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20)
- 格式:doc
- 大小:117.67 KB
- 文档页数:30
中共郴州市委办公室、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郴州市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郴办发[2008]1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中共郴州市委办公室、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郴州市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郴办发[2008]11号)为综合治理郴州市城市规划区(以下简称市城区)的违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准绳,切实规范建设秩序,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依法查处市城区违法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综合治理重点1.依法拆迁或拆除市政府已确定的建设项目范围内未拆迁或违法建设的建(构)筑物;2.依法清理占用城市主干道、影响交通安全畅通、有碍城市景观的报刊亭、候车亭、大型户外广告牌等临时建(构)筑物;3.依法整治村(居)民违法建设的影响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环境和违反城市规划要求的建(构)筑物。
三、基本原则1.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市政府授权市城乡规划、城管和行政执法、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违法建设的依法查处。
2.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北湖、苏仙两区政府统一领导本辖区内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市直各单位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服从所在区政府的统一安排。
3.坚持教育疏导的原则。
做到宣传到位、教育先行、安置落实、自诉为主、强拆突破、公平公正。
四、组织协调和责任分工市委、市政府成立郴州市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查处和整治违法建设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宏观指导、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
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的意见【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郴政发[2013]4号【发布部门】郴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4.18【实施日期】2013.04.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的意见(郴政发〔201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建设创新型郴州,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湖南战略决策的重大部署,是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开放郴州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为推进创新型郴州建设,根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44 号)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湘发〔201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开放崛起、转型发展、着眼国际化、建设新郴州”的战略部署,抢抓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着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为主的轨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郴州特色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创建创新型郴州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能力增强。
创新型专业人才明显增加,科技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7万人左右。
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计划【发文字号】郴政发[2011]20号【发布部门】郴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2.15【实施日期】2011.12.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郴政发〔2011〕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巨大、资源消耗少、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立足新的起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需要,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发展新要求的重大举措。
为加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以及《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郴州市新型工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的实施期为2011-2015年,兼顾2020年的总体布局和主要方向。
第一章现实基础当前我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加快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第一节发展基础 1、基础资源优势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重大需求,客观上形成了对资源的较大需求,并且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这种依赖将不断强化。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法规类别】区域经济开发【发文字号】郴政办发[2012]34号【发布部门】郴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7.21【实施日期】2012.07.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郴政办发〔2012〕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为认真实施《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一)合理定位。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突出重点。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三)落实责任。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直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同时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一)约束性指标分解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
(市教育局牵头,只明确一个部门的,其他相关部门配合,不逐一列出,下同)2.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05万亩。
(市国土资源局牵头)3.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351.45万亩以上。
(市国土资源局牵头)4.森林覆盖率超过65%,森林蓄积量超过0.5054亿立方米。
(市林业局牵头)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7.97%、8.22%,氨氮、氢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8.99%、18.55%。
(市环保局牵头)6.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7%(五年累计)。
(市发改委牵头)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8%。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郴政办发[2008]6号【发布部门】郴州市政府【发布日期】2008.08.27【实施日期】2008.08.27【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2010年清理结果的决定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郴政办发〔200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十一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八年八月二十七日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十一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郴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实现郴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部署,依据《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与基础(一)发展形势和要求--郴州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是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阵地,各项事业迅猛发展,GDP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重要。
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教育有新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教育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对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突出教育的前瞻性和服务性,依法治教,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我市立足实际,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优势互补,统一、平等、竞争的现代国民教育新格局。
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个孩子幸福每一个家庭郴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个孩子,幸福每一个家庭”作为新时代郴州教育发展的方向,坚持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完成了省第三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7个县(市、区)政府获优秀等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就是要把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在全市消除大班额工作会议上,郴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鹏飞要求:“棚改腾出来的土地适合于办学的必须用于办学,清理出来的办公用房适合于办学的必须用于办学,各类培训中心适合于办学的必须用于办学。
”“三个必须”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缩影。
一直以来,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成立了中共郴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郴州市化解大班额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这些年,郴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郴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化解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在11个县(市、区)得到贯彻落实。
二、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成就每一个孩子”,就是让他们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接受教育,这是我们必须提供的硬件保障。
一直以来,郴州将改善硬件列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作为主抓手。
如郴州市十九完小两年前还是一所占地仅9亩的“袖珍”小学,几间教学楼还是D级危房,师生上课提心吊胆,学生活动没有场地。
20多间面积56平方米的教室,每间挤着七八十名学生。
