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 格式:doc
- 大小:671.50 KB
- 文档页数:4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李爱军团队提出新下腔静脉癌栓分型引发行业关注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肝脏的细胞,即肝细胞。
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亚洲地区,更为严重。
这种癌症类型通常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肝囊肿等疾病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肝脏组织的损伤和炎症,从而增加了肝癌的发病风险。
肝癌有着高度侵袭性,患者常常伴随着癌栓的发生。
其中,大约有1.4%到4.9%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肿瘤栓塞,包括门静脉肿瘤栓塞(PVTT)、肝静脉肿瘤栓塞(HVTT)、下腔静脉肿瘤栓塞(IVCTT),甚至侵右心房肿瘤栓塞(RATT)。
当肝癌伴随肝静脉(HVTT)或下腔静脉肿瘤栓塞(IVCTT)时,其预后通常极其恶劣。
这种情况下,患者常常在短时间内经历肿瘤栓塞、肺栓塞或心脏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往往导致肝功能的急剧恶化甚至迅速死亡。
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治疗,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仅为三个月左右。
确定HVTT/IVCTT的位置和范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为了评估在肝细胞癌患者中进行肝切除和下腔静脉肿瘤栓塞(IVCTT)切除的治疗效果,以及下腔静脉肿瘤栓塞(IVCTT)分类与手术技术选择之间的关系,作为团队一个成员的杨晓宇医生【2】在李爱军主任的指导下和团队的成员协助下,对数十年来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肝癌切除合并下腔静脉肿瘤栓塞行手术切除的13名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比较生存时间、手术方法以及肿瘤栓塞发生的位置,他们提出了一种临床上实用性较强的、新的下腔静脉肿瘤栓塞分类系统。
根据这一分类系统,下腔静脉肿瘤栓塞被分为三类,即与心脏靠近的解剖位置有关:(1)肝后型(I型),肿瘤栓塞位于肝脏后侧,膈下下腔静脉内;(2)肝上型(II型),肿瘤栓塞位于膈上下腔静脉内但仍在心房外;以及(3)心脏内型(III型),肿瘤栓塞位于膈上并进入右心房。
尽管研究案例有限,但他们的生存率较高,手术方法也较为安全。
这一分类系统被国内外同行认为更为简单、实用,更适合临床使用。
上海三甲医院具体排名介绍如下:上海最佳医院排名(供参考)一、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No、1上海华山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3)No、2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5)No、3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综合第8)NO、4上海武警总队医院二、上海最佳医院排名——传染科NO、1 上海武警总队医院NO、2 上海华山医院三、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No、1上海华山医院No、2上海中医医院(上海最好的中医院神经内科全国排名第8)医院简介专家医生No、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最好的神经内科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内科第9)四、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No、1上海华山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2)No、2上海长征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5)No、3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神经外科第7)五、上海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No、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国排名肿瘤科第4)No、2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全国排名肿瘤科第5)六、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心血管病专科No、1上海长海医院(全国排名心血管第4)No、2上海新华医院(全国排名心血管第6)七、上海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No、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国排名耳鼻喉第4)No、2上海仁济医院(西部)(全国排名耳鼻喉第5)八、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眼科No、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全国排名眼科第4)九、上海最佳医院排名-骨科No、1上海长征医院(全国排名骨科第3)No、2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骨科第6)十、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妇产科No、1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全国排名妇产科第2)No、2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妇产科第6)十一、上海最佳医院排名-烧伤科No、1上海瑞金医院(全国排名烧伤科第4)No、2上海长海医院(全国排名烧伤科第5)十二、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口腔科No、1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全国排名口腔科第3)十三、上海最佳医院排名-消化内科No、1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消化内科第2)No、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国排名消化内科第6)十四、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呼吸内科No、1上海瑞金医院No、2上海长海医院No、3上海仁济医院十五、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内分泌科No、1上海仁济医院(全国排名内分泌科第2)No、2上海市瑞金医院(全国排名内分泌科第5)十六、上海最佳医院排名-儿科No、1上海市新华医院(全国儿科第1)No、2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全国儿科第5)2010年上海三甲医院排名综合排名:综合排名比得主要是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不参与了,这当中也包括三甲中医院,因为现在三甲中医院也是科室齐全,只不过多了个“中”字而已1,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人心中的永远的金字招牌,无论关于上海哪家医院排第一的理论到底有多多,最起码,华山医院这上海第一在上海人心中是肯定的!再看,《2007年全国医院排名》华山医院全国第三,上海第一;2009年全年门急诊量279万,全国第二,仅次于解放军总医院的300万;2009年出院人数4.7万,少于瑞金医院的5.5万,上海第二,综上,华山医院上海第一无可厚非。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刘林英,周丽平(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六科,上海,200438)【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其院内康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筛选标准的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8h后即要求其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24h后下地活动。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肢体酸胀、腰背酸痛、排尿障碍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痛及穿刺处瘀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8h即下地活动是可行的,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而且提高了其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一项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护理改革措施。
【关键词】 肝癌;化疗栓塞;卧床时间;舒适度【中图分类号】 R8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1)12B-0059-03【收稿日期】 2011-07-21 【修回日期】 2011-11-27【作者简介】 刘林英,大专,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 周丽平,E-mail:zhouliping001@hotmail.com 肝癌是亚太地区的常见病,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
近几年,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在肝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已经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局部沙袋压迫6h、卧床24h。
