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儿童文学母题
儿童文学母题是爱的母题,无论是“母爱型”或“父爱型”的作品都具备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两者也同样只体现了“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
如果儿童文学领域只存在这样一种眼光,只存在着“爱的母题”的话,那么这样的文学园地不仅将是单调的,而且,它的单向的发展,终将使自己走向荒芜。
“成人的眼光”虽然充满着爱,但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未必总能促进儿童自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到了那种“有创造力和能推动未来社会前进的个人”纷纷蓬勃欲出的时代,“父爱型”和“母爱型”的作品已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儿童的全新审美需求了。
刘绪源和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和他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儿童文学,简明解释就是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
与中外文学研究的深厚悠久的历史积累相比较而言,儿童文学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日本等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都是在20世纪才逐渐独立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在中国,有众多的儿童文学研究者,研究者面对儿童文学这个同一的研究对象,是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论成果,其中研究者的眼光和视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会形成不同的观察和分析原则以及不同的研究思路。
例如梅子涵的《儿童小说叙事式论》,梅子涵的这部儿童小说研究著作抛弃了以往主要围绕儿童小说主题、形象等因素的研究方法,而是着眼于儿童小说的创作形式,注重大的结构景观、语体秩序之外的方面:字、词、句的运用、句层关系、段层关系、首尾呼应效果……作者将叙事方式放在一个独立的位置上来进行全面的关注,并且明确指出首先是关注、强调大的结构方面(秩序),以及它们的变化、它们的创新。
即便是小的技巧运用,同时也注意提醒与通常认识所不同的着眼点和角度。
还再如王泉根的《中国儿童文学的新视野》,在书中的上编,作者主要是探讨了新时期的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创作症候分析,未来发展趋向等问题,下编则是记录了儿童文学发展的史实。
这本书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分析,极具现实意义和出版价值。
但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理论研究要么从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着手,没有立足具体文本,要么从形式出发,无法掌握儿童文学的实质内容,它们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体系性,而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正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刘绪源,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
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一部关于儿童文学的类型研究理论著作。
他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界限,创造性地从“母题”这一角度来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指: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
一、爱的母题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和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是“亲切温馨”的。
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二、自然母题这类儿童文学无疑能让人么们重新思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孩子们则可以惊叹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激情。
传达的是“悠远率真”的艺术氛围。
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三、顽童母题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这类儿童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
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型的典型作品。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试结合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等儿童文学文体的各一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提示:教育作用(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娱乐作用、宣泄作用;如:《小蝌蚪找妈妈》《青蛙王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拔萝卜》……]1、教育性。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
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2、形象性。
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
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
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
