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谚语三则
- 格式:doc
- 大小:18.32 KB
- 文档页数:3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谚语三则》二、自学生字,交流评议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
2.再字读课文,自主解决不懂的字词。
3.学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读准,说说字词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点拨。
4.复习生字词,用开火车等形式巩固生字。
5.齐读课文,想一想:谚语讲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三、朗读谚语,领悟意思1.自由朗读,感悟谚语的意思。
2.齐读或男女生对读,说说读后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春光的美好、时光的宝贵。
四、朗读谚语,交流谚语1.小组内同学赛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读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
2.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你知道的谚语与同学交流。
【篇二】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谚语,读中感悟它的表达作用,激发学生积累谚语的习惯。
4.理解课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积极情感因素。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大概了解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意义。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谚语的书签。
一、揭题、读题、释题(7)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谚语三则(板书课题)2.教师读,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谚语吗?(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1.教师范读。
学生圈画出生字。
2.学生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文。
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以游戏方式认生字:找伙伴。
(2)请拿到书签的小朋友读他们手中书签上的谚语。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读好字,再读好文。
(4)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并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5)教师组织学生反馈生字的识记方法。
《谚语三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识记和应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朗读中感知三则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好!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青蛙妈妈的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孩子们评价,估计他们会说“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个好孩子。
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没学到”。
)小朋友们真能干,听故事听得好,话也说得好,真是好样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把课文学好。
二、学文识字(一)出示谚语第三则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同桌互读生字。
2.抽认生字“壮”、“努”、“老”、“徒”、“伤”、“悲”,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手指书空“壮”、“老'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则谚语,可以自己小声读,小组同学一起读,也可以两人对读。
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能背诵。
5.小朋友,你们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结合老师刚才讲的故事想想。
(对,小朋友说得真好。
青青勇敢、好学,学到了一身本领,怕怕胆小、怕事、懒惰,最后一事无成。
怕怕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这则谚语就是说给像怕怕那样的人听的。
你们可要努力学习哟,千万别学怕怕。
)(二)出示第二则谚语1.我们用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方法学习第二则谚语。
小学一年级语文《谚语三则》教材教案《谚语三则》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课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积极情感因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谚语三则》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谚语三则》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喜欢读谚语,有主动学习谚语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谚语告诉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低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谚语。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谚语和平时听说过的谚语。
教学过程:一、交流谚语,引入新课1.回忆以前读过的谚语,背给大家听。
2.教师有激情地问小朋友:还想读更多的谚语吗?翻开课文第二课自己读读吧!二、自学生字,交流评议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
2.再字读课文,自主解决不懂的字词。
3.学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读准,说说字词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点拨。
4.复习生字词,用开火车等形式巩固生字。
5.齐读课文,想一想:谚语讲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三、朗读谚语,领悟意思1.自由朗读,感悟谚语的意思。
2.齐读或男女生对读,说说读后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春光的美好、时光的宝贵。