长时间的制动、卧床,使术侧肢体处于强迫伸直位,骨骼肌长时间收缩等,易导致腰酸背痛、周身不适等。
患者惧怕出血和不习惯床上排尿,易出现尿潴留。
形体调理理论认为:在负荷重和紧张的情况下,骨骼肌将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致肌肉过度紧张,产生酸痛感[2]。
为探讨如何减少介入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降低焦虑水平,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我们对100例介入术后患者选择不同卧床时间进行前瞻性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肝未分化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张向化;晏建军;周飞国;刘才峰;严以群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6(14)2
【摘要】目的总结肝未分化肉瘤的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4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未分化肉瘤的影像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多发性小囊状突变区或多房性囊性肿块为肝未分化肉瘤影像学较特征性表现.结论肝未分化肉瘤术前常不能明确诊断,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张向化;晏建军;周飞国;刘才峰;严以群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
海,2004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成人肝巨大未分化肉瘤1例报告 [J], 寇凯;孙大伟;刘欢;周建鹏;王广义;吕国悦
2.肝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J], 林树文;欧阳红飞;吉成岗
3.肝未分化肉瘤——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应小平;王敏;张晓丽;王映梅;张传山
4.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报告 [J], 魏来;朱荆浩;赵泽华
5.原发性肝未分化肉瘤的病理特征(附2例报告) [J], 邓晓;邱莎莎;李代强;杨庆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先进事迹感想吴孟超先进事迹传奇一生17岁回国遭遇“手印”耻辱“吴老以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创造了奇迹,而他自己传奇的一生,本身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吴老的领导,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在报告中说,1939年,年仅17岁的吴孟超放弃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
吴孟超回国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
当时他途经越南西贡,要中转签证,白人在入境表上签个字就过去了,吴孟超准备签字时,却被法国签证官大声喝住:“你不能签字,你要摁手印!”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
吴孟超说:“我是读书人,我能签字。
”对方说:“这是规定,黄种人一律摁手印。
”吴孟超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我有权利写自己的名字!”对方说:“不摁手印,你就滚!”急切想回到祖国的吴孟超,含泪摁下了屈辱的手印。
吴孟超说,他一生醉过两次酒,一次是抗战胜利,一次是上海解放。
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一洗他心中“摁手印”的屈辱,深感做主人的自豪。
吴孟超后来回忆说,自从见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他就对共产党特别崇敬,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的外科医生,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吴孟超一生以自己是一个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这个信仰。
战斗一生89岁老人每年做200台手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士长程月娥与吴孟超是同事,在昨日的报告会上,程月娥在讲述吴老事迹时数次哽咽,听众席上,每隔五分钟就有一次热烈的掌声。
“吴老作为一名肝胆外科专家,手术室是他活动的主要舞台,是他与病魔争夺生命的主战场。
我有幸从1986年开始,担任吴老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他做了5000多例手术。
在25年的接触中,吴老在手术台上展现出来的风范和精神,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程月娥说,吴老今年89岁了,现在每年还做近200台手术,在很多人听来,这绝对是个传奇。
为此,程月娥曾劝过吴孟超:“吴老,您啥样的奖励和荣誉都有了,干嘛还要这样辛苦自己?”而吴老总是笑笑回答她:“我从二十几岁做手术,已经几十个年头了,习惯了这里的氛围,甚至气味,只有站在手术台前,我才觉得踏实,才觉得自己还年轻。
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宿鑫成;庞书杰;杨宁;许朱定;张海斌;付雍;杨广顺【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特点。
方法:收集296例首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 ICC 患者资料,按有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分为两组,其中结石阳性组38例,结石阴性组258例。
对两组患者16项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结石阳性组平均年龄和女性比例、临床症状阳性率、CA19-9、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胺转肽酶水平均明显高于结石阴性组,而且,结石阳性组的患者肿瘤更易形成子灶、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TNM分期更晚。
结石阳性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9.8%,2.6%,0%,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46.9%,26.4%,20.9%)。
结石阳性组 ICC 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为39.5%,7.9%和0%,也明显低于结石阴性组 ICC 患者(67.8%,38.0%,26.4%)。
结论: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 ICC 患者肿瘤分期更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术中应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
%Objective:To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hepatolithiasis(HL)-positiv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nd hepatolithiasis-negativ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and examine the prognosis based on our data.Methods:A total of 296 patients with ICC underwent the first curative resec-tion were involved in our research,inwhom 38 were with hepatolithiasis ,the rest 258 were without.Data of sixtee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rate and overall survival(OS)rate were collected and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About the sixteen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the age of the HL-associated ICC patients tend to be older and with more female gender.The HL-positive group tends to have a higher level of CA1 9-9,ALP,r-GT.Meanwhile,the HL-positive ICC was more likely to be accompanied with satellite lesions,lymph node metastasis,nerve invasion.Moreover,the HL-positive ICC tends to have a more progressive TNMstaging.The actual 1 -,3-,5-year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rate in the HL-positive group was 1 9.8%,2.6%,0% and in the HL-negative group was 46.9%,26.4%, 20.9%.The 1 -,3-,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39.5%,7.9%,0% in the HL-positive group and in the HL-negative group was 67.8%,38.0%,26.4%.Conclusion:The HL-positive ICC has a more pro-gressive degree and a poorer prognosis compared with the HL-negative ICC.So that the HL-positive ICC were prone to form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lymphadenectomy in the hepatoduodenal ligament was suggested.