“这是大事,必须马上办理!”郴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求。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郴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8.24•【字号】郴政办发〔2024〕12号•【施行日期】2024.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郴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关于促进郴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8月24日关于促进郴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激发住房消费需求,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强化信贷支持(一)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
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前保持一致。
(二)鼓励金融机构有序开展并购贷业务,为保交房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贷款。
(三)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四)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并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责任单位:人民银行郴州市分行、郴州金融监管分局)二、强化住房公积金支持(一)住房公积金双缴职工和符合我市人才引进新政的单缴职工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到70万元。
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佚名【期刊名称】《郴州政报》【年(卷),期】2011(000)004【摘要】<正>郴发[2011]10号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市属以上企事业各单位:现将《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建设教育强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履行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重要职责,加强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要求,依法依规落实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总页数】13页(P2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25【相关文献】1.中共郴州市委办公室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2018年“产业项目建设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J], ;;2.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J], ;;3.中共郴州市委办公室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郴州市委农村工作部郴州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J], ;;4.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 [J], ;;5.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考文献:郴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一、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1、社会经济发展总战略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高对珠三角产业承接和经济合作的力度,实现郴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高速高效发展。
2、社会发展目标至2020年,科技研发经费占GDP 2.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0和8000元;恩格尔系数降到34%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100%。
3、经济发展目标(1).近期(2010年),经济继续以高于全省平均速度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为12%,总量达到9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19000元左右。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50:37。
(2).远期(2020年),对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总量达到1260亿元,人均GDP超过25000元左右。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2:48:40。
4、农业产业发展战略(1).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2).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3).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
5、工业产业发展战略(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加快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转变;(3).要突出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规模经济,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能源、有色金属、食品医药、新型建材、化工机械等六大支柱产业和一批重点企业;(4).要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园区兴工、特色兴园”战略,整合各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促进要素集聚、资源集约、产业集群。
6、第三产业产业发展战略(1).贯彻建设“旅游名市”和“粤港澳后花园”的思路,高水平发展旅游服务业,推动区域旅游合作;(2).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业,培育大型专业市场;(3).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中介咨询、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郴州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0.04.22施行日期2010.04.22文号郴政办函[2010]92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郴州市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的通知(郴政办函〔2010〕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经市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全市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有71个,总投资572亿元,年计划投资156亿元。
其中产业发展项目28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发展项目2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续建项目39个,新增项目32个。
另确定19个项目为2010年市级重点建设备选项目,总投资133亿元,年计划投资23亿元,待条件成熟后,再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郴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努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附件1:2010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业主项目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概算累计已完成投资2010年计划联系单位联系领导投资建设内容总计(71个)5721560 1473500 1557800(一)产业发展项目(28个)1398300340100508700电子类(5个)15720053500687001台达电子项目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续建年产电子元器件6000万个1200080004000土建扫尾,设备安装郴州出口加工区戴道晋2LED产业化项目★湘煤华磊光电有限责任公司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续建上10台GaNMOCVD和配套芯电制备设施732003750035700MOCVD机台生产能力达20万个郴州出口加工区毕华3骏峰彩色平板显示器项目骏峰企业(香港)有限公司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新增建设彩色超扭曲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各1条2700010000一期工程投产郴州出口加工区彭仕安4华康电子材料加工项目湖南华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资兴市江北工业园新增占地320亩,兴建终端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生产线9条260008000完成土建工程、厂房、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资兴市周海林5高斯贝尔数字工业园二期工程高斯贝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苏仙区白露塘镇续建新建厂房6.6万平方米,年产数字电视500万套19000800011000完成50条自动化生产线,二级配套设施苏仙区XXX有色金属类(13个)662400202600269000资兴铅锌及相关资源综合回收项目★湖南华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资兴市江北工业园续建年产铅锌各10万吨,硫酸30万吨1000002000080000贵金属、稀有金属生产线建成资兴市钟本强7新田岭矿区钨资源整合开发项目湖南有色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北湖区新田岭续建年产钨精矿5000吨11000060000160005月底前完成井下生产系统改造,6月份投产营运北湖区首建中8年产12万吨氟化铝生产线宜章弘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宜章县白石渡镇续建年产特一级氟化铝12万吨514001600010000兴建4条年产氟化铝2万吨的生产线宜章县向曙光9桂阳富氧铅冶炼技改项目湖南桂阳银星有色冶炼有限公司桂阳县工业园续建年产电铅10万吨2800020000完成设备安装并正式生产桂阳县何文君10资兴电解铅生产项目资兴展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资兴市高码工业园续建新建铅电解生产线5条,银电解生产线1条750003000025000兴建厂房、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等配套设施资兴市李评11中信兴光采选工程中信兴光矿业有限公司苏仙区白露塘镇新建日处理量700吨的钨选厂,600吨的锡钨选厂和1200吨铅锌选厂各1个28000200008000土建、设备购置及安装,井下开拓苏仙区毕华12云湘矿冶年产1万吨锡冶炼技改工程郴州云湘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苏仙区桥口镇续建年产锡1万吨4900028008000生产线改造,购置设备市重点办首建中13百万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黄沙坪矿业公司桂阳县黄沙坪矿新增铅、钼、钨多金属采选,年处理原矿45万吨32000500012000完成设备安装,6月正式投产桂阳县戴道晋14柿竹园多金属矿伴生萤石回收及综合利用项目湖南有色郴州氟化学有限公司苏仙区桥口镇新增建设年产10万吨萤石综合回收、6万吨无水氟化氢生产装置36000600020000年底竣工投产苏仙区谭平15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术改造项目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章县瑶岗仙镇新增年产多金属矿115万吨32000200025000年底竣工投产宜章县刘广明16汝城茶山脚钨矿开发项目汝城丰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汝城县新增新建选矿生产线4条、尾矿库1座2000010000选矿生产线完工汝城县钟本强17永鑫微晶板生产项目永兴永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永兴县太和乡新增年处理废渣10万吨2000080015000完成厂房、车间、办公楼等建设,年底设备安装,试生产永兴县李荐国18桂阳宝山铜矿扩能提质项目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宝山铜矿新增海拔-500米探矿、开采1200020000新建竖井一条桂阳县何文君建材类(3个)107000250006000019鑫阁铝型材生产项目资兴鑫阁铝业有限公司资兴罗围工业园续建年产铝型材6万吨1000010000年底竣工投产资兴市李评204000T/D水泥生产线项目南岭水