极度贫困村(两者统称极度贫困地区),以及各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并报经自治区审核备案的极度贫困户。
第二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按照因素法分配的基础上,根据年度资金增量情况,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总盘子中每年另外切块安排给每个极度贫困县5000万元以上、每个极度贫困村200万元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24•【字号】桂政办发[2011]115号•【施行日期】2011.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桂政办发〔2011〕1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及时解决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合理布局、早开工、快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 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自治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
现将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联席会议成员名单总召集人:林念修自治区副主席召集人:檀庆瑞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旭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成员:潘峰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梁兵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陈晓菲自治区环保厅副巡视员杨绿峰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李小林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蔡德所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韦纯良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衣化如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副主任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重大办),高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会议召集、议题收集、会议纪要起草和议定事项督办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联系。
二、联席会议主要职责(一)研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二)研究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建设许可。
(三)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项目在投资许可、用地、环评等前置审批手续办理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四)通报和检查上一次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2.03•【字号】桂政办发〔2023〕9号•【施行日期】2023.02.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2月3日2023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为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在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始终保持重大项目“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态势,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广西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继续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60个以上,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开好局起好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治区批准区位调整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11.23•【字号】桂国土资发[2009]49号•【施行日期】2009.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自治区批准区位调整建设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09]49号)各市国土资源局:为规范自治区批准区位调整用地报批工作,确保符合区位调整条件的建设项目依法申请用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地土地利用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06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双保行动”节约集约用地百日大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9〕156号)精神,现就自治区批准区位调整建设用地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自治区批准区位调整用地报批条件(一)拟调出地块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批次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后,无法实施征地的(如被征地群众不配合等)。
2.城市发展规划重大调整,原申报的土地用途或用地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原批准的批次建设用地近期无法开发利用,且尚未实施征地的。
(二)拟调入地块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拟调入地块计划安排的建设项目应为急需建设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扩大内需项目或者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2.拟调入的地块必须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和城市规划。
其中,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申报用地国土部门需出具项目用地与下一轮规划大纲衔接的说明,并按以下两种情形分别办理:(1)拟调入地块不占用基本农田,不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符合局部调整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件或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可不列入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通过报国土资源部认定的扩大内需清单;(2)拟调入地块占用基本农田,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需列入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通过报国土资源部认定的扩大内需清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29•【字号】桂政发〔2020〕25号•【施行日期】2020.07.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广西电网2025年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推荐站点,已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
为做好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工程建设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及兴宁区昆仑镇境内,枢纽工程建筑物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及发电厂房、连接道路等组成,电站规划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工程承担广西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
电站上水库工程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联桂村,正常蓄水位776米。
电站下水库工程位于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均致村,正常蓄水位305米。
二、工程建设征地范围涉及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联桂村、均致村,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联光村。
水库淹没区居民点迁移线坝前平水段在正常蓄水位上增加安全超高1米,按20年一遇洪水的水库回水上包线确定;耕园地征用线坝前平水段在正常蓄水位上增加安全超高0.5米,按5年一遇洪水的水库回水上包线确定;林地、草地、荒地征用线按正常蓄水位确定。
工程占地范围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确定,具体范围由工程项目法人设置界桩,以界桩为准。
三、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进行一切永久性的基本建设(含扩建和续建),已批准的项目不再建设,在建的项目停止建设,不得改变土地地类,不得新栽种多年生经济作物。
主要包括:(一)房屋、仓库、学校、商店、圩亭、加工场、宅地、副业场、砖瓦窑、石灰窑、水井、水池、沼气池、粪井等设施;(二)工厂、企业、矿山、公路、码头、渡口、桥梁、送变电设施、通信设施、广播线路、水利、水电、排灌等工程;(三)墓葬、水准点、纪念碑、风景点等;(四)开荒、造田、造地、造鱼塘和种植果树、树木、竹类等经济作物。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34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29•【字号】南府函〔2020〕134号•【施行日期】2020.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349号提案答复的函苏志刚委员:您提出的《在实施强首府战略中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交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办。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人数最多的首府城市,南宁有着丰富的人文积淀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目前,全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7个、自治区级名录项目139个、市级名录项目211个、县(区)级名录约430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成功培育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马山县、“中国芭蕉香火龙之乡”青秀区、“中国八音文化之乡”邕宁区、“中国‘那’文化之乡”隆安县、“中国龙舟文化之乡”西乡塘区、“中国平话文化之乡”江南区等“一县(区)一品”的文化风景。
为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南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加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民族精品特色品牌,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南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127亿元,约占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三分之一;2019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5278.73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725.24亿元。
一、关于营造民族文化特色氛围,展示壮乡魅力的建议南宁市充分利用城市窗口,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多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壮族首府南宁的良好文化旅游形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0.31•【字号】桂政办发〔2020〕76号•【施行日期】2020.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建设的若干政策》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10月31日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建设的若干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0〕34号)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将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制定如下政策。
一、全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一)鼓励先行先试。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国家级改革创新试点经验优先在试验区复制推广。
支持试验区按程序出台尽职免责实施细则。
(二)赋予自治区级审批权限。
根据试验区发展需求,依法分批授权或委托试验区行使自治区级审批权限。
具体事项目录由试验区根据发展需要研究提出,按程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三)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鼓励率先开展各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投资项目“极简审批”、承诺制等改革,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二、推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四)加快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新兴铝产业基地,自治区优先保障试验区龙头企业用矿需求,铝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优先向试验区布局,引导铝基上下游产业向试验区集中。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6月10日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加强和规范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重大项目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市级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大项目,是指项目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满足强首府要求,符合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产业政策、发展定位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纳入年度计划管理的项目。
第四条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全市重大项目的综合管理。
组织编制全市年度重大项目计划;做好项目策划、储备;负责跟踪、督查、通报全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相关配套办法、制度、机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协调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全市重大项目宣传、年度考评等工作。
第五条市重点办负责市级重大项目和城建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统筹解决项目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建设过程中问题,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督查等工作。
第六条市直各审批部门负责市级重大项目各类审批事项的审核审批,并指导相关项目建设单位开展前期工作,及时做好报批材料的准备工作。
第七条市直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既是行政领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管责任单位,也是相应行业市直项目的第一责任单位,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和有关审批业务指导、监督管理,汇总有关情况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汇报,抓好议定事项和整改措施的后续跟进落实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24•【字号】桂政办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3月24日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快速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是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奋力赶超、加速崛起,实现既定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要素,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政策举措,释放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潜能,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加速补齐各领域短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体系。
创新投资工作推进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在确保“十四五”时期全区投资实现翻番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5%以上),突出抓好“十四五”时期前3年促投资工作,力争2021—2023年全区投资年均增速达到26%,提前实现“十四五”时期全区投资翻番目标。
二、主要任务(一)积极扩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协调调度机制,滚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优先保障各项建设要素,加快重大项目开竣工,发挥重点领域投资对全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带动作用,确保完成投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