《⼉童⽂学》⼀、选择题1、⼉童诗是⼉童⽂学中⽂学性最强的种类之⼀。
2、⼉童故事的最⼤特征:情节曲折⽽单纯(完整性,⽣动性,趣味性,通俗性)。
3、童话的分类:①根据作品来源不同,分为民间童话和⽂学童话。
②根据⼈物形象类型不同,可分为常⼈体童话、拟⼈体童话童话、超⼈体童话三类。
③根据童话体裁不同,可分为散⽂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和科学童话。
(①按作者分:民间童话,创作童话。
②按体裁分: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③按⼈物分:超⼈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
④按内容分:⽂学童话,知识童话。
)4、《⼤头⼉⼦和⼩头爸爸》作者:郑春华。
5、寓⾔的最突出特征: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
6、寓⾔与童话的区别:①童话有⼈物、情节、场景的描述,寓⾔在这⽅⾯没设太多要求。
②童话讲究“⼈性”与“物性”的统⼀,寓⾔要求有利于寓⾔表达。
③童话由“⾝体”和“灵魂”组成,寓⾔通过形象,情节来表达意思。
④童话专门为⼉童创作,专属⼉童⽂学,寓⾔创作并⾮为了孩⼦,只要⼀部分可视为⼉童⽂学。
⑤童话在篇幅上⾃由,可长可短,寓⾔的篇幅都很短。
7、《皇帝的新装》以夸张的⽅式讽刺群⾂的。
8、格林童话中《青蛙王⼦》被施了魔法。
9、⼉童⽂学的分类:①记叙类:记⼈,叙事,状物,写景。
②抒情类:抒情,议论。
10、安徒⽣的代表作《豌⾖上的公主》(《卖⽕柴的⼩⼥孩》《丑⼩鸭》《皇帝的新装》)。
11、⼉童诗歌有别于成⼈诗最显著的特征是:浓郁的⼉童情趣。
12、《神笔马良》《⾦⾊的海螺》《寒号鸟》属于: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13、《⾦⾊花》,泰⼽尔。
14、新时期的抒情作家,被誉为,冰波。
15、《长袜⼦⽪⽪》作者是阿斯特⾥德·林格伦。
16、普希⾦《渔夫和⾦鱼的故事》是童话诗。
《渔夫与他的妻⼦》是童话。
17、《稻草⼈》作者是叶圣陶。
18、⼉童⽂学相较于成⼈⽂学的特征〈最⼤特征〉:韵⽂性,直观系,幻想性,叙事性。
19、⼉童⽂学三⼤母题:爱、顽童、⾃然的母题。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答案:B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答案:A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B. “看”来接受文学C.“读”来接受文学D. “背诵”来接受文学答案:A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A.3~6岁的儿童B.6 、7岁~11、12岁的儿童C.11、12岁~15岁的儿童D.15 岁以下的孩子答案:A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B. 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C.曲折的情节描写D. 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答案:A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曲折B. 条理简单C.条理丰富D. 条理清楚答案:A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A.三字句B. 五字句C.“三三七”字句D. “三五七”字句答案:C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A.游戏歌B. 问答歌C. 连锁调D. 谜语歌答案:D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A.孟浩然B. 李白C. 白居易D. 杜牧答案:A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A.清代末年B.五四运动之后C.清代初期D. 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C.第一部儿童戏剧D. 第一部散文集答案:A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A.童话诗B. 小说C.儿童剧D. 散文答案:A1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A.黄遵宪B. 梁启超C.蔡元培D. 王国维答案:A13.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A. 晚清时期B. 五四时期C.1949年D.1978 年答案:A14.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法国作家()A.夏尔?贝洛B. 安徒生C.格林D. 普希金15.成人诗与儿童诗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2.严格的严肃的健康的明朗的3.叙事性4.认知作用5.故事情节典型人物的塑造6.伊索寓言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7.艺术思维8.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二、选择题1.B 2.B 3.A 4.B 5.A6.C 7.A 8.C 9.C 10.C三、问答题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
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
(2)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
(3)幻想性,幻想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
(4)叙事性,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2.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和散文等。
它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儿童诗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3.儿童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其意义(作用)在于:(1)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2)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3)对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建设意义。