泥有限公司嘉禾县车头镇续建年产15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低温余热发电系统450001500020000一期工程完工投产嘉禾县刘光跃21安仁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湖南南方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安仁县平背乡年产干法水泥104万吨4200030000工程完工投产安仁县李荐国化工类(1个)40300300030000229.8万T/A化机浆改扩建工程郴州市裕农纸业有限公司桥口镇新增采用碱性过氧化氢法生产化学机械浆,新建生物锅炉,配套热电联户40300300030000主体工程完工,安装部分设备市经委廖跃贵电信类(1个)23郴州电信移动网络工程郴州电信公司县市区续建新建基站150个22000160006000完成150个基站建设及设备安装市重点办首建中其他工业类(5个)309400400007500024郴州烟厂仓库建设工程郴州卷烟厂本厂区及桂阳县城续建新建厂房、车间及烟叶仓库33000平方米210001000020000工程完工市经委首建中25资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资兴工业园新增年生产锂离子电池7200吨30000200010000一期工程投产资兴市李评26君鑫物流园及农产品验放场建设工程★郴州市君鑫集团有限公司湘南国际物流园续建占地680亩,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614001200025000水产品、动物产品、食品、果蔬分区建设完工,蔬菜区试营业北湖区谭平李庭27湘南国际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郴州槐海投资公司湘南国际物流园续建开发面积209公顷1600001500015000完成道路工程3公里,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征地2000亩谭平李庭28湘南高新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郴州福城高新投资有限公司北湖区市郊乡续建用地18公顷,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3700010005000完成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郴州经济开发区毕华李庭(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0个)3431100950800交通类(10个)306000089150054480029厦蓉高速公路郴州段建设工程★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苏仙、北湖、桂阳等县区续建全长212公里1345000450000250000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市重点办首建中雷纯勇30衡武高速公路郴州段建设工程★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桂阳、嘉禾、临武、宜章县续建全长131.89公里80000018000050000路基、路面市重点办李上德首建中31炎汝高速公路郴州段建设工程★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桂东县汝城县续建全长100公里50000020000160000路基、路面市重点办首建中李永辉32宜凤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湖南宜连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宜章县续建全长48.45公里,双向4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80公里1850001790006000竣工通车宜章县向曙光首建中李庭33衡茶吉铁路郴州段建设工程★衡茶吉铁路责任有限公司安仁县续建全长50公里6300050015000完成全部桥梁、涵洞及部分路基工程市国土资源局陈社招首建中34省道322线改建工程资兴市政府资兴市续建全长47公里,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22600160005800竣工通车资兴市35省道324线宜章段改建工程宜章宜临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宜章县续建全长64.75公里,二级公路336001300020000路基全部建成宜章县向曙光首建中36107国道绕城公路建设工程郴州市环城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湖区苏仙区续建全长23公里,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4920013200完成路基工程市交通局戴道晋陈社招廖跃贵樊忠达首建中37桂临公路建设工程北湖区万利城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桂阳城建投资有限公司临武县路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湖区桂阳县临武县续建全长53.5公里,二级公路287001600010000年底竣工北湖区桂阳县临武县谭平何文君王碧元38槐万公路建设工程郴州市环城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北湖区苏仙区新增全长14公里,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32900380012000完成部分路基桥涵工程市交通局戴道晋廖跃贵首建中能源类(2个)300003500039仰天湖风电场★湖南华电有限公司北湖区仰天湖续建占地18万平方米,总装机规模3.63万千瓦390003000010000安装调试风机北湖区黄诚首建中40临武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湖南省电力公司武水镇新增新建220千伏变电站一座及输送电网建设2800025000工程基本完工嘉禾县首建中城市基础设施(8个)3041002930020100041郴资桂大道城际段改扩建工程市城投公司市区、资兴市、桂阳县新增全长20公里,路基宽40-60米6000060000完成土地手续,工程完工市建设局戴道晋张成城42市会展中心建设工程市城投公司苏仙区白鹿洞镇新增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4000040000工程竣工市建设局何建湘43郴江河综合治理市城投公司市区续建治理河道1.5公里,建设沿江道路3000米383001600011000基本完工市建设局谭平44汝城大道建设工程汝城县城建开发公司汝城县新增按城市主干道建设标准,占地632亩,长13.3公里,路幅宽60米5500036000征地拆迁,完成6公里道路硬化汝城县钟本强45永兴县桃源路建设工程永兴县城投公司永兴县新增按城市主干道长标准建设,长10公里,路幅宽31米5500012000征地拆迁,道路硬化永兴县李荐国46相水路建设工程郴州市新天公司苏仙区续建全长3780米,宽30米230001000013000建设总长600米的路基,路面硬化市建设局张成城47郴州大道延伸段市城投公司苏仙区续建全长1100米,宽50米13000160011000完成路基及路面硬化工程市建设局戴道晋48香雪大道东段建设工程市永昇投资公司苏仙区续建全长3021米及白水立交桥1座198001700完成路面、绿化等工程市建设局刘湘娥(三)社会发展项目(21个)100095017560026830049市体育中心建设工程市城投公司苏仙区白露塘镇新增建设容纳5000人的综合体育馆、2万人的体育场,室外训练场及配套设施5230020000土建施工市建设局XXX王贤国50市第一人民医院扩改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区续建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740004000030000主体工程完工市卫生局雷晓达王东51市中医院搬迁工程郴州市中医院苏仙区白鹿洞镇新增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120005000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市卫生局何文君雷晓达52东江水库移民避险搬迁项目资兴市政府资兴市白廊、滁口等地续建搬迁移民5627户17300人1200009000030000完成移民搬迁建购户扫尾及地质灾害点的工程治理等资兴市XXX陈敏53郴州技师学院建设工程郴州技师学院原湘南技校续建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400020006000部分完工市劳动局毕华曹修松54郴州师范学校扩容建设项目郴州师范学校北湖区下湄桥新增征地270亩,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68003000完成艺术大楼、教学大楼、体育馆、实验大楼建设市教育局雷晓达55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综合楼及安置工程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原教育学院新增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临床教学综合楼4万平方米,安置面积4万平方米95003500土建工程市卫生局雷晓达56市广电演播中心工程市广电中心北湖区七里洞新增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120003000完成演播厅、拍摄基地建设市广播电视局雷晓达57苏仙区人民医院搬迁工程苏仙区人民医院苏仙区白露塘镇新增占地6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110003000土建施工苏仙区雷晓达58郴州十八泉老人公寓郴州十八泉老人公寓有限公司苏仙区坳上镇新增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50003000土建工程苏仙区陈海平59宝山工矿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湖南宝山矿业公司桂阳宝山矿续建兴建露采游览场、矿冶博览园、游客中心等设施47350150001000完成井下巷道清理和游览场建设,启动露采游览场、矿冶博览园建设桂阳县李荐国60小埠生态园建设项目郴州小埠古村生态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湖区保和乡新增用地60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30000050000完成道路设施及果园、牧场、草地和相关休闲健身设施建设北湖区毕华61北湖公园提质改造工程北湖公园管理处北湖公园新增完善新的景点50001200完成南门、南门广场、办公区改建及绿地景观改造市城管和行政执法局张爱国62智通科技产业基地及加州阳光苑建设项目郴州智通实业有限公司北湖区华塘镇、苏仙桥东北侧续建科技基地1.8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4700010005000拆迁,启动加州阳光苑工程北湖区刘广明陈社招63神憩国际大酒店建设项目郴州神憩国际有限公司苏仙区白鹿洞镇新增占地1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12000040000完成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苏仙区肖地楚64湘南石博园建设项目郴州市龙新建设公司北湖区郴江镇新增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45000300015000展览馆交付使用市建设局张成城65金都汇大酒店建设项目郴州耀华建设有限公司桂阳县欧阳海广场新增28层5星级酒店2600015000完成主体工程桂阳县李庭66市五交化采购供应站改制搬迁开发项目郴州江山建筑有限公司市国庆北路新增建设福城立欣洲工程,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安置面积4万平方米20000100010000主体建设市财政局毕华67桂东沤菜水库建设工程桂东县沤菜水库开发有限公司桂东县黄洞乡新增总路宽1038万立方米,兼顾供水、发电、灌溉154003000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大坝开工建设桂东县刘光跃陈海平68郴州市职工活动中心市总工会北湖区郴江镇新增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110003000土建施工市总工会首建中69市药品检验所实验大楼及安置工程市药品检验所七里大道、郴州经济开发区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36003600土建完工市药监局首建中(四)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25210126001000070邦尔泰油茶产业化项目郴州邦尔泰油脂公司苏仙区栖凤渡镇续建建设一条年产4万吨油茶籽冷榨生产线及深加工16个品种系列1961090008000基地建设、设备购置、土建工程苏仙区陈海平71舜华鸭业(北湖)三期扩建工程临武舜华鸭业有限责任公司北湖区万华岩镇续建年生产加工鱼及肉制品2000吨560036002000工程竣工投产北湖区何文君陈海平注:打“★”号为省重点项目。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郴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26•【字号】郴政办函[2010]76号•【施行日期】2010.03.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郴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郴政办函〔2010〕7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郴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政函〔2009〕263号)。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规划》贯彻实施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规划》是指导我市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市加快实施“两城”建设和“郴资桂一体化”战略,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规划》学习和宣传活动,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土地管理者和土地使用者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性,真正树立依照法律和《规划》管地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充分发挥《规划》对土地管理的宏观控制作用。
