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处方点评的书摘要:一、处方点评的概述1.处方的定义和作用2.处方点评的必要性二、处方点评的标准与方法1.合理处方的判断标准2.不合理处方的分类3.处方点评的具体流程三、不合理处方的典型案例及分析1.不规范处方的案例及原因2.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案例及原因3.超常处方的案例及原因四、提高处方质量的措施1.加强医师药学知识培训2.完善处方点评制度3.加强药师职责落实五、处方点评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1.处方点评对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2.处方点评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正文:一、处方点评的概述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以判断处方的合理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在医疗、预防、保健活动中,注册的执业医师根据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等开具处方,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对处方进行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二、处方点评的标准与方法1.合理处方的判断标准:根据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判断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患者病情、用药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要求。
2.不合理处方的分类: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不规范处方:如处方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字迹难以辨认;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等。
(2)用药不适宜处方:如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疗程不合理等。
(3)超常处方:如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3.处方点评的具体流程:包括处方收集、处方审核、处方评估、处方反馈和整改、处方质量持续改进等环节。
三、不合理处方的典型案例及分析1.不规范处方的案例及原因:如处方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签名章不规范等,原因可能是医师对处方规范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繁忙导致疏忽等。
2.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案例及原因:如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疗程不合理等,原因可能是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足、患者病情变化等。
医院处方点评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处方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医生开具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并为医生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二、处方点评的目的1. 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分析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等是否符合临床指南和规范。
2. 评估处方的准确性:检查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正确无误。
3. 评估处方的临床指导意义:了解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为医生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三、处方点评的步骤1. 收集处方信息:收集医院处方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处方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
2. 分析处方的合理性:根据临床指南和规范,评估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等是否合理。
3. 检查处方的准确性:核对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是否正确无误。
4. 评估处方的临床指导意义:了解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为医生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5. 撰写处方点评报告: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撰写处方点评报告,包括对处方合理性、准确性和临床指导意义的评价,以及改进建议。
四、处方点评的要点1. 处方合理性评估:根据临床指南和规范,评估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方式等是否合理。
例如,对于某些药物的使用,是否符合特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处方准确性评估:核对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是否正确无误。
例如,药物的名称是否拼写正确,用法用量是否与临床需要相符。
3. 处方临床指导意义评估:了解处方中所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为医生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例如,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否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4. 改进建议:根据处方点评的结果,提供给医生相应的改进建议,例如调整用药剂量、更换适应症更明确的药物等。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范例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一)处方书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____种药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二)医师开具处方使用通用名称1、同一种化合物只有一种规格或产地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2、同一种化合物规格不同的,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开具处方,通过规格的区别在医师处方和药师发药的过程中加以区分;3、同一种化合物规格相同产地不同的,在药品通用名称后加括号,标注商品名以示区别;4、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新化合物的专利名称和复方制剂名称开具处方。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处方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医生的诊疗水平、用药合理性以及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处方点评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保障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1. 处方的合理性评估1.1 评估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处方中的疾病诊断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判断医生的诊断水平。
1.2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种类、剂量、用药途径等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按照临床指南和药物使用规范进行用药。
1.3 评估用药时的考虑因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处方的规范性评估2.1 评估处方的符合性:对处方的书写规范、格式是否符合医疗行业的标准进行评估,判断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是否严格遵守规定。
2.2 评估处方的完整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必要内容,以及是否有必要的签名和盖章。
2.3 评估处方的可读性:评估医生的书写是否清晰易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传达给药师和患者。
3. 处方的经济性评估3.1 评估药物的价格合理性:对处方中的药物价格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药价或者过度使用昂贵药物的情况。
3.2 评估药物的替代性:分析处方中是否存在可替代的便宜药物,以及医生是否在处方中充分考虑了药物的替代性。
3.3 评估用药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处方中药物的疗效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医生的用药是否能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4. 处方的用药安全评估4.1 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判断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安全性。
4.2 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分析处方中的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以及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了药物的相互作用。
4.3 评估用药的合理性:评估医生是否在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等因素,以及是否避免了不适宜用药的情况。
医院处方点评引言概述:医院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提供给医疗机构和患者参考,匡助医生改进处方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本文将从处方点评的重要性、点评指标、点评方法、点评结果和点评应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处方点评的相关内容。
一、处方点评的重要性:1.1 促进医生用药合理性: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医生用药的不合理现象,如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处方药等,从而引导医生合理用药。
1.2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处方点评可以发现患者用药中的潜在风险,如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及时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用药安全。
1.3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发现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二、处方点评的指标:2.1 药物选择合理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选择是否符合临床指南和治疗规范,是否满足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要。
2.2 用药剂量准确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剂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特殊情况。
2.3 用药时长合理性:评估处方中的药物使用时长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患者的治疗需要和疗程要求。
三、处方点评的方法:3.1 人工点评:由专业人员对处方进行手工点评,根据指标进行评分和评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但准确性较高。
3.2 数据挖掘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处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规律和异常,提供指导意见,效率较高。
3.3 专家评审:邀请临床专家对处方进行评审,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点评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四、处方点评的结果:4.1 点评报告:根据点评结果生成点评报告,包括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合理性评价、潜在风险提示等内容,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4.2 评分排名:对医院的处方进行评分排名,评估医院的用药质量和临床水平,为医院提供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4.3 患者反馈:将处方点评结果反馈给患者,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认知和参预度,促进医患沟通和共同决策。
