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力学ch1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5
环境水力学1.环境水力学的主要研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规律及其在各种水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2.水域的污染物质:1示踪质:是一种理想物质,它在水中扩散移动时,⑴不与水体发生生化或化学反应;⑵它的存在不会改变流场的力学性质。
2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⑴保守物质不会与环境水体发生生化、化学反应,不会在水体中发生生化降解,即这类物质的数量不会因在水体中扩散输移而发生改变。
⑵非保守物质能与环境水体发生生化、化学反应或生物降解,其总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
3动力惰性物质和动力活性物质:⑴动力惰性物质:不会改变环境水体的密度及流场的力学性质,这类物质的密度通常与环境水体相同或相近。
⑵动力活性物质:能改变水体环境的密度,进而改变流场的力学性质。
3.反应水体受污染的指标:浓度、相对浓度(无量纲浓度)和稀释度。
4.浓度C表示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
5.相对浓度P(无量纲浓度)表示样品中污水体积所占的比例。
P=样品中污水的体积/样品总体积。
当P=1时表示样品全为污染物,当P=0时表示样品为净水。
6.稀释度S=样品总体积/样品中污水的体积。
当S=1 时表示样品全为污染物,当S趋近于无穷时表示样品为净水。
7.分子扩散是指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过程(即存在浓度梯度是分子扩散的必要条件)。
8.菲克第一定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通量q与该面积上的溶质浓度梯度?c/?x成正比。
9.随流扩散方程与分子扩散方程相比,相同点:两者都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扩散问题上的体现;不同点:多了一些随流项。
10.紊流扩散与分子扩散的不同点:分子扩散符合马尔科夫过程,紊流质点连续而分子扩散不连续。
11.随流作用:由于时均流速的存在使污染物质发生输移,这时的流速作用称为随流作用。
12.由时均流速引起污染物质发生的输移称为随流扩散,由脉动流速引起污染物发生的输移则称为紊动扩散。
13.紊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均匀各向同性紊流和剪切紊流。
14.分析紊动扩散的方法: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环境水力学1水库的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2海域的污染指标: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3有哪些为特为河口区“避咸”,能举例。
4三种净化: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积化学净化:氧化分解、凝聚(悬浮物沉淀,淤泥吸附)生物净化:微生物的氧化分解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
5污染的定义: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6污染物的定义与分类:外来物质;对环境造成非预期的影响,或影响资源的质量外来物质进入水体、且造成了水质的破坏污染分类:❝Point source (点源);Nonpoint source (线源,面源)❝瞬时源、持续源(恒定、非恒定)❝I类水体;II类水体水体?❝毒?有机?金属?放射性?细菌?热?•污染物分类:无毒有机物(降解消耗溶解氧水体富营养化)•无毒无机物(盐水入侵)•有毒有机物(农药/化工产品难分解在生物体累计)•有毒无机物(剧毒无机盐,氧化分解)•重金属(微量即有毒)•放射性物质(各种射线,危害显然)•细菌(动物排泄物)•热污染(热废水-破坏水生生物生态环境)7 浓度(描述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定义为:在单位体积的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量常用单位(mg/l、ppm)8 S稀释度样品总体积与样品中所含污水体积之比、相对浓度:P=1/S,样品内的污水体积率9 分子扩散、随流输运、紊动扩散、剪切扩散的定义与区别。
10分子扩散:分子的布朗运动引起的物质迁移。
污染物由于分子扩散作用,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方向通过一定面积的污染物质量与该方向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条件:物质有浓度梯度,从浓度高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
特点:分子扩散与温度和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扩散不可逆意义:对于自然水体环境,分子扩散可以忽略,因为其量级远小于其他因素引起的物质迁移的量级。
但对其研究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1随流输运:含有物质随水流质点的流动而产生的迁移。
12紊动扩散:水体在紊动状态时,随机紊动作用引起的物质扩散。
环境水力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环境水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尚在探索与发展中。
广义地讲,环境水力学研究与环境有关的水力学问题,除水污染、水生态问题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如水土保持、河道冲淤、洪水破坏作用、冰凌水力学等等。
美国环境与水资源研究所环境水力学技术委员会提出“环境水力学特别着重于将物理因素(水动力学、泥沙输移和地形条件)、化学因素(保守与非保守物质的传输、反应动力学和水质)和生物因素(生态学)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
从与水污染有关的水力学问题来说,环境水力学主要研究地面及地下水域中物质的扩散、输移和转化规律,建立其分析计算方法,确定物质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应用。
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污水、废热,未经足够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海洋及地下水等水域中,污染水体,恶化水质,日益严重地影响生态、环境。
污染物在水体中会因与水体混合,随水流输移而稀释;也会因化学、生物作用而降解。
因此,水体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环境水力学研究的方法有现场观测、模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
由于因素复杂,环境水力学具有跨学科性质,除流体力学外,还涉及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的许多边缘内容。
它既是现代水力学的新分支,又是水资源保护和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日益受到重视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境水力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水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及应用技术的发展,环境水力学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a.远区紊动扩散与离散的研究从对规则边界中的恒定流动向复杂流动和非恒定流动发展,如天然河流、山区河流、分汊河段、交汇河段、潮汐河段、尾流、分层流等。
b.与污染近区有关的射流理论由规则边界中静止环境内的平面与单孔射流向复杂流动中的复杂射流发展,如横流、分层流、浅水域射流,潮汐流中的多孔射流、表面射流、旋动射流等。
射流理论在水污染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分析计算排污混合区。
1985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了5个污水排海稀释度计算模型(UPLUME,UOUT2PLM,UMERGE,UDKHDEN和ULINE),后经修改与完善,于1992年又推出了RSB和UM两个计算模型,1995年又将这两个模型并入含有远区稀释度计算的PLUMES软件,从而使PLUMES模型能进行近区和远区的稀释计算。
环境水力学(教案)第一章液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4学时) 1.1基本概念:一.研究对象:①连续介质假定,使物理量为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②描述流体运动特性的物理量v ,p ,ρ,T ,C 。