进一步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实施动态评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规划》实施,强化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一)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等各项活动必须符合《规划》;除法定情形外,不得修改调整《规划》。
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建设用地预审,不得审批建设用地。
严格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差别化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2010年清理结果的决定正文:---------------------------------------------------------------------------------------------------------------------------------------------------- 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2010年清理结果的决定(郴政发〔2010〕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0〕34号)和《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对2010年6月30日前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现将清理结果予以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46件;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25件;重新公布的规范性文件61件。
凡本次未列入继续有效和重新公布目录的规范性文件,自2011年1月1日起不再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附件1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登记文号发文号文件标题印发日期1郴政办发〔2001〕27号关于对企业、事业单位征缴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费的通知200108012郴政发〔2002〕12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本级集中会计核算试行办法》的通知200205313郴政发〔2002〕1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国有资产经营(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06104郴政发〔2002〕27号关于印发修改后的《郴州市统计监督监查工作规定》的通知200208055郴政发〔2002〕38号关于印发《关于使用土地收益投入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实行货币化结算的暂行规定》的通知200211076郴政发〔2002〕47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212067郴政办发〔2002〕63号关于全面推行煤炭税费据实征收的通知200204128郴政办发〔2002〕91号转发市畜牧水产局《关于完善水域养殖证制度工作意见》的通知200207219郴政办函〔2002〕196号关于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2002111210郴政发〔2003〕31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2003092511郴政发〔2004〕2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市直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4081612郴政办发〔2004〕21号转发市财政局《关于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施意见》的通知2004041213郴政办函〔2004〕122号关于转发市交通局等部门《郴州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04071914郴政通〔2004〕1号关于加强养禽户管理的通告2004020315郴政发〔2004〕28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市政基础实施工程造价及货币化结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4082016郴政通〔2004〕4号郴州市人民政府土地登记通告2004043017郴政通〔2004〕6号关于维护烟草市场秩序搞好烟叶收购工作的通知2004062118郴政发〔2005〕21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暂行规定》的通知2005121619郴政办发〔2005〕3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规划区房地产投资开发税费征缴若干规定》的通知2005101120郴政办发〔2005〕8号关于开展矿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2005041521郴政办发〔2006〕1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区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041022郴政通〔2006〕6号关于加强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通告2006090723郴政通〔2007〕4号关于加强烟叶收购专卖管理的通告2007070524郴政通〔2007〕6号关于省道S214线临武汾市公路桥实行交通管制限载通行的通告2007091325CZCR-2008-00001郴政发〔2008〕12号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2008101526CZCR-2008-00003郴政发〔2008〕14号关于全市省级产业园区收费优惠政策的试行意见2008120227郴政办函〔2008〕7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2008042828郴政发〔2008〕3号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2008022629郴政办发〔2008〕10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工业园区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2008091930郴政办发〔2008〕11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园区企业用工试行办法》的通知2008091931郴政通〔2008〕2号关于市城区春节期间有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2008012532郴政通〔2008〕7号关于加强市城区客运市场秩序整治的通告2008032833郴政通〔2008〕12号关于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保障电煤供应的通告2008072834郴政办函〔2008〕133号关于印发《郴州市2008年度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2008081435郴政办发(2008〕3号关于加强2008年烟叶生产购销和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041636郴政办发〔2008〕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十一五”规划》的通知2008082737CZCR-2008-01001郴政办发〔2008〕1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建设投融资资金归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8100938CZCR-2009-00001郴政通〔2009〕1号关于市城区春节期间有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2009011439CZCR-2009-00015郴政通〔2009〕7号关于下桐梓坪地区征地拆迁的通告2009062640CZCR-2009-00013郴政通〔2009〕3号关于集中整顿全市客运市场秩序的通告2009051541CZCR-2010-00001郴政通〔2010〕1号关于春节期间市城区有限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2010020842CZCR-2010-00002郴政通〔2010〕2号关于在全市范围禁止生产、销售燃放孔明灯的通告2010022843CZCR-2010-00003郴政通〔2010〕3号关于107国道城区段改造施工的通告2010032644CZCR-2010-01003郴政办发〔2010〕3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信访秩序若干规定》的通知2010020645CZCR-2010-01008郴政办发〔2010〕8号关于公布市城区2010年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有关标准的通知2010031746CZCR-2010-01010郴政办发〔2010〕12号关于切实做好2010年烟叶生产收购和烟草专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20100504附件2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登记文号发文号文件标题印发日期有效期备注1郴政办发〔2001〕16号转发市物价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家计委〈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10527201310152郴政办发〔2001〕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0807201310153郴政办发〔2001〕30号关于规范市城区机动车辆税收征管秩序的通知20010817201320154郴政办发〔2001〕43号关于在市城区实行绿化线管理制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的通知20011014201310155郴政办发〔2001〕60号关于在郴中省企事业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1219201310156郴政办发〔2002〕7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事业单位试行聘用(任)制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02201310157郴政办发〔2002〕51号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20020320201310158郴政办发〔2002〕55号关于转发《郴州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口放炮安全制度》和《郴州市乡镇煤矿主扇运行制度》的通知20020402201310159郴政办发〔2002〕62号关于转发市计委《郴州市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办法》的通知200204122013101510郴政办发〔2002〕70号关于转发《郴州市煤矿矿长资格扣分登记制度》、《郴州市乡镇煤矿安全监督员管理制度》、《郴州市煤矿安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郴州市煤矿矿图交换制度》、《郴州市煤矿防治水工作制度》的通知200205232013101511郴政办发〔2002〕72号转发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简化落户审批手续意见》的通知200205272013101512郴政办发〔2002〕7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人事代理工作的意见2002052820131015郴政办发〔2002〕85号转发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关于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收费管理意见》的通知200207012013101514郴政办发〔2002〕92号关于修订印发《郴州市煤炭经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200207292013101515郴政办发〔2002〕126号关于加快发展地方气象事业的通知20021209101516郴政办发〔2002〕12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200212252013101517郴政通〔2002〕16号关于禁止非法捕捉收购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通告200212072013101518郴政发〔2002〕20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200207292013101519郴政发〔2002〕26号关于印发修订后的《郴州市