1.儿歌的主要对象是()A.婴幼儿B.学龄初期儿童C.小学低年级儿童D.(A)和(C)2.诗歌《爸爸的老师》和《帽子的秘密》在阅读上最适合于()A.1-3岁的婴儿B.4-6岁的幼儿C.学龄初期儿童D.学龄中期儿童4.个冰心的《三寄小读者》创作于()A.二十年代B.五十年代初C.六十年代初D.七十年代末6.年童话作家葛翠琳的代表作是()A.《神笔马良》B.《小猪奴尼》C.《没头脑和不高兴》D.《野葡萄》7.使少年儿童“一面翻书,一面狂笑”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是()A《堂·吉河德》B.《小癫子》C.《无路历程》D.《一千零一夜》8.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是()A.超人形象B.常人形象C.宝物形象D.拟人形象9.克雷洛夫是()A.法国寓言作家B.用散文体写作的寓言作家C.俄国19世纪初的寓言作家D.意大利的寓言作家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
每小题1分,共10分)1.狭义的儿童文学指的是少年文学。
()2.儿歌是供年龄幼小的儿童吟唱、欣赏的歌谣。
()3.《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前期童话的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是其后期代表作。
()4.胡奇的《五彩路》和《绿色的远方》是两部描写新时期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
()5.郭风的创作以儿童散文为主。
()6.孙幼军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荣誉证书的儿童文学作家。
()7.就世界范围而言,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历史悠久,古已有之。
()8.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是法国家喻户晓的童话。
()9.《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乔,是一个具有神奇能力的超人童话人物形象。
()10.《淘气包艾米尔》和《疯丫头玛迪琴的故事》都是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佳作。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2.中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集是()。
A.《天籁集》B.《广天籁集》C.《小儿语》D.《演小儿语》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成长母题(1).爱的母题:《灰姑娘》、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斯坦贝克的《小红马》、冰心的《寄小读者》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1)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早期的民间童话都是母爱型的作品,如《灰姑娘》。
“遇到难题绕道走”,人生的一切困难都有外在的力量帮助解决。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适合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也是“亲.切温馨...”的。
如《玛丽·波平斯阿姨》。
2)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如斯坦贝克的《小红马》。
母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2).顽童母题: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顽童的出奇的淘气和顽皮,甚至是淘气和顽皮带来的混乱,都可以带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高涨,引起感动或是兴奋。
(3).自然母题: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法布尔的《昆虫记》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如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等都是自然母题的经典之作,儿童文学的自然母题作品追求的传达的是“率真..”与“憧憬..”的艺术氛围。
(4).成长母题:刘健屏的《初涉尘世》、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红瓦》刘健屏的长篇小说《初涉尘世》就是通过刻画一个家庭突遭变故的农村少年怎样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从天真幼稚到日益坚强的性格..变化..来体现成长的。
儿童文学概念儿童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对象。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文学性和审美性最重要。
1.儿童文学是文学,并且首先是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字。
儿童文学的范围一.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
《中国民间故事》《葫芦兄弟》《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
《千家诗》《小学诗》《神童诗》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收的作品。
《西游记》《武松打虎》《封神演义》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家自觉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木偶奇遇记》《埃米尔捕盗记》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文学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联系和区别联系:阅读地位一致——适合儿童阅读。
区别:性质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通,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这些艺术品性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之间有着更为深刻和内在的联系。