基本特征参量。
③lagrange Method (拉格朗日) Euler Method (欧拉)④两种方法研究对象不同:流体质点空间点流体微团微团控制体流体系统控制体二.基本参量表示法:用两种方法表示的基本参量方法不同。
Lagrange 法:标量(p ,T ,C ) p=(a ,b ,c ,t )质点迹线γ= γ(a ,b ,c ,t )矢量(,,,)d a b c t dt t γγυυ?===?d a dtυ=Euler 法:(,,,)x y z t υυ=①x ,y ,z 变,()d a dt tυυυυ?==+②附体性dx udt = dy udt = dz udt =i j kx y z ui v j wk υ=++=++?所以i i i i j u u a u t u ??=+?? (张量形式)三.迹线和流线。
迹线:dx udt dy udt dz udt =??=??=?流线:0d υγ?=dx dy dz u v w== (恒定流时重合)四.质点导数。
液体质点的流动参数B 随时间的变化律的欧拉法表示。
也称为随体导数。
DB B Dt t υ?? ?=+ ? ? ? ???迁移变率当地变率算子恒定流:B 0t=?均匀流:()0B υ??=不可压:0D Dtρ= 五.任意度量中系统体积分的随体导数。
①0B d ττ=B 为0τ系统体内积分。
例:?ρ=0d m τρτ=0DmDt=(连续性方程积分形式)(一般将其变为欧拉法形式)ρυ=0()d M τρυτ=动量DMF Dt=∑(动量方程) 2()2e υ?ρ=+20()2e d E τυρτ+=DEW Dt=(外力所做功) e 为内能(随温度、压力变化的能量)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内能,状态函数。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力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集水文学、水质学、河流学、水土保持、河道工程和地理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综合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海洋、湖泊、水域、湿地等水环境的流体力学特性。
其中的水文学在环境水力学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河流水力学则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水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河流的水文特征,比如水流的流出量、流速、深度形态特征以及水力结构参数,它也研究大陆水系的水文特征,比如河流源、分支、汇流等,大陆水系水库、湖泊、河岸水体和湿地联合形成的完整水文系统。
此外,环境水力学还涉及污染扩散、水土保持工程及其影响、水体生物学特性等,旨在更好的管理水系的全过程,减轻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保障环境水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
环境水力学研究中,大量计算和数值模拟都很重要,这些模拟作为研究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其作用是建立比较准确的模型来表示水系中河道、湖泊、溪流和管渠、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通过模型模拟,可以准确描述污染扩散的过程,从而为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
环境水力学的关注点主要在水体流动环境,也就是水体内部的物质流动,以及水体外部的物质流入和流出。
比如:废水处理设备以及河流污染物的来源及分布状况,这种研究有助于提高环境水质,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水力学的研究不仅对水环境的管理有重要的帮助,也为社会利益提供了可靠的服务。
比如把水力学计算与水资源利用进行结合,可以把水力学的理论应用到水利领域,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减少水资源浪费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水力学是关注水环境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研究和综合利用了水环境中的水文学、水质学、河流学、水土保持、排水工程等多学科知识,以把水资源管理科学、规范有效地运用,减少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环境水力学教学设计前言环境水力学是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探讨与水有关的工程和环境问题,比如水的流动、淤积、沉降等。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本文主要探讨环境水力学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为环境水力学的师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环境水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能够有效地解决水文环境问题。
•培养学生了解水环境的整体概念,从而形成系统化思维模式。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自主设计环境水利工程。
教学内容环境水力学的概述1.课程引入–环境水力学的定义和意义–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环境水力学的应用案例–河流治理工程–湖泊池塘治理工程–海岸带防护工程水动力学基础1.基本概念–液体的运动形式–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2.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水文学基础1.基本概念–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测定2.降雨径流模型–均衡法–单峰过程模型–二峰过程模型河流和水库的水动力学问题1.水流的运动形式–河流水动力学概述–河流中的水流类型2.计算水流流速和水位–河流水位调控–水库控制流量3.河流冲刷和沉积分析–河道内锐化的机理–河床坡降的变化规律4.水库调度和泄洪–水库泄洪的原理–泄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湖泊和海洋的水动力学问题1.湖泊、池塘和海洋的概述–湖泊和海洋的形成–湖泊和海洋的类型2.湖泊和海洋的水动力学–水热动力学概述–角动量平衡方程的应用3.湖泊和海洋的污染控制–污染物在水体中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技术教学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水力学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手段去进行:1.实验教学–水流检测–水位测量–流速测量2.模拟仿真教学–建立河流、湖泊的数学模型,进行流场的计算和模拟3.讲解和讨论–课堂讲 explning–课后答疑教学评价1.考试为了检测学生掌握程度,我们可以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环境水力学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古老的水力学和崭新的环境科学的结合点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水文学、水力学、水化学、水生物学、生态学、湖沼学、海洋学和沉积学等,着重于将物理因素(水动力学、泥砂输移和地形条件)、化学因素(保守与非保守物质的传输、反应动力学和水质)和生物因素(生态学)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
正是由于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使得环境水力学的理论继承了许多传统内容,也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特有的理论基础,它涉及的内容有水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环境科学的一般理论。
从与水污染有关的水力学问题来说,环境水力学主要研究地表水及地下水域中物质的扩散、输移和转化规律,建立其分析计算方法,确定物质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应用。
它还有属于本学科自身发展起来、不断充实的一些理论,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输移及自净规律,各种水体(湖泊、海洋与河流)中,各种排放条件下污染物的输移、运动规律等等。
环境水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污染物质在各种水体中的扩散和输移规律及其应用,它包括了天然环境中以及环境工程设施中水力学问题。
按动力特征区分,可将水域流动分为河道径流型、湖泊水库环流型,和河口海湾感潮型三种主要类型。
