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李建东第四版
- 格式:ppt
- 大小:7.16 MB
- 文档页数:120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班次姓名指导老师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二0一年GSM网络室内覆盖系统抗干扰分析与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结构越来越复杂,对无线信号的阻挡越来越严重,室内无线信号的质量越来越差,这与人们日益追求高品质的无线服务,如高速率数据传输、高清晰手机通话等相悖。
GSM网已是很成熟的2G网络,就国内来看,GSM网的大网建设基本完成,室外的信号基本符合要求,室内信号质量差的现状亟待解决。
室内覆盖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方法。
GSM网运用频分多址技术和时分多址技术,承载了话音业务、数据业务、短消息业务等。
室内覆盖技术是基于GSM系统建立起来的,主要应用是引入GSM基站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在放大信号输出端有一套独立的室内覆盖系统,这个系统能使经放大后的信号均匀地分布在室内各个角落,保证了室内信号的质量。
直放站是室内覆盖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它可以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在扫除盲区,延伸覆盖端的同时还可以调配话务量。
在很多需要覆盖的地方应用广泛,比如城市密集区、城市边缘、郊区乡村、室内等。
光纤直放站是直放站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光纤直放站传输距离远,可以在远端代替基站,实施远端的信号覆盖。
本文最后即用光纤直放站对某大楼进行了室内覆盖设计,经计算,满足了改楼宇室内信号的要求。
[关键词] GSM网;室内覆盖;信号干扰;直放站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现状 (1)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第2章 GSM通信系统的简介 (2)2.1GSM通信系统的组成 (2)2.2GSM系统的关键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工作频段的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多址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 (TDMA), (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 ),(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 。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概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具备设计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根据以上目标分为多个模块,详细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
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教学课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着重讲解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信号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等步骤。
通过掌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可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频谱分配: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原理和方法。
频谱是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合理的频谱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和干扰抵抗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频谱分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频谱分配方法以及频谱的管理与规划。
调制解调: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解调方法。
信道编解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解码技术。
信道编解码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信道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解码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通过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 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
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
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
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第三章课后答案.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1. 组⽹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答:(1)⼲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撑⽹络有序运⾏的要素;(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5)⽆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3. 为何会存在同频⼲扰同频⼲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答:同频⼲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信号频率相同的⽆⽤信号的⼲扰,这些⽆⽤信号和有⽤信号⼀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变频⽽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法滤出⽆⽤信号,从⽽产⽣同频⼲扰。
同频⼲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4. 什么叫同频复⽤同频复⽤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频率利⽤率,在相隔⼀定距离以外,可以使⽤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
影响同频复⽤系数的因素有:⼀个区群(簇)中⼩区的个数(区群的⼤⼩),⼩区的⼤⼩,形状等。
5. 为何说最佳的⼩区形状是正六边形答:⼩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区⽆空隙、⽆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空隙、⽆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
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个多边形。
满⾜⽆空隙、⽆重叠条件的⼩区形状有三种:正三⾓形、正⽅形和正六边形。
⽽在服务区⾯积⼀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6.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区距离)(D 与⼩区半径)(R 的⽐值。
同频⼩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区的中⼼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个⼩区的中⼼出发,沿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个⼩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区的距离。
由余弦定理可得R ij j i D )(322++=,⼜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R N R D Q 33===即得证。