儿童文学的主要的美学特质(重点)一.纯真——稚嫩、纯洁、美好《青蛙和蛤蟆是朋友》《寄给蛤蟆的信》——阿诺德.洛贝尔《晚安,我的星星》——冰心《猜猜我有多爱你》二.稚拙——稚气、拙朴作品形式表现出稚拙美,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稚气和憨态《虎助的尾巴》《月亮,生日快乐》《大林和小林》—张天翼《夏洛的网》《东东西西打电话》三.欢愉——营造欢愉手段:幽默、夸张、变形《木偶奇遇记》四.变换——幻想、荒诞、动态美《灰姑娘》《白雪公主》五.质朴——自然、淳朴、朴素性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简单了解)1.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收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XXX《儿童文学名著导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首儿歌属于()。
A.绕口令B.游戏歌C.数数歌D.谜语歌2.“小拇指童话诗”的创作者是(。
)A.XXX.XXXC.XXX3.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XXX创作了一部梦幻体形式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代孩子的生存状态、人生意识、深层心理。
这部作品是()。
A.《一个孩子的梦》B.《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C.《幻想家》D.《鱼幻》4.下面哪一组作品是拟人体童话?()A.《皇帝的新装》、《王牌肥皂》、《神笔马良》B.《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稻草人》C.《小姐财找妈妈》、《现代英雄的石像》、《七色花》D.《小溪流的歌》、《洋葱头历险记》、《丑小鸭》5.童话《四季的风》通过描写富有同情心的“风”在春夏秋冬四季照顾和安慰一个长期卧病的苦孩子来赞扬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爱,它的作者是(。
)。
A.XXXB.XXXC.XXXD.冰波6.《XXX与火焰杯》是英国童话作家XXX“XXX”系列的第几部童话?(。
)A。
3B。
6C。
5D。
47.我国的儿童戏剧古已有之,但现代儿童剧的出现是20世纪初的事,其开创者是()。
A.XXXB.XXXC.XXXD.XXX8.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进入繁荣时期。
当时出现的一部短小精悍、活泼有趣的寓言集一直流传至今,《狐狸和葡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这部寓言经典是()。
A.莱辛寓言B.伊索寓言C.拉·封丹寓言D.克雷洛夫寓言9.6到12岁的孩子的生理特征是好幻想,爱探究,喜新奇,所以这一年岁阶段的儿童喜爱听一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作品,下列儿童文学文体中,比较适合这一时期儿童阅读的是()。
A.童谣B.报告文学C.童话D.散文10.XXX怯弱的三柳和粗鲁任性的十斤子是XXX笔下两位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出自其小说(。
儿童文学题及答案1.体现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充满“亲切温馨”或“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的儿童文学作品,呈示的是儿童文学的()。
A.自然母题B.成长母题C.爱的母题D.顽童母题【答案】C2 一般认为,1818 年的《弗兰肯斯坦》是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A.凡尔纳B.威尔斯C.阿西莫夫D.玛丽·雪莱【答案】D3.《苦儿流浪记》的作者是()。
A.伊迪丝·内斯比特B.冰心C.埃克多·马洛D.马克·吐温【答案】C4.英国作家巴里创造的一个永不长大的童话形象是( )。
A.温尼·菩B.长袜子皮皮C.小王子D.彼得·潘【答案】D5.创作了荒诞神奇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游记》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 )。
A.科洛迪B.米尔恩C.王尔德D.卡洛尔【答案】D6.下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的是()。
A.《海的女儿》B.《丑小鸭》C.《灰姑娘》D.《木偶奇遇记》【答案】C《海的女儿》、《丑小鸭》属于安徒生的童话;《木偶奇遇记》是科洛迪的作品。
《灰姑娘》选自《格林童话》。
7.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寓言进入繁荣时期。
当时出现的一部短小精悍.活泼有趣的寓言集一直流传至今,《狐狸和葡萄》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一篇。
这部寓言经典是()。
A.莱辛寓言B.伊索寓言C.拉·封丹寓言D.克雷洛夫寓言【答案】B8.儿童诗《小小的船》的作者是( )。
A.叶圣陶B.冰心C.田地D.刘大白【答案】A9.我们常见的跳绳歌.踢毽歌.拍手歌属于典型的( )。
A.知识性儿歌B.教育性儿歌C.游戏性儿歌D.实用性儿歌【答案】C游戏歌既能与儿童游戏动作相协调,又强化了游戏本身的娱乐性。
10.下列童话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的一项是()。
A.《乌鸦喝水》B.《丑小鸭》C.《龟兔赛跑》D.《农夫和蛇》【答案】B《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11.“狼外婆”的形象类型是()。
A.凶狠狡诈的形象类型B.思笨狂妄的形象类型C.心狠手毒的形象类型D.思蠢滑稽的形象类型【答案】A12.《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是出自()。
《儿童文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儿童文学题材的三大母题分别是()、()、自然母题。
2、构成作品音响效果的因素是()、()。
3、幼儿文学作品用词的总要求是:()、()。
4、对数谣是将()和()结合起来的儿歌形式。
5、法国的()于169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童话集()。
6、欧洲著名寓言作家(),他的十二部()是誉满欧洲的杰作。