近年来,人们对污染物在各类典型河道中的输移扩散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要对河流、河口地区的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必须弄清其动力因素,环境水动力学模型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水工模型试验在河流动力学、污染物对流、扩散机理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相似性问题、量测技术等技术性瓶颈使得物理模型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河流水动力学和物质输运过程的模拟己经成为现实。
因此有必要对河流、河口和海湾地区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以便对宽浅型河流、河口进行长河段平面二维模拟,窄深型河流、水库进行立面二维模拟,对工程附近流动、强弯河流进行三维模拟,弄清水动力因素。
然后建立相应的水质模型,通过计算河流、河口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给出在各种排放形式和排放量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给决策部门的水环境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一、名词解释1、环境水利学:研究兴建水利工程引起的水利环境问题和环境变化对水环境、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的学科。
2、环境水力学:又称污染水力学,研究天然水体中污染浓度在水力作用下随时间、空间的变化。
3、水利: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利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活动。
4、工程水利: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和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5、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
6、水系:由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以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的彼此相连的集合体,又称河系。
7、河流:指沿地表线形成低凹部分流动的水体和河床,是溪、川、江、河的总称。
8、分水线:相邻流域降水流向的分界线,通常是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此线两侧的降水分别诸如不同的河流。
9、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又称集水面或受水面积。
10、水利科学:研究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水的开发利用的知识体系。
11、广义资源水利:研究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的方式和手段。
狭义资源水利:研究水资源本身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的开发保护与综合利用,水资源配置等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12、广义水资源:地球上水的总称。
13、狭义水资源:人类生产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人类可以利用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大气降水是它的补水来源。
二、填空1、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因素:(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
2、河流的发源地称为(河源),流往海洋、湖泊或另一河流的地点称(河口)。
3、河流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排进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耗氧),二是河流自身不断的(复氧)。
4、在权衡大坝利弊时,最重要的指标参数有:(防洪的安全标准)、(应有的最小流量)、(水质的最低要求)。
环境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74120070课程中文名称:环境水力学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Hydraulics学分:1.5 周学时:1.5-0.0面向对象:预修要求:高等数学,流体力学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环境水力学》是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随着现代工业经济对航道、海岸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环境水力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涉及污染物在各类水体中的扩散、混合和输移规律;射流理论;分层流理论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期望学生理解环境水力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掌握各种污染物在不同水体环境的扩散、混合和输移规律,提高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航道、海岸等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的学习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河流动力学》这一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重要必修课程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这是因为,河流动力学所讲授的水沙运动过程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混合和输运规律本质上符合相同的物理规律。
然而,传统《河流动力学》课程偏重对泥沙特性、起动、沉降速率,水流挟沙力等概念和知识的讲授,对于泥沙本身在水体中的扩散和输运过程则着墨较少。
(二)英文简介《Environmental Hydraulics》is an important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Ocean College at Zhejiang University. This subject was originally established in the 1970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polluted water environments, which challenges the social safety. By this program, the students are hoped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hydraulics, know the main issues in water environments, develop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water pollution issues using comprehensive methods. Specifically, this course is about in a quantitative way howpollutant is diffused, dispersed, and mixed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s. What is also important is that by taking this course, it is very useful for students to get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river dynamics. It is because essentially sediment transport obey the same physical laws as pollutant. While the course of river dynamic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sediment settling, transport capacity etc,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of sediments.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