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88.24 KB
- 文档页数:2
夏玉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品种推荐【导读】玉米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玉米丰产农民增收,下面就来说说夏玉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玉米品种推荐,希望能给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玉米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玉米丰产农民增收,下面就来说说夏玉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玉米品种推荐,希望能给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一、夏玉米(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以郑单958、中科11、秦龙14、先玉335为主栽品种。
搭配种植陕单609、秦农998、中科4号。
示范陕科10号、金科2号。
(二)目标产量高产田600公斤/亩以上,中产田500-600公斤/亩,低产田500公斤/亩以下。
(三)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1、精选种子:播前人工除去小粒、瘪粒、霉粒、虫粒,种子纯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85%,选用包衣种子确保种子质量。
2、足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应先浇水后播种,或播后立即浇水严禁缺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3、播种时间:早播是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麦收后立即进行,用玉米播种机播种最好在6月10日前完成,最晚不迟于6月15日。
4、播种方式:硬茬直播,可用等行距60厘米或宽窄行40+60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播量为3-3.5公斤/亩。
(四)田间管理1、及时补苗、间苗、定苗出苗后如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苗,采用带土移栽或催芽补种,间苗在3-4叶期进行,定苗在5-6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留下健壮植株,若有缺株两侧可留双苗,保证苗全、苗匀。
紧凑型品种亩留株4000-4500株,半紧凑型品种亩留株3500-4000株。
2、适时灌溉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不同,结合生育时期气候条件适时适量灌好出苗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4次关键水,使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90%,不宜大水漫灌。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水临介期,应及时灌水确保水分供应。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夏播玉米主要是播种时又正值外界气温高、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发快等不利于玉米出苗的情况,因此,夏播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农民朋友就必须在夏播玉米的每一个环节都做足功夫,认真利用科学合理的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来进行播种和田间管理,这样才可以获得高产量。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夏播玉米品种的选择也必须注意选择抗病能力强、抗倒伏强、具有适广性强等特点的良种。
同时在播种前要对玉米种子进行药浸或拌药,形成种子包衣,这样可以达到防治虫害、病害等特点,为未来玉米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土地的平整及底肥的充足。
种植夏玉米时要将土地整平,把土块弄细碎,保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及疏松。
夏播玉米的关键是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有机肥3500千克左右,同时把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锌3千克、硫酸钾15千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并在播种时与种子隔沟每亩施入10千克氮肥。
三、科学合理密植加后期追肥处理。
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前提,夏播玉米要比春播密度稍大一点,一般控制在比春播玉米每亩高三分之一的密度,一亩留苗保证在6500苗左右为宜。
玉米生育期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氮肥30-40千克,整个追肥分三次进行,分别在玉米五叶期、生长高度达到成人腰部时以及抽丝期,这样可以保证各个时期玉米营养供给的充足,保证高产。
四、病虫害防治。
夏播玉米要播深,科学防治病虫害。
由于夏天的高温天气,土壤中水分蒸发比较快,土壤表层容易缺水,因此播种育苗时应该播的比春玉米深,一般深度保持在6厘米以上为宜。
后期及时加强玉米螟、粘虫、穗蚜等的防治,减少病虫害造成减产的损失。
五、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足墒水分充足,每亩适宜水量20~25立方米。
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不能出苗;14%以上开始出苗;17%~19%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超过19%容易导致缺氧烂苗,缺苗断垄。
玉米苗期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
苗期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忌大水浸灌,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比较适宜,灌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遇涝排水。
皖北地区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夏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气候变化的高发期,对于夏玉米种植来说更是一个防灾御灾关键期。
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病虫害,做好墒情调控,选用适宜的品种,施行科学施肥,以实现高产稳产,保障农民种植利益,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夏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
夏玉米种植地处江淮平原,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需要选用既能适应气候环境,又有较高产量的品种。
建议选用优良品种,如川播5号、和玉31号、江玉12号、浙日1号等,这些品种都具有抗灾性强,早熟性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合江淮平原区夏玉米生产。
二、良好的墒情调控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良好的墒情调控是夏玉米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夏季要做到及时浇水,并做好土壤养分管理。
在播种前应将田块进行深翻或翻耕,以便促进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同时可增加土壤质地和肥力。
浇水要掌握适量适时,保证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不过要注意不能过度浇水,避免浸涝或引起病虫害的滋生。
三、病虫害防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病虫害也会大量繁殖,严重影响夏玉米的高产。
除了选用具有抗病性好的品种外,还要选取叶面喷雾、根部施药等方法,进行及时防治。
比如常见的病虫害有棉铃虫、斑点病等,用特定的药物进行防治即可。
四、科学施肥夏玉米生长快速,需要大量的养分来维持其正常的发育,变菌细胞分裂和形成纤维组织需要不同的矿质元素,而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施肥,比如播前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需要提供不同的养分。