7、儿童文学具有教育作用、娱乐作用、()、()。
5、幼儿文学语言中的句子口语化,要求以()为主,多用()。
9、寓言文学在世界的三大发祥地有()、()、印度。
10、儿童戏剧分为:儿童话剧、歌剧、()、()、皮影戏。
11、()、()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
12、在儿童文学创作艺术手法的运用中应注意动作描写和()多用,心理描写和()少用;13、儿童文学的作用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作用。
14、幼儿文学的主题有道德性主题、()和()主题。
15、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有趣。
16、童话从来源可以分为()和()。
17、清代短篇志怪小说集(),作者是()。
18、中国现代童话创作领域里两位杰出的代表分别是:()和()。
19、幼儿文学作品的情节要求单纯、()和()。
20、幼儿文学创作中句型使用应注意:多用简单句、()和()。
二、名词解释1、剪纸片2、皮影戏3、童话4、急口令5、数数歌6、连锁调7、超人体童话8、文学欣赏9、问答歌 10、儿童诗 11、拟人体童话 12、颠倒歌13、字头歌 14、儿童戏剧文学 15、摇篮曲 16、题画诗三、简答及评析题1、评析儿歌《秋风吹》的创作特点。
2、简介动画片的特点有哪些?3、简述幼儿文学语言中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有哪些?4、“石榴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这首儿歌属于哪类儿歌形式?并说明这类儿歌的概念及特点。
5、简述折纸片的特点是什么?6、请说明幼儿认知心理的特点有哪些?7、试析儿歌《听我话》的创作特点。
8、如何理解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9、幼儿鉴赏幼儿文学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0、简述幼儿文学语言中音乐性的表现方式有哪些?11、简要说明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有哪些?12、简述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特点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儿童文学论文题目,供给需要的人作为一个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这方面论文时有所帮助。
一、儿童文学论文题目1、试论在学前教育专业下的儿童文学课程实施思索--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2、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3、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叙事之思考: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中心4、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的版本与修改5、正视与克制-"儿童文学"古今之辨6、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融合式教学模式7、美国经典儿童文学阅读"金课"探索--以《夏洛的网》为例8、浅析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9、试析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教学--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10、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11、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为例12、美国高校儿童文学课程设置--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1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4、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儿童文学的前景及推广15、周作人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16、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填补理论空白17、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意蕴18、探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19、童年小世界,文学大情怀--秦文君儿童文学创作论20、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彼得·潘》为例21、乡土语言与中国儿童文学英译的风格再造--以曹文轩作品《青铜葵花》的翻译为例22、《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23、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翻译:"形式国语化,内容要欧化"24、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有效运用探析25、苏斯博士作品的美国儿童文学教育观解读26、周桂笙儿童文学译介和儿童文学意识评析27、儿童文学视域下《城南旧事》的跨文本研究2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运用分析29、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30、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综述31、芬兰儿童文学的民族风格32、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探讨33、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世界文化场的多元化张力探析--以曹文轩《青铜葵花》为例34、朝鲜儿童文学中的"中朝友谊"书写--以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为例35、后殖民视域中的中国儿童文学36、儿童文学作用与创新思维教育关系刍议37、人教版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教学探究38