城区消防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08142013081420郴政发〔2002〕29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200208082013101521郴政发〔2002〕32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商品市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09242013101522郴政发〔2002〕33号关于印发《郴州市防洪保安资金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0210142013101523郴政发〔2002〕36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市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200210302013101524郴政发〔2002〕42号关于印发修订后《郴州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200211162013101525郴政发〔2002〕45号关于修订《郴州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12062013101526郴政发〔2002〕4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道路临时占用和挖掘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12102013101527市政府令1号郴州市市长公开电话行政投诉办法200211082013101528市政府令2号郴州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200212102013101529郴政发〔2003〕1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200304212013101530郴政发〔2003〕27号关于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通知200306182013101531郴政发〔2003〕33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10242013101532郴政发〔2003〕36号关于公布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20032013101533郴政发〔2003〕3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200312232013101534郴政办发〔2003〕4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政府综合性评标专家库建立办法》的通知200306112013101535郴政办发〔2003〕50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06162013101536郴政办发〔2003〕5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除四害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06252013101537郴政办发〔2003〕56号关于贯彻湘政办发〔2002〕5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规范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20030618201338郴政办发〔2003〕6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的通知200307182013101539郴政办发〔2003〕67号转发市总工会市地税局《关于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应上缴总工会经费委托市地税局代收意见》的通知200307182013101540郴政办发〔2003〕7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矿产品税费统征实施办法》的通知08132013101541郴政办发〔2003〕75号关于印发《关于为市属企业改革改制和发展提供便利直通车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0308202013101542郴政办发〔2003〕8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通知200309012013101543郴政办发〔2003〕8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听证会制度》的通知200309122013101544郴政办发〔2003〕9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200310272013101545郴政办发〔2003〕99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2003111820131015郴政办发〔2003〕10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200312242013101547郴政办发〔2003〕107号关于严禁煤矿使用火雷管的通知200312242013101548郴政办函〔2003〕41号关于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030313101549郴政办函〔2003〕5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200304102013101550郴政办函〔2004〕18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确保医疗急救用血的通知200410212014073151郴政发〔2004〕2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办法》的通知200401072014031552郴政发〔2004〕22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实施细则》的通知200407142014073153郴政发〔2004〕2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200407222014073154〔2004〕8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200403092014031555郴政通〔2004〕7号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200408032014073156郴政办发〔2004〕30号转发省无委等单位《关于加强对保护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管理规定》的通知20040603201457郴政办发〔2004〕9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达标规定》的通知200403022014031558郴政办发〔2004〕37号关于印发《郴州市专项基(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200406192014073159郴政办发〔2004〕45号转发市农办市财政局《关于改善和提高农业劳动模范待遇意见》的通知07302014073160郴政办发〔2004〕5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品税费统征工作的通知200410292014073161市政府令5号郴州市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0404122014031562市政府令6号郴州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200404302014031563市政府令7号郴州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200407202014073164郴政通〔2006〕3号关于严禁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通告200608092011080965郴政通〔2006〕7号关于加强液化石油气气瓶安全管理的通告200609072011090766郴政通〔2006〕8号关于加强市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的通告200611242011112467郴政发〔2006〕2号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06011720110117郴政发〔2006〕3号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和规范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200602082011020869郴政发〔2006〕7号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03112011031170郴政发〔2006〕14号关于停止执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优惠政策的通知20060728072871郴政发〔2006〕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200607302011073072郴政发〔2006〕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200609092011090973郴政发〔2006〕18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郴州的决定200609202011092074郴政发〔2006〕17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意见200608092011080975郴政发〔2006〕19号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200612112011121176郴政办发〔2006〕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02212011022177郴政办发〔2006〕2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煤矿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规定》的通知200601172011011778郴政办发〔2006〕3号关于在全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通知200601172011011779郴政办发〔2006〕10号关于切实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200603082011030880郴政办发〔2006〕1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200603132011031381郴政办发〔2006〕1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征地拆迁补偿调节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3222011032282郴政办发〔2006〕17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4192011041983郴政办发〔2006〕18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城区牲畜定点屠宰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04262011042684郴政办发〔2006〕21号关于规范矿产品税费征收行为的通知200605152011051585郴政办发〔2006〕22号关于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200605212011052186郴政办发〔2006〕31号转发市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商标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608202011082087郴政办发〔2006〕3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实施细则》的通知200609132011091388郴政办发〔2006〕36号关于认真做好中央省属国有企业自办中小学分离工作的通知200609262011092689郴政办发〔2006〕38号关于切实加强退耕还林资金管理的通知20061113201190郴政办函〔2006〕118号关于印发《郴州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200608032011080391郴政办函〔2006〕141号关于完成无偿献血目标任务实行临床用血调配制度的通知200609182011091892市政府令11号《郴州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规定》11302011113093郴政办函〔2007〕54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养殖业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4022012040294郴政办函〔2007〕81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种植业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4292012042995郴政办函〔2007〕89号关于印发《郴州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200705162012051696郴政办函〔2007〕105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200705232012052397郴政办函〔2007〕136号关于印发《郴州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200707262012072698郴政办函〔2007〕160号关于印发《郴州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通知200709132012031399郴政办函〔2007〕188号关于印发《郴州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2007110220121102100郴政办函〔2007〕19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郴州市城区文化和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20072012。