在施肥中要注意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以达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夏季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不单是一项任务,而是一套系统的科学施肥、良好的墒情调控、品种精选、病虫害防治等相互配合的综合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保证农民最大的收益,同时也能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的协调发展。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选用优良玉米杂交种选用优质高纯度杂交种是高产的关键。
在品种选用上,应选用适应当地种植并且具有抗性强、耐密植、抗倒伏的大穗超高产品种。
2 抢时早播、足墒下种夏玉米只有争取利用有效积温,才能为高产创造条件。
因此,夏玉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
间套种应于收获前10~15d套作,间作区应抢茬免耕直播,播种应做到足墒下种,深浅一致,一播全苗。
出苗后松土灭茬保墒,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合理密植,及时定苗丰产高产品种日前有两点共识,一种以增加密度取胜,种植紧凑竖叶型品种,密度60000—90000株/hm2不空棵,对品种要求结实性好、抗倒伏。
另一种为稀植大穗型品种,即45000—60000株/hm2,对品种要求为早熟抗逆丰产且结实性好的品种,株型为塔型。
留苗密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苗一定要根据品种特点,宜密则密、宜稀则稀,稀植品种在留苗时不能心慈手软,以免造成密度大而致空棵率增加和果穗变小或管理赶不上而减产。
竖叶而耐密品种结实性好,无空棵则必须适当增加密度才能超高产。
实践表明,玉米s叶期为最佳定苗期。
播种要匀,间苗要适时。
4 优化配方,合理施肥,分次追肥施肥要根据土质、茬口进行合理施肥。
对于土质以两合土和沙土为主,土壤团粒结构沙性强,漏水漏肥,作物生育中后期易脱肥早衰的土地,在施肥中应合理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原则上应重视“三促”施肥策略。
定苗后,开沟深施一些农家肥和复合肥375~525kg/hm2,促壮苗早发,进入喇叭口期应重施追肥。
一般施碳氨450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硫化钾或氯化钾150kg/hm2。
抽雄前重施穗肥,施尿素375~525kg/hm2或碳氨750kg/hm2,可明显促进幼雌穗的分化,争取穗大粒多,减少秃尖程度,增加结实。
缺锌地块应补施锌肥。
粘土地采用“前控、中促、后稳”施肥策略,旱地采用看天施肥和重磷钾的施肥策略。
5 化学调控叶面喷肥化学调节是作物高效低耗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是一种生长期较短的作物,适应力强,产量高,是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良种选育夏玉米的良种选育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基础。
应选择生长期较短、耐旱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
优质的种子应该有均匀整齐的种粒,表皮光滑、无疵,发芽率高,萌发快,穗粒饱满等特点。
二、合理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土壤pH值保持在6.5-7.5左右,有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
2. 深松整地: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松整地,翻翻土层,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夏玉米的根系生长。
3. 良好前茬:选择良好的前茬作物,如豆类、菜类等作物前茬,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松软性。
4. 合理密植:夏玉米的密植要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每亩30000-40000株为宜。
5. 施肥技术:夏玉米的追肥要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施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肥,注意适时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和有机肥。
三、科学浇水夏玉米的生长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所以及时浇水是十分重要的。
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做出科学的判断,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旺盛期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
四、防治病虫害夏玉米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玉米叶片,发现玉米叶片有害虫危害或病害,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可采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防治措施来进行防治。
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密植保幼夏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较短,要想获得高产量,就需要采用密植保幼的管理技术。
通常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的生长,防止幼苗因缺水和缺肥、密植等原因导致夏玉米生长缓慢。
六、采收管理夏玉米的采收时机要选择在玉米穗成熟期进行采收,通常在玉米穗成熟后20-25天左右进行采收。
河南农业2021年第16期
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
按计划留苗株数和行株距,将苗定好。
定苗时做到留足、留匀、留壮苗,并且一般不会采取补种措施。
五、除草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工作中,除草是较为重要的工作。
在开展夏玉米种植工作中,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按照前期除草、中期除草和后期除草的实际情况优化除草工作。
如果出现杂草数量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低毒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以提高除草工作的整体效率。
六、病虫害防治
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病虫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实施优化管理。
玉米苗期主要防治粗缩病、地老虎、蚜虫、黏虫等病虫害。
防治蚜虫、黏虫、蓟马等可选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
0.5 kg,掺细沙1.5~2.0 g 或用4.5%倍液浇根,每株灌药土化验、测土配方,及微量元素科学施按照每667 m 2产量为~25 kg、1 kg、500 g,的需求相对较高,要期土壤不太干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浇水,适当的干旱有利于玉米蹲苗,促进根系生长。
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针对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肥敏感的情况,可以及早采取灌溉措施,每次每667 m 2可将灌水量控制在30~40 m 3,突出浇水管理的效果,使夏玉米保持旺盛的生长态势。
玉米生长后期,也要保持较好的墒情,以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质量。
九、适时收获
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玉米苞叶完全发黄蓬松7~10 d,籽粒变硬,出现光泽,乳线消失后收获。
只要玉米植株不死,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正常播种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晚秋阳光,促进完全灌浆成熟,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方案川中丘陵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而夏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对夏播机收玉米的栽培措施进行优化。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案。
一、土壤管理1、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基肥施入,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翻耕深松。
在播种前要进行适当的耕作,将土壤翻耕深松,松土松土深松,有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和通气排水。
3、水分管理。
在夏季玉米的生长期,要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
二、种植技术1、选择优质种子。