四、朗读谚语,交流谚语1.小组内同学赛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读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
2.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你知道的谚语与同学交流。
小学一年级语文《谚语三则》教材教案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3、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重点:1、自主识字写字。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谚语三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喜欢读谚语,有主动学习谚语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谚语告诉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低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谚语。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谚语和平时听说过的谚语。
教学过程:一、读题释题,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谚语三则》,2、师板书课题,生跟着写。
3、齐读课题,质疑。
(你们想知道什么是谚语?)4、师出示课件1:谚语就是在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谚语一般是比较风趣、幽默的语言。
5.下面让我们跟着语文书去学习这三则谚语吧!二、自学生字,交流评议1.师范读课文: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呢?2、遇到不认识的字有什么好方法呢?3、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带小红帽的生字娃娃。
4、同桌互读生字。
5、检查认读生字(1)课件2:小老师教读生字。
(字音提醒)(2)课件3:(摘苹果游戏)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
(3)课件4: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吗?(4)课件5:(拔萝卜)男女生比赛读词语。
(5)师:词语会读了,我们放到课文中你还会认识吗?三、朗读谚语,领悟意思。
1、课件6:(课文)抽生读课文,师生评价。
2、齐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谚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板书:边读边想学习方法)3、课件7:(一则一则的出示,学生交流到哪一句就点哪句图)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
4、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些谚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它不等人,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多做,千万别浪费时间,则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板书:珍惜时间)5、师指导书写生字:“壮”,(课件8:生字)“壮”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小朋友们观察,怎样把壮字写漂亮?你要给大家提个醒?(1)生交流。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谚语三则》教案-5.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些谚语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它不等人,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多做,千万别浪费时间,否则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ﻭﻭﻪ四、再读,巩固理解,加深印象(10)ﻭﻪﻪ五、布置作业(5)ﻪﻭﻭﻭ板书设计ﻭ朗读课文。
ﻭﻭﻭ谚语三则ﻭyǔ语z 则w 无xi n限ɡǎn赶r 如ﻭﻭﻪﻭzhunɡ壮nǔ努lǎo老t徒shānɡ伤bēi悲ﻭﻪﻭ教后感ﻭ第二课时ﻪﻪﻭ教学目标ﻪ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ﻪ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ﻪﻭﻪ 3.激发学生学习谚语的习惯。
ﻭ4.理解课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积极情感因素。
ﻭﻭ重点难点ﻪﻭﻭ 1.识字,写字。
ﻭﻪ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ﻪﻭﻪ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ﻪﻪﻭ一、复习巩固(8)ﻪﻭﻭﻪﻭ1.认读生字词卡。
ﻭﻪﻪ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ﻪﻭ3.完成多音字练习。
(好、少)ﻭﻪ 4.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ﻭﻪﻪ二、读文、再次感知,指导背诵(10)ﻭ1.出示谚语,学生朗读。
ﻭﻭ 2.指名背诵,说说自己背诵的技巧。
ﻭﻭ3.集体背诵。
ﻪﻭ 4.教师表扬、肯定,并强调背书应适当地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提高背诵的效率。
ﻭﻪ5.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说什么是谚语吗?ﻭ6.那你们知道本文的三则谚语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ﻪﻭﻪﻭ三、激发思维,拓展延伸(10)ﻭﻭ1.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谚语或故事?ﻪﻪ 2.为了奖励你们刚才出色的表现,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3.你们喜欢故事中的懒汉吗?为什么? 《懒汉的故事》。
ﻭﻭﻪﻭﻪﻭﻭﻪ 4.学了这一课,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呢?ﻭﻭﻪ四、指导写字(8)ﻭﻭﻪ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ﻭﻪﻭﻪ2.集体反馈。
4.作业展示,集ﻪﻭﻭ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ﻪﻭﻭﻪﻭ体评价。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谚语三则
谚语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目标
•了解谚语的意义和背景
•通过此谚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培养学生坚持努力、勤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1.介绍谚语的背景和意义