【总页数】5页(P241-245)【作者】宿鑫成;庞书杰;杨宁;许朱定;张海斌;付雍;杨广顺【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解放军第 359 医院普外科,江苏镇江21200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8【相关文献】1.4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J], 王越;侴伟平;沈春键;王晓宇;葛金年2.肿瘤组织和血浆miR-146a表达水平与肝内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J], 邹勇;余昌文3.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徐原4.肝内胆管结石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徐原5.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 叶冠雄;秦勇;王超君;徐胜前;潘德标;叶海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切除相关新型手术器械的应用进展韩骏;张汉;沈艺南;王舟翀;沈锋;杨田【摘要】目前,肝切除手术仍是治疗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肝切除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随着各种新型器械的引入,研究人员也正不断用科学的观点论证、分析这些新器械在手术运用上的优势与不足.本文系统复习了相关资料文献,对目前各类新型的肝脏手术器械及其相关应用资料进行了整理,为外科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5页(P246-250)【关键词】肝切除术;手术器械;应用【作者】韩骏;张汉;沈艺南;王舟翀;沈锋;杨田【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8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血供异常丰富,容易并发各类良恶性肿瘤。
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首选方法。
过去几十年中,肝脏外科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对肝脏解剖的深入认识,麻醉监护水平的提高和术中超声等技术的引入,而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更新对治疗效果影响更为显著。
新型手术器械的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方法目前仍处于争论中[1-3],研究人员也正不断用科学的观点论证、分析这些新器械在手术运用上的优势与不足。
本文系统复习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目前各类新型的肝脏手术器械及其相关应用资料进行了整理,为外科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超声刀(harmonic scalpel)又名超声凝固剪,于90年代初被引入外科手术中,其系统包括主机发生器、脚踏板、可重复使用的手柄、刀头等。
刀头由一个活动刀片与一个纵向固定刀片组成,产生频率为55.5 kHz的机械振动。
全国医院排名目录一、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 (2)二、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 (3)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 (4)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 (5)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心血管病专科 (6)六、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 (7)七、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眼科 (8)八、全国最佳医院排名•骨科 (9)九、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妇产科 (10)十、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烧伤科 (11)十一、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口腔科 (12)十二、全国最佳医院排名■消化內科 (13)十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呼吸内科 (14)十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内分泌科 (15)十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儿科 (16)一、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综合排名No.1北京协和医院N O.2中L1J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o.3上海华LU医院No.4解放军总院(301医院)N O.5上海瑞金医院N O.6北京天坛医院N O.7西安西京医院N O.9广东省人民医院N O.8上海仁济医院N O.9广东省人民医院N O .9重庆新桥医院二、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内科No.1北京宣武医院N O .2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N O .3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N O .4北京天坛医院N O .5北京协和医院N O .6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 O .7北京军区总院N O .8上海市中医医院N O .9复旦大学医学院儿科医院No.10浙江省中医院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神经外科No.1北京天坛医院No.2上海华LU医院N O.3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N O.4西安唐都医院No.5上海长征医院N O.6广州珠江医院N O.7上海仁济医院No.8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肿瘤科No.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N O.2中LJj大学肿瘤医院N O.3天津市肿瘤医院N O.4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N O.5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N O.6北京肿瘤医院N O.7湖南省肿瘤医院N O.9重庆新桥医院N O.8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N O.9广东省人民医院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心血管病专科No.1北京阜外医院N O.2北京安贞医院N O.3北京协和医院No.4上海长海医院N O.5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N O.6上海新华医院N O.7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N O.8西安西京医院No.9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No. 10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N O .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全国最佳医院排名-耳鼻喉科 No.1北京同仁医院N O .2北京协和医院N O .3解放军总院(301医院) N O .4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N O .5上海仁济医院(西部)N O .6』东大学齐鲁医院N O .7海军总医院N O .8中LU大学肿瘤医院七、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眼科No.1北京同仁医院N O.2北京协和医院N O.3中L1J医科大学中L1J眼科中心N O.4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N O.5天津眼科医院N O.6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N O.7 L1J西省眼科医院No.8解放军总院(301医院)No.9西京医院八、全国最佳医院排名-骨科No.1北京积水潭医院No.2解放军总院(301医院)No.3上海长征医院N O.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No.5广州军区广州总院N O.6上海瑞金医院N O.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九、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妇产科No.1北京协和医院N O.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N O.3北京妇产医院N O.4武汉同济医院N O.5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N O.6上海仁济医院N O.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全国最佳医院排名-烧伤科No.1北京积水潭医院N O.2重庆西南医院N O.3北京解放军304医院No.4上海瑞金医院No.5上海长海医院No.6甘肃省人民医院N O.7西安西京医院N O.8天津市第四医院N O.9 L1[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一、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口腔科No.