在播种时应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密植密播。
在川中丘陵区,夏季降雨充沛,适当的密植密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光照,提高玉米的产量。
3、适当施用生长调节剂。
在播种后可以适当施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选用抗病种植。
在播种时应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2、适时防治。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及时巡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害的扩散。
3、合理施药。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药剂,正确施药,防治效果更好。
四、田间管理1、及时追肥。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及时进行追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2、除草除杂。
要及时进行除草和除杂工作,保持玉米地的整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田间灌溉。
在田间灌溉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以适应玉米的生长需要。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良种选择、播前准备、早播精播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良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9-0199-01夏玉米是阜阳市主要的秋粮作物,种好夏玉米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夏玉米种植的有利条件是种源足、品质优,有利于调整品种布局。
现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良种选择一是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
当地的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的生长期有关,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较高,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
热量充足,就尽量选择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使优良品种的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选择玉米品种时,既要保证玉米正常成熟,又不能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
二是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
玉米品种的丰产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关,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可选择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
反之,应选择生产潜力稍低,但稳定性能较好的品种。
三是根据病害选种。
病害主要与土壤有关。
土壤养分不平衡,地温不正常,选种时应避开不适宜此条件生长的品种。
四是根据种子外观选种。
玉米1级种子(纯度98%)的纯度每下降1%,其产量就会下降0.61%。
选用高质量品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有利保证。
优质的种子包装袋为一次封口,有种子公司的名称和详细的地址、电话;种子标签注明的生产日期、纯度净度、水分、芽率明确;种子的形状、大小和色泽整齐一致。
五是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
根据经验,上年冬季降雪量小,冬季不冷,第2年夏季降雨会比较多,积温不高,如果选择生长期过长的品种,会因积温不够影响成熟。
反之,上年冬季降雪量大,冬季很冷,第2年夏季降雨一般偏少,积温偏高,应选择抗旱性能强的品种,洼地可以适当种些中晚熟品种。
皖北地区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安徽北部地区,夏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由于夏季气候多变,病虫害频发,很多地方的夏玉米产量并不理想。
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夏玉米的产量,防灾御灾,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一、土壤培肥夏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
在土壤培肥上,可采取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即在播种前施入基础肥,等苗期后再进行追肥。
若土壤酸性较高,还可适当施入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二、浇水管理夏季气候多变,干旱和暴雨的情况都可能影响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要采取合理的浇水措施。
在播种后的10天内,要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并进行适度的灌溉,促进玉米的出苗和生长。
在玉米拔节和抽穗期,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的坐实和穗粒的充实。
在雨量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排水和排灌,避免水渍对玉米的危害。
三、病虫害防治夏季是病虫害生长的高发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在播种前,可选用优质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性。
在玉米苗期和生长期,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玉米生长期还要密切关注气象情况,及时进行预防性的病虫害防治,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
四、密植栽培夏玉米在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因此在密植栽培上要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当,保证光照和通风的条件。
在施肥和浇水上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五、合理施肥在夏玉米的栽培中,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可施入基础肥,包括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如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要视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追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优良品种。
如:冀丰58、邢抗2号、冀单31。
二、种子处理。
晒种促进后熟,提高种子活力;药剂拌种,采用1605或甲胺磷肥100倍溶液,闷种2~3个小时,晾干播种;微肥拌种,硼、锌、钼,每公斤用2~4克。
三、播种。
夏玉米应抢时早播,6月25日前完成播量,根据籽粒大小而定,一般5斤左右,播深4~6厘米。
四、苗期管理。
1、查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2、及时间定苗: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
3、合理密植。
早熟矮杆品种亩留苗5000株左右,中熟品种4000株左右,晚熟品种3500~4000株。
4、加强水肥管理促苗早发。
夏玉米苗期短,发育快,田间管理往往失时,苗期应及早管理以促为主。
五、穗期管理:
1、追肥。
玉米开始拔节后应及时追杆肥8~10公斤(尿素),大喇叭口期追孕穗肥15-~20公斤(尿素)。
2、浇水。
夏玉米拔节遇旱及时浇水,促进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大喇叭口期及时浇攻穗水,此期需水量最大,必须保证适宜的水肥供给,提高根系吸水能力,增加叶片光合强度,促使次生根大量发生,促进雌雄穗正常生长发育,确保穗大粒多。
3、遇涝及时排水。
玉米生育后期,根系活力逐渐减弱,遇涝会严重影响玉米生
育,为此,应及时排水防涝。
六、花期应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可增产8-10%。
七、去雄。
去雄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一般增产10%左右,去雄适期应掌握雄穗刚抽出顶叶而未散粉为宜,除地头地边,田间应隔行隔株进行去雄。
八、适期收获。
当玉米田间90%以上的植株苞叶变黄而松散,子粒变硬,指甲掐无凹痕时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