2.谈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面对困难
4.让学生自主或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困难
5.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
谚语二:日积月累,功不唐捐
教学目标
•理解该谚语的意思和背景
•提醒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积极做每一件事情
•培养学生坚持做某些事情的毅力和耐心
教学过程
1.介绍谚语的背景和意义
2.分组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的事情
3.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和对待每一项任务的态度
4.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分享自己积极习惯的建立和坚持的方法
5.提醒学生要有耐心和持久性,渐进式地实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谚语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学目标
•理解该谚语的意思和背景
•激励学生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教学过程
1.介绍谚语的背景和意义
2.分组讨论学生遇到的难题和如何解决
3.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分享遇到问题时如何克服的方法
4.提醒学生要有自信和勇气尝试解决问题
5.谈论如何用这种信心和行动态度应对未来挑战和困难
总结
以上是三个关于谚语的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谚语的含义和背景,同时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鲁棒和坚定。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谚语三则》教案(3篇)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阅历,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要求1.熟悉12个生字。
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谚语,读中感悟它的表达作用,激发同学积累谚语的习惯。
4.理解课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培育同学珍惜时间,努力向上的乐观情感因素。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也许了解文中谚语所包含的意义。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谚语的含义,养成积累谚语的习惯。
教具预备生字卡片,写有谚语的书签。
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释题(7)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课文:谚语三则(板书课题)2.老师读,同学跟读。
3.同学齐读。
4.小伴侣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谚语吗?(设置悬念,激发同学主动探究)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15)1.老师范读。
同学圈画诞生字。
2.同学自读生字,然后自由读文。
3.反馈同学认字的状况。
(1)以嬉戏方式认生字:找伙伴。
(2)请拿到书签的小伴侣读他们手中书签上的谚语。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鼓舞同学读好字,再读好文。
(4)同桌互读、相互订正,并沟通生字的识记方法。
(5)老师组织同学反馈生字的识记方法。
(6)开火车读,检查全班小伴侣个别认读生字的状况。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小组读。
(4)老师范读,同学评议后,学着老师读。
三、感悟谚语蕴涵的道理(8)1.出示:“春光无限好,做事要赶早。
”2.同学读,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3.请小组长把小组争论后的最终结果汇报给全班小伴侣听,然后集体选择最合适的一个。
4.同样方法理解别的谚语。
5.老师小结:小伴侣们,这些谚语告知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它不等人,我们必需珍惜时间,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多做,千万别铺张时间,否则以后懊悔就来不及了。
【篇一】教學目標:1.喜歡讀諺語,有主動學習諺語的願望。
2.借助拼音認識12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感知諺語包含的意思。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讓學生採取不同的形式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初步感知諺語告訴的道理。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準備:教師:搜集低年級學生能接受的諺語。
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諺語和平時聽說過的諺語。
教學過程:一、交流諺語,引入新課1.回憶以前讀過的諺語,背給大家聽。
2.教師有激情地問小朋友:還想讀更多的諺語嗎?翻開課文第二課自己讀讀吧!二、自學生字,交流評議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勾出不懂的字詞。
2.再字讀課文,自主解決不懂的字詞。
3.學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讀准,說說字詞的意思。
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點撥。
4.復習生字詞,用開火車等形式鞏固生字。
5.齊讀課文,想一想:諺語講了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三、朗讀諺語,領悟意思1.自由朗讀,感悟諺語的意思。
2.齊讀或男女生對讀,說說讀後有什麼收穫。
聯繫生活實際,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春光的美好、時光的寶貴。
四、誦讀諺語,交流諺語1.小組內同學賽讀,比比誰讀得流利、有感情。
讀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
2.完成課後第二題,把你知道的諺語與同學交流。
【篇二】教學目標:1.喜歡讀諺語,有主動學習諺語的願望。
2.借助拼音認識12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感知諺語包含的意思。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讓學生採取不同的形式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初步感知諺語告訴的道理。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準備:教師:搜集低年級學生能接受的諺語。