、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39、新中国七十年儿童文学的梳理与省思40、中国儿童文学"出海"策略探究--以曹文轩作品为例41、浅析孙幼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42、儿童文学视域下的主题写作教学研究43、儿童文学是不同生命间的对话44、关于儿童文学教育与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45、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46、儿童文学翻译中主体叙事交流的研究47、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研究48、学前儿童文学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研究49、梦、灵、情的三重境界--董宏猷儿童文学论50、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及其童心坚守51、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教学新结构模块研究52、浅谈数字时代儿童文学的变化与图书馆少儿服务53、中国儿童文学海外传播的模式研究54、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特征探究55、寓教于乐与儿童文学的价值实现--以《爱哭鬼小隼》为例56、常新港儿童文学创作中成人角色的配置和定位57、试论儿童文学中的诗意写作--以儿童小说《野云船》为例58、试论《儿童文学》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实施运用59、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的符号传播思维简论--从蒋彝、叶君健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说起60、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浅析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折射的生态哲学观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哈利·波特》为例61、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62、儿童何感:神经科学时代儿童文学的儿童性考察63、儿童文学翻译中互动性的语域再现--以吉卜林《原来如此的故事》三个中译本为例64、简析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策略65、儿童文学反哺动画视角下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66、利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67、文学研究会与儿童文学的编辑出版68、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素养提升69、《儿童文学视域下幼儿园看图讲述、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70、浅析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以《哈利·波特》为例71、宁夏儿童文学创作及走向综论72、平行语料库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73、论翻译过程中的语意逻辑--以汉译儿童文学故事《点金术》为例74、叠词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探析75、俄狄浦斯情结与儿童文学阅读治疗--以《我亲爱的甜橙树》三部曲为中心76、作家资源与辽宁儿童文学图书品牌建设77、传承儿童文学经典启迪人生成长智慧《秦文君臻美花香文集》(全18卷)78、当代国际儿童文学研究动态--与约翰·斯蒂芬斯教授访79、新时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1840-1927年)研究述评80、浅析儿童文学在幼儿情景教学中的作用81、死亡是儿童文学创作无法规避的母题--再读常新港短篇小说集《独船》等82、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问题及发展对策83、五四启蒙思潮时期的儿童文学84、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研究85、小教专业学生儿童文学作品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86、借力网络媒介为儿童文学阅读升温87、农村小学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88、矛盾·童年·自由:儿童文学翻译中读者双重性研究89、作为评价尺度的儿童文学人物形象塑造90、网络环境下儿童文学阅读的策略91、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演进史的理论构想与研究路径92、略论中国近现代语文教材与儿童文学93、发端期中日儿童文学观的异同94、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研究95、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探析96、基于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探讨97、从《新月集》译本看郑振铎的儿童文学翻译观98、乡村经验、教师经历与理想儿童的书写--罗辰生的儿童文学创作99、微课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策略100、文化的图像转向与儿童文学的价值态度101、论学前教育中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102、儿童文学出版中的古典诗意构建新路径--以天天出版社《野云船》为例10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04、童真·知识·审美--儿童文学视阈中的海代泉寓言创作105、原创儿童文学精品出版中的编辑作用106、高校儿童文学教学的五维空间107、传统文化与儿童文学108、齐鲁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以张炜的儿童文学创作为例109、传统文化元素与有文脉的汉语儿童文学创作--以近年来的图画书创作为中心110、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儿童