郴州规划方案引言郴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是湖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开展,郴州市规划部门制定了一份全面的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开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郴州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 城市开展战略郴州市规划方案的核心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郴州市规划部门提出了以下开展战略:•加强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根底设施的改造和扩建,提高城市的交通和生活便利性。
•推动产业升级:开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效劳业,提高郴州市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城市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利用郴州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来郴州旅游观光。
2. 城市根底设施建设郴州市规划部门将加大对城市根底设施的投资力度,重点推进以下工程:•道路交通改造:修复和改建城市主干道路,拓宽道路,增加交通容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桥梁建设:修建新的桥梁,改造老旧桥梁,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和平安性。
•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水库、水文、河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供给。
•供水和供电设施升级:改善供水和供电设施,确保居民的正常用水和用电需求。
3. 经济产业开展郴州市将以产业升级为重点,推动经济开展。
主要举措包括:•开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引进和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提高郴州市的产业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企业园区: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园区,提供优质的办公和研发环境,吸引创新型企业入驻。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展和壮大。
•开展现代效劳业:鼓励开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产业,提高现代效劳业在郴州市经济中的比重。
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6•【字号】郴发[2008]9号•【施行日期】2008.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郴发〔2008〕9号2008年9月6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郴和人才强市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湘发〔2007〕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建设教育强市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突破传统的办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学校基本条件、教师队伍和教育发展环境建设,形成“体系完备、均衡协调、优质高效、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总体目标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
--到2010年,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其中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5%;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办好1所大学、1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技师学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新增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8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教育信息化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公办学校择校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市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0.07•【字号】郴政办发〔2017〕46号•【施行日期】2017.10.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市行动方案》的通知郴政办发〔2017〕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中省驻郴各单位:《关于加快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市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0月7日关于加快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市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质量强国的新要求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7〕22号),促进郴州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市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力争到2021年,我市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创新能力日趋增强,服务能力有效发挥,质量意识普遍提高,质量安全根本改善,质量总体水平省内领先,各项主要质量指标居全省前列,部分领域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基本实现质量强市。
——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主体入户率达50%以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有效处置率稳定在100%,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4%以上,烟花爆竹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进出口商品合格率达99%以上。
——房屋和市政工程项目一次交付验收合格率达98%,交通、水利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99.5%。
——服务业标准化覆盖率达85%以上,生活型服务业客户满意度达80以上。
——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87%以上,Ш类或优于Ш类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分工表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郴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4.22
•【字号】郴政办函[2010]91号
•【施行日期】2010.04.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分工表的通知
(郴政办函〔2010〕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三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明确2010年全市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在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特制定《郴州市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深入推进开放型政府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分工表》。
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序
号任务分解主要内容
时间
要求
主要责任单位
相关
责任。
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年第3期教育信息技术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刘国雄郴州地处湖南省南部,辖八县二区一市,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区域内城乡之间,县(区)际之间,学校之间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如何缩小区域问差距,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育信息化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队伍培训,规范管理,科学使用,系统研究了影响教育信息化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各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努力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构建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提高城乡教育信息化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均衡,可持续发展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促进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和《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明确了郴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各个时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市教育局抢抓机遇,强力推进,加快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制定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教育信息化意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和应用推进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施教育信息化"一把手"工程,并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教育行政工作督导评估体系.二,多措并举,保障运行,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实行四个统一.即经费统一筹措,项目统筹安排,经费统一报帐,设备统一维修.在经费管理上,实行教育信息化经费统筹管理制度,即按政府规定,设立信息技术费专项帐户,实行经费统筹,专户管理,县管校用,专款专用,封I==iJ运行的管理体制在经费使用上,我们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发展需要,按硬件建设,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运转和维护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即按总额的80%集中由县统筹安排,其中60%用于软,硬件环境建设,10%用于信息化设备专项维修,10%用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按总额的20%拨付学校,用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支付的电费,信息网络费和小型维修等运转经费.二是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系列文件精神,市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巾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关于搞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的通知》《郴州市中小学现代敦育技术实验学校管理办法》《郴州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坪估标准》《关于全市中小学普及教学光盘应用1:作的通知》等文件.