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諺語和平時聽說過的諺語。
教學過程:一、交流諺語,引入新課1.回憶以前讀過的諺語,背給大家聽。
谚语三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3.喜欢读谚语,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谚语。
教学难点:自主识字写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朗读中感知三则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挂图:一幅春天的图画,表现春回大雁归,人们忙碌工作的情景;一个小故事;一首儿歌;有关的谚语。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
好!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青蛙妈妈的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孩子们评价,估计他们会说“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个好孩子。
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没学到”。
)
小朋友们真能干,听故事听得好,话也说得好,真是好样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把课文学好。
二、学文识字
(一)出示谚语第三则
少shào壮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伤shānɡ悲bēi。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同桌互读生字。
2.抽认生字“壮”、“努”、“老”、“徒”、“伤”、“悲”,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字。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手指书空“壮”、“老”。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则谚语,可以自己小声读,小组同学一起读,也可以两人对读。
鼓励学生多读几遍,并能背诵。
5.小朋友,你们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结合老师刚才讲的故事想想。
(对,小朋友说得真好。
青青勇敢、好学,学到了一身本领,怕怕胆小、怕事、懒惰,最后一事无成。
怕怕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这则谚语就是说给像怕怕那样的人听的。
你们可要努力学习哟,千万别学怕怕。
)
(二)出示第二则谚语
光ɡuānɡ阴yīn似sì箭jiàn,日rì月yuè如rú梭suō。
1.我们用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的方法学习第二则谚语。
请能干的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
方法,自己学习这一则谚语,分小组学习,先自己读,再一起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谚语,提醒“如”的读音。
(2)谁能讲讲“似”和“如”的意思?(对,它们都是“像”的意思。
)能讲讲这则谚语的意思吗?(真聪明!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
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可不能浪费时间哟。
)
3.齐读谚语,练习背诵。
(三)出示第一则谚语
春chūn光ɡuānɡ无wú限xiàn好hǎo,做zuò事shì要yào赶ɡǎn早zǎo。
1.勾画并自学生字“无”、“限”、“赶”。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自由朗读谚语,说说这则谚语的意思。
3.展示“春光图画”,请学生说说人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忙些什么。
4.齐唱《早上好》。
教师小结:希望小朋友个个都像青青那样,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齐读课文,说说学习后的收获
三、师生交流谚语,分享学习的快乐
1.老师平常很喜欢读记谚语。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则谚语(出示),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强中更有强中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学问。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生生交流谚语,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谚语。
3.教师归纳总结:谚语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希望同学们经常积累。
四、巩固生字,集中书写
1.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组内认字组词语,练习用词语说话。
2.出示课后第二题“比一比,组词语”。
3.读读田字格里的字,说说哪些字最难写,你给大伙儿提个醒儿。
重点指导“老”、“壮”的写法。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相机指导。
附故事内容:
青青和怕怕
青蛙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青青,一个叫怕怕。
他们住在荷花池边的石洞里。
青蛙妈妈对孩子们说:“你们都长大了,也该学点本领了。
来,我教你们学游泳。
”青青高兴得连蹦带跳,怕怕也鼓着腮帮点点头。
青蛙妈妈跳到一张荷叶上,一边给两个孩子讲游泳要领,一边做示范动作:“你们看着,这样收腹,伸肢,蹬腿,要勇敢,向前……”说完,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迎着风浪游到了很远的地方。
青青认真地想了想妈妈讲的要领,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扑通”一声跳进水里,他像离弦的箭,游到了池塘中央,快活地在浪里穿来穿去。
妈妈见了十分高兴。
转过头来,她发现怕怕还坐在那里,便焦急地对怕怕说:“怕怕,你快来呀!”
怕怕小心地爬上荷叶。
风一吹,荷叶一晃一晃的。
他胆怯地趴在荷叶上,嘴里喊着:“妈妈,我怕!哎呀,今天风浪太大,明天再学吧!”
第二天,青蛙妈妈又把他们带到荷叶边,教他俩潜水。
青青不怕水深,不怕太阳晒。
他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头一扎,腿一伸,勇敢地潜到水下,好半天,才从荷塘中央露出半个头来。
青蛙妈妈和青青在池塘中央连声喊:“怕怕,你快学呀!”
怕怕又爬上荷叶。
太阳照得池塘闪着金光,他惊慌地伏在荷叶上,嘴里叫着:“我怕,今天太阳热,水里烫,我眼发花,明天再练吧!”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怕怕不知等了多少个明天,始终下不了决心,没有到水里去练。
青青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打,在池塘里迎风斗浪,练成了一身特好的本领。
而怕怕呢,却总是胆怯地爬着,一年四季躲在那安静的阴沟里,满身都是污泥。
他后悔极了,边哭边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