文学英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111、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探究112、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汉译中叠词的应用研究--以李文俊的儿童文学翻译为例113、儿童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养成114、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职业素养探析115、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116、从《草房子》谈中国儿童文学之走向世界117、通过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118、21世纪以来广东儿童文学印象119、有根的文学与"精神之岛"的塑造--张炜文学版图中的儿童文学创作120、基于网络儿童文学阅读的教学实践121、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阐释122、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柳林风声》两个汉译本为例123、论儿童文学中的老人形象--以《汤姆的午夜花园》为例124、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刍议125、符号学与多模态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兼评《翻译绘本》126、浅谈儿童文学的儿童性127、从翻译伦理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快乐王子的两个中译本为例128、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改革初探129、论儿童文学的儿童性130、动物文学被儿童文学收编的合理性分析--动物文学谈片以上就是为大家精选的"儿童文学论文题目(经典范文题目130个)",希望以上的论文题目对大家的选题参考有所帮助。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1、爱的母题2、顽童的母题3、自然的母题注意:母题不是主题、题材,而是一种审美视角,一种艺术氛围。
一、爱的母题:1、站在成人的立场创作,体现的是成人的视角。
2、爱的母题可分作母爱型母题和父爱型母题。
同样寄寓着成人创作者对儿童的爱,前者特点如母亲对孩子爱的表达,后者如父亲对孩子爱的表达。
刘绪源:“母爱型”是一串温馨而快活的耳语,充满幻想和希望;“父爱型”则是一番感情深切的交谈,蕴含着现实感和责任感。
“母爱型”是莫扎特的轻松灵动、充满愉悦感的音乐;“父爱型”则是贝多芬的庄重阔大、美得深刻的音乐。
3、母爱母题作品的特征:(1)大多没有严肃的教育目的,没有微言大义。
母爱母题作品的主要创作目的并不为教育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从故事里得到快乐和愉悦。
A、对《青蛙王子》的分析:本可以成为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但故事的安排、结局都显示作者的用意并不在教育,不在道德批判,而只想通过曲折的故事来吸引儿童,让儿童感觉有趣快乐。
B、母爱母题作品往往没有教育目的,如非得对母爱母题类型的作品“微言大义”,会相当的牵强和可笑。
如贝洛的做法:《睡美人》(出自《贝洛童话》)“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了得到一个如意郎君,可以等上一段岁月,如事出有因。
可沉沉长眠,等上一百年,恐怕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女人婚姻是人与人之间的紧密结合,尽管各不相同,结果都是一个。
然而越是幸福的婚姻,所受的磨难也越多。
”《小红帽》(出自《贝洛童话》)“这个故事使我们得到了如下的教训:年幼无知的女孩子,越是活泼可爱,容貌美丽,越容易轻信坏人,上当受骗,这几乎是一条规律”《穿靴子的猫》(出自《贝洛童话》)“对世上的年轻人而言,父辈所留下的遗产,只有手艺和才能,才真正价值万贯想赢得一位美女的欢颜,靠的是华服,还是俊脸?难道不需要一点儿,朋友的帮助和巧施的手段?”贝洛:“我的这些童话都是有创作宗旨的,它们首先在启人诚实,有忍耐心,有远见,要勤恳,在种种灾难迫使人偏离这些良好品质时,仍要保持这些品质。
第一章简答练习]1、从读者对象上看,儿童文学包括了适应不同年龄儿童读者欣赏心理特点的幼儿文学、()()、少年文学等组成部正确答案:【儿童文学|狭义】2、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的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
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形看,儿童文学不仅被儿童所接受,常常也被()所接受正确答案:【成人】3、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因素所导致的儿童读者的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一正确答案:【性别】4、任何叙事性的作品,首先都存在着一个基本故事,我们将其称之为“()”。
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正确答案:【故事元】5、刘真、杲向真的代表作分别是《》、《小胖和小松》正确答案:【长长的流水】6、儿童小说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说。
()正确答案:【对】7、纯真是儿童文学普遍存在的、基本的美学品性。
()正确答案:【对】8、郑文光著名的科幻小说有《》、《神翼》正确答案:【飞向人马座】9、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正确答案:【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1)主题集中而明朗。
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
(2)情节曲折而单纯。
紧张曲折的情节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情节发展又要单纯而脉络清晰。
(3)叙述明快而有童趣,描写和叙述是主要表现手段。
(4)语言质朴而活泼。
语体色彩明朗朴实,浅近、平白、口语化。
】10、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正确答案:【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