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N O.2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N O.3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N O.4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秦都口腔医院N O.5武汉大学附属□腔医院N O.6北京协和医院N O.7天津市口腔医院N O.8广东省口腔医院N O.9中LJj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院N O .9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十二、全国最佳医院排名-消化内科No.1广州南方医院N O .2上海仁济医院N O .3北京协和医院No.4北京军区总院N O .5西安西京医院N O .6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N O .7浙江省中医院N O .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十三、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呼吸内科No.1武汉同济医院No.2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N O.3北京协和医院N O.4重庆新桥医院N O.5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N O.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No.7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N O.8四川大学华西医院N O.9北京东直门医院No.10 L1J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四、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内分泌科No.1北京协和医院N O.2上海仁济医院N O.3长沙湘雅二院No.4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No.5上海市瑞金医院N O.6中(JU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 O.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N O.8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 O.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十五、全国最佳医院排名-儿科No.1北京儿童医院No.2上海市新华医院N O.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N O.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 O.5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o.6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N O.7西安市西京医院No.8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No.9济南市儿童医院。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三级以上教授(163)吴孟超(1922- )福建闽清,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05年度)陈宜张(1927- )浙江余姚,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王红阳(1952- )江苏徐州,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女曹雪涛(1964- )山东济南,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2005年7月改授专业技术少将,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转业廖万清(1938- )广东梅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总后“一代名师”(2008),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夏照帆(1954- )福建福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女王冠良(19××- ),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83.12-88.08),三级教授肖振忠(1948- )辽宁新民,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04.6-06.8),军队教育管理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李曙光(19××- ),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00.02-05.11),三级教授,少将军衔刘振全(1954- ),第二军医大学原校长(08.11-12.07),医学教育管理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孙颖浩(1961- )福建福清,第二军医大学校长(12.07-),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张鹏翀(1892-1968)浙江嵊县,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药理化学家兰春池(1898-1956)福建莆田,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无机分析化学家侯祥川(1899-1982)广东揭阳,第二军医大学原生化教研室主任、科研部部长,一级教授,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嵇联晋(1900- )江苏涟水,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一级教授,动物分类学家葛正权(1896-1988)浙江东阳,第二军医大学原数理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应用物理学家朱鹤年(1906-1993)江苏海门,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原主任、原校专家组组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老一辈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和心理生理学家余大猷(1910- )江西婺源,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龚建章(1912-1982)广东兴宁,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原寄生虫学教研室)二级教授,曾任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王英麟(1914-2003)江苏扬州,第二军医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一级教授,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专家戴重光(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叶天星(1915-1999)安徽合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原寄生虫学教研室)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专家卢振东(1916-2003)河北玉田,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吴中立(1921-2005)江西进贤,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路长林(194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戚中田(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树汉(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全军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焦炳华(1962-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维(1898-1975)湖南浏阳,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军队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公共卫生学家赵法伋(1930- )辽宁海城,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军队卫生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印木泉(1933-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原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德华(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例解剖学教研室教授富维骏(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教授杜平(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瞿逢伊(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伯俊(1943- )江苏宜兴,