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实现"边建设,边应用,边规范,边发展"的目标.三,构建体系,强化应用,确保持续发展一是初步构建了"多层次,多途径,多模块"为特点的"二三级"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体系,确保教育信息化队伍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培骨干,县培管理,校培应用的分级培训模式和"封闭管理,强化培训"的原则,通过五年时间完成了全市中小学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科骨十教师,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三个层次(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计,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教法,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无盘网络技术管理与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培训,并组织编写了郴州市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校园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多媒体培训教程(上下)》《电子教案制作》等.我们还组织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相炎部门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二是初步构建了"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确保教育信息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为了建设系统,全面的对广大教师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教学信息资源,我们对全市359所中小学校的教学资源现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学校已有教学资源,所需教学资源和教师课件制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和郴州市实际,确定邯州市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采取分步实施,市,县,校共建共享的T作思路.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加强省会部分优质学校合作,如郴州市部分学校与长邪巾学,}<= 沙市一中建立友好合作学校,将其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从新课程改革的文际需要fH发,以应用促建没.以需求促发展,按照"资源+平+服务"的模式,建立了市教育城域资源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有城域网络版教学资源库,智能题库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学科工具软件等.目前,资源中心有各类学科教学资源900G,I传课件,课例900余件,专题视频资源600G,数字图书馆藏书l9万余册并为何昕中小学分配管理帐号,通过互联网文观资源其享.对农村学教育信息技术2011年第3期***************校,我们在全省率先采用"开发一配置一推广使用"的模式.依托湖南省教育音像ffJ版社与本地名师名校强强联手打造m了"郴州版"DVD交互式教学资源光盘,将光盘统一配发全市所有小学,教学资源光盘覆盖到所辖区域内的每一所小学,有效地促进了域内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初步构建了"级"信息化设备设施管理维护体系.确保教育信息化环境可持续发展.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市l1个县市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普查调研,走访了325所中小学校,通过普查调研,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设备老化,损坏现象普遍,严重影响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正常开设和课堂教学的运用;二是计算机维修困难,混乱;三是设备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档案不完善.很多学校未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一些学校虽然有规章制度也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依托市,县两级电教馆的技术优势组建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修服务中心".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搞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的通知》,强调了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重要性,规范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维护维修行为.明确了市,县, 校三级管理模式.市区设中心站,并在汝城,桂东,安仁,永兴,临武,嘉禾,宜章,桂阳等8个县设置维修站点,选聘专职设备维护,维修员,聘请学校计算机教师为兼职维修员.实行三级管理,全面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维护,维修,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指导,保障了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四是初步构建了"三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体系,确保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1)注重督导评估,各级党政部门和学校都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施教育信息化"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市对县,县对学校的科学评估体系,推进信息化教育规范有序发展.(2)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创建丁作,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其"学理论,抓培训,重开发"的潜力,注重课题研究,课件制作,论文评比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我们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区,达到以点带面,促进区域信息化教育均衡,持续发展.继桂东县创建湖南省第一个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后,2010年. 苏仙区,安仁县顺利通过评估组验收,即将成为第三批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和《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到2015年郴州市所有县市区创建成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31注重抓活动引导,全面激发课堂活力.坚持以主题活动促实际应用,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教学模式说课竞赛,农村和城区两个层次的DVD交互式教学资源光盘应用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典型课例评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比武等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研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引入课堂之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存省里组织的各项大赛中郴州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郴州市电教馆均获最佳组织奖.(4)注重抓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市电教馆主持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下设68个子课题.还组织22所学校承担了"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课题",积极引导全市中小学校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培训,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达到在研究中创造新经验,扩展新思路, 提高新水平.目前,所有子课题均顺利结题.同时.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开展教学资源应用培训,鼓励学校积极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大力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水平.(5)构建了"三级"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确保教育信息化政策可持续发展.通过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逐步得以实现.近几年来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加强了市本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市教育网络管理中心,教育教学资源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和高中学籍管理系统,实现了中考网上阅卷.建成了以地区为中心,辅射全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郴州市教育公文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教育系统各单位学校互联互通,全面推行了办公自动化.建立并开通了郴州电化教育信息网,涵盖政策法规,课题研究,培训中心,资源中心,维修中心,远教]程,推广应用等多个业务栏目.2010年郴州电化教育信息网根据教育教学,广大师生的要求又新增数字图书馆,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系统,学科工具软件平台,智能题库系统等应用网站系统,并完成了12T的海量数据存储扩容.从2009年建站以来.电化教育信息网共计发表各类新闻,通知等102篇.累计下载资源224条,访问22783人次.是郴州教育信息化宣传推广工作的门户网站区域性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的构建,有效地实施了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促进了郴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历史的必然,需要我们作出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相信只要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电化教育馆责任编辑:罗娅嫔。