处方点评制度
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具医生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和点评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安全性,以提高患者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处方点评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处方审核:医疗机构设立专门的药师或医师团队负责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对处方的
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确保处方的规范性和合
理性。
2. 处方点评:对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点评,主要评估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点评内容包
括药物的选择是否合理、药物的剂量是否适当、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或过敏反应等,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进行综合评估。
3. 优化建议:根据点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更换适合
的替代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等。
优化建议应尽量符合临床指南和权威药物
参考资料的建议,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通知医生:将处方的点评结果和优化建议及时通知开具该处方的医生,让医生了解
患者用药情况的评估结果,并针对点评和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讨论,以达成共识
和改进用药方案。
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患者用药的效果
和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的实施。
同时,这也是医疗机构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一项重要
措施。
医院处方点评一、引言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分析,旨在提供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
本文将从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二、处方准确性1. 处方信息准确性处方上的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是否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存在错误或者遗漏。
2. 处方药品准确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与患者病情相匹配,是否存在不必要或者错误的药品,是否存在重复开具的药品。
三、处方合理性1. 药物疗效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是否符合当前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是否具备明确的治疗目标和合理的疗程。
2. 药物搭配合理性处方中的药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或者不良反应的风险,是否考虑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
四、处方规范性1. 处方格式规范性处方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格式进行开具,包括医生姓名、职称、执业医师证号、处方日期等信息是否齐全。
2. 处方签名和审方章规范性处方是否有医生的签名和审方药师的审方章,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五、处方安全性1. 药品安全性检查处方中的药品是否存在滥用、误用、药品品质问题等安全隐患,是否存在高风险药品的合理使用。
2. 用药指导安全性处方是否提供了清晰的用药指导,包括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六、点评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医院处方的评估,综合考虑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因素,给出点评结论和改进建议,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处方准确性的方法,如加强医生的处方写作培训、使用电子处方系统等。
2. 优化处方合理性的策略,如制定临床指南、开展药物治疗监测等。
3. 加强处方规范性的措施,如加强医生的规范开方培训、建立处方审核制度等。
4. 提升处方安全性的手段,如建立药品安全监测系统、加强药师的用药指导等。
七、总结医院处方点评是对医院处方质量的客观评估和改进建议,通过对处方准确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点评,旨在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院处方点评一、背景介绍处方点评是指对医院开具的处方进行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医院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医疗服务。
二、处方点评的重要性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不合理或者不适当的用药情况,从而及时纠正,提高医疗质量。
2. 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的处方可以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3. 优化医疗资源: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可以发现医疗资源的浪费情况,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处方点评的内容1. 药物选择:对处方中的药物选择进行评价,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方面。
2. 药物搭配:对处方中的药物搭配进行评价,包括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副作用等方面。
3. 用药时机:对处方中的用药时机进行评价,包括用药的频率、用药的时间等方面。
4. 用药疗程:对处方中的用药疗程进行评价,包括用药的持续时间、用药的间断时间等方面。
四、处方点评的方法1. 依据医学知识:根据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
2. 参考药物说明书:参考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信息,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评价。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专家咨询: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请教相关专家对处方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处方点评的注意事项1. 尊重医生决策:在进行处方点评时,要尊重医生的决策权,避免过度干预。
2. 客观公正:对处方进行点评时,要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偏见和主观意见。
3. 保护患者隐私:在进行处方点评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六、处方点评的意义和效果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和改进,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和建议,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权益。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
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院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文件,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第四条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第二章实施细则
一、组织领导
处方点评工作在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
医疗治疗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部和药学部共同组织实施。
(一)成立处方点评专家组
在业务科组织下,成立由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院感染、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见附件),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指导。
(二)成立处方点评工作组
处方点评工作组(见附件)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和合理用药知识;
2、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
能力;
3、熟悉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
二、处方点评方法、内容及标准
(一)点评处方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
1、抽样方法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随机抽取10份在院病历,在处方点评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点评。
2、抽样率
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病房医嘱单的抽样率不少于在院病人总数的1%,且每月点评在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10份。
(二)点评内容
1、门急诊处方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抽查处方的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
2、病房用药医嘱
以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实施综合点评,点评表格和内容根据每次点评目的合理设计。
3、专项处方点评
根据医院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1~2次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肠外营养制剂、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精神药品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点评。
(三)评价标准
卫生部《处方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等。
(四)点评结果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
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三、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一)药学部应当会同业务科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每月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二)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药学部会同业务科提交的质量改进建议,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和药事管理改进措施,并责成相关部门和科室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四、监督管理
(一)医院对一个考核周期内(一年)五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二)对连续开具超常处方三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其处方权后,仍连续两次以上开具超常处方三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三)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药师,医院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离岗培训。
(四)处方点评结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医师定期考核体系,并与科室、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和评先树优挂钩。
处方点评专家组名单
组长:段雯
成员:王明英毛晓娟岳丽宾
处方点评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长:段雯
副组长:岳丽宾毛晓娟
成员:朱学平王萍吴宪孙崇廷王明英庄园张伟李静
何玉艳岳欣周云伊纪蕾
崔彦郭泰云马付红周彦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