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新药评价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尔瑜(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解剖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徐仁宝(19××-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女,陈宜张之妻杨志铭(19××-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生物化学教研室教授胡以平(1954-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与医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建(1953-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田野苹(1952-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郭亚军(1955- )山东莘县,第二军医大学科研部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倪国坛(1925-2013)江苏启东,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航海医学教研室二级教授,1999.12退休,潜水医学专家陈杞(1932- )河南开封,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放射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俊生(1948-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军队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秀龙(19××-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防护医学专家毛庆武(19××- ),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医学防护教研室教授胡克诚(1911-1989)安徽合肥,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嘉珍(19××-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良(1951-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贞(1935- )甘肃兰州,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女姜安丽(1954- ),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女黄鸣驹(1896-1991)江苏扬州,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承祜(1905-1995)安徽枞阳,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一级教授、文革后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胡乃钊(1909- )江苏丹阳,第二军医大学原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药物分析专家张奕栋(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教授杨济秋(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二级教授谭世杰(1910-1999)湖南湘潭,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原主任、一级教授苏中武(1918- 2011)浙江苍南,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龙焜(1925- )江西永新,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仇士杰(19××-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德余(1933- )浙江海宁,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523药物研究室主任、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99年退休芮耀诚(1941- )北京市人,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原院长,药理学教研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女郑汉臣(193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万年(194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原院长、全军中西药研究所原所长,药物化学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田(1947-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全军药物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定冯(1953- )浙江三门,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文秉(1893-1969)浙江宁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学主任医师、一级教授,眼科病理学创始人应元岳(1896-1991)浙江宁波,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1957—1988),内科学系一级教授,著名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李瑞麟(1901-1988)河南项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61年上校,女萧轼之(1912-1993)江西萍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宝琦(1912-200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首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陈约翰(191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教授马永江(1914-2004)浙江杭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龚念慈(1915-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志雄(1916-1991)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孔庆德(1916-2002)湖南华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曾任放射科主任、副院长蔡用之(1917-1989)广东大埔,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曾任胸心外科主任、副院长、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杨德旺(1917-1999)江苏盐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眼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周鼎耀(1919- )山东单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我军皮肤科专业的创建者和开拓者,91年退休方之扬(1922-2003)浙江镇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丰勋(1922-2006)河南太刃,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仲剑平(1923- )江苏常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文职特级,校专家组组长郭恩覃(192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学科创始人喻德洪(192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华积德(1928- )重庆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涂来慧(192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张晓华(192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三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葛绳德(1932- )浙江镇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茂荣(1933- )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仁(193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所长,全军心脏外科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特级陈玉林(1938-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惠民(193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铭(193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文正(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朱家麟(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广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杨瑞和(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