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二0一一年三月十七日)目录序言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二)工作方针第二章工作目标和任务(三)总体目标和任务(四)具体目标第三章重点工程(五)学前教育普及工程1.落实政府主导体制2.加快学前教育设施建设3.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5.建立健全校长与教师交流制度6.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七)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7.提升普通高中基础能力8.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9.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八)职业教育发展工程10.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11.优化职业教育发展能力12.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13.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14.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15.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和待遇(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16.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7.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18.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第四章主要工作措施(十一)保障教育经费投入19.改革和完善经费投入体制20.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21.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22.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十二)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3.科学推进城乡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24.加快城区及县(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25.加强学校图书、仪器、设施设备建设(十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7.加强教师培养培训28.加强教师管理29.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十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3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1.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32.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十五)深化体制改革33.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3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35.建设现代学校制度36.扩大教育开放37.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8.推进郴资桂示范带教育改革(十六)统筹发展各类教育39.支持发展民办教育40.积极发展特殊教育41.扶持发展民族教育42.稳步发展高等教育4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十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44.加大教育执法力度45.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46.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十八)加强组织领导47.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48.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领导49.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50.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序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强国必先强教。
郴州市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郴和人才强市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了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工作思路,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人才与智力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需求。
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学校太弱、城区学校太挤”以及“择校热”等问题仍然存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我们必须认真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郴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两城”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设教育强市要求,认真落实《郴州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内部管理,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造郴州教育的特色,进一步促进郴州教育科学发展。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善、基础厚实、均衡协调、特色鲜明”的教育发展格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郴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城”建设提供更加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工作方针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优先发展。
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问责制;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规划教育,财政资金预算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在全社会倡导教育优先发展观念,形成尊师重教氛围。
育人为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爱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创新。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着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着重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促进公平。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统筹城乡、区域之间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关注困难群体,确保每一个适龄孩子公平入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三类残疾少儿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提高质量。
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方案,实现监测手段多样化,充分运用监测结果,保证国家课程计划实施,促进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章工作目标和任务(三)总体目标和任务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达到教育强市的各项指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跻身全省前列,达到教育强市目标。
(四)具体目标学前教育目标: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义务教育目标: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5%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目标:2015年,毛入学率达到90%;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93%,中职与普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职业教育目标: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6.1万人,高、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达到45万人次;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7.5万人,高、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达到60万人次。
高等教育目标: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专业学科优势明显;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高等教育整体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继续教育目标:2015年,每个县市区创建一个功能完备的职教中心,创建一批示范性学习型社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普及率、学习型组织创建率均达到55%;2020年,公民接受终身教育普及率、学习型组织创建率均达到85%,形成市县乡三级社区终身教育网络。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2015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2020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
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第三章重点工程(五)学前教育普及工程1.落实政府主导体制。
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由市场机制转变为政府主导。
落实“以县为主,县、乡(街道)共管”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和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比例,重视和加强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
2.加快学前教育设施建设。
执行幼儿园建设标准,确保幼儿教育、生活、活动用房和场地,确保保教和游戏设施设备适用、够用、安全。
市中心城区创办一所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每个县市区在城区创办3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并按托幼一体化的模式建设一所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每个街道办事处和每个乡镇创办1-2所公办幼儿园;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创办1所村级幼儿园。
到2020年,标准化幼儿园达到85%以上,简易标准幼儿园控制在15%以内。
3.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按照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严格的幼儿园准入制度,切实取缔非法幼儿园。
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制度,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坚决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及评价体系。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每5年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4.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统筹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整体推进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
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按照教学及教辅用房、教学设施、实验仪器和图书、信息化教学设备、环境绿化美化等顺序分步建设。
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2015年,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实现均衡,校舍安全达标;2020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合格学校要求,80%以上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
5.建立健全校长与教师交流制度。
建立健全教师资源在城乡间、乡镇间、学校间正常定期交流、对口支持、定期支教、跨校兼课等制度。
稳步推进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凡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校长,必须在县域内交流,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教师,原则上要在县域内交流,每年交流的比例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5%。
城市中小学要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
教师在评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晋升中高级职务时,必须要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支教2年以上经历。
新任用的中小学校长原则上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支教3年以上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