其标准是:(1)看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儿童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3)看作品是否具有儿童情趣;(4)看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鲜明、生动;(5)看作品是否具有形式美;(6)看作品是否与读者的年龄阶段相吻合;(7)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少年儿童知识面的拓宽和对少年儿童求知欲的激发。
⼉童⽂学《⼉童⽂学》(专科)试卷查看测评报告总共50题共100分⼀.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下列作家以创作动物⼩说成名的是()。
(2分)A.曹⽂轩B.孙云晓C.沈⽯溪D.任⼤霖☆考⽣答案:C★考⽣得分:2 分评语:2. 我国⼉童⽂学史上明确强调⼉童⽂学作家、编辑要葆有⼀颗童⼼⽅能创造出⼉童喜欢的好作品的作家是()(2分)A.刘厚明B.鲁兵C.叶君健D.陈伯吹?☆考⽣答案:D★考⽣得分:2 分评语:3. 《⾦⾊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为():(2分)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学童话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C.拟⼈体童话常⼈体童话超⼈体童话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考⽣答案:B★考⽣得分:2 分评语:4. 深受孩⼦们欢迎的⼉童戏剧作品是()。
(2分)A.《没有⽛齿的⼤⽼虎》B.《坐⽕车》C.《⼩熊请客》D.《卖⽕柴的⼩⼥孩》☆考⽣答案:C★考⽣得分:2 分评语:5. 《字典公公家⾥的争吵》是⼀篇著名的()。
(2分)A.⼉童故事B.⼉童诗C.寓⾔D.童话☆考⽣答案:B★考⽣得分:2 分评语:6. 少年前期⼉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2分)A.诗歌B.⼩说C.童话D.散⽂☆考⽣答案:B★考⽣得分:2 分评语:7. 从体裁划分,童话可以分成()。
(2分)A.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两⼤类B.⽂学童话和知识童话两⼤类C.童话故事、童话诗和童话剧三⼤类D.常⼈体童话、拟⼈体童话和超⼈体童话三⼤类☆考⽣答案:C★考⽣得分:2 分评语:8. ⼉童散⽂的最⼤特征是:()(2分)A.题材⼴阔,构思巧妙。
B.跃动的童⼼和贯串全篇的童趣。
C.优美的语⾔表现优美的意境。
D.形散⽽神不散。
☆考⽣答案:B★考⽣得分:2 分评语:9. 英国作家达尔在⼀部童话作品中塑造了⼀个⽤吹梦机给千家万户的孩⼦吹梦的童话形象。
这部童话是()(2分)A.《⼩精灵》B.《⼥巫》C.《慈善的巨⼈》D.《古怪的福克斯先⽣》?☆考⽣答案:C★考⽣得分:2 分评语:10. 从童话的形象看,《猪⼋戒吃西⽠是》()。
儿童文学作品的母题
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成长母题(1).爱的母题:《灰姑娘》、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斯坦贝克的《小红马》、冰心的《寄小读者》
爱的母题所体现的是成人对于儿童的眼光
.........,可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
1)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
早期的民间童话都是母爱型的作品,如《灰姑娘》。
“遇到难题绕道走”,人生的一切困难都有外在的力量帮助解决。
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适合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
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也是“亲.切温馨
...”的。
如《玛丽·波平斯阿姨》。
2)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
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
....”,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
如斯坦贝克的《小红马》。
母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亲切温馨”的艺术氛围,父爱型儿童文学传
达的是“端庄深邃
....”的艺术氛围。
(2).顽童母题: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
..、向
往无拘无束的天性
..。
这类儿童文学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
....,它把童年看做自然的人生,并试图保持儿童内在的热爱自由的天性。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
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
....”的艺术氛围。
顽童的出奇的淘气和顽皮,甚至是淘气和顽皮带来的混乱,都可以带给读者带来审美情感的高涨,引起感动或是兴奋。
(3).自然母题: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法布尔的《昆虫记》
动物小说、大自然文学、环境文学、山水诗与散文大多属于自然母题。
如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和法布尔的《昆虫记》等都是自然母
题的经典之作,儿童文学的自然母题作品追求的传达的是“率真
..”与
“憧憬
..”的艺术氛围。
(4).成长母题:刘健屏的《初涉尘世》、曹文轩的《草房子》《根鸟》《红瓦》
刘健屏的长篇小说《初涉尘世》就是通过刻画一个家庭突遭变故
的农村少年怎样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从天真幼稚到日益坚强的性格
..
变化
..来体现成长的。
曹文轩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系列儿童小说《草房子》、《根鸟》、《红瓦》三部曲也是典型的表现成长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成
长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常见于少年小说中,表现少年的自我意识
....的觉
醒、朦胧而优美的精神情愫、渴望成人
....社会的理解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