急诊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李兆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孟沛霖(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许月娥(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女,孔庆德之妻赵亚南(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女王景阳(1922- )浙江丽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原主任、教授崔若兰(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女尉挺(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骏灏(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张春才(1948-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晋红(194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学教研室主任,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侯铁胜(1950- )广东梅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少成(1952- )河北丰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永文(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景在平(195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普外科主任、血管外科(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兆申(1956- )河北宁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凌昌全(1957- )安徽怀宁,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长海医院副院长兼中医科主任、全军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校军衔赵宝珍(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女田建明(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宝实(1900-1987)吉林梨树,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国内耳鼻咽喉科先驱之一屠开元(1905-1999)上海市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原院长、副校长,骨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治(1912-2008)江苏昆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内科学及消化病学专家钱士良(1914- )江苏常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徐印坎(1915- )江苏武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原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矫形外科专家顾毓芝(19××-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瀚(1919- )安徽当涂,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楼方岑(1920-1993)浙江孝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传染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朱诚(1922-0000)江苏江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陈思聪(1922-1995)浙江青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清濂(1928- )浙江江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变性之父李石(1930- )浙江杭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宪涛(1932-2009)山东泗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原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定麟(193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原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连顺(1938- )辽宁辽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宰春和(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贺宗理(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连壁(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症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国元(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原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杨承荣(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湘生(1941- )湖南衡东,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闵志廉(1941-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春林(1945-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樑(1946-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卢亦成(1947-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梅长林(1954- )江苏江都,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宗贵(195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志飞(194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有华(195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王尔贵(19××-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南京分院(原414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海军眩晕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周岱云(1929- )江苏无锡,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顾问、原影像诊疗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钱光相(1933- )四川??,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晓平(19××-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甲梅(19××-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科、肝脏移植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 汉(1930-2004),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广顺(1951- )安徽淮北,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丛文铭(1955- )山东省人,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蒋峻仑三级教授:李正毅、王民怀、徐岩、杨名时。
一种新的胆肠吻合术式: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杨新伟;杨珏;杨平华;张宝华【摘要】目的总结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行胆肠吻合术患者392例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胃窦后胆肠吻合手术(改良组),其余322例行传统的结肠后胆肠吻合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传统结肠后胆肠吻合术相比,两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手术组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2.9%)vs 32(9.9%),P=0.003],术后进食流质时间间隔明显缩短[(64.7±16.3)h vs(76.1±24.6)h,P=0.041].结论经胃窦后胆肠吻合术有助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特别适合于肥胖和肠系膜较短的患者.【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胆肠吻合术;术后胃排空障碍;胆管炎【作者】杨新伟;杨珏;杨平华;张宝华【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四科,上海 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胆肠吻合术(choledochojejunostomy,CJ)是治疗胆道外科疾病、重建胆汁引流的重要方法,是胆道外科最常应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3]。
目前各种胆肠吻合术均存在一些缺点和并发症,特别是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狭窄、胃肠功能紊乱和术后复发需再次手术等情况[4-7]。
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成为肝胆外科医生一直关心的问题。
自1897年Roux提出Y形吻合到近年的胆管十二指肠空肠间置术和Roux-en-Y吻合术,已历经改进。
1例肝癌微波消融血压波动致肺水肿的报道作者:张婷,年桂红,周静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2期作者单位:200438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张婷:女,本科,护师通信作者:年桂红1例肝癌微波消融血压波动致肺水肿的报道张婷年桂红周静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2.079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PMWA)逐渐成为肝癌重要非手术局部治疗手段[1-2],而消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血压突然下降,但大量、快速补液易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2014年7月18日,我科收治了1例肝癌患者行微波消融,该患者肿瘤位于右后叶贴近右肾上腺,呈外生性生长,在微波消融中出现血压波动抢救致肺水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农民。
于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肝占位1月余,MRI检查提示肝右后叶结节型肝癌(4.4 cm×4.8 cm),肝硬化,脾脏含铁血黄素沉着可能性大,双肾小囊肿。
为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7月18日由门诊考虑“原发性肝癌”,收入我科,自诉因胃溃疡曾行胃切除术(具体不详)。
入院后予常规检查,肺功能轻度下降。
心电图、胸片均正常。
查血:总胆红素59.1 μmol/L,白蛋白30.4 g/L,血小板计数55×109 /L,凝血酶原时间15.6 s。
完善以上术前检查,患者于2014年7月21日在在局麻下行经皮肝穿刺肝癌微波热凝损毁(PMWA)术。
15:19患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右肝5 cm肿瘤,2根微波消融针消融6 min,功率为80 W;然后调整穿刺角度、时间5 min、功率为80 W进行第2次消融。
消融至3 min时,患者血压突然升至255/155 mmHg,立即停止消融并给予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10 min后血压降至180/110 mmHg,患者无不适,完成剩余2 min时间消融;观察10 min,准备转运时血压迅速降至85/50 mmHg,心率115次/min,血氧饱和度96%,即刻给予吸氧,股静脉穿刺置管加压输液,急查血常规、血型;加压输液万汶1500 ml,平衡液1000 ml。
三一文库()〔吴孟超先进事迹〕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今年89岁高龄了,可他每天坚持上下班,除了处理繁杂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外,每年仍坚持多次外出开会会诊,在空中飞来飞去,还主刀完成200台左右的肝脏手术,有时甚至一天连续主刀4台手术。
吴孟超在为病人进行手术(4月16日摄)-----现年89岁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苏银成、胥金章、张鹏)连日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及地方媒体报道后,广大网民纷纷留言,表示要学习他勇于钻研、踏实肯干的精神和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怀。
网民书虫说,半个多世纪的坚持,是吴老作为一名人民军医对医学、对人生的完美解读。
如今,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在继续着这份神圣的事业,用生命诠释着爱党、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网民爱吃水蜜桃表示,吴孟超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人生总是有限的,与其留在墙上,不如留在心里。
如此老人,医德天下,不老的柳叶刀,可敬可佩。
网民飞过乌云说,希望能够多涌现一些像吴孟超这样德才兼备的优秀医生,医者仁心,妙手回春。
网民普遍认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学习吴孟超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网民一棵草说,医本仁术,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这是吴孟超对医学的理解,或许也是吴孟超老人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妙手仁心是人们经常用来形容医生的,也是人们对所有医生的期许。
我们很难苛求全体医生都达到同一医术水准,但至少应该要求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崇高善良、救死扶伤的品德。
收受红包和拿药品回扣是吴孟超一直深恶痛绝的事情。
作为医生,他始终坚持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有网民认为,吴孟超这一做法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医生应该自觉抵制不正之风,认真履行职责,成为受人尊敬的医者。
左图:吴孟超在为病人进行手术;右图:吴孟超展示他常年握止血钳的双手(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一位自称是医生的网民说,吴孟超院士是我们医务界学习的好榜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
科医院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年(卷),期】2011(18)4
【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东方
肝胆外科研究所)是在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教授领导下,于1956年从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开始,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院所合一的国内唯一的专科医院,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军队“重中之重”建设学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上海市首批临床医学中心。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科医院;附属医院;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东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4
【相关文献】
1.从杨浦到安亭奇迹再耀东方走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新院 [J], 金朝晖;张鹏;林峰
2.从杨浦到安亭奇迹再耀东方走进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
院安亭新院 [J], 金朝晖;张鹏;林峰;曹希
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J],
4.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为本刊题词 [J],
5.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为本刊题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0年下半年院内学术讲座计划
二O一O年六月
2010年下半年院内学术讲座计划
时间授课人拟授课题目学分7月6日15:30 第三期住院医师读书报告会0.5 7月13日15:30 程红岩肝癌的影像诊断0.5 7月20日15:30 杨甲梅大肝癌外科治疗进展0.5 7月27日15:30 张永杰胆道疾病外科诊断与治疗0.5 8月3日15:30 杨家和胃肠道癌肝转移0.5 8月10日15:30 胡冰胆管良性狭窄的内镜处理0.5 8月17日15:30 俞卫锋术后多模式镇痛新理念0.5 8月24日15:30 施乐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0.5 8月31日15:30 姜小清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0.5
9月7日15:30 高春芳HBV 基因变异与HbsAg检测0.5 9月14日15:30 程树群门静脉癌栓研究进展0.5 9月21日15:30 胡和平抗乙肝病毒治疗现状0.5 9月28日15:30 郭佳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0.5 10月12日15:30 第四期住院医师读书报告会0.5 10月19日15:30 丛文铭肝癌病理生物学特性与临床0.5 10月26日15:30 周伟平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0.5 11月2日15:30 严以群小肝癌治疗策略0.5 11月9日15:30 杨广顺肝癌的规范化治疗0.5 11月16日15:30 王义肝内血管三维成像在肝脏手术中的意义0.5 11月23日15:30 罗明门脉癌栓治疗0.5
11月30日15:30 张柏和肝胆胰解剖0.5 12月7日15:30 程树群抗病毒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0.5 12月14日15:30 杨业发肝癌的放射免疫介入治疗0.5 12月21日15:30 钱国军肝癌消融治疗进展0.5 12月28日15:30 徐爱民肝癌的介入治疗0.5 注:具